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睡前一杯奶(H) > 第113章

第113章

,养好身体。这样福寿绵长,才能给俩孩子带来福气。” 吴远颇感欣慰地道:“大娘能这么想,是最好不过了。以前俩孩子认你做干妈,我是生怕给你们带来负担。不管是思想上,还是经济上的……” 话未说完,就被宋春红斩钉截铁地打断道:“怎么会?反倒是我们娘俩,沾了俩孩子的光了。” “不说这个,”吴远按下谁沾谁光的问题,转而问起道:“昨晚我媳妇拉你进屋半天,究竟跟你说些什么?” 宋春红握着车把的双手骤然一紧,不答反问道:“她没跟你说?” 吴远点点头。 “那你也没问她?” “问了……” 不仅问了,而且为此耕耘了大半宿。 不提也罢。 结果宋春红见状,扑哧一笑道:“既然杨老板要保密,那我也不能说。这是我们姐妹俩之间的秘密。” 好家伙,白问了。 随后似乎生怕吴远缠着她追问似的,上了车子,风一般地走了。 宋春红前脚刚走,吴远后脚就遇到了从地里拐上来的董大成,手里还提着笸箩。 “大成哥,刚烧纸回来?” “嗯,你这是去老支书家?”董大成随口道,顺便摸了摸身上,最后咧嘴一笑,“出来太急,忘记带烟了。” 吴远点头道:“嗯,去吃饭。” 随即扔了根华子给对方道:“抽我的。” 俩人点上华子,董大成支支吾吾了半天,才问起道:“吴老板,你看我这什么都不会的,能不能搁你厂里干点啥?” 吴远不假思索地道:“能是能的。” 毕竟董大成父亲都是老爷子当年的部下。 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吴远也不能一口气把话说得太死。 “不过那没什么意思,”吴远话锋一转道:“我建议你,等明年村里大面积铺开小龙虾养殖的时候,你也跟着试试。” “那样的话,一年就忙个三五个月。其余时间也不耽误家里农忙。” 董大成一听这话,简直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他家里的媳妇,是从云贵娶来的。 真给他安排个工作,抛家舍业的,他肯定会有顾虑。 反倒是这小龙虾养殖,什么都不耽误。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东西真能挣钱么? 当着吴远的面,董大成心里有顾虑,当面就问了出来。 吴远也不多说,径自提起道:“你要是多打听打听,就应该知道,村里搞小龙虾养殖,是我提的。” “另外,许家老三的丫头慧琴,如今正搞小龙虾繁殖,挺有成果的。我打算安排这丫头去省城进修,等她学成归来,更好地位咱们村的小龙虾养殖产业保驾护航。” 董大成一听这话,顿时就来劲了:“此话当真?” 吴远点点头,弹了弹烟灰。 接着忽然想起道:“对了,之前我教你的,让嫂子搞点小玩意,在学校卖卖,这事不成么?” “成是成!”董大成叹了口气道:“可学校那帮熊孩子,总是嘲笑她的口音。才半天功夫,她就气回家了。如今家里还堆了不少进的货,没地放。” 吴远无奈地笑了。 这躺赚的生意,都能做垮了。 实在是无话可说。 当下就直说道:“大成哥,嫂子要是真不做这生意,我可安排给别人了。” 董大成毫不犹豫地挥挥手道:“你尽管安排吧,反正她是宁死也不愿去了。” 这事,让吴远不得不相信,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财运的。 财运不济的人,就算有再好的机会,也抓不住。 挥别了董大成,吴远心想着,这事安排给一个会算账的老太太,是最合适不过了。 这样的人选,在村里,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着。 丈母娘刘慧绝对算一个。 但刘慧是指定不会放下身架,去做这点小生意的。 接下来就数得着宋春红的老娘王凤了。 可抬头一看,宋老师早骑得没影了,只能先按下这事,改天再说。 结果紧走几步,眼瞅着村部在望时,又发现宋老师打贾痦子的小卖部里出来了。 手上提着东西真不少。 油盐酱醋的,一网兜子。 趁着宋春红回头的功夫,吴远直接举起了右手。 这手势旁人一眼get不到,但作为老师的宋春红是一下子就get到了。 第859章 一时的辉煌,一块金字招牌 宋春红知道吴远有话要说。 却也没在村部小卖部门口逗留等待,而是把车推到了前面的桥头。 目的就是,为了离村里的八卦中心远一点。 而且这桥头,南来北往的,敞敞亮亮的。 更显得二人心中坦荡,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片刻后,吴远回应了贾痦子的招呼,三步两步地到了桥头。 此刻宋春红一脸等待情人的娇羞,连声音都温软许多道:“你叫我有什么事?” 于是吴远就把开设学校小卖部的事情一说。 宋春红当即意识道:“这事可行是可行,但让我妈去开,会不会招人是非,说我假公济私,肥水不流外人田?” 吴远早料到这些道:“这事真要有人说,也是你们学校那几位老师会说。” “这个其实也好解决,”吴远继续道:“等小卖部的经营利润上去了,你们学校从中收取一定的年租费。有了这笔年租费,学校给老师发的福利不就有了么?” 如此一来,事情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一举多得,堪称多赢。 可宋春红又想道:“听说蔺校长的爱人,也就是你大姐,也赋闲在家……” 吴远微微一笑,宋老师考虑得可真够多的。 