第13章
我回去看看孩子?” “嗯,我正准备去看看娘仨。” 爷俩说话间,回到家。 杨支书一瞧蒋凡也在,于是问道:“老二在外头找到工作没,他打电话给过你么?” 蒋凡一愣。 这段日子忙于服装店的事儿,她还真把那个废柴老公给忘了。 听公公这么一问,顿时焦急起来:“猛子没打过电话回来呀,会不会出什么事?” 吴远一左一右抱起小江和玥玥,就见杨支书和蒋凡的目光同时看过来。 “爹,二嫂,出不了什么事。顶多就是钱花光了,没钱打电话回来。” 蒋凡一听更急了:“他要是身上没钱了,可怎么办?” 杨支书背着手冷哼道:“他就是出去打工挣钱的,有手有脚的,还能饿死不成?” 因为杨落雁不在,吴远看了眼俩孩子,问问刘慧有什么要添的,之后就走了。 家里还一摊子事等着他。 临走时跟杨支书要了当初卖沙子、石子和水泥老板的电话。 这楼盖着盖着才发现,材料是永远不够用的。 回到家,找到乔五爷,估算了石子、水泥和沙子的缺口,给几位老板一一打过去。 电话里的几位老板,没有了之前的豪爽阔气。 连电话里说话都偷偷摸摸的,透着几分惊弓之鸟的意味。 在吴远的再三保证下,几位老板才答应给货,但前提是吴远自己叫车去拉。 钱可以少挣点,但风险一定要降到最低。 吴远是琢磨出这个味来了,一口答应下来。 等到吴远找了两台拖拉机去把材料全都拖回来,天已经黑了。 卸完货,结了车钱。 吴远就在院子里,露天地里冲凉。 一天下来,这沙子、水泥弄的,连头发里都是灰。 尽管他带了口罩,此刻口鼻里仍有颗粒感。 就在这时,杨落雁找过来,看到那健壮而有力的脊背,顿觉一阵心驰神荡。 当初她就是被这厚实宽阔的背影俘获的。 如今俩口子分居了半个月,还真有些小别胜新婚的感觉。 “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白天去妈家了,所以我过来看看。” “孩子都睡了?” “嗯,喂过奶就睡了。” 等到吴远洗完了,杨落雁站在东屋门口直招手:“别换那些旧的了,快进来试试新衣服。” 杨落雁带来的新衣服,是一整套。从里到外,从裤衩到牛仔裤夹克衫,全乎的。 吴远一换上,就感觉不一样。 不止这裤衩的包裹感强烈,而且牛仔裤一穿,登时有些潮流范来。 “你挣了多少钱,给我买这么多衣服?” “还行,头一个月勉强保本不亏,比预料的要好。你知道什么衣服卖的最好吗?” “这我哪知道?” “你应该猜得到。” “古今?” 吴远猜完,一瞧媳妇眸子水汪汪的、娇滴滴的,顿时食指大动。 屋子外面。 残垣断壁间,大黄把脑袋埋进草窝里装睡,只有长到半大的糯米和饭团还竖起耳朵,细听东屋里的动静。 等到女主人再出门,已是俩钟头后了。 杨落雁边走边埋怨道:“也不知道你哪来那么多的劲,总也使不完似的。这下回去要被爹妈笑话了。” 吴远精神爽利地安慰道:“爹妈不会的,我送你回去。” 第93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圈了 时间进入四月里,天气渐暖。 加上杨落雁买来的新衣服,也不适合干活穿。 吴远干脆精赤着上身,爬上爬下。 事实上,不止他一人这么干,瓦工师傅们全都是这样。 看得一群干小工的小媳妇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清明一过,二楼的墙砌得差不多了,钢筋也扎好了,吴远又把工厂师傅们叫过来,忙活两天,支模板,立柱子。 恰好赶在4月7日,星期五这天,上梁封顶。 一万响的大地长红鞭炮噼里啪啦地在树枝头炸响。 村里的孩子们早已严阵以待,就等着乔五爷站在二楼顶上往下撒糖撒烟了。 吴远准备的也很充足。 不为别的,就图一热闹喜庆。 不过上梁之后,后续的工作还有不老少。 像是盖瓦,抹墙,贴地砖。 只是不需要那么多瓦工师傅了。 这方面由乔五爷协调,吴远不用多问。 现在门窗、室内的走线和各种管路,就足够他忙活的了。 想问也问不过来。 后来干脆把仨徒弟叫过来帮手,继续干活授徒两不耽误。 朱六标一看就直缩脖子:“师父,咱们堂堂木匠,没必要连水电都懂吧?” 马明军立刻道:“技多不压身,师父愿意教咱们,咱们就烧高香了。” 老六这一听就是不想多学多动脑的,不像马明军,学习积极性可高了,但都吃不透。 只有赵宝俊边学边想着为他分忧道:“师父,现在厂里的订单积压不少,几位老师傅压力不小。” 吴远点头:“我知道。” “听翟师叔说,我师公的大礼堂项目已经结束了,连最后那点排椅的尾活儿也没了。现在正窝在家里闲着。” “哦?” 吴远一听就上了心。 今年家具厂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要好,也算是逆流而上了。 对于木工的需求,一直都在。 既然师父他老人家已经闲下来,也该来帮帮徒弟了吧? 回头找到乔五爷一问,乔五爷直拍大腿:“你师父那人吧,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几天,天天蹲我家门口,等我回去。” “我一回去就逮着我,问东问西。连你给我的华子,都被抢走了好几包。” 吴远一听就笑了,“五爷,你该早点跟我说。” 乔五爷一慨叹:“你以为我不想说?我不是怕他老脸挂不住么,等着你来问,起码还好点。你也别耽误了,今晚就跟我回去请他。” “好嘞。”吴远喜滋滋地答应下来,回头又问:“对了,五爷,我师父抢了你几包华子?” “问这干啥?” “我补给你。” “那不至于!”乔五爷背着手上了楼:“就当我送他了。” 