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烟,吴远围着平板车转了一圈,大的方面没什么毛病。 又看了看各个柜子、台面,和印象里煤气罐和灶台的尺寸也差不多。 当即一个电话把三姐和三姐夫叫过来了。 三姐吴秀华一到,先把钱塞给翟第。 这车也算是包工包料了,吴秀华封了200块,任由翟第收。 那翟第能收么? 看在吴远的面子上,翟第说什么不收。 好家伙,直接在院子里展开了顶级推拉术。 一个咬死了要给,一个打定了主意不收。 吴远是眼瞅着他们推拉得累了,这才分开双方道:“行了,这事听我的。三姐你把钱收起来,等你开业那天晚上,我和翟师兄去吃一顿,你给免单就行了。” 吴秀华坚持道:“不行不行,一顿饭能吃掉几个钱?” 吴远进一步道:“大不了,我翟师兄每回去,你都给免单,这总行了吧?” 听了吴远这话,吴秀华这才作罢。 翟第见机,匆匆地走了。 生怕一不小心,被人塞了钱,都不知道。 顶级推拉术的尽头,就是随机塞钱术了。 翟第这一走,吴秀华眼看着错失机会,这才把钱揣进兜里了,进屋去跟俩孩子玩去了。 吴远跟三姐夫熊刚在院里抽烟。 抽着抽着,就发现熊刚的脸色,有些不对。 “怎么,三姐夫?” “其实也没什么,”熊刚先定了个调,这才徐徐道来道:“老二、老三家里都说卖小龙虾赚不了钱,农村里五分钱一毛钱一斤收购的货,根本没多少人吃。” “……连带着俺爹娘也数落你三姐,任我怎么说,都说不通。” 吴远回头看了一眼,透过玻璃门,看着三姐那故作轻松的一面道:“他们怎么看,其实无所谓。关键这事,三姐夫你怎么看?” 熊刚义无反顾地道:“我指定是支持你三姐的,先不说这事是你的主意,就冲你三姐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愿意干这么一件事,我也得支持到底。” “那就行了,放心大胆去做。等挣了钱,再多的闲话,也都是个屁。连屁都不如,因为连味儿都留不下。” 把积压在心里的情绪说出来,熊刚舒畅多了,“行了,明儿晚上开业,就在陵园夜市那边。” 吴远也掐灭了烟蒂道:“放心,我带着翟师兄肯定到。” 转天就是周天儿。 清风明月,月朗星稀的。 吴远骑着二八大杠和翟第一起,往县里走,旁边不远处马明朝陪着。 “师兄,眼瞅着要去BJ了,家里都安排好了吧?” “有什么安排的?平常我也没管什么事,都是你师嫂操持,里里外外的。” “师嫂贤惠,不拖你后腿。” “不过,”翟第接着笑了:“她倒是要求这回得往家里多交钱了。” 吴远当即道:“放心,师兄,你去BJ带工,工资肯定跟带工的看齐。” 翟第连忙解释道:“我不是这意思,你师嫂只是觉着我给她的少了,不是挣得少了。” “跟潘麻子见过了?” “见过,”翟第点点头道:“人还不错,能被老板你瞧上,自然是差不了。” 说话间,师兄弟俩到了陵园夜市。 一直以来,对于这个夜市能存在多年,吴远也是心存疑窦,想不明白的。 顾名思义,陵园夜市的那一头,正对着北岗的烈士公园。 否则正对着的这条路,也不会那么人迹罕至,以至于成为北岗最初的地摊经济阵地。 但奇怪就奇怪在这儿。 当做普通马路,没人敢走。 可一旦成为夜市摊一条街了,人气反而兴旺起来。 吴远和翟第赶到的时候,瞧着眼前的车水马龙,都有些不敢相信。 翟第边推车边道:“这夜市什么时候形成的?繁华程度,跟上海的枣阳路夜市比起来,也不差什么啊?” 其实规模上,自然是比不了枣阳路夜市的。 但县里眼下就这一块地儿,人气可谓是不相上下。 三人打夜市西头进的,这里跟陵园就隔着条马路,反而是人气最旺的摊位。 一直走到夜市东头,才找到吴秀华和熊刚俩口子的摊位。 彼时,吴秀华刚把价格牌子挂出来,十三香小龙虾,五毛一斤,童叟无欺。 吴远一见,连忙把牌子拿过来,改成了一块钱一斤。 吴秀华瞧着也没拦住,只是讶然道:“幺弟,一块钱一斤能卖出去么?” “三姐,你要有信心。”吴远强调道:“小饭店一盘荤菜什么行情,咱也不能差太多。更何况咱这可不是一般荤菜,绝对是一盘大菜。” 行吧,反正改都改了。 加上吴秀华也最信自己幺弟了。 毕竟就这么一个弟弟。 结果牌子一挂出来,顿时引来不少嘘声。 毕竟夜市上,大都是以价廉物美自我标榜的。 你这小龙虾何德何能,卖出如此高价? 吴远没管这些,帮着把吐了泥的小龙虾都端出来,然后摊位桌椅全都摆好。 接着招呼着翟第和马明朝道:“你俩先坐。” 