于是不等她说完,就果断打断道:“一来呢,我大姐那人,心比天高,这事她干不来;二来,她那人,雁过尚要拔毛。她弄到手的利润,别指着她能吐出来。” 既然她吐不出来,那学校老师的福利便无从谈起。 只是剩下的话,不需要说出来。 点到为止即可。 说完这事。 宋春红一路向北,直奔二道梗子。 而吴远几步路的功夫,就到了老丈人家里。 虽然时间距离晚饭尚早,但意外的是,除了马校长,一大家人差不多都到齐了。 一帮孩子在院子里,舀了瓢水,逮着个蚂蚁窝,水淹七军。 大哥杨贲,二哥杨猛,以及杨支书爷仨,凑在一块,吞云吐雾。 见到吴远到来,杨贲就主动迎过来散烟打趣道:“妹夫,今儿你可来晚喽。” 吴远接过烟,俩手一摊道:“只要不是最晚的就行。” 俩人刚打完招呼,杨猛就冲过来,直接开门见山道:“妹夫,北洪县裘县长,想约你吃顿饭。为这事,托我好几次了。您看您有什么时候有空,给个面子。” 不等吴远回应,杨贲就不忿道:“猛子,有没有个先来后到?我跟妹夫还没说呢,你那裘县长想吃饭,也得往后排排。” 接着对吴远道:“妹夫,北阳县的王县长也想约你,当面谈谈。你放心,我安排得妥妥地,吹拉弹唱一条龙。舒服过后,你们再谈。” 话音刚落,杨猛便大声嚷嚷:“幺妹幺妹,你快来。” 厨房里正忙着切墩的杨落雁,提着菜刀就出来道:“二哥,怎么了?” 杨猛指着杨贲道:“大哥要带妹夫去吹拉弹唱!” 杨贲脸色一变,连忙冲幺妹杨落雁连连拱手:“幺妹,妹妹,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你别当真。再说了,我是你亲哥,帮你看好他还来不及,怎么会拉他下水?” “再大的生意,再重要的应酬,也没有妹妹的家庭更重要。” “最好是!” 听完大哥的一番振振有词,杨落雁收着菜刀,又回了厨房,接着哆哆哆的切墩声再次密集地响了起来。 伴随着哆哆哆的切墩声,就着男人吹拉弹唱这个话题,几个女人之间小声议论开了。 头是大嫂李云起的。 “幺妹,男人在外吃酒应酬很正常。你那么大反应干什么?” 杨落雁手上的切墩声慢了下来,不答反问道:“大嫂,你说实话,大哥是不是经常在外头吹拉弹唱?” 李云叹了口气:“这种事儿能避免么?” 随即看向蒋凡道:“弟妹,猛子有这事吗?” 蒋凡有些犹豫,却还是咬着牙道:“猛子跟我当面是赌咒发誓说没有,实际上有没有,谁又知道了?我也不能天天查他岗。” 李云悠悠地道:“都是做生意的,迎来送往,交际应酬,在所难免。咱这一大家子,恐怕只有马校长能够独善其身。” 杨落雁笑了笑,没替自家男人分辨什么。 倒是杨沉鱼苦涩一笑:“要说马校长,他才是嫌疑最大的。他现在回家就睡觉,连田都懒得耕咯。” 李云心里一动,抓住杨沉鱼的手道:“大姐,大姐夫该不会在外头有人了吧?” 杨沉鱼脸色一冷:“无所谓,反正老娘也不靠他养活。” 眼瞅着这话题越聊越激化的,杨落雁赶紧把话题圆回来道:“马校长是文化人,哪能做那种事儿。大嫂你别瞎猜!大姐你也是的,回到家别拿自己当个厂长,对马校长颐指气使的……” 话虽如此,李云一脸悻悻。 仿佛在她眼里,马校长已经在外有了小家,养了娃似的。 如果是这样,杨贲虽然在外头吹拉弹唱,但起码还顾着家…… 相比于女人间话题的私密。 老爷们间的话题,就敞亮多了。 对于大舅子和二舅子的牵线搭桥,吴远先大大方方地答应下来。 接着才听杨支书歪着嘴,吐出一口烟雾道:“小远,刚才听贲子和猛子说,自打亚运会以来,盼盼家具的销量涨了不少。” “这儿没外人,你说说,你这一波运作,挣了多少钱?有没有这个数?” 杨支书说着,用手比划了个八字。 不管是八千万,还是八位数,都绰绰有余。 所以吴远也不问这八字的含义,径自点了点头道:“爹,关键不是这一波运作能挣多少钱。更重要的是,亚运会过后,盼盼家具能不能成为家喻户晓的家具品牌,才是关键。” “一时的辉煌再怎么耀眼,也不如一块金字招牌吃得久远。” 杨支书爷仨,纵使是早有心理准备,也被吴远这一波境界输出,给震住了。 回过神来,就听吴远话锋一转道:“其实,爹,今年到目前为止,您闺女挣得比我多。” 杨支书理所当然地道:“你别替她说好话,她能有今天,还不是靠你?” 杨贲却发现了新的盲点道:“妹夫,换句话说,你很快就能反超幺妹了?” 第860章 这行水深,你俩把握不住 所以大舅子挣得比二舅子多,不是没有缘由的。 起步早,站队快,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杨贲的脑子,的确比杨猛活泛多了。 杨贲能听出言外之意。 杨猛却只能执着于,显而易见的东西道:“亚运会一旦过去,盼盼家具的热度势必会有所下降。倒是幺妹那服装厂,还有年关一波消费热潮。” “妹夫,你拿什么反超幺妹?” 对此,吴远没有多说。 只是说了一句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杨支书立马拦着俩儿子道:“具体别再问了,这行水深,你俩把握不住。” 因为他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老二当年羡慕幺闺女女婿的横财,俩口子带着全部家财,被人在外地骗个精光的事儿。 知子莫若父。 话题到这儿,就戛然而止。 反正俩兄弟也明白,妹夫能挣那么多钱,那是妹夫的本事。 羡慕不来。 恰在这时,马校长骑着二八大杠冲进了院里,吓得大黑一立正,张嘴想旺,却没旺出来。 虽说杨贲兄弟俩对吴远羡慕不来,但一转脸看到犹自穿着老套中山装,骑着二八大杠的大姐夫,顿时又优越感满满。 马校长太老派了。 老派到像是被时代抛弃的人。 