当天晚上。 老宅收了工,吴远留着马明朝在家看着。 自己跟着乔五爷,一起回家。 结果到了乔五爷家门口,却没瞧着守株待兔的师父乔四爷。 乔五爷也很纳闷着呢,嘴里连说道:“不应该呀,不应该。” 接着冲屋里头嚷了一声,五娘攥着勺子出来道:“四哥今儿没来,不知道为什么。” 于是乔五爷连歇都没歇,带着吴远,爷俩就直奔乔四爷家而去。 一到乔四爷家门口,就见师娘程月娥坐在门前择菜。 一边择,还一边长吁短叹。 “师娘,我师父呢?” 吴远问,乔五爷也跟着问:“是呢,四哥人呢?” 程月娥嚷嚷着道:“一大早非说不舒服,带他去卫生所看,他又不乐意。如今正搁床上烙饼呢,床架子都要被他烙塌了,一会头疼,一会腿疼的,也不知道什么毛病。” 吴远眉头一皱。 前世师父身体康健,一直活到八十多,直到他重生前,还好好的。 没听说生过什么病呀。 结果听乔五爷一说,顿时心领神会。 乔五爷说:“四嫂你别愁,他有什么病?他就是闲的。你信不信,我拿把斧头给他,他立马就来劲?” 不过装还是要装一下的。 吴远和乔五爷撩了帘子,进了屋,往乔四爷床前一坐。 好说歹说的,就是不动弹。 吴远倒没怎么地,倒是把五爷嘴皮都快说破了。 一瞧这么磨嘴皮子可不行。 吴远暗暗示意乔五爷不要说了,话锋一转,聊起了厂里的事儿。 “五爷,别看我人前风光。背后里,我弄一个家具厂,费劲着呢。” “咋费劲了?”捧哏,乔五爷是专业的。 “兴旺家具厂折腾到今天,一年多了,也才搞了三大件。知道的,咱算家具厂。不知道的,以为就是个小作坊。样式太少了!县百货公司那边也总有顾客来问,电视柜能打么?大衣柜能做么?” “这些不能做么?”乔五爷问。 “能做是能做,关键是缺个能主持大局的人。” “你是老板,你不行么?”乔五爷又问了。 吴远抖落着俩手道:“我整天俗务缠身,没法坐镇家具厂。再说,我年纪在这儿,那些老师傅有时候真不服管。” “你这面子是轻了点。”即便乔五爷不信,也忍着笑继续搭腔。 吴远话锋一转,说到自家小楼了:“再说这家里,楼盖起来了,后头的装修我正犯愁呢。毕竟这玩意,我也没干过。一件件的,一样样的,都得从头摸索。” “说得也是。” “实在不行,我琢磨着,去大城市另请高明……” 话说到这里。 床上的乔四爷一骨碌爬起来了:“另请什么高明?带我去看看!” 说着,就自顾自地套鞋下床。 吴远冲乔五爷一使眼色,成了。 乔五爷见机扯呼:“那行,你们爷俩去看,我就先回了。” 说话间,乔五爷溜了。 吴远跟在乔四爷身后,出了家门,临了也不忘对程月娥道:“师娘,你先自个吃吧,别等我师父了。” 爷俩腿着来到吴家老宅。 一看着拔地而起的二层小楼,这房型,这风格,挺别致。 十里八村的,蝎子粑粑独一份。 乔四爷立马就被吸引住了:“这些都是你自己整的?” “五爷盖的。” “我是说房型设计,布线,埋管这些。” “我在南方大城市学的。” 一听这话,乔四爷转身就走。 这明显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木匠圈了。 说什么不会装修,这不是忽悠人么? 第94章 厂有一老,如有一宝 好不容易诳来的,吴远怎么可能让师父走。 连忙拉住道:“师父,来都来了,咱爷俩整两盅,边喝边谈。你这空着肚子回去,师娘不得骂我?” 赶巧杨落雁过来了,也帮忙一通挽留。 她说话,比吴远管用。 “师父,你难得来一次,说什么也不能就这么走了。我这就烧菜,你们爷俩好好喝一顿。” 乔四爷就被吴远拽着坐下来。 就在院子里,皓月当空的。 师徒俩一瓶茅台下了肚,乔四爷第二天就过来了。 逮着吴家小楼一通观摩,里里外外,爬上爬下,倍儿新鲜。 新鲜之余,难免指指点点。 惹得乔五爷一通不喜。 这哥俩,谈别的事都能好好说话。 可一到相互的领域里,指手画脚,说不了三句话,就得呛呛。 吴远连忙把亲师父带走。 带到村部厂里,这里才是他该来的地儿。 老人家一通转悠,看着堆积如山的檩子和木头,就跟吴远提议:“不行我还是把你几位师兄叫来吧?” 吴远巴不得:“那赶紧的吧,师父,就等您这句话呢。您放心,工资跟厂里老师傅一样,我一视同仁。还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师父您尽管跟我提。” 乔四爷摆手:“那没了。有我在,他们不敢说别的。” 于是吴远趁机给众位师傅介绍了乔四爷。 话里话外的意思,这厂里技术上的事,由乔四爷总体把握。 那名头相当于木匠总工。 翟第一脸欢喜。 老代、池师傅和陈师傅等人也绝无二话。 毕竟乔四爷这资历摆在这里,又是吴远的师父,有这话语权也是应该的。 当天下午。 吴远的另外四位师兄,带着各自徒弟,一共11人,加上自带工具,就过来了。 为此,吴远又占了村里一间大厂房。 这厂房是当年大炼钢铁时的地儿,正好废物利用。 人数一多,管理就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但有师父他老人家在,吴远直接当甩手掌柜了。 吴远甚至还把自己的仨位徒弟带走,继续做自家小楼接下来的木匠活。 包括门窗、水电、以及后续的室内装修。 如此一来,两全其美。 不仅厂子积压的订单活儿,进行得更快了。 而且小楼这边的进展也突飞猛进,一天一个样儿。 四月下旬,兴旺家具厂财务室。 马明琪照旧开始盘点本月的流水账目,心无旁骛。 直到一声‘哈’骤然在耳边响起,马明琪这才一哆嗦,手里算盘瞬间乱掉了。 抬起头来,发现是财政局的小姐妹赵果。 顿时就没好气地道:“怎么又是你?” 