然后回头对吴秀华道:“三姐,我和翟师兄的小龙虾,我来烧,也算替你们开个头。” 吴秀华满脸欣喜:“幺弟开的头,一定是个好头。” 起锅烧油。 吴远抓着大勺和炒锅,如臂指使。 十来斤中的大炒锅,在他手里,或翻或颠,行云流水。 没多一会儿,十三香小龙虾的香气,便飘散开来。 顿时把整个夜市的人都吸引到人气稀淡的东头来。 吴远这头一锅小龙虾还没出锅,摊位前就围了不少人。 好奇者有之,虎视眈眈者有之,纯看热闹者有之。 但无一例外的,这些人的眼光,都不由自主地随着吴远上下翻飞的手腕儿移动,连带着一口一口地往下吞口水。 第489章 吴大老板的招牌,错不了 头一天摆摊,其实三姐吴秀华的期望并不高。 这一点,从她只带了百来斤龙虾过来,就可见一斑。 是以,看着摊位前很快就围了那么多夜市上的客人,心下稍稍放松。 总算是让她过了‘无人问津’的第一道心理防线。 然而从摊位无人问津,到真正把十三香小龙虾卖出去,中间还横亘着一道‘一块钱一斤’的大大的阻碍。 龙虾是五分到1毛钱一斤收上来的,敢卖1块钱,吴秀华是觉着真的贵了。 心里没底。 但这是幺弟主张改的,她就算再担心,也只能认了。 所以眼下摊位前的人气上来是上来了,但她这心理也随之来到了第二道防线。 叫好不叫座。 这是极有可能的。 而且吴秀华清清楚楚地听到,摊位前众人在围观幺弟时,就有人嘟哝着说:“一块钱一斤,这也太贵了吧?” “就是,农村没人要的小东西,一块钱是太贵了。” 但议论归议论。 很快就有眼尖的人认出:“这不是吴大老板么?” 吴远笑着应声,看向对方,好家伙,是赵果带着几个城里的姐妹。 “你怎么来了?这么晚到处瞎逛,也不怕不安全?” 赵果嘟着嘴,一脸不以为意,回头却朗声道:“这可是吴大老板,咱县的首富。他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他喜欢这小龙虾,肯定错不了。” 说完,就冲着吴远道:“老板,给我们姐妹几个来五斤!” 吴远一抬眼道:“五斤不够吧?你们几个,起码也得来十斤。” 赵果先是一愣,随即才就坡下驴道:“十斤就十斤,但得老板你亲自烧。” 这托当的,等于是明牌了。 不过周围其他人,很快认出来,这的确是电视上的那个吴大老板。 管他是不是托地,整几斤尝尝呗。 就当是和大老板有过一次愉快的合作了,将来吹起牛来,腰板也硬挺不是? 所以赵果这个第一单下完,很快有人下了第二单。 其他还在犹豫的,狂吞口水的,随着十三香调料粉的下锅,小龙虾的香味爆开来,立马绷不住了。 于是有了第三单,第四单。 吴秀华的第二道心理防线,很快轻松地,跨过去了。 因为人一忙活起来,什么顾虑就都忘了。 就这,她还没忘记给吴远那一桌,送去了几碟自家做的下酒小菜。 什么水煮花生,盐水毛豆,拍黄瓜之类的。 不值钱。 但是下酒的同时,又能解腻。 不管是喝酒的,还是不喝酒的,全都喜欢。 很快,在吴远驾轻就熟的操作下,第二锅十斤小龙虾新鲜出锅。 赵果带着几位小姐妹坐下。 其中一个叫巧巧的,就把丑话说到前头道:“果果,我先说好,小龙虾这东西,我不爱吃。一会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尝一个。再多,我可不吃。” 其他几个小姐妹纷纷点附和。 赵果连忙央求着:“姐妹们,帮帮忙。大不了,我帮你们剥?” 巧巧咬了咬牙:“两个,不能再多了!” 于是等到小龙虾端上桌,赵果看着满满一盆的小龙虾,开始忍辱负重地下手剥。 剥好了,一个个送到小姐妹们的碗中。 如此剥完了一轮,发现各人都吃完了。 赵果颇为感动,小姐妹们真就挺仗义。 等到第二轮,依旧如此。 第三轮开始,赵果一个个递过去,发现小姐妹们都没拒绝。 心下还窃喜来着。 与此同时,巧巧等人也跟着窃喜来着。 真没想到,这十三香小龙虾的味道还真就不错,再加上有人剥好了送碗里,味道就更加美妙了。 于是几个小姐妹,不动声色地形成了默契。 直到赵果发现旁边吴远那桌,以及第三桌客人们,全都在就着啤酒,大快朵颐。 那享受的感觉,真不像是演出来的。 不由自主地就给自己投喂了一个,顿时那滋味,令她俩眼瞪大,连连点头。 味道不错啊! 这么大一盆,自己也能干完。 确定了味道,是自己爱吃的那种,赵果立马不伺候一众小姐妹们了。 任凭巧巧她们怎么忽悠,也不听,只顾着自己剥,自己吃。 而且还吃得滋滋有味。 直到盆里小龙虾明显地少了一圈,巧巧她们还咬咬牙,开始自力更生。 有人自己伸手,一个两