连父亲杨支书都开始与时俱进了,他却还像是在原地踏步,跟两年前一样,没什么变化。 所以马长山一坐下来,老爷们间的话题,立马就没什么营养起来。 身为一家之主的杨支书,得兼顾周全。 谁得情绪都得照顾到。 好在幺闺女女婿不是个高调张扬的主。 甚至是,你不问,他不说。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孩子王的马笑笑凑过来,伸手问马长山要了五毛钱。 顺便还PUA了吴远一句道:“小姨父,今天我们真的尝不到你的超高厨艺了吗?” 说完,还一幅可怜巴巴地眨了眨眼睛。 那妖孽的劲儿,跟大姨子杨沉鱼一脉相承。 但吴远却不吃她这一套,煞有介事地点点头道:“是的!但你妈妈、舅妈她们手艺也不错的,值得期待。” 马笑笑低低地哦了一声,没再多说。 一转眼到了六点来钟,天色渐黑,圆盘般的月亮却渐渐亮了起来。 照在院子里,宛若水银泻地。 真正一片好月色。 杨支书一拍大腿,站起身来道:“今晚咱们就在院里吃得了。” 说完,回身把廊檐下的一百瓦大灯泡点亮。 配合着月光,一起把整个院子照的灯火通明。 一众老爷们,抽烟拉呱,早就乏了。 干脆纷纷起身,抬桌子的抬桌子,搬椅子的搬椅子。 然而就在这边动静刚响起来的同时,隔壁二叔杨国柱家也变得嘈杂起来。 吴远拍拍手,往东边花园围栏上一站,就把隔壁院子的情况尽收眼底。 相比于自家的济济一堂两桌人,隔壁院子的人有些少,堪堪一桌人。 即便是远在上海的杨若霖,和在部队的杨刚,回来过节,也凑不出两桌人。 所以杨国柱一抬头,瞧见吴远看过来,就大大方方地道:“小远,干脆你到我们家来吃饭吧,别在那边挤了。” 结果这话让他老兄弟杨支书听见了,气急败坏地站上了花园,隔空叫板:“听听,你说得这是人话么?” 二婶连忙站过来拉架。 这大过节的,要是因为这点小事,兄弟俩再怼上,传出去,还不叫人笑话死? 好在这边,刘慧也适时地出现道:“你那些猫尿都收哪里去了?自己去拿出来。” 杨支书屁颠屁颠地回屋找茅台去了。 很快,院子里两桌,座无虚席。 一个个小家,不管平常日子过得怎么样,此刻短暂融入大家庭的同时,都是乐乐呵呵的。 尤其是孩子们那一桌,无忧无虑,天真无邪。 一门心思地消灭这一大桌子的美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作为大家长的杨支书,话就多了起来。 先指着杨贲和杨猛俩儿子道:“你们哪,我从小看到大,身上有多少本事,我比你们自己都清楚。眼下呢,你们已经过得超出我预期了,稳住就好,别浪。” 说到这里,爷仨一饮而尽。 杨支书又满了一盅,对着大闺女俩口子道:“长山哪,你这个姑爷,一直都是老杨家的骄傲。即便是说,沉鱼现在跟着小远,做出点成绩来,那也是你媳妇。” “你们呢,继续好好过,别作。” 听了这话,马长山二话不说,一仰脖子就一饮而尽。 都没等媳妇杨沉鱼一起。 杨沉鱼也不甘示弱,不仅一饮而尽,而且马上摸过酒瓶,就要满上。 结果却被杨支书夺过去道:“你少喝点,我还没跟小远俩口子喝呢。” 果然接下来这一盅,是冲吴远和杨落雁的。 杨落雁不习惯家里的氛围被搞得如此凝重,还起身劝道:“爹,你少喝点吧。我俩不用你操心。” 杨支书拍拍胸膛道:“我没事,这才哪跟哪儿?你坐下,听我说。” 等到杨落雁坐下之后,杨支书这才续道:“你俩呀,确实不用烦心。但我想说的是,尽管去闯,放手去闯。家里有我跟你妈,你们放心。” 话里话外的偏袒之意,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但俩儿子一闺女,没人吱声说什么。 刘慧对此就很满意,破天荒地给老伴酒盅里添满。 就在大人这桌,酒至半酣的时候,小孩那桌,都已经风卷残云,吃得差不多了。 吴远过去瞅了一眼,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马笑笑。 那意思不言自明——就算这桌上没我的手艺,但你也没少吃。 马笑笑不敢看他,只是扯着小姨父的衣角撒娇道:“在笑笑心目中,小姨父的手艺永远是这个家的第一名!” 吴远伸手摸了摸孩子脑袋道:“小点声,别让你爸听见。等以后有机会,到小姨父家里去,小姨父给你做好吃的。” 酒足饭饱。 这边刚撤去了两张桌子,杨国柱就带着老伴,连同在身边的大儿子杨树一家过来了。 吃饭人多了,菜不好做。 但凑一堆赏月啥的,却是丝毫不妨碍。 第861章 虽挣不着钱,但架不住能吹 中秋赏月,图的就是一个儿孙绕膝,一家团圆。 团圆之余,老爷们就抽着烟地胡咧咧,天南地北地一顿胡侃。 女人们就在一边,听着笑着,吃着乐着。 不揭穿,不反驳,不赞同。 毕竟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让他们吹吹牛怎么了? 尤其是对于杨沉鱼和马校长这样临近中年的两口子。 再不让马校长在外头吹吹牛,撑撑场面的话, 回到家里看他一蹶不振的样子,就更叫人来气。 吹牛和真能耐,咱好歹能占一样不是? 好在,马校长是真争气。 接着酒气的发挥。 基本上和二叔杨国柱一起,carry全场。 最后连女人们那边都被吸引过来了。 李云更是倍加推崇道:“大姐,马校长真是有几把刷子呀。” 听得杨沉鱼哼唧一笑,阴阳怪气地道:“那可不?咱家马校长虽然挣不着钱,但架不住咱能吹呀!没钱,吹也能吹出有钱的排场来!” 几个女人一听这话,顿时笑得仰俯后仰,遭不住。 杨沉鱼这走南闯北,迎来送往的历练,阴阳怪气起来,那是信手拈来。 就连回家跟马校长吵架。 那都能吵个有来有回。 