赵果长着一张开心脸,不笑的时候,都眉眼弯弯,让人觉着是在笑。 所以天生好脾气。 更何况,这也不是她头一回过来了。 自打知道马明琪回村干了小厂子会计,她都来过好几趟了。 马明琪也不把拿她当客人看,她早习惯了。 “人家想你了呗。”赵果一口夹子音,夹得马明琪浑身掉鸡皮疙瘩。 马明琪知道她为啥来,但该说的都说了,只能听之任之。 “想喝水自己倒,我忙着呢,没空管你。” 交待一声,马明琪就把算盘复位,重新来过。 赵果也不客气,拿过马明琪的杯子,就自己倒水喝。 茶杯中热气蒸腾,一时下不了口。 赵果就捧着茶杯,凑到马明琪身后,两只丹凤眼瞥来瞥去。 马明琪知道这闺蜜就是好奇,没什么心眼,任由她看。 哪知道对方看着看着,忽然一惊一乍道:“等等,明琪,你没搞错吧?这个月出了15万的货?我记得你们去年,每月最多出10万。” 马明琪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道:“此一时,彼一时。你也不瞧瞧厂里工人多了一倍多么?远爷把他亲师父请来镇场子了,产能直接翻了一倍还有余。” “那压力岂不是从生产,转移到销售身上了?” “是这个理没错。但销售那边也已经开始发力了,各县市代理商的单量开始上来了。” “那有多少?” 马明琪一脸警惕:“你问那么清楚做什么?商业机密。” 赵果开始撒娇:“哎哟,明琪,琪琪,我就是好奇,你还不信我么?” 马明琪软硬不吃:“具体数字,除了远爷,我谁都不会说。” 就在这时,司机谭大同过来盖章道:“马会计,麻烦盖个章,我好把货给贲总送过去。” 马明琪接过单据,拉上赵果,一同到院里解放牌卡车边上开始点货。 赵果撇着嘴不情愿。 没想到好奇心不满足不说,反倒让闺蜜防备上了。 卡车边上,乔四爷也在。 马明琪点完货,跟老爷子确认一声,这才给盖了章放行。 回到财务室。 赵果悄咪咪地问:“明琪,你工资真有那么多呀?” “没有,我编着哄你的。” “有就有嘛,我也不问你借钱。我就是想问,如果我来帮你,是不是也能拿那么多?” “现在私人企业都成了火坑,没人愿意往里跳。你可想好了?” “其实这些都无所谓,拿多少钱也无所谓……” “你!我拿你当姐妹,你却想要当我小娘?” “没有没有,我就是特崇拜他而已。” “信你个大头鬼,你个发春的狐狸精!” 与此同时。 吴远带着仨徒弟,装完了一楼的门窗,坐在旁边砖堆上抽颗烟休息。 马明朝见机过来道:“老板,彭城的那个木材加工厂钱老板,又托人找过我了。那辆成色不错的桑塔纳,他愿意再让10000块,3万5就卖。唯一的要求是,要现钱。” 吴远下意识地问:“他想换新车?” 马明朝压低声音道:“这个我也托人打听了,好像是钱老板遇到了麻烦,急需现钱堵窟窿,否则他人有可能进去。” 一听这个,吴远顿时来精神了:“税务上面的问题?” 马明朝点头。 “那去看看。” 说完,吴远跟仨徒弟一通交代,让他们接着做二楼的门窗和楼梯扶手栏杆,然后随着马明朝直奔彭城。 马明军一脸兴奋:“师父马上有车了,四轱辘的!” 赵宝俊眯着眼道:“师父明显不是冲车去的。” 第95章 时代的一粒沙,个人的一座山 吴远和马明朝当晚就到了彭城下面的郊县王村。 钱老板的木材加工厂,就在这个村里,距离彭城火车站七公里。 沿着铁路南下的木材资源,到站后,只需要拖拉机就能轻松地运回来。 占尽了地利之便。 这样的木材加工厂,更不应该会要缺钱才对。 吴远疑惑间,又不便和马明朝进村里打听。 毕竟俩人一进去,这陌生的脸面,会马上被认出来。 到时候什么都问不出来。 吴远站在一棵树底下,掏出华子来点上道:“明朝,把你那个战友陆援朝叫出来,今晚咱到城里喝喝酒,叙叙旧。” 于是俩人回到彭城。 马明朝在路边电话亭摇了个电话,托人把陆援朝叫过来。 等到人到了彭城,三人碰了面,也恰好到了饭点。 “援朝,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远爷,现在也是我老板。” “老板好年轻!”陆援朝声音洪亮,“跟您一比,我和明朝都白活这么大了。” “我没当过兵,我还觉得白活了呢!” 吴远随口一句话,就让双方距离飞快地拉近。 其后,仨人直奔原先看好的一家中档饭馆,主打地锅鸡。 大多时候,吴远不说话,由马明朝来问。 这也是之前商量好的。 毕竟战友之间聊天,更加随意一些,没那么多防备心。 “援朝,你这次出来,没惊动别人吧?” “没有,你放心。钱老板在外地躲着呢,我不通知他,他也不会露面。” “桑塔纳的事,老板他倒是有意。但老板想多了解了解这个人,免得沾了他的车,惹了一身骚。” “这个你放心。钱老板这人挺仗义的。宁愿拖欠上游的木头款,也不拖欠厂里伐木工的工资,也没因为下游厂家不结帐而停发工资。” “这么说来,厂子有很多应收款没收回来?” “上哪儿收得回来?那些厂子老板跑路的跑路,进去的进去,没一家还在生产的了。” “那成烂账了。” “可不是么?” “那钱老板拖欠上游的木头款,人家上游企业不找他?” “那些企业也不敢逼他。逼急了,钱老板说只有两条路。要么让他们把木头拉回去,要么让他们把自己送进去。这事闹得挺大,村里都知道。” “村里就没想着接管这厂?” “村里也没钱付木头款,而且下游都死绝了,村里就算接了,也不一定卖的出去。” 话聊到这里,吴远心里了解了大概。 果然跟他猜想的差不多。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头上,那就是一座山。 压得钱老板喘不过气来。 