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行,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打县百货公司离开,楼下的万宝电冰箱正在降价酬宾。 作为过来人,吴远知道,万宝冰箱这一跤摔得不轻,算是彻底完了。 很快就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邓少森再怎么能耐,在计划和市场争权夺利的大背景下,也无力回天。 所以吴远愈发坚定了兴旺家具厂必须由自己说了算的做法。 即便这条路走起来,可能不那么顺利。 乡镇企业的申办手续交上去,至今快一个月了,还没消息。 再拖下去,怕是年前都够呛。 不过这事由三姐夫熊刚和老支书合力督办,目前的消息是,只能耐着性子等。 好在如今订单规模,工场模式依旧应付得来。 吴远回到工场,抽拉式组合沙发进入加工清单的事,就算定了下来。 市场说话了,咱们就要听。 老代摇着脑袋,咕哝着:“这年头人的品位真够呛,简单易用不好么?” 不过吐槽归吐槽。 这对老师傅们的工作量,其实影响不大。 反正都是计件加工,按照图纸来,根本不用过脑子。 加上款式少了一种,加工过程反而简单化,越做越熟能生巧。 唯一的小麻烦,就是已经下定的2套放倒式依旧要做。 吴远把工作安排下去,顺便让仨徒弟把分配好的半成品件尺寸和样品,送到钟师傅、姚师傅仨人的工场。 缝纫工场这边,也把沙发套和沙发罩加入加工名录。 两天后,腊月初十。 吴远在家,接到了熊刚打来的电话。 “兴旺家具厂的手续,全都办下来了。” 一听这话,吴远精神振奋:“太好了!三姐夫,今晚咱们到范家饭店庆祝庆祝。” 不料熊刚却问:“我觉得最好搞个揭牌仪式之后再庆祝,你打算年前揭牌?” 吴远一思忖,揭牌这事可大可小。 但都会选个好日子,图个吉利。 如此一来,年前是没多少时间了。 吴远干脆一拍板:“那就放在大年初八揭牌,到时再一起庆祝。” “我看行。” 第70章 棺不离八,升棺发财 当天晚上,杨落雁见他高兴,特地多炒了盘菜给他下酒。 好叫他喝上两口,也算庆祝一回。 不过吴远对酒没有瘾,干脆换了种庆祝的方式。 庆祝结束,已是半夜。 谁能想到,如此嫩光水滑的俏可人,已经是俩孩子的妈了。 “都老夫老妻的了?” “咱俩才22,以后的日子长着呢,怎么就老夫老妻了?” 转眼,庆祝到了腊月十五。 一大早的,天地无光,日月变色,一场暴雪正在纷纷扬扬地下。 吴远起夜时发现外面漫山遍野都白了,干脆躲进被窝抱着老婆,准备睡到自然醒。 结果迷迷糊糊间,听见有人在外叫门。 接着大黄带着俩只小狼狗糯米和饭团,奏起了三重唱。 这下彻底醒了。 杨落雁摸索着下床穿衣道:“我去看看。” 结果被吴远一把拉住:“还是我去吧。” 吴远披着棉袄下了床,拉开东厢门,就见蔺苗苗正从西厢探出脑袋来。 一见他起了,蔺苗苗果断缩回去,重新爬上床了。 打开堂屋木门的销子,吴远大步流星地走向大门口,边走边问道:“谁呀?” 大黄仨狗不叫了,冲他直摇尾巴。 门外却传来了稀稀落落的哭声。 吴远加快脚步,撤掉抵门的木头,把门一开。 就见披麻戴孝的马明军扑通一声,跪在雪地里,涕泪横流:“师父,我爹没了!” 吴远一怔,这才恍然记起,年关难过。 马明军的老子,就是天气骤冷,突然走掉的,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 这辈子丝毫没变。 只是前世时,马明军先找他打棺材,而后才拜的师。 如今,不管是打棺材,还是主持大局,都落到自己身上了。 任由马明军磕了头,吴远这才把大徒弟扶起道:“快起来吧,老爷子七十三了,没受什么罪,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马明军抹了把鼻涕,就要掏烟道:“师父,你看我爹这棺材,找谁打合适?” 村子里早就没了棺材铺,所以想买并不现实。 而老马的身体一向健朗,加之小闺女马明琪尚未出阁,所以根本没有为自己考虑过准备寿材的事儿。 以至于事到临头,只能请人现打。 吴远当仁不让道:“这还要找人么?我不就是现成的大师傅么?” “可师父你的生意做那么大,还沾手打棺材这种粗活,会不会不吉利?” “你磕头我都受了,反悔也晚了。再说,这是积阴德的好事,我也责无旁贷。” 马明军一听,又要下跪磕头。 师父这面子给太大了,他无以为报。 除了磕头,他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内心的感动。 结果被吴远堪堪拦住,“行了,你先去给别家送信。我一会直接到你家去。” 马明军连忙道:“师父,我爹在老家,跟我弟一起过的。” “行了,我知道了。” 打发走马明军,杨落雁和蔺苗苗也都起了。 一听这事,都忍不住唏嘘。 早饭,杨落雁特地烙了大饼,整了俩硬菜。 怕的就是吴远到了老马家,一旦忙活起来,根本顾不上吃饭。 吃完早饭,吴远挑了身旧棉袄穿上。 经杨落雁妙手一打理,旧棉袄也穿出立整干净的效果来。 到了马家老宅。 老马停灵在堂屋正堂,里面烟雾缭绕,披麻戴孝。 吴远一进门。 二话不说,先上香,烧黄纸,而后磕头,一番祭拜。 一看就是懂规矩的老手。 祭拜完起身,披麻戴孝的马明朝递过来一块白布,吴远任其帮忙戴好。 边戴边问:“老马哥的棺材我来打,家里有准备棺材板么?” 马明朝一怔,惊讶之余,满脸感激。 这是多大的面子,他明白。 