再不像之前搁家全职主妇时,还没开口,就先气短三分。 但愉快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 等到小江和玥玥昏昏欲睡,其他一大窝孩子,除了马笑笑几个年长些的,全都困得睁不开眼时,中秋赏月不得不到此为止。 由于时间太晚了,九点来钟。 加之又都喝了酒。 杨贲一家和杨猛一家全都住了下来。 杨沉鱼一家四口,要是想留下来,也能照样挤挤。 但杨沉鱼自己却不愿意挤,愣是打电话到厂里,叫司机开车过来一趟。 至于吴远这边,那就不是问题了。 离得近,腿着一会,就到家了。 唯一的分歧在于,刘慧眼见俩孩子睡着了,想要留下俩孩子。 但被闺女杨落雁拒绝了。 吴远明白媳妇的意思。 平日里,刘慧独宠小江和玥玥也就罢了。 真叫小江和玥玥留下来,刘慧在面对三家七八个孩子时,难免要一碗水端平。 这事吧,端起来特别累不说。 而且更可能,辛辛苦苦地端到最后,在别人眼里还是不平的。 白受累。 索性不如俩人一人背一个地带回去,让刘慧落得个清静安生。 何乐而不为呢? 杨支书是明白吴远俩口子的顾虑的。 但他更清楚刘慧的性格。 以刘慧的性子,她是根本不会去想要一碗水端平。 而就是明目张胆地独宠小江和玥玥俩孩子的。 如此一来,任旁人怎么说,刘慧自己个也不会觉着委屈。 但总归是会惹几个孩子的微词。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杨支书也赞同吴远俩口子的做法。 很快,不等杨沉鱼的桑塔纳抵达。 吴远就背着玥玥,杨落雁背着小江,跟众人告别离开。 等车过来的杨沉鱼,抱着玥玥和小江一阵猛亲。 这般跟自家孩子表示亲昵,吴远倒是没觉着有什么。 只是你亲的时候,整个人都趴过来了,算是怎么回事? 真当马校长眼瞎呀! 当然,这种事情,说不出道不出的。 做了也就做了。 丝毫没影响俩口子离开的步伐。 刘慧舍不得俩孩子,一直跟着送到了庄子东边,临近白天吴远和宋老师说话的桥口了。 杨落雁实在看不下去,才拦住亲妈道:“妈,你赶紧回吧。再送就到家了!” 刘慧却还不放心道:“你俩今晚把孩子照顾好,别光顾着自己个快活,明儿一早我就过去了。” 杨落雁啐了一口道:“妈,你有完没完了?” “好了,不说了不说了。我就站在这儿看着,你们走你们的。” 吴远见状就拉上媳妇道:“那妈,我们先走了,你也快回吧。” 随即转头大踏步地离开。 走到桥头上,杨落雁再回头,才看不见月色下刘慧伫立的身影。 杨落雁把小江轻轻地往上一拖,跟在丈夫的身后。 耳听着鸡犬相闻的声音,在背后越来越远。 村部门口的稻浪声却越来越近。 天地间,仿佛就剩下自己一家四口了和月下的两道长长的影子。 饶是如此,杨落雁也没感到丝毫的孤独和害怕。 因为自己的男人,就在身边。 有了他,自己从此就告别了孤独和害怕,变得有所凭依,妻凭夫贵。 没错,杨落雁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纵使在外人面前,她不止一次地听到别人对她才华和能力的肯定和谬赞。 但当初没有这个男人横插一杠子。 她的才华和能力,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忽然间,身前的男人脚步骤停。 沉浸在幸福思绪中的杨落雁,脚步不停,差点撞上去。 “怎么了?” 回答她的是吴远的一阵嘘声,以及往前指了指。 杨落雁循着丈夫的手指一看,顿时倒抽一口冷气。 好家伙,一根两只粗细的辣条,正盘在石子路中间,一动不动。 甚是骇人! 饶是如此,杨落雁依旧护着丈夫道:“你带着孩子先过,我掩护你!” “你不怕蛇?” “我不怕!” 要不是媳妇的声音有些颤抖,吴远就真信了。 其实农村里这种辣条多的是。 而且在这一代,大多都是菜花蛇,没什么毒性。 吴远之所以骤然停下脚步,并不是吓得不敢上前,而是很久没见过这么粗的辣条了。 “月圆之夜,它在吸收月之精华。咱们不要打扰它,等到一千年后,它会转世成为白娘子,来报答我们。” 吴远一边娓娓道来,吸引媳妇的注意力,一边护着媳妇,从辣条边上走过。 杨落雁不仅浑然无觉地走了过去,而且意犹未尽地问:“真的么?” 吴远煞有介事地道:“真的!到那时候,我还是转世成为男人,白娘子嫁给了我。然后生下闺女,就是你的转世。” 故事很令人憧憬。 但杨落雁却已经不乐意了:“我为什么成了你闺女?” 吴远理所当然地道:“不是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 杨落雁不再纠结自己的转世身份,而是又问起道:“真的假的?” 吴远不由失笑道:“你没听过白蛇传?” 第862章 客场作战大意了,没有闪 瞧着媳妇的茫然反应,吴远也是反应过来。 白蛇传这故事话本,虽然由来已久。 但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播出之前,并没有那么家喻户晓。 而《新白娘子传奇》这剧,眼下尚未制作拍摄,更谈不上引进播出。 怕是还得过上两年吧? 吴远不确定具体的时间。 但印象里很多经典的电视剧,都是在老人家九二南巡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一股脑地。 于是接下来的半路上,杨落雁一边走着,一边听着自家男人娓娓道来。 讲述白蛇传的故事。 背上的小江,时不时地往下沉坠。 感觉拖不住的时候,就下意识地往上拖一拖。 然后继续专注地听。 直到回到家,进了家门,给俩孩子洗完澡,再次哄睡。 