其实像钱老板这样的,全国范围内不在少数。 看似仅仅是私企的灭顶之灾。 实际上,国企和乡镇企业也难免被波及。 像是这样的三角债,一环断掉,立刻就会引起连环效应。 随后地锅鸡上来了。 马明朝看了看吴远的眼色,没有继续再问,而是和陆援朝叙起了旧。 吃完饭。 吴远独自先回旅馆。 马明朝兜里揣着五百块,继续着吴远交给他的任务——带陆援朝出去好好潇洒潇洒。 结果吴远刚在旅馆里躺下,马明朝就回来了。 “这么快?” “援朝没去,说不能对不起媳妇。” “挺有原则,看来此人可用。” “万一援朝真去了?” “有他穿针引线促成桑塔纳、甚至是整个木材加工厂的买卖,就算提前感谢他了。” “那现在?” “现在么,等木材加工厂拿下来,我准备给他安排个饭碗。” “那太谢谢老板了!”马明朝蹭地一下站起来。 “我给他饭碗,你那么激动做什么?”吴远很讶异。 “总之,谢谢老板。援朝在家里都快待废了,你给他这份生计,等于是他再生父母。” “别别别,明朝,你别往大了说,我可受不起。” “真的,老板!” 吴远突然发现,马明朝看似精明,真正憨憨起来,和他哥如出一辙。 “行了,行了,明天一早,你给陆援朝去个电话,让他通知钱老板回来。后天我们再来,会送钱老板一份大礼。” “好嘞,老板。” 隔天一早,天还没亮。 俩人便坐了第一班中巴回到北岗。 等到吴远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正看到四爷和五爷,对坐在院中,稀粥小菜,怡然自得。 敢情昨晚看家的是这俩老爷子。 一见吴远出现,乔五爷当先告状:“小远,昨晚你师父想喝你茅台来着,我没给。” 乔四爷梗着脖子强词夺理:“我就看看而已,到后头不还是喝的二锅头?” “二锅头那也是首都产的,不错了!你自己在家喝的都是什么?北岗大曲?还是散装白?”乔五爷揭发起亲哥来,那是真不留情面。 吴远笑道:“五爷,那不会。师父那,师兄弟们送的好酒,还是有的。更何况,只要师父想喝,我那茅台也随便喝。” 一听这话,乔四爷洋洋得意。 看得乔五爷牙根痒痒,偏又无可奈何。 直到吴远又道:“五爷,你也一样。想喝茅台就喝,跟我,您还客气什么。” 很快,瓦工师傅们陆续来了。 马明军师兄弟仨人也到了。 一见到吴远回来了,别的话先不说,俩眼到处瞅。 到最后啥也没瞅着才问吴远:“师父,四轱辘车呢?” “你当是买白菜豆腐,赶一趟集就买回来?” 马明军挨了呲,一脸委屈地咕哝道:“对于师父您来说,几万块钱的东西可不就相当于白菜豆腐么?” 吴远扶起地上的窗框子问:“这谁打的?都不在一个平面上,歪到哪儿去了?” 马明军连忙拾起斧头:“师父,我正准备拆了重打。” “什么时候眼力能准点?就算你力气大,也别在这方面浪费,回家冲媳妇使多好?” 这话正被刚站定的张艳听到。 “远爷你说的太对了,就该好好训训。” 在场之人,一阵哄堂大笑。 院里院外充满了欢快的空气。 马明军也不恼,只是冲媳妇一瞪眼,然后嘿嘿一笑。 张艳哪里怵他,直接瞪回去。 第96章 打通上下游,占领制高点 小楼陆陆续续地上工。 瓦工开始刮腻子,木工继续做门窗。 吴远心里有事,要去老丈人家,于是和吃完早饭的师父乔四爷同行。 乔四爷依旧拿捏着师父的范儿,一路语出诚恳地告诫。 “你现在钱挣得多,我知道你压力也大。但无论压力有多大,都要守好家里这个基本面。落雁是个好女娃,她家里对你也有臂助。何况还给你养了俩娃,儿女双全的。” “师父,我明白。倒是你跟我师娘,可得注意身体。咱这兴旺家具厂,还指望着在你带领下,走出地级市,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的千家万户。” “我身体好得很,斧头照样能抡一天不带歇的,有什么好注意的?” “好好好,师父。可您老总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轮到你自己个,怎么偏偏拿劳力者来标榜定位自己?” “我就是打一比方!”乔四爷嘴硬道。 “对对对。” 师徒俩龇牙瞪眼地聊到村部。 乔四爷右脚一拐,进了村部,临了还不忘回头问:“你不进来看看?” 吴远头也不回:“不了,还能信不过师父你?” 跟乔四爷分开,吴远腿着很快就到了老支书家。 一路上遇到村里不少人,大清早的,瞧他神色匆匆的,大都吆喝一声,打个招呼完事。 进了老支书家门,大黑当先蹦出来,被眼疾手快的吴远,差点一脚踹脑门上。 大黑夹着尾巴就逃了。 惹不起惹不起。 以至于杨支书牵着狗绳,再想把它拴起来,都追了满院跑了大半圈。 拴好大黑后,杨支书这才披着褪了色的蓝色中山装,上衣兜里还塞着冒头的红双喜烟。 “大清早的,你咋来了?” “爹,正好有个事儿,请您老给把把关。” 说话间,杨支书递过来个矮脚凳:“坐下慢慢说。” 吴远刚坐下。 媳妇杨落雁就从堂屋里出来,一见他那样子就道:“没吃早饭呢吧?我给你盛一碗。” 丈母娘刘慧在堂屋里抱着小江咕哝道:“瞧你那爹,好多天不来,一来也不先看看你们,成天就知道这事那事,能耐的。” 小江咿咿呀呀地一通乱蹬。 刘慧就问:“怎么,听见你爹,来劲呀?小没良心的,枉我天天抱你陪你的。” 院子里,岳婿俩点上一根红双喜。 吴远长出口气道:“是这样的,爹……” 于是把钱仁通的木材加工厂的事儿说了。 杨支书耐着性子听完,一根烟也到了头,眼见吴远还散,就推掉了说:“你是想要打通家具厂的上下游,进一步开源节流,提高利润率?” 吴远直言道:“坦白说,现在的利润率,我已经很满意了。