然而旁边叔伯们不乐意了,他一嘴边没毛的,打棺材能靠谱么? 不等吴远反应,马明朝先急了。 “大伯,三叔,要是没把握,吴老板会放下手头的大生意,来闹笑话给你们看?” “还不是看我哥的面子,来帮忙。否则这大雪纷飞的,上哪儿找愿意来的大师傅?” 吴远按下马明朝,冲着几位马家叔伯们道:“几位老哥,棺不离八,祖师爷传下来的规矩我懂。十块板,长八尺,八道线,不能见。 话说到这里,马家几位叔伯立马没二话了。 任由马明朝领着吴远进了西屋。 西屋还是个泥墙坯子,只不过屋顶的茅草是新换的。 大雪纷纷扬扬之下,也影响不大。 墙角堆靠着几块柳木,夹杂着一些泡桐木。 数量上是足够的,只是长度上还需要挑一挑。 吴远心中有数的同时,对马明朝吩咐道:“一会你叫个人到村部把宝俊和老六叫来,顺便让他们拉台电锯、带套工具过来。” 马明朝不敢耽搁:“吴老板,我这就叫人去。” 半个钟头后,赵宝俊和朱六标拉着一挂平板车过来。 电锯之类的工具还没卸,先去给主家上香磕头,烧了黄纸。 而后到了西屋,就听吴远道:“以后打棺材的机会不多,这回你俩跟着好好学,别漏掉任何规矩和细节。” 吴远边教边做。 屋外的大雪渐渐停了。 前来吊唁的人也多了起来,看见西屋里吴远带着徒弟亲自打棺材,都说老马有福气。 到了第二天下午。 吴远亲自给里面撒上一些锯末刨花,然后把棺材交付给主家。 正吊的日子定在后天。 结果到了腊月十八这天,刚阴了三天,雪还没化完的天气,又纷纷扬扬地下起雪来。 马家叔伯们都说这是好事儿。 所谓积雪压人,必出贵人;逢雨打灵,后代必穷。 也有的说法更直接纯粹:积雪压人富,逢雨打灵穷。 雪一直下到隔天出殡,下田。 着实给足了老马家牌面。 马明军也不由犯琢磨,兄妹四人。 大姐、自己和二弟,都已成家,与贵人和发财,基本无缘了。 唯有幺妹马明琪,人才高挑,加之今年财会中专毕业,国家包分配。一上班就是国家干部,将来兴许还能成个贵人。 第71章 全村学历最高的姑娘 老马顺利下田安葬,吴远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这在老辈人看来,是棺材打得好,才让往生之人走的平平静静,顺顺当当。 吴远的棺材匠手艺得到承认,懂规矩更是没话讲。 加之本来就是村里有头有脸的年轻人,那尊崇直接翻倍地还回来。 老马家几位叔伯,回来一路上,好话说尽。 甚至不惜提起两家近百年来的长久渊源。 这些渊源,吴远其实已经记不大清了。 倒是自家老子回忆起当年勇的时候,时不时提起过,这村里追随过他出生入死的几家人。 这其中马家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接下来就属前不久杀猪的董家。 但眼下早已是新社会了,自家老子提起时,吴远就不愿搭理。 如今老两口早已化为尘土,吴远更是印象稀疏了。 不过马家叔伯们的意思,吴远get到了。 他不是那种记仇的人。 如今马明军既已成为他的大徒弟,该有的提携、该有的照顾不会少。 然而等到答谢席上。 马家大伯马巍山长叹一口气,提起道:“老二这么一走啊,留下明琪这么个大闺女待字闺中,将来嫁妆可怎么出?” 吴远夹了颗花生米,细嚼慢咽着道:“马大哥,明琪这姑娘不用操心吧?她可是咱村学历最高的姑娘。等来年财会中专一毕业,那就端公家饭碗,跳出农门,直接就是城里人了。” 马巍山叹气不减:“话是这么说,可这闺女话也不多,真到了城里,没有娘家人撑腰,那不得给人欺负死?” 吴远不说话了,因为他发现这些老辈的想法说不通。 只是冲马明琪眨眨眼,表示对她的认可和支持。 结果把明眸大眼、个子高挑的马明琪逗了个脸红到脖子根儿。 接着就听马巍山续道:“要我说啊,明琪别去城里攀什么高枝,还是回咱农村找,找个门当户对的。甚至公家饭碗也别端了,回村哪里找不到个营生?村部踩缝纫机的女娃子就很好嘛,工资比城里还高。” 这话吴远听明白了。 马巍山是想让自己收编马明军一样,收编马明琪,给她一个靠山。 可是这放弃的代价也太大了。 连吴远都觉着是捡了芝麻丢西瓜了。 再看马明琪,却把脑袋深埋到胸口去了。 根本看不出态度。 不过吴远心里一动,马明琪是财会类毕业的,回到兴旺家具厂来做个财务,那是绰绰有余。 将来等厂子发展壮大,升个财务经理,当个财务总监啥的,也不算埋没她。 想到这儿,吴远还真有些心动。 但马巍山就算说破嘴,他也不会冒然答应。 因为这事关键得看马明琪自己的意向。 回过神来,就听全桌人都在议论,说村部那些踩缝纫机的女娃子多么幸福,工资多高,多令人艳羡。 吴远当即表明态度:“马大哥,明琪这事咱不用操心。有明军、明朝俩人做她后盾,挨不了别人欺负。” 马巍山连拍大腿道:“做什么后盾呀,明朝自身都难保哩,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 这话把马明朝一张刚毅的脸,说得通红。 连带着他媳妇毛晴都跟着抬不起头。 吴远笑了:“就冲明朝这块头,加上当过兵,他要是乐意,去南方给大老板当保镖,能挣大钱。马大哥,你还真不用担心。” 马明朝脸色稍霁。 确实有战友来找过他做保镖,但都被他拒绝了。 骨子里的那点热血,让他宁愿回来侍弄家里几亩地,门口的两亩塘,也不愿意为私人资本家卖命。 哪想到马明军借机道:“师父,干脆让我弟给你当保镖得了。今后你再去大城市办事,带上我弟,比带我管用。” 一听这话,马明朝还真的眼前一亮。 给外人做保镖他不愿意,给吴远当保镖,他还真不排斥。 既不需要背井离乡的,也能挣钱养家。 