直到躺到床上,舒展着一天的疲惫,然后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以至于隔天天不亮,刘慧过来叫门的时候,杨落雁还打着哈欠,一幅没睡饱的样子。 结果看在老娘刘慧的眼里,又是一阵埋汰。 “都说了,叫你俩把孩子照顾好,别光顾着自己快活……” “妈!”话未说完,就被闺女杨落雁打断道:“我俩没有!我就是听故事听得晚了点。” “你问问我信不信?” “你爱信不信。” 杨落雁争不过老娘,也不往心里去。 回到卧室,往丈夫怀里一钻,又没心没肺地睡了。 睡个回笼觉。 虽然回笼觉也拢共不到一个钟头的时间,但那种满足感,却让人精神格外爽利。 甚至早饭时,杨落雁还问起刘慧今早来的路上,有没有遇到那根吸收月之精华修炼的辣条。 刘慧不明就里地摇摇头。 早饭过后。 俩口子各自坐车去上班,一切又回到往日的节奏。 按照王敏亚的安排,和贾区长的饭局,定在中午,时间上没那么赶。 所以吴远先去了家具厂打了个转。 亚运会眼看着就要闭幕结束了,但带来的订单,却还在紧锣密鼓地消化之中。 经过前期半年多的磨合和管理,如今的家具厂,犹如一台机器。 运转自如。 厂里一忙起来,需要吴远这个老板决策和处理的事情,反倒不多。 以至于吴远到了办公室。 除了喝茶,就是看报纸。 不过今儿这报纸上,还真让他看到一条有趣的新闻。 豫省省会的粮食批发市场开业了。 区区一个粮食批发市场开业,本没什么特别。 但新闻上,这个粮食批发市场开业的同时,首次引入了期货交易机制。 这怕是开启了内地期货交易的先河了。 这几乎打破了吴远对于九二南巡之后,潘多拉魔盒才开始陆续打开的固有印象。 原来早在九二年之前,各地就陆续开启了各个方向、各个行业的开放尝试。 合上报纸,吴远多少有些受到鼓舞。 家居港规划全面铺开的最大风险,就来自于政策层面。 所以吴远才对徐长盛的态度,如此看重。 但看了这则新闻之后,吴远觉得,内心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有识之士,每个时代,都不缺。 少了他徐长盛,我就只能吃带毛猪了? 九点半钟,吴远准时下楼。 马明朝已经发动了宾利慕尚,等他上车之后,一脚油门就离开了盼盼家具厂,直奔彭城。 车子离开北岗县城。 路边的稻田,陆陆续续有人躬身其中,埋头割稻。 村里虽然还没开始农忙。 但收稻子,打稻谷,犁地种麦子,也就在这几天了。 等到离了北岗远些,稻田里也开始变得稀稀朗朗起来。 一看就是没躲过七月洪涝的灾害。 如此十点五十左右,宾利慕尚抵达兔宝宝板材厂。 厂里不仅王敏亚、裴娜在,就连上回出差的陆萍也回来了。 距离约定的饭点,还有半个钟头的缓冲时间。 王敏亚马不停蹄地组织了一场工作汇报。 吴远本没打算过问那么多,但又不想表现得太像甩手掌柜的。 所以只能认真听取了汇报内容。 加之兔宝宝板材厂新创至今,几乎每一天都在发展壮大之中。 板材的市场潜力,看起来不怎么样。 但真正持续深挖下去,甚至比家具这种成品,更加广阔。 所以汇报的内容,可以说是精彩纷呈的。 账面上的数字,也很好看。 正因如此,贾区长才会在未见其人之前,表现出如此强烈的重视。 汇报结束,十一点四十左右。 一行人,全都乘坐宾利慕尚,抵达区里的招待所。 意外的是,贾区长不仅提前到了,而且热情非常。 操着浓郁的彭城口音,具体业务不谈,先谈起了彭城酒桌上的规矩和北岗酒桌规矩的差异来。 来者不善哪。 贾区长侃侃而谈,而且谈的所谓规矩,重点并不在于主陪副陪这些座次。 而是在于主陪副陪具体的陪酒方法。 感情深,一口闷哪。 主陪陪完了,副陪上。 副陪陪完,二陪上…… 吴远起初静静地听着,直到一张十人的大圆桌,坐满了人。 除了己方的三位娘子军之外,其余六个座位,全都坐满了对方的人。 而且对方的人马之中,同样有三位娘子军。 一看就是酒精考验的那种娘子军。 今儿客场作战,大意了,我没有闪。 早知道就把陆援朝叫来了,己方有个爷们,起码能抵挡一二。 不至于一上来,就把自己暴露在对方的集火之下了。 很快,酒菜上桌,琳琅满目。 贾区长总算是把彭城这边喝酒的规矩讲完了。 吴远却不接这话茬,而是话锋一转道:“贾区长,贵区真是人才济济,精兵强将啊!” 结果贾区长大手一挥:“难得咱们区得到吴老板如此赞赏,你们几个,挨个跟吴老板介绍一下吧。” 吴远不明就里:“怎么又要介绍?” 事实上,刚才一进屋,双方已经互相认识过了。 贾区长咧嘴一笑:“刚才的介绍太正式了,现在介绍才是正儿八经的。” 吴远虽然还不太明白,却也点头笑道:“那我洗耳恭听。” “吴老板,我的外号是许三斤!” “吴老板,在下梁白开,喝酒如喝凉白开……” 第863章 酒不喝到位,事就谈不好? 眼瞅着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作为联络这场酒局的王敏亚,直接舍盅提杯地站了起来了。 原本用来喝水的杯子,倒满起码是二两的量。 这一把,着实有些先声夺人之效。 “贾区长,老板,兔宝宝板材厂,从成立至今,发展这么快,离不开区里方方面面的支持,离不开贾区长的关注和照顾。” “所以我代表兔宝宝板材厂,代表我们老板,先敬贾区长一杯。” 这一看,就是奔着擒贼先擒王的架势去的。 贾区长见状,也不得不舍弃酒盅,把茶水换掉,倒满白的。 然后举杯应战,话却是对吴远道:“吴老板,您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就冲王厂长这魄力,在咱们彭城那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吴远笑眯眯地点头道:“王厂长巾帼不让须眉,实力是有目共睹的。” 