但最快今年,最慢明年,不管是高档组合柜,还是席梦思组合床的价格,怕是都得回落。我这么做,也是未雨绸缪。” 杨支书点头:“这样做,没有错。把更多的资源攥在自己手里,抗风险能力也大。问题是,今年这对私企重拳出击的风波,你就能确定已经过去了?” “爹,我觉着呢,对私企的风波过没过去不好说,但对咱们兴旺家具厂的风波应该可以确定过去了。而且,收购这个木材加工厂,我也打算兴旺家具厂出资一半或者四成,我自己再单出剩下的。” 这样做的用意,吴远不用多说,杨支书都明白。 但无论四个自然村集体的股份怎么被稀释,它都还在。 只要它还在,这混合所有制的名头就在。 杨支书紧了紧蓝色外套,又问:“那你收购之后,准备把厂搬回来?” “暂时不搬。” “为什么?这板材运输的成本,你不考虑?” “爹,我考虑的是,那边靠着火车站,原木运输便利些。” “咱这边靠运河,只要把渠道建立了,照样便利。” 这倒提醒吴远了。 于是退一步道:“短期内先不搬,等摸熟了再综合考虑。” “吃饭了。”杨落雁在堂屋一声嚷嚷。 杨支书起身,顺便抄起矮脚凳交给吴远带上道:“打算什么时候去?” “明儿一早。” “行。” 等吴远一进堂屋,原本在刘慧怀里安安稳稳喝米汤的小江,撒欢地一通乱蹬,瞧那架势,是要吴远抱。 吴远连忙伸手敞开怀抱。 刘慧没好气地把孩子递过来,嘴里还咕哝说,小没良心的。 结果小江到了亲爹怀里,依旧乱蹬乱推,嘴角流着口水,咦儿呀哈地,不知道兴奋个什么劲。 直到玥玥推开杨落雁手里的米汤勺子,一直蜷缩的小手指,难得伸直了一回,指着弟弟一通使劲。 好嘛,争起宠来了。 杨落雁心疼丈夫腾不出手来吃饭,直接把俩孩子全都放到婴儿车里去,一视同仁。 这下都消停了。 吃完早饭,吴远回家继续忙活。 路过村部时一琢磨,还是拐了进去。 不过他进去,并没有去工场,而是直接到财务室。 朝阳透过窗棱,照射在马明琪的黑发上,发出盈盈的反光。 “明琪。” 马明琪这才从书本中惊惶地站起来,手里下意识地合上书本,却让吴远看到了名字:电大函授教材…… 这孩子想要函授大专? 挺有上进心哈。 上辈子被缪家耽误了前程,不知道有多后悔,真是可怜了这孩子。 “远爷,我不是……,我没有打算离开……” 这孩子一紧张就坏,连话都说不明白。 直到吴远笑了:“你想弄个高文凭,我是支持的。不过电大的,是不是有点低了?你可以多打听打听,弄个正规大学的大专或者本科文凭试试。” “真的么?我可以么?远爷?” “当然可以。你当年要不是考中专,而是考高中,现在说不定已经在考大学了。” “那我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负远爷对我的期望。” 这话说的,让吴远听着,瞬间觉着老了十几岁。 这本该是小江和玥玥俩孩子懂事后,对他说的。 “对了,远爷,你今天过来是?” “哦,这样的,明天我和老支书,还有你二哥,一起到彭城那边考察个木材加工厂,你作为财务,跟我们一道去把把关。” “行!” “顺便从账上取5万带上。” 第97章 巾帼不让须眉,高手在民间 隔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吴远还在家里喝粥吃馒头的时候,一挂拖拉机吭哧吭哧开到了。 打眼一看,好家伙,人都齐了。 这拖拉机毋庸置疑,是老丈人叫的。 而马明朝和马明琪兄妹俩,竟也早已坐在上面了。 这老丈人办事是真的热心积极。 真把他这女婿,当儿子待了。 吴远心里有数,三下五除二地秃噜完稀粥,塞完馒头。 碰巧乔五爷掐着点先到了。 跟五爷交待一声,吴远直接上了拖拉机,排坐在老支书旁边。 还真别说。 拖拉机的宽轱辘,开在中间凸、两边凹的石子路上,就是比其他车稳当。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拉风了。 有点冷。 老爷们对此还好一点。 可马明琪就被吹得,迎风流鼻涕。 结果被吴远看个正着,直接臊得脸红到脖子根儿,差点要从拖拉机上跳下去。 一路到了汽车站,换了中巴车,直奔彭城。 到了彭城下车,才刚刚早上九点多。 马明朝照旧给陆援朝挂了个电话,结果才知道,钱仁通是下午两点的火车到彭城。 不过无妨。 吴远和杨支书一凑头,决定按照车上商量好的计划,先到王村打打前站。 半个多钟头后,陆援朝赶到。 吴远给他介绍了杨支书,而后让他带着老支书先到王村认个门。 恰巧王村的大队书记,也差不多这个年龄段。 支书对支书,先盘盘道儿,摸摸木材加工厂周遭的情况。 免得跟村里有什么解不开的瓜葛,导致后续接手后的经营环境堪忧。 而吴远则和马明朝兄妹俩,留在彭城等信。 两个钟头后,中午十二点半左右,俩人去而复返。 众人干脆找了家小饭店,边吃边聊。 找到上回吃地锅鸡的那家中档饭馆,直接傻眼了。 好嘛,人去楼空。 门上贴了封条。 众人心照不宣,继续沿着路边往前找。 好不容易找到家小苍蝇馆子,也不挑了,就地坐下来点菜。 五个人,吴远直接点了六菜一汤,煎饼管够。 趁着等菜的空隙,杨支书便聊开了:“王村的环境没什么问题,钱老板招了村里人在厂里上班。只要咱们接手后,不动工人,问题就不大。” “另外,我发现王村比咱村多的一条优点:供电稳定。听小陆说,平时即便刮风下雨,也很少跳闸。” 吴远点点头,木材加工厂,好几台大功率电锯。 最怕的就是隔三差五地缺电停电,那还怎么搞生产? 杨支书一番话,跟做报告似的,直接说到结论:“我觉着,这厂能买。” “有爹把关,我就放心了。” 