吴远瞅了大徒弟一眼,你可真会给你师父我出难题。 不过说到马明朝的条件,做他保镖,确实不屈才。 只是如今他不怎么需要保镖,倒是需要个专职司机。 等到兴旺家具厂一揭牌,业务从县里拓展到全市,指定不能再靠俩轱辘到处颠了。 自打家具厂手续搬下来之后,吴远就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摩托他是指定不乐意骑的。 千金之躯,坐不垂堂。 就算为了落雁和俩孩子,他也得时时刻刻安全第一。 可是买辆新车,固然是买得起的,但在这穷乡僻壤的,多少有点太招眼了。 所以吴远琢磨着买辆二手车,能开就行。 唯一的要求,是需要个24小时全天候司机,并且得会自己修车。 于是就问道:“明朝,你会开车么?” 马明朝连忙点头道:“会,从吉普到解放大卡,我都会,在部队里没事学的。” “那车坏了能修么?” “一般的故障,问题不大。” “那行,年后你来给我做事,可行?” 马明朝一愣,直到被媳妇踢了一脚,才连连点头道:“行,吴老板!” 随即端起酒盅来:“吴老板,我敬您!” 这就属于,一拍即合,皆大欢喜了。 实际上,就凭着手开车的本事,只要动点脑筋,在县里找份工作,难度不大。 马明朝这纯粹属于不愿意钻营,不想求人了。 马巍山也因此松了口气。 马家事情一了结,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 距离过年只有一周了。 吴远干脆给工场里放了假,每个人都结清工资,顺便多发了一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奖。 听起来不多,但对这年头的人来说,多少是个意外之喜。 唯有百货公司的杨沉鱼例外。 百货公司一直要营业到除夕这天,她作为兴旺家具的售货员,也得坚持站到最后一班岗。 好在年终奖也没少她的。 加上她干一单,就多一单的提成。 杨沉鱼依旧能沉得住气。 放假第二天,腊月二十四,吴远就把蔺苗苗撵回家了。 过了小年都不走,真打算在舅舅家过年的? 蔺苗苗依依不舍的,一步三回头。 吴远知道这外甥女不是对他不舍,而是因为一回城,就失去和宝俊见面的机会了。 不过这不关他事。 凡事都没有他和杨落雁的二人世界重要。 拜拜了您嘞。 第72章 好女怕缠郎,这事有蹊跷 没有了蔺苗苗的冬夜,静悄悄。 院子里的仨狗凑在一堆儿取暖,抵挡着刺骨的寒意。 水缸里冰面下的水慢慢停滞,滋生出新一层的冰牙来。 堂屋东厢里却温暖如春。 吴远早早地锁上大门,躺在床头研究着来年政策的走向。 说是研究,其实是用普鲁斯特效应来勾起回忆。 借助于报纸上的鸿篇巨著,以及只言片语。 而杨落雁却对照着家里不多的港台录像带,反复勾勒,画出了十多幅女装的草图。 吴远偷看了一眼,挺像模像样的。 所以就未多做打扰,任其发挥。 直到大黄率先叫出声来,带着一股低沉的嘶吼。 然后糯米和饭团也加入进来,形成和声之后,大门口传来马明军那熟悉的强调。 “师父,师娘!” 杨落雁丢下铅笔,下意识就要出去。 结果照旧被吴远拦住。 深更半夜开门这种事,吴远从来就不让她单独去。 打开大门。 吴远才发现,来者不仅是马明军一人,还有脸色激愤的马明朝,以及梳着大麻花辫的马明琪。 “咦,明琪也来了?” 对于明军和明朝的到来,吴远并不意外。 加之俩人手上各自提着个网兜,八成怕是年货。 “快进来吧!” 放着大门洞开,吴远带着仨人往堂屋里走,边走边喊道:“老婆,明军兄妹仨来了。” 杨落雁露面相让道:“快进屋坐,我沏壶茶。” 马明军却已经把烟摸出来道:“师娘,不用忙活了。” 结果吴远却推掉烟道:“晚上就不抽了,嘴里都是味儿。” 如此一来,兄弟俩都默默地把烟收起来。 然而,烟不抽了,兄弟俩似乎也跟着不会说话了。 吴远一瞧这兄妹仨的劲儿,指定是有事啊。 于是就主动提起道:“明军你提东西过来也就罢了,明朝你怎么也提?” 马明朝比较耿直,不会说漂亮话,只是一味地谦卑道:“都是自家的,不值钱。” 吴远仔细一看,还真是。 大徒弟明军挣了点钱,这回送来的都是烟酒。 而马明朝提的就是自家鱼塘的渔获了,两条大黑鱼。 说话间,杨落雁把茶水端来了。 吴远接过来,亲自给兄妹仨各倒了一杯:“天冷,喝口热茶。” 茉莉花茶香顿时散发出来。 吴远慢悠悠地吹拂着水面的茶叶,等着这兄妹仨谁先主动开口。 马明军把茶杯攥在手心,既不吹也不喝。 甚至于攥在手里也不嫌烫,显然心里做着剧烈的斗争。 马明朝频频看他,连水杯都没端。 吴远轻啜了口热茶,然后放下道:“明琪,你来说。” 马明琪明显很意外地一愣。 今天这事,的确跟她有关,但按计划,应该是大哥开口。 不过吴远点到她,马明琪也没多犹豫,只是看了俩哥哥一眼,便咬咬牙道:“远爷,我想到您厂里踩缝纫机。” “你想来我厂里上班,我欢迎。事实上,我这有更适合你专业的岗位。但我必须知道为什么。” 师父果然没那么好糊弄,马明军面如死灰。 早已按捺不住的马明朝抢先道:“吴老板,是这样的。我妹妹中专这一年,已经对接到县财政局实习上班。等毕业之后,直接转正,成为财政局的正式员工。” “可谁想到,财政局有个姓缪的小流氓,成天骚扰我妹妹。我妹妹现在对上班,都有阴影了,每天都回家来住……” “等等!”吴远突然打断道:“姓缪的,叫缪什么?” “缪磊,据说他爹是个小科长。” 吴远眉头紧皱。 前世马明琪的丈夫就叫缪磊,难不成俩人能成,全靠缪磊的死缠烂打? 只是如今才是初期,马明琪不厌其烦,甚至想要摆脱对方? 想到这里,吴远就笑了。