接着贾区长在和王敏亚碰杯之后,端到嘴边上,突然对自己人道:“你们愣着干什么?快陪陪吴老板,别让吴老板闲着。” 对方阵营的三位娘子军蹭地一下全都站起来了。 有王敏亚这直接拿杯子干,打样在前的。 一个两个的,全都一手端杯,一手提瓶,来势汹汹。 吴远一见这架势,就立马抗议道:“咱不带这样的吧,起码得一个个来吧,哪有一拥而上的道理?” 说话间,王敏亚和贾区长的第一杯,已经彻底干掉了。 好家伙,二两酒下了肚。 愣是面不改色。 王敏亚不等贾区长吃口菜缓口气,端起早已满上的第二杯道:“贾区长,咱们彭城讲究,好事成双,没有只喝一个的道理。” 贾区长这筷子刚举到半拉,准备吃菜呢。 吴远直接立马去拿酒瓶,要去给他满上。 结果冷不防被贾区长的娘子军之一抢了过去,熟练地替贾区长续上了。 以至于贾区长吃菜也吃呛到了自己,一口凉菜,夹到嘴里,还没来得及咀嚼,就莫名地看向给自己倒酒的招待所杜迎春副所长道:“你是吴老板派来的卧底么?” “……给我倒什么酒?快陪吴老板,才是正事啊。” 杜迎春本是好心。 而且她年纪轻轻,就坐上了副所长的位置。 除了自身颜值出挑,从一众招待所小姐姐中脱颖而出之外。 靠的就是这份眼力见。 可被贾区长扣上资敌的帽子,就有些左右为难了。 吴远趁机笑着道:“杜副所长,你看你,不该跟我抢着给贾区长倒酒吧?” 这话一出,不仅缓解了尴尬,而且帮着杜副所长解释了缘由,收获了对方的感激。 等到杜迎春给贾区长倒完。 吴远直接指定对方道:“杜副所长,为了撇清贾区长对你的怀疑,咱们先喝。” 随即把杯子往前一推,“该倒多少,你来决定。” 贾区长本想盯着杜迎春,看她究竟倒多少。 结果王敏亚却已经不放过他,频频举杯道:“贾区长,咱们好事成双,等你半天了。” 就在俩人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的同时。 杜副所长拿起酒瓶,冲着吴远的杯口,猛地一倒。 看似全无准备。 但收的时候,又很及时。 在酒水冲出杯沿之前,果断收手。 等到酒水在杯中平稳下来,距离杯沿起码有一盅的余量。 吴远微微一笑,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不等贾区长看过来,直接端起杯子,跟杜迎春一碰,随后一饮而尽。 根本不给对方挑刺的机会。 吴远放下酒杯。 趁着贾区长一口气四两下了肚,正缓不过来的劲儿上,直接提议道:“贾区长,要不咱们缓缓?谈点正事?” 贾区长忙着夹菜,确实需要缓缓。 酒都这么喝的话,再能喝,也遭不住。 胃受不了。 当下,也顾不上吴远跟自己的娘子军才喝了一杯的便宜,点点头道:“那就缓缓。” 于是吴远转头就把杜迎春劝回座位去了。 至于好事成双的另一杯,先欠着。 “贾区长,相信我的来意,你也大抵能猜到一些。” “没错,兔宝宝板材厂在贵区地盘上,顺利发展起来,让我对贵区的营商环境很是满意。” “所以就想着,再陆续投一些家居相关的厂子到这里。” “坦白说,今儿这酒,就算是不喝,同样的话,我也会说。” “我投资一个地方,投资一个厂子,不是看招待能力,而是看政策和资源条件。” “这些实话,我得趁着贾区长你的人给我灌醉之前,摆在桌面上说出来……” 一通话,把贾区长整沉默了。 该不该再灌酒,该不该再劝酒,他不由得琢磨起来了。 一见对方有点反应。 吴远就趁热打铁道:“贾区长,实不相瞒。喝完了今天贵区这场,我明儿还有北洪县的局,后天还有北阳县的局。” “您这盛情相待的都是好意,我明白。可如果耽误了正事,导致我跟裘县长、王县长他们先谈了合作,反而有诸多不美。” 贾区长嗦了嗦牙花子道:“可咱彭城的规矩,酒不喝到位,事就谈不好。” “我反正没那规矩,”吴远果断否认道:“我看中的是贾区长您这人!” 一听这话,贾区长不由内心火热。 看得杜迎春都嘴角微扬,开始偷笑了。 跟徐长盛一样,贾区长在见吴远之前,也是通过自己的消息渠道,做了相当的功课的。 知道眼前的吴老板,大有来头。 在首都有人,神通广大的。 被这样的人看中,那心里免不了有点飘。 加上两杯白酒的仓促下肚,就更加觉着飘了。 “吴老板,今天你说怎么办,咱就怎么办!” “好!”吴远果断道:“今天酒局上的盛情美意,我先心领了。为了集中精力谈事,咱们边吃边聊,至于酒嘛,大家爱喝就喝,别讲什么酒桌规矩了。” 贾区长一拍桌子,“好,就按吴老板说的办。大家随意!” 包厢里的氛围瞬间轻松起来。 吴远和贾区长边吃边聊,时不时地凑头探讨一番。 其他人,打过交道的就一同回忆过往。 没打过交道的,就拿亚运会、兔宝宝和盼盼家具厂说事。 倒也其乐融融。 第864章 调兵遣将,主打一个平衡 包厢里。 众人这一放开,谈事儿的效率就高多了。 等到两点多,酒席结束的时候,吴远已经和贾区长初步敲定个瓷砖厂的投资意向。 瓷砖厂,不管是原料的采买,还是成品的外发,都对道路运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这正好发挥了彭城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优势。 临别时,贾区长握住吴远的手,不撒手,面上却连连惋惜道:“吴老板,今天招待不周啊,没陪好您呀。不过没关系,等下回,下回过来,一定要让您跟杜副所长把酒喝完!” 说完,还不忘加一句:“怎么喝都行!” 