随后热菜陆续上来,众人拿煎饼卷菜,埋头猛吃,就着飘不了多少蛋花的蛋花汤。 非常时期,非常对待了,属于是。 吃饱喝足,一点钟了。 众人找了个卖大碗茶的茶摊坐着,等着陆援朝去火车站接钱仁通。 五分钱一碗的大碗茶,显然没受到这次重拳出击的影响。 老板依旧乐呵呵地招呼着南来北往的过客。 这一坐,直到两点半,吴远和杨支书爷俩又商量了不少买厂的细节问题。 陆援朝带着胖乎乎的钱仁通到了。 爷俩打眼一瞧,顿时内心双双一突,交换个眼神。 虽说人不可貌相。 但大多数时候,其实是能看出个端倪大概的。 尤其是杨支书这种阅人无数的老干部,那眼神看人不说百分百,起码也有个七八成。 眼前这钱仁通吧,胖乎乎,乐呵呵,瞧着人畜无害,跟精明搭不上边。 难不成是笑面虎? 老支书一番话术试下来,不是那种人。 不仅不是那种人,而且胆子特小,一惊一乍。 胆子小是对的。 这一惊一乍,草木皆兵就不太对了。 这样的人,能把木材加工厂的生意做起来,而且摊子铺的还不小? 我咋那么不信呢? 即便是心有疑窦,吴远还是把买车的事儿提了。 钱仁通一听就道:“咱回村谈吧。” “钱老板,其实我们可以找个方便的地儿,不光谈谈买车,还可以谈点别的,比如你的厂子怎么处理?” “那咱们更得回村谈了。” 这意思已经不言自明。 他根本做不了主。 吴远心里根据陆援朝之前提供的情况,一琢磨,脱口而出道:“钱老板,你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做主的人是你老婆?” “不是她,还能有谁?”钱仁通也是下意识道。 很明显,提到他老婆的时候,钱老板是既有点畏惧,又多点底气。 果然如此。 爷俩瞬间恍然大悟。 如此一来,这次提前到王村打前站的事儿,不就暴露了吗? 好在暴露也无妨,吴远来买厂买车,本就没打算玩什么猫腻,图的就是一个安稳可靠。 唯有陆援朝这个铁直男,一张老脸憋成了猪头。 毕竟在这次牵线搭桥的过程中,他多次找到钱老板老婆王敏亚,打听钱老板的消息,都没注意到在家带孩子的王敏亚,才是真正的当家人。 事已至此,和钱仁通还聊个屁。 众人直接动身,前往王村找王敏亚吧。 回村的路上。 吴远看着后面没心没肺,养一身肥膘的钱仁通,问杨支书道:“爹,你说,这回钱老板即便是把税补了,他人就能免于惩罚了?” 杨支书慨叹道:“够呛。” “会不会他老婆已经想到了这一层,做好把钱老板送进去的打算了?” “不能吧?” 抵达王家时,一条人立起来足有一人高的黑背,在门口狂吠。 那凶狠劲儿,除了俩当过兵的,谁也不敢靠近。 直到堂屋传来一声轻斥,黑背立马低眉顺耳,掉头进了狗棚。 随后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撩开门帘迎出来道:“老钱,还不快把客人带进屋来。” 堂屋八仙桌上,早就摆好了茶杯、茶叶和开水。 杨支书闷头不吭声地不想正眼瞧这女人。 终日打雁,今儿却让这么个后生女娃啄了眼。 相比之下,吴远则是饶有兴致地打量了王敏亚一番。 这女人性格强势,但做事有理有据。 让人挑不出礼。 属实不是一般人。 难怪能把一个小小的木材加工厂做这么大? 不过也得亏木材加工厂做的够大,才会在这次的重拳出击中,掉不了头。 否则单凭三五万的偷税漏税,怕还难不倒这个女人。 果然巾帼不让须眉,高手在民间哪! 第98章 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但赏识归赏识。 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为我所用,吴远只会在商言商。 不会多一丝其他的因素。 而凭着对木材加工厂困境的了解,吴远觉着,自己手里起码还握有收购的主动权。 也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王敏亚并没有因为在王村、在自己家里,就随便拿乔。 为了破局,她必须主动。 “吴老板,你们的来意我都知道了。那咱们开门见山,厂子的财务报表都在这里。20万一口价,木材加工厂全都归您,那辆车挂在厂子名下,自然也归您。” “另外,你放心,在厂子移交之前,我会处理好所有税务上的问题,不留任何手尾。” 这确实是在表达最大的诚意了。 看着王敏亚亮出来的财务报表和一应条子,吴远示意了马明琪一下,让她过过目,随后笑着问道:“王厂长,问一句题外话。” “吴老板有话直说。” “你对这次针对私人企业的专项行动怎么看?” “吴老板不必问得如此婉转。不怕告诉您,我已经做好了,把我们家老钱送进去一年半载的打算。” 吴远和杨支书交换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而钱仁通逗着孩子,对这话完全是置若罔闻。 吴远收回目光,开始默默盘算。 马明琪翻着账本,看到一些关键处,就随口会问。 “王厂长,这些欠条应该已经废了吧?” “不错。但万一吴老板有能量,能要回来点,不管多少,都算我送给吴老板的一份礼了。” “账本上显示的未付款项,最近一次原木进货25万,还在么?” “那些木头一根不少,都在厂里库房。” “……” 半个钟头后,马明琪看得差不多了,冲吴远点一点头。 吴远心领神会。 王敏亚更是直接起身道:“那吴老板,我带你们到厂里看看?” 吴远和杨支书也跟着起身:“有劳王厂长。” 众人离开钱家,步行到村头。 木材加工厂靠着村口的石子路,占了广袤农田的一角。 进了厂里一看。 