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吴远也生怕自己一插手,把这原本有缘的小夫妻给拆散了。 于是和颜悦色道:“明琪,好女怕缠郎,这事我能理解。但缪磊这个小伙子,就真的一无是处,你一点都看不上他么?” 马明琪咬牙切齿地点头道:“他那种人,打死我,也不可能看上他!” 这就奇怪了。 吴远是百思不得其解。 就听马明军补充道:“师父,那缪磊,真不是什么好人,说话流里流气的。对着街上女孩,随意吹口哨调戏。明朝去打听过,街坊四邻对他都神憎鬼厌的。” 一听这话,吴远就想起,前世明军和缪磊,的确不怎么对付。 基本上没在一张桌上吃过饭。 难不成前世马明琪和缪磊的婚姻,另有蹊跷? 一想到这里,吴远的脸色顿时难看下来。 “明琪,我这儿正好差一个财务人员。这个人选对我很重要,你来我这,就做财务。” “但是缪磊这边,咱也不能就这么退缩了。明朝,你负责把这事挖地三尺,调查到底!” 马明朝立马答应下来。 感受到事态严重的马明琪,却有点过意不去:“远爷,别麻烦了。缪磊虽然一直纠缠我,但我也没让他占什么便宜。” 吴远反问:“万一有其他女孩着了他的道呢?” 马明琪脸色一白,明显是想到了什么。 马明朝更加义不容辞:“这事我一定要把他查个底朝天!” 吴远提醒道:“查是要查的,但先要保护好自己。这事明朝你负责查,明军你负责保护好明琪的安全。” 马明朝不愧是侦察兵出身,有两把刷子傍身。 不到两天,就把缪磊和他爹缪课长的黑料搜集到了。 齐不齐的不知道。 但至少足够有份量了。 看着两位被玷污清白女孩的资料,吴远也是义愤填膺。 这父子就是一对人渣啊。 玩弄了女孩不说,还威逼利诱人家,不让人揭发他们,试图掩盖真相,继续胡作非为。 而马明琪就是缪磊的下一个目标。 想着前世明琪最后还嫁给了这个人渣,背后不知道默默受了多少苦。 马明朝更是怒不可遏:“老板,我们直接把这些材料交给公安局吧!” “等等。”吴远脑海里灵光一现,他总觉得有什么线索没抓住。 为什么缪磊对前两个女孩始乱终弃,却把马明琪娶回了家? 说是真爱,吴远是打死不信。 这里面一定另有原因。 第73章 凛冬将至,黎明前的黑暗 自打说出了心事,这几天马明琪就天天到吴远家来。 尤其是对俩双胞胎小可爱,爱不释手。 杨落雁见她喜欢抱,便也没拦着。 这可是全村学历最高的人,让玥玥和小江沾沾才气,受受熏陶,挺好的。 没准能直接赢在起跑线上。 所以吴远在琢摸不透这一环时,随口问起道:“明琪,缪科长最近一年有什么重要的事么?” 马明琪思忖着道:“听说明年局里要提拔个副主任,缪科长和另一位陈科长都是最有力的竞争人选。” 吴远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当下直接跟马明朝一通交待,让他以匿名形式,确保这份材料交到那位陈科长手上。 剩下的事儿,自有人帮忙做了。 就算是此举不成,只要马明朝没暴露自己个,事情依旧有回环余地。 事实上,再坚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攻破。 陈科长拿到材料的第三天,也就是除夕前一天,缪家父子双双被逮捕。 那位陈科长还真是迫不及待。 连个安生年都不让对手过。 腊月二十八日晚。 吴远特地让媳妇杨落雁做了一桌子正儿八经的好菜。 招待马家兄妹仨人。 不管是猿粪还是马粪,这辈子,兄妹仨人成了自己的人。 就像当年马二哥追随自家老子吴大先生一样。 必须好好庆祝一番。 为此,吴远甚至开了瓶茅台。 然而刚喝过三巡,就接到了老丈人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杨支书的语气很是严肃凝重,叫吴远立刻过去一趟。 兄妹仨一听这话,就让吴远先忙,起身要走。 “别,你们接着吃,我去去就来。” 到了杨支书家里,三姐夫熊刚竟然也在。 屋子里烟雾缭绕,众人脸上愁云惨淡。 “爹,三姐夫,二叔,李会计……”吴远掏出烟来,边给众人续上边打招呼道:“什么事儿这么大阵仗?” 看着几个老家伙严阵以待的样子,他就觉得事情指定是不简单。 熊刚应了一句:“还是老支书来说吧。” 杨支书清了清嗓子,被烟雾熏透的嗓子,连声音都连带着入了味,一开口就连带着烟味喷薄而出:“现在形势有些不对,上头怕是要对私人企业动刀子。” “爹,这话怎么讲?”吴远追问了一句。 “太具体的不能说,但最近刚下来的两个政策,矛头直指私人企业。第一,打击偷税漏税;第二,清理整顿国营体系外的新兴企业。” 吴远缓缓点头,这样双管齐下的政策目的,的确不言自明。 “不过爹,咱们兴旺家具厂,不是单纯的私企,至少算是股份制乡镇企业。所以第二条,咱们还是有周旋余地的。” 杨支书没有反驳,而是直接追问:“那第一条呢?” 在众人看来,如今做生意,甭管是南下北上的倒爷,还是金融投机分子,就没有不偷税漏税的。 这其实并不奇怪。 没有人会嫌自己挣的钱多。 不料吴远悠悠地吐出一个烟圈道:“第一条就更不用担心了,自打拿到了个体工商执照,咱们的工场可都是每个月按章缴税的,一期不落。” 杨支书蹭地站起来:“真的,你可别诳我?” 熊刚也跟着认真起来,掐断了手里的烟。 吴远笑道:“真的,票据我都留着呢,收的好好的。” 杨国柱爽朗地大笑起来:“大哥,熊老弟,我就说吧,小远没问题的。” 