一大圈人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贾区长队伍的另一个娘子军财政局刘科长,甚至揽着杜迎春的肩膀道:“在哪儿喝都行!” 好家伙,这话越说,尺度越大。 不过都是玩笑之语,大家伙也都不会当真。 见惯阵仗的杜迎春更是一笑而过。 挥别了贾区长一行人,吴远倒没急着回去。 而是带着王敏亚、陆萍和裴娜,直接回了兔宝宝板材厂。 和贾区长的酒虽然没喝多少,但办事风格上来说,还算是比较务实的。 这方面算是对了吴远的胃口。 是以接下来,就不得不面对调兵遣将的问题了。 吴远坐在兔宝宝板材厂的那间,不怎么常用的办公室内,手指敲着桌面,发出富有节奏的马蹄声,正在思忖着这事。 碰上王敏亚送茶叶过来,就顺便问起道:“老钱在家干啥呢?” 王敏亚放下茶叶,心里一惊,先没回答问题,就先解释道:“老板,他可担不起您这重任!” 吴远笑道:“不给他重任,请他管着木材加工厂,应该没问题吧?” 一听这话,王敏亚顿时大松一口气,放下心来。 放心之余,又不免心生感激道:“老板,谢谢你对我们两口子的信任。” 吴远手下的马蹄声骤然一停,“就冲你在酒桌上的冲锋陷阵劲头,值得我这份信任。” 随即开始就事论事道:“老钱去管木材加工厂,陆援朝就腾出来了。但陆援朝一个人去筹建瓷砖厂的话,我担心他能力有所欠缺。” “所以打算再派个人去帮他。王厂长你觉着,板材厂这边,陆副厂长和裴经理,我派谁去更合适?” 一席话听得王敏亚心里是跌宕起伏,但面上却犹自保持镇定道:“论经验,自然是陆副厂长更为合适。但板材厂这边,我也需要陆副厂长的支持和配合。” “所以老板您不妨在征求双方意见的基础上,派裴经理过去。跟陆援朝厂长打个配合,顺带着练练兵。” 吴远听得连连点头。 这个推荐,跟他的打算不谋而合。 但实际上,从王敏亚自身的角度来说,把陆萍推荐走,少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更符合她本人的利益。 但是那样一来,就难免会遭到吴远这个老板的猜忌。 所以王敏亚这才咬咬牙,推荐了裴娜。 “行了,你去忙吧。谢谢你的茶叶。” 王敏亚大气一松,转身就走。 走到门口时,又堪堪止步,回头道:“老板,谢谢你。” 王敏亚一走,吴远转手就打电话通知了陆援朝。 在陆援朝来的路上,吴远分别见了陆萍和裴娜。 果不其然。 从陆萍自身的角度来说,一个新厂从无到有的筹建过程太累,太折腾人了。 况且就算去了瓷砖厂,充其量也就是个厂长,搞不好依旧是个副厂长。 没有巨大的收益预期,陆萍自己是不愿动弹的。 条件几乎是摆在明面上,陆萍毫不犹豫地就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吴远自然也不会强求。 不看僧面看佛面,陆萍这毕竟还有陈应乾的面子在前面挡着。 相比之下,和裴娜的谈话,就顺利多了。 从财务经理,一跃而成副厂长,这对裴娜来说,是有着一定诱惑力的。 裴娜自然是千肯万肯地答应下来。 然后美滋滋地出去了。 送走裴娜,吴远又喝了半杯茶,才等到匆匆赶来的陆援朝。 陆援朝一进门,就急着给吴远散华子道:“老板,您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不通知我?” 吴远接过华子道:“没错,我也后悔,应该早点通知你的。今儿中午,在贾区长的饭局上,我差点被干趴下。” 陆援朝嘴上含着华子,掏打火机的动作不由一滞:“贾区长?” 吴远点点头道:“没错,今儿跟贾区长谈了个新厂落地的项目,瓷砖厂。把你叫来,也是为了这事。” 这话几乎是开门见山了,等于跟陆援朝明牌了。 以至于陆援朝掏出打火机来,打了好几次,都因为手太抖,而没打着。 直到被吴远一把夺下,自顾自地打着了火,点上了华子。 “估计你也猜到了,这个瓷砖厂我打算让你来干厂长,另外再给你派个副手裴娜。你俩通力合作,尽快把瓷砖厂给我建起来。” 陆援朝抖抖索索地自己点着了华子。 然后猛抽了一口,这才镇定下来道:“老板,您打算在瓷砖厂上投多少?” 吴远思忖着道:“据我所知,瓷砖的生产工序还是比较繁杂的,连带着相应的设备也很多。投资成本,应该不低。” “所以具体的投资额度,需要你们考察之后,跟我汇报。另外,咱们要么不搞,要搞就搞国内最先进的。” 陆援朝深吸一口气。 老板这话里的信息量很大。 简而言之,就是投资不设上限。 这让陆援朝如何能不激动? 毕竟,兔宝宝板材厂的投资额,也不过四五百万。 然而激动之余,陆援朝又不免压力山大。 真正把老板的几百万上千万玩砸了,打了水漂,那恐怕把自己个抽筋扒皮也赔不起。 不仅如此,更是没脸见老战友马明朝了。 但是吴远并没有给陆援朝太多的忐忑和反悔时间。 “行了,你马上回去,跟老钱把木材加工厂的事情交接一下。老钱那边,我跟王厂长说过了。明天到北岗来,陪我去跟裘县长和王县长喝酒。” 陆援朝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随即匆匆离去。 第865章 为我挑大梁,劳心不劳力 打发走了陆援朝,吴远肚子里的二两小酒也消化得差不多了。 起身叫上马明朝,打道回府。 王敏亚带着厂里的一众骨干,跟着送到大门口。 刚被委以重任,裴娜的胆子似乎也跟着壮了几分。 摸着宾利慕尚的车门,不无促狭地问:“老板,早上你刚过来,我就有个问题,一直没敢问。” 吴远扶着车门,正准备上车,一听这话,就停下身形道:“你问,谁捂着你嘴了?” “是你叫我问的哟!”