尽管已经停工了,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乱糟糟的局面。 电锯、机床上油光可鉴。 就连原木也都码得整整齐齐,树皮和锯末更是清理的很干净。 包括院里挺着的那辆白色桑塔纳,也是刚刚洗过。 看得吴远甚至怀疑,这女人是不是学过后世所谓的5S、6S管理啥的。 令人无可挑剔。 而马明琪身为财务人员,并没有注意这些。 她只顾着清点物资,确认权属。 等到清点完,众人就在厂里唯一办公室坐下来,进入到最后的拍板环节。 “吴老板,你看?” 吴远靠向椅背:“王厂长,20万是个合理价。但我希望你能留下来继续管理厂子,为此我可以给你2个点的股份作为回报。怎么样?” 这个提议明显出乎王敏亚的预料。 王敏亚下意识地撩了撩干练的短发,思忖道:“如果吴老板有意聘我管理厂子,那我宁愿选择拿工资,而不要任何股份。” 吴远失笑道:“王厂长对形势的预估如此不乐观么?” 王敏亚不答反问道:“敢问,吴老板对这次针对私人企业的专项行动怎么看?” 同样的问题,竟然被对方抛回来了。 “我觉着,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吴老板,我对此持有保留意见。” 王敏亚说出这话,看得出来是真的寒心了。 但吴远并没有多说:“好吧,但不影响我们继续保持合作。” 说完,吴远起身,第一次向王敏亚伸出手来。 双方握手,收购达成。 具体的手续,今天是来不及办了,只能等明天。 众人走出厂门,正欲回返彭城。 就听王敏亚主动相邀道:“吴老板如果不嫌弃的话,今晚就到我家里吃顿便饭。我家老钱旁的不行,烧饭做菜是一绝。” 吴远摆摆手道:“吃饭有的是机会,今天就不耽误你们两口子团聚了。” 回去的路上。 一直没说话的杨支书,也不禁担忧地道:“这女人如此精明,都对未来感到悲观。你这时候搞扩张,会不会太冒进了?” 对此,吴远也没办法过多解释,只能含糊其辞道:“爹,你也知道,20万我还亏得起。” 四个人在彭城开了两间房,住了一晚。 隔天一早,4月30日。 双方在杨支书和王村老支书的见证下,签了收购协议,付了5万块订金,各自按了手印。 随后王敏亚便让吴远把车开走了。 后续的厂子交接,和尾款交付,还要等王敏亚处理好厂子的遗留问题后,再走流程。 临走时,吴远握着王敏亚的手道:“王厂长,钱老板这边,需要帮忙的话,尽管说话。” “感激不尽,老板。” 王敏亚用去掉一个吴字,表达了自己对吴远这个老板的认可。 收购敲定,吴远一行人坐着桑塔纳返回北岗。 陆援朝跟车送到了彭城,等到下车时,终于得到一份工作的允诺。 至于头衔是什么,并没有定。 即便这样,陆援朝也是心满意足了。 这百万民工在大城市都找不到工作的念头,他能有份工作养家糊口,已经很不错了。 挥别陆援朝,桑塔纳继续上路。 吴远叮嘱马明琪道:“这边后续交接,还得辛苦你多跑几趟,到时候就让你二哥开这车送你过来。” 马明琪连忙羞红着脸道:“不用啦,远爷,我一个人坐车就可以。” “你代表的是我,理所应当要坐这车来。” “哦。” 马明琪低低地答应了,掩饰不住满心地欢喜和兴奋。 咱也有机会坐上小轿车了。 吴远回过头来,看着老丈人那眯着眼享受的劲儿,心里不由一阵好笑。 看来老丈人也跟马明琪一样,觉着新鲜有面儿。 就在这时,桑塔纳拐到一条新马路上。 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很高,路上却没什么车和行人。 “老板,你来试试?”马明朝记得吴远跟他提过会开车,所以提议道。 “行啊。”吴远欣然道。 虽然他宝马奔驰都开过,但都没有这年头开桑塔纳拉风。 况且二十年老司机的经历,见到车多少有点技痒难耐。 第99章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俩人换了座位,吴远系好安全带,回头一看。 先前还眯着眼的老丈人俩眼瞪的跟铜铃似的,就连马明琪也抓紧了车门上的扶手,一幅严阵以待的样子。 这是有多不信任自己? 不过也难怪。 吴远微微一笑,你们就擦亮眼睛,等着跟我一道起飞。 随即熟练地一拉手刹,挂档,松离合,起步。 半联动有了,车子稳稳地启动。 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这可比驾校的普桑好开多了。 众人刚松一口气,吴远正准备踩油门加速,就见一道人影忽然从绿化带里冲出来,扑通一下,摔在车前。 卧槽。 一个急刹,加上车速还没提起来。 好险不险地停在那人身前,至少30公分。 杨支书吓得直跳脚:“就说这车不能随便试,随便开,你瞧瞧,你瞧瞧……” 马明朝只顾盯着吴远手脚上的动作了,也未往前看。 所以事情一发生,他半天没反应过来。 倒是马明琪瞪大双眼喃喃道:“远爷开车根本没碰到他,那人该不会是碰瓷吧?” 一句话点醒了众人。 杨支书和马明朝纷纷下车,一看从绿化带里扑出来的那人,距离车子还有三十多公分。 至于身上那血呼啦拉的样子,分明就是假的红药水。 吴远拉上手刹,也跟着下了车,随后被马明朝不着痕迹地拉了一把,换了位置。 接着,仨人这才蹲下来,看着那个破衣烂衫的碰瓷客。 碰瓷客哎哟哎哟地叫唤着,演技就算拿不了奥斯卡,拿个金马也绰绰有余。 “行了,兄弟,不想跟我们去公安局,就趁早滚蛋。” 碰瓷客一抬头。 哟呵,两个一米八以上的魁梧大汉。 再加上个不怒而威的老干部,这尼玛是碰上硬茬了呀? 