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吴远却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问题是,咱这股份制乡镇企业,会不会依旧在清理整顿的范围内?” 杨支书顿时理直气壮道:“现在私人小作坊千千万万,他们才是首当其冲的。就算家具厂会被波及,我们几个也会全力护你周全。” 熊刚心有侥幸地道:“就算是私人企业,也不会全无活路吧?” 这话说出来,场面静寂了数分钟。 谁也没有说话,但似乎谁都知道了答案。 回过头来,再想想当初,吴远没有头铁地搞私人企业的决定,是多么英明,多有远见! 吴远回到家。 马家仨兄妹已经走了,杨沉鱼却来了。 吴远一看桌上摆的礼品,就道:“大姐你花那么多钱做什么?” 杨沉鱼却白了他一眼道:“我早该来了,可惜一直上着班,白天也没时间。” “外道了,下不为例。” 旋即就坐下来,皱眉思索,任由姐俩说着话。 不多时,杨落雁起身出去,杨沉鱼看着他问:“出什么事了?你这一直愁眉紧锁的。” 吴远眉头立刻舒展开来,轻描淡写地道:“没什么大事,不过今后柜台那边要是来工商税务检查的,要全力配合。” 杨沉鱼不疑有他:“这是自然,反正咱也没少纳税。” 夜深人静。 外头却一直有着呼呼的风声。 树欲静而风不止。 听完吴远说的事,杨落雁更是看得极开:“别担心,就算是没了家具厂,咱们还有那么多存款。就算是没那么多钱,我也愿意陪你过苦日子。” 吴远把媳妇拥紧,吻了吻她的发丝。 凛冬将至。 好在它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短暂的。 黎明就在不远的将来,挺过去,就是康庄大道。 天亮,腊月二十九算三十,除夕。 宜:破屋、求医。 忌:诸事不宜。 吴远看着日历上的宜忌,有点想笑。 今天真就是诸事不宜,只能吃吃喝喝过大年。 毕竟没有谁家会在除夕这天破屋、求医的。 拿着扫帚将房间里里外外清扫一遍,顺便把东屋也归置了一番。 而后找出早就买好的对联窗花,一一贴上。 辞旧迎新。 有那么点意思了。 随后马明琪蹦蹦跳跳地出现,将近一米七五的大个子,在农村属实难找对象了。 但这并不妨碍她带来的阳光比天空中的更多。 “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过年不就该是高高兴兴的嘛?对了,我给小江和玥玥织了袜子,拿来给他们试试。” “缪磊已经被抓了,有没有想过回局里去?毕竟是铁饭碗。” “远爷,我没有。因为我要往前看!” 吴远点点头。 没错,人要往前看。 病树前头万木春,前头有希望。 第74章 穷人在意颜面,富人在意变穷 年夜饭是在老支书家里吃的。 小两口不光是把俩孩子带了过去,还带了几个硬菜,比如炸好的肉丸子,卤牛肉,以及半锅羊蝎子。 家里根本不缺吃的。 所以去老丈人家吃饭,图个人多热闹之余,再图个媳妇杨落雁能轻省点。 至于颜面,那是人穷时才会考虑的事。 吴远现在不在意那些。 可惜有人在意。 譬如杨猛和蒋凡就别别扭扭的。 不仅是因为大哥和大姐,都围绕着吴远一家人转。 更是由于这一年下来,其他三家都挣到了钱,活出了盼头。唯独他家,不仅没挣到钱,反而把积蓄都搭了进去。 人类的悲欢往往并不相通。 看着孩子们很快玩成一团,吃着小妹从家带来的面包和巧克力,杨猛和蒋凡是越做越别扭。 有心到厨房帮个厨吧。 可今年各个小家都是自备食材过来帮厨的。 而他俩两手空空,什么也没带。 虽然没人说啥,但却让他俩愈发别扭。 吴远手里头刷刷地处理着白花花的鱼片,跟前蹲了六个孩子。 就属大哥家的闺女杨千帆最为活跃。 “小姑爷,你这道水煮鱼,我都想了一年了。”说着还忍不住吞了下口水,“可是找遍整个县城,都没有这道菜。” 其他孩子也跟着吞下口水,随即点头。 “想吃就到我家来,小姑爷还能不给你做么?” 杨千帆摇着俩麻花辫道:“不行,妈妈说小姑爷是做大事的人,不能随便打搅。” 吴远心下甚慰:“那一会,你们多吃点。” 杨千帆重重点头,她等这一天好久了。 其他孩子也都跟着争先恐后:“小姑爷,小姨父,我也要多吃。” 吴远指着旁边的豆芽菜道:“想多吃,得帮忙。把这个豆芽菜择了,一会放在鱼片下面,会更好吃。” 二哥家胖胖的大儿子杨冲皱眉了:“可是小姑爷,我们不会择。” “拿去问你妈妈,你们几个也都去吧。” 说着吴远端起洗涮好的鱼片,进了屋。 可惜厨房里的灶台,得排队。 吴远也就得空进了堂屋,想陪老丈人说说话。 结果一进屋,就听见杨支书当着杨贲、马长山的面,把杨猛训得狗血淋头。 “瞧你那丧气样儿,知道的你是来家里吃年夜饭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给我哭丧来的。” 吴远连忙拦着,“爹,这话可不兴乱说。” 杨贲和马长山也连连附和:“对对对。” 杨支书话锋一转:“多大个事?不就是损失几千块钱么?至于你臊眉耷眼半年多么?男人汉大丈夫,凡事拿得起放得下!瞧瞧你妹夫,人家面临那么大危机,表现出来了吗?” 随后,吴远仨人凑在一起吞云吐雾。 丝毫没有替杨猛解围的意思,任由老杨头对二儿子继续痛斥。 厨房里,没了外人。 姐妹俩的话题越聊越私密,声音越聊越低微。 到了后来,杨落雁甚至红着俏脸问起道:“姐,你说男人精力太旺盛,会不会有问题?” 杨沉鱼一开始没get到,随口道:“精力旺盛能有什么问题?精力不旺盛才叫问题呢。” 对于这答非所问的回答,杨落雁正琢磨着怎么调整措辞。 就见大姐忽然明白过来,一脸色气,目泛邪光地道:“你是说那方面?” 杨落雁脸色瞬间红透了,没勇气回答。 