裴娜摸索着车门道:“我们得奋斗多久,才能坐的起老板您这般的豪车座驾?” 身后的王敏亚一听,就把脑袋转向一边。 这也敢问,裴经理是真的大胆。 换做是小肚鸡肠的老板,没准会觉得‘咋地,这么快就想跟我平起平坐了?’ 当然,自家老板不至于。 但问出来,多少有点冒犯的嫌疑。 陆萍倒是没觉着有这么严重,但她也觉着裴娜问这个问题,有些过于膨胀了。 自己如今俨然是副厂长了,依旧是不敢想这事。 你裴娜才刚刚任命,厂都还没影呢,这也敢想? 不料吴远笑着侃侃而谈道:“你要只是想坐一下,现在就上车,我让马师傅带你厂里绕几圈。” “但你要是想天天坐,那就得可劲努力了。瓷砖厂能发展成什么样,我现在不知道,所以没法下定论。但以兔宝宝板材厂为例的话,王厂长最多十五年就能坐上。最少五年八年都有可能!” “哇哦!”裴娜一听,就兴奋起来,两手握紧成拳道:“那我得好好干,没日没夜地干,争取早日赶上王厂长!” 王敏亚连连叫别别别。 吴远却警告道:“真没日没夜地干,我看你可能更早坐上救护车。” 紧跟着提醒道:“我请你们挑大梁,不是要你们卖苦力的。凡事多动动脑筋,搞清楚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区别。” 裴娜吐了吐香舌,连忙表示受教,一幅乖巧的样子。 吴远上了车。 裴娜顺手把门一关,随即站到王敏亚和陆萍旁边道:“两位厂长,这车是真好,连关门声听着都舒服。” 吴远打开车窗,和众人挥手告辞。 看着自家老板远去,陆萍才道:“你还年轻,想坐上老板这车,还有第三条路。” 仨人都明白这话的意有所指。 裴娜更是口嫌体正直地道:“你以为我不想呀!可老板身边年轻姑娘多的是,哪儿轮得着我?” 陆萍笑道:“你还真打算生扑老板?” 裴娜更是口直心快道:“梦里不知道扑多少回了。” 回去的路上。 陆援朝守得云开见月明,身为战友,马明朝也跟着高兴。 吴远瞧他高兴的劲儿,就不免提醒道:“瓷砖厂一旦开起来,不出三五年,你跟陆援朝的差距,可就拉开了。你得有个心理准备,想奋起直追,随时跟我说。” 马明朝乐呵呵地道:“老板,他好了,我只会替他高兴。至于我,现在就挺好的。” 半天的功夫。 路边的稻田,都收割掉大半了。 好在从彭城一路回北岗的路况不咋地,嫌少有人家把收割好的稻子放在路面上,等车来回轧。 当然另一方面,这跟彭城附近的稻子欠收也有些关系。 本就没多少收成了。 再放到路上一轧,鸡吃鸟啄的损失不说。 万一被别人家偷走,那更是颗粒无收,后悔都来不及了。 回到北岗县城的时候,不到五点。 眼瞅着时间尚早,吴远就拍了拍马明朝道:“走陵园东路一趟。” 一听这话,马明朝就会了意。 直接开到了陵园东路的东头,三婶吴秀华家门口。 此时陵园东路还是冷冷清清,见不着几个人。 所以宾利慕尚一出现,隔着老远,就被趴在门口写作业的熊武发现了。 等到吴远推门下车,仨孩子早就翘首以盼地等在车旁了。 搞得吴远忍不住直摸口袋,可摸了半天,口袋里除了华子,根本没有能给仨孩子的东西。 “今儿老舅来得匆忙,没什么准备。等下回,下回啊!” 仨孩子不免有些失望,但也很快过去。 其实他们倒是不图这点吃的。 而是图,万一有点什么吃的,可以暂时不用那么辛苦地写作业。 吴秀华从里头忙忙叨叨地出来道:“要什么准备,你想来就来。他们几个孩子,平日里吃的还少吗?你瞧小文那肚子,圆的跟西瓜似的。” 熊文连忙捧着肚子,直呼没有。 结果话音还没落,就被吴远从身后抄起了掂了掂,“确实胖了。” 熊文一脸垮相,接着又听老舅道:“不过男孩子,结实点好。” 说话间,苗红打里面拿来凳子,递给吴远,顺便给丈夫马明朝也递了一个。 然而马明朝一得机会,就拿出除尘掸子,在那儿从头到尾地掸尘。 那细致劲儿,看得苗红没好气地把凳子放地下一摔。 虽然没多大声,但吴远和三姐吴秀华,都听出这里头的情绪来了。 吴秀华连忙招呼道:“马师傅,过来歇歇吧。开一路车了,也挺辛苦的。” 结果马明朝丝毫不解风情地道:“三婶,开这车是种享受,怎么会辛苦呢?我不累,你们坐,你们聊。” 苗红没好气地揶揄道:“三婶,别管他。” 回过头来,吴远才发现,张艳一直没出来,而且这屋里屋外飘荡着一股勾人的高汤香味。 “三姐,你是不是开发什么新品种了?” 吴秀华笑道:“真是瞒不过你这眼睛。” “没错,我也是最近才发现,那些串串,腌制好了之后,不仅烤起来味道不错,就算是放在水里煮,也别有一番风味。” “所以就专门搞了一些丸子之类的串串,煮着卖。顺便把白水调制成高汤,改良了味道,卖的也还不错。” 吴远笑道:“这不就是麻辣烫和关东煮么?” 吴秀华顿时来劲道:“外头有这吃法?” 吴远点点头:“可不?但是还没流行开来,三姐你这算是引领潮流了。” “嗨!”吴秀华挥挥手道:“小把戏!卖的多的,还是烤串搭配酒水。而且,这往前去,天更凉了,吃烤串的越来越多。” 第866章 有点问题,但问题不大 吃烤串的人一多。 吴远就不免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三姐,这么久,夜市上都没有另一家搞烤串

相关推荐: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珊璐短篇CP文   南城(H)   认输(ABO)   南安太妃传   我有亿万天赋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仙道空间   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