吴远蹭了把红药水,在鼻尖嗅嗅道:“就算不弄点真血,起码也弄点鸡血、鸭血。你这也太不专业了!” 一番吐槽,个个都不是善茬。 碰瓷客闷头一叹气,爬起来就跑掉了。 众人继续上路。 这回吴远彻底不试了,等弄到驾照再开也不迟。 违法的事,咱不能干。 桑塔纳继续上路。 杨支书又眯起了眼,马明琪靠在车窗边,很感性化地看着窗外的景色在不断后退。 只有马明朝跟吴远说起道:“老板,你有没有发现,彭城火车站这边,要饭的、碰瓷的比以往多了不少?” 吴远一回想,“还真是。” 随后一阵唏嘘:“估计多数都是外出打工的可怜人,今年形势不好,没那么多工作机会,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紧接着吴远问起道:“爹,二哥那边,最近打电话回来没?” 杨支书欣慰道:“听蒋凡说,打了两次电话了,说是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再衣锦还乡。” “爹,你还是有些担心吧?” “我担心个屁,不成器的东西,死外面才好呢。”老头子依旧嘴硬。 桑塔纳开到家,直接引起瓦工师傅们的强势围观。 乔五爷眯着车身的宽度,直接让手下人,把西南角的车库门又多开了20公分。 吴远连说不用,自己的技术能行。 乔五爷直摇头:“两边多留点宽,免得你刮着蹭着,心疼的慌。” 实话说,这辆桑塔纳的成色虽然不错,但吴远还就从来不会心疼这车身。 两世为人,他更明白,这车只是个代步工具。 坏了蹭了,该修修,该补补。 没多大事。 仨徒弟也凑过来,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格外新鲜。 吴远也趁机勉励道:“好好干,将来你们都能开上它。” 马明军闻言,一缩脖子道:“师父,你别说笑了。凭我那点工资,学个驾照都得攒上四五年,别说开上这车了。” 这一点,大徒弟倒是说的没错。 这年头学个驾照得八千多块,而且还得有正规单位开具的介绍信。 就冲这点,吴远花了200块工资,雇个马明朝这样的老司机,就是稳赚的。 可马明朝还总觉得自己光拿钱、不出力,而不好意思。 实诚孩子。 等到大伙儿都参观完,吴远让马明朝把车开走了。 随便他停村部大院,还是停自家院里。 总归吴家老宅这边乱糟糟的,没什么好地儿能停。 转天就是5月1日,国际劳动节。 天气突然就热起来。 吴家的宅基地上,全都是赤膊的老爷们。 这时候,谁要是不打赤膊,反倒显得不合群了。 大家伙儿都干得热火朝天的。 吴远带着仨徒弟,打完了门窗,开始进入到内装环节。 考虑到俩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正是抵抗力贫弱的婴孩时期,那些花里胡哨的胶合板,他全都不用。 至于无法取代的乳胶漆,吴远就只能挑最好的。 即便如此,弃用这年代最常用的裙墙设计,而采用简单的踢脚线和一面白,依旧让老师傅们感到耳目一新。 而家居环境中少不了的衣柜橱柜,吴远在设计图上已经为各房间预留了橱柜空间,只需要定制对应尺寸的柜门即可。 柜门内部,全都采用各种五金挂架、货架,而弃用各种木质隔板。 这样的设计,即便放在后世,也很是新颖。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当晚,媳妇杨落雁过来,在吴远的介绍下,看着这逐渐成形的新家,欢喜不已。 要不是大姐杨沉鱼突然过来,小两口少不了要为爱鼓掌。 东屋里,杨沉鱼一坐下,就愁眉不展。 看着没心没肺的小两口,吃个饭都能浓情蜜意的,就更加发愁。 “妹夫,都什么时候啦,你们还这么不当回事?百货公司的订单量开始下滑了,我费了好大劲,都挽救不回来。” “以前月月销售额上10万,今年过年一来,先是降到8万,现在直奔6万了,这还让不让人活?” 吴远吃得正香,闻言依旧很香道:“哦,大姐,这很正常,形势就这样。” 其实对于家具厂来说,县百货公司订单虽然下降了,但来自其他三县市的订单量彻底起来了,所以综合起来,家具厂的营收依旧是上涨的。 闻言,杨沉鱼更加急了:“妹夫,你一定得想想办法。以前我拿500块钱提成,在家说一不二。现在提成降到300,你姐夫都敢对我吹胡子瞪眼了。” 不等吴远开口,杨落雁便道:“大姐,我支持姐夫,就该治治你。你这叫典型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第100章 收购胶合板厂,宁缺毋滥 劳动节一过,转眼就立了夏。 这段日子,马明琪一连跑了好多趟彭城王村。 好在每次都是和亲哥一起,坐着桑塔纳当天去当天回。 不仅不累,反而是个愉快的体验。 这可是这年头机关大干部才有的超高待遇。 王村的木材加工厂也因此一点点地改弦易辙,换到兴旺家具厂和吴远的名下。 马明琪每次出差回来,带回来的消息片段,让吴远遥控掌握收购木材
相关推荐:
我有亿万天赋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满堂春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芊芊入怀
火影之最强白眼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岁岁忘忧(完结)
碧荷衍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