杨沉鱼心领神会道:“你们还年轻,血气方刚的,多做一点,没有任何问题。” “姐,你和姐夫刚结婚那会也这样么?” 杨沉鱼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出马长山和吴远的身板对比,加上能让羞于出口的杨落雁问出这问题的‘旺盛’精力加成,得到的答案令人无奈。 但杨沉鱼依旧违心地点头:“会!所以你要珍惜他现在的精力旺盛。不然,等你到我这个年纪,你会后悔莫及的。” 话说到这里,蒋凡把择好洗好的豆芽菜端进来。 姐妹俩立马不说话了。 蒋凡似乎有所感觉,放下豆芽菜转身就要走。 “二嫂。”结果是杨落雁叫住了她道:“年后,我打算开个服装店,你有没有时间来帮我?” 蒋凡猝然转身,惊喜溢于言表:“真的?”随即犹如小鸡琢米似的点头道:“有有有!” 杨落雁也实话实说道:“不过这个服装店,我还没有必然赚钱的把握。但是吴远说,随我折腾,他来兜底。当然,该发的工资我是不会赖账的。” 蒋凡瞬间喜形于色,凑到杨落雁身边道:“没关系,二嫂任你差遣。” “那一会高高兴兴地吃年夜饭,把不高兴的事儿都忘在过去,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嗯。” 瞅着蒋凡脚步轻快地走了,杨沉鱼问:“你就任性吧你!小心哪天吴远对你没精力了。” “那我巴不得呢。”杨落雁嘴硬道,随即又追问:“姐,真的会么?” 杨沉鱼白了妹妹一眼:“还以为你真不在乎呢。” “哎呀,姐~” 年夜饭,吃得很愉快。 一方面是杨猛被骂麻木了,索性放开了大吃大喝,不多说话。 另一方面是蒋凡有了杨落雁的允诺,变得充满希望起来。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俩的负面情绪,其实影响不了大局。 再加上,孩子们吃得欢乐,吃得尽兴,气氛自然就其乐融融。 吃完年夜饭。 一大家人就在堂屋里,摆开场面,一起包饺子。 吴远这个姑爷,随着老支书坐到旁边,既能看见电视里的春晚,又不碍事就足够了。 春晚的气氛,依旧喜气洋洋。 等到包完饺子,时间也差不多十点钟了。 各家各户带上足够明儿吃的饺子,各回各家。 小两口回到家,才发现家里的狗还饿着。 于是杨落雁进屋把孩子放下,吴远则去灶房里鼓捣些剩饭剩菜给狗过年。 等到忙完这一切,回到堂屋东厢,就见杨落雁不知何时,已经换上一条丝滑的吊带睡衣,横陈玉体地等着他。 “这睡衣是你照着港台录像,自己做的?” “嗯,怎么样?人家手艺还不错吧!” 嗷呜…… 回答杨落雁的,没有语言,只有行动。 第75章 1988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俩孩子睡得很香。 即便隔壁大床上的活动惊天动地,声音欲穿云宵,也没吵醒他们。 良久之后。 杨落雁依偎在吴远的胸膛上,炫耀着自己的战衣道:“你说,明年我开服装店,专卖这种洋气的睡衣,会不会大火?” 吴远没有多说:“可以试试。” “我还发现港台片里的女人,都会穿那种特别显身材的内衣,我也打算进点。” “那个百货公司就有专柜,不过你也可以试试。” “对了,我打算叫二嫂来帮我的忙。” “可以试试……等等。” 吴远回过神来,就见杨落雁美眸灼灼地看着他,“你已经答应她了吧?” 被一语揭穿,杨落雁立刻贴近丈夫撒娇道:“人家也是看二哥家可怜,再说我这服装店也未必能赚钱,你说的。” “明年大环境如此。再说凡事未虑胜先虑败,做生意也不例外。” “那你不怪人家吧?” “看你表现。” “讨厌啦。” 嘴上虽然这样说,但行动上却是丝毫未迟疑。 就在温柔俏媳妇极力表现的时候,床头电话骤然响起。 吴远接过电话,“喂,哪位?” “老舅,新年快乐。” “苗苗呀,你也快乐。” “老舅,没打扰你吧?” 感受到被子里动作没停,吴远肯定道:“没有。不过时间不早了,赶紧挂电话回家。” “嗯,老舅明天见!” “好!”吴远下意识地应道,随即反应过来,骤然坐起:“等等,明天你过来做什么?” 然而电话已经挂了。 也因为这下意识的动作,导致杨落雁从被窝里露出脑袋来,一脸幽怨地看着他。 搂过媳妇,小两口靠在床头。 杨落雁幽幽地道:“今晚你兴致不高,不会真的在怪我吧?” 吴远摇摇头:“你那是小事。我在想别的事。” “要不你再来个展望吧!去年你展望万元户,结果提前加倍完成目标。今年你再展望一下,说不定照样能够突破完成。” “去年我还展望说,要给你盖个小洋楼呢。” “这不是因为俩孩子,没顾得上嘛!又不是没能力办到。” 这话倒是真的。 吴远深吸一口气道:“1988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要给你们娘仨盖栋小洋楼。带着兴旺家具厂生存下去,顺便挣点小外快。” “前面两项,我都能理解。小外快是指什么?不会是股票吧?” 吴远点点头:“既然政策对实业发展不利,那我只能从其他方面找补点利润回来了。不过你放心,我只用咱们账上三十多万。一百万存单,我先不动,另有大用。”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去?” “三月初吧,不过这回不会太久。等我回来,刚好天暖起来,破土动工。” “嗯,老公……” 一听到这夹子音的老公,战斗再次打响。 大年初一。 两口子是被院子里的大黄吵醒的。 实在是战斗到太晚,以至于睡得死死的。 杨落雁一听那狗叫声中,还夹杂着说话声,立刻又羞又恼地开始穿戴洗漱。 片刻后,吴远披着棉袄打开大门。 一看前来拜年的是仨徒弟,直接连门都没让进,师徒四人就在门口吞云吐雾。 和去年初一的麦盖三层被不同,今年的大雪都下到年头去了,以至于初一这天早上,阳光朗朗的。 虽然没多暖和,但照的人心敞亮。 抽根烟的功夫,就拜完了年,马明军和朱六标转身就走,唯有赵宝俊一步三回头的。 似有话说。 “你还有什么事?” 赵宝俊一听这话音,立刻就回来了:“师父,你说我要不要到苗苗家拜个年?” 吴远笑了:“年前你都没送礼,今天去拜年,你也不怕被人骂出来?” 赵宝俊急了:“不是我不想送,是苗苗不让我送。” 这事蔺苗苗倒是真干得出来。 吴远沉吟着。 就听赵宝俊道:“师父,不然我把那礼都送到你家来吧?” “所以苗苗说今天过来,就是跟你合计这事?” “师父,你得帮我。” “滚怂!” “反正苗苗说了,宁愿把礼送给你,也不想送给她妈。” “宝俊,说你笨你就不聪明!蔺苗苗能这么说,但你想当姑爷,真能这么做么?” “师父,你得帮我。我给您跪下了!” 吴远挥挥手:“滚滚滚!等苗苗到了,再来找我。” 打发走仨徒弟,杨沉鱼两口子带着孩子,以及杨贲两口子带着孩子,相继上门了。 吴远很是诧异:“大姐,大哥,咱们不得先给爹拜年的么?” 杨沉鱼白了他一眼道:“我们都已经给爹拜完年啦!” “啊,我跟落雁刚起床。”吴远揉着眼睑道,“快屋里坐。” 一句话让杨沉鱼结合昨儿妹妹问的话,立刻浮想联翩。 马长山不解,甚至还问媳妇:“你脸怎么红了?” 杨沉鱼没搭理他。 好在进了屋,杨落雁已经收拾妥当了,甚至还有功夫瞄了两笔口红。 红艳艳的,开年第一靓。 随后女人进了东厢看孩子,很快就有笑声传来。 只是谈话声压得很低,听不大清。 三个男人点上烟,吴远就起了个头道:“大哥,今年生意会不那么顺。你在北阴那边,市场开拓力度不要太大,最好稳扎稳打。” 杨贲讶异道:“至于这么严重么?” 吴远并不想多说:“总归有备无患。” 马长山却插了句嘴:“你有什么打算?或者说应对之策?” 吴远摇摇头:“非人力可为,活下去为第一要务。也许等到了90年,我们回头一看,发现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 东厢里。 仨个女人的话题越说越露骨。 杨沉鱼看着俩孩子道:“你俩这么会玩,就不怕再折腾出一对双胞胎来?现在政策可不许。” “这事他说过,不怕。”杨落雁羞红着俏脸,洋溢着幸福道:“真有了,就是天意。反正养得起,没什么好怕的。但我们一直很注意。” 李云啧啧道:“瞧瞧小姑爷这底气,有钱就是足哈。” 杨沉鱼点头道:“确实比大姑爷强!” “我没那意思,大姐……” “就算你有那意思,我也不介意。被小姑爷这样的人才比下去,不丢人。” 第76章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送走杨贲和杨沉鱼两家人,小两口刚放了鞭炮,饺子端上桌,蒋凡拖着杨猛到了。 大黄因为没见过这俩,咬的比之前还凶。 杨落雁很意外,连忙把人往屋里让。 吴远没拦着,就已经是很客气了。 整个过程虽然免不了别扭,但总算是一个态度。 也让杨落雁在吴远面前,有了一丝为他们说话的底气。 等到蒋凡俩人离开,小两口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饺子,又给俩孩子喂了奶,这才推上双座婴儿车,出门拜年去。 结果刚到老支书家,俩孩子就被刘慧截留了。 以前天天带着,不觉得想念。 如今时隔一星期的年关忙碌,再闲下来后,见到俩孩子就觉得格外的亲。 俩孩子也没让她失望,见到这个透着文青气的外婆,咯咯直笑。 于是后头小两口的拜年,就轻装简从了。 吴远甚至骑上了老丈人的二八大杠,直奔师父、三姐家、刘主任家。 即便如此,这种走访式百年也消耗掉小两口整整半天的功夫。 等回到老支书家,俩孩子已经饿得嗷嗷直哭,任刘慧怎么哄也哄不住。 完达山奶粉也冲了,奶瓶也用上了,小江照死了不喝,张嘴干嚎。 他这一嚎,姐姐玥玥就跟着嚎。 似乎还有着试比谁声高的劲头。 一见到杨落雁出现,刘慧大气一松:“哎哟,你们可算是回来了,快给孩子喂奶。” 家里来拜年的人一直都不少。 俩孩子嚎这半个钟头,可把刘慧给臊坏了。 估计明天支书媳妇不会带孩子的谣言,就会传遍十里八村。 有奶便是娘。 俩孩子一左一右地吃上奶,加之先前也嚎累了,很快就睡着了。 于是小两口没费什么劲,就推着回家了。 到了家门口,才发现蔺苗苗和赵宝俊已经等候多时了,旁边红砖上放着一堆的礼品。 蔺苗苗迎上婴儿车,却对吴远道:“老舅你这半天不在家,过来拜年的人是一波接一波。” 赵宝俊立马接茬道:“就凭师父这名声和威望,什么事摆不平?” 吴远可不吃这一套,一边开门一边道:“你俩少跟我来这一套!该你们出面你们不出面,指望着我带你们走捷径,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蔺苗苗扯着杨落雁的袖子,发出夹子音:“舅妈~” 杨落雁看了眼丈夫的背影道:“我觉得你舅说得对。男子汉大丈夫,就算是洪水猛兽,该面对也得面对。何况大姐也不至于是洪水猛兽。” 说完,在开门声中,压低声音指点蔺苗苗道:“你妈不发难,你舅师出无名。这种事情,讲究个拉扯,也是有套路的。” 蔺苗苗听得似懂非懂,疑惑道:“真的吗,舅妈?你不会唬我吧?” 杨落雁早不拿苗苗当外人了,“你爱信不信!不然你俩继续在你舅这碰钉子,看看究竟有没有用。” 蔺苗苗俩人顿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看着俩孩子进退失据那样,吴远端了杯热茶出来,边喝边道:“我问你俩一个问题。” 蔺苗苗迫不及待地道:“老舅,你问。” 吴远白了大外甥女一眼,却转向二徒弟道:“你俩一个18,一个19,距离结婚法定年龄,尤其是宝俊,还差3年。你们若是决定今年就送礼,那可得连送三年!” 谈恋爱上头的人,谁会想这种问题? 但对于经历过苦日子的老辈人,都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成本计算在内。 蔺苗苗傻眼了。 三年的大节日算起来,少说9个节。 每个节日,就打50块钱礼来送,那就是450块。 足足二徒弟仨月的工资。 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赵宝俊一咬牙:“三年就三年!我认了。” 吴远又转头对蔺苗苗道:“你妈,我那抠搜的大姐,要是认了他这个冤种女婿,可不就是9个节这么简单了。说不定你爸、你妈生日都得叫上宝俊。” 蔺苗苗抓住赵宝俊,扭头就走:“咱先不送了,这礼送不起。” 其实不是送不起。 而是蔺苗苗觉着太亏了。 既然认准了赵宝俊这个人,那他送的礼,其实就是自己未来小家庭的钱。 就这么白白便宜那个抠搜的亲娘,想想就觉着亏。 不料赵宝俊却是意外地坚定:“师父,再多的节日,我也认。” 吴远满意地点点头:“行吧,你俩今天也别琢磨着送不送了。等初三,你们直接把礼送到这儿来。” 初一下午的时候,马明琪过来了。 换上新衣服的马明琪,人才漂亮到没话讲。 就这身段,着实比蔺苗苗都高上一筹。 吴远正翻着工场的账本,一抬头:“你咋来了?” 马明琪熟稔地抱起刚醒的小江道:“躲在家里一天,也躲不过上门的媒婆,烦死了。” 吴远笑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水到渠成的事儿,你也不要有什么逆反之心。” “可我才17呀!” 比赵宝俊还小一岁,相亲说媒确实早了点。 吴远却忍不住逗逗她道:“那你还没成年,我这公司不能雇童工啊,看来我得另外招个财务了。” 马明琪顿时急了,直跺脚道:“我12月生的,不得年岁,虚岁都19了!” 杨落雁看不下去了,“明琪她当真了,你快别逗她了。” 吴远顺势起身道:“既然你决定在这儿躲媒婆,那也别闲着,把厂里的账目理一理,等年后有人来查税时,必须天衣无缝。” 马明琪拍拍胸口:“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不得不承认,梳理起账目来,马明琪身上的确闪耀着光芒的。 看得出,她是真喜欢跟这些数字打交道。 不知不觉中,忙到下傍晚了,杨落雁饭都做好了,马明朝找过来了。 小妹马明琪跟他一家住在老宅,晚上吃饭找不见人,可不就得来找么? “明琪,大年初一不能在别人家吃饭的,这点礼数你都不懂么?” 马明琪连忙把账本合起来,吐了吐香舌,不敢反驳。 可见她是真的不懂。 读书多的人,本身就不在意这种繁文缛节。 吴远可以理解,更能容忍。 “行了,明朝,你来得正好。过年了,有两个事跟你交代一下。” “老板,你说。” “一个是这月底、下月初,你跟我到上海走一趟,办点事。时间一周到半个月都有可能……” 第77章 人菜瘾大,眼光又差 “这没问题。” 马明朝毫不迟疑地答应,就听吴远续道:“另一个,你是会开车的。帮我打听打听,哪里有合适的二手吉普或者桑塔纳,三万块以内,但得能适应整个地级市的通勤路况。” 这回马明朝思忖了片刻,方才点头道:“行,老板,我先打听打听。” 三万块买个二手桑塔纳,吴远也知道不太可能。 毕竟这可不是后世一万块桑塔纳随便买的年代。 如今的桑塔纳刚从上海大众的汽车产线上诞生6年,新车售价20万。 6年下来,满打满算也跌不到三万。 除非是事故车。 所以吴远只是把桑塔纳作为一个选项,万一马明朝能捡个漏呢? 说完事,马明琪还是被二哥强硬地带走了。 隔天初二,照旧是小两口回娘家的日子。 这天杨落雁特地起了个早,赶到老支书也是头一个,就为了找回大初一差点被人堵在床上的颜面。 杨支书拿出俩红包,像个乐善好施的老爷爷,一个孩子怀里塞一个。 塞完之后,俩孩子随口咿咿呀呀两句,就让他乐个半天。 而后就把红包往嘴里塞,不多时就沾满了口水。 刘慧过来,连忙把孩子口中的红包夺下来,完了还把老支书一通数落:“看着孩子咬,也不拦一下?” 杨支书理直气壮:“他们总得咬过之后,才能知道这东西真不能咬。” 不多时,其他三家也都陆续来到。 尤其是姗姗来迟的二哥杨猛一家子,没了大年夜当天的丧气,颇有些激进奋发的劲儿。 吴远看在眼里,琢磨着媳妇带二嫂一起搞服装店,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起码给了一个家庭新的希望。 结果就听见杨猛意气风发地道:“我决定,等初五一过,就南下深城打工去!” 杨贲没有多想,只是提醒道:“二弟,你可没吃过那种苦,做得来么?” 杨猛尚处于自我激励的盲
相关推荐:
火影之最强白眼
妄想人妻
小寡妇的第二春
我以神明为食
流萤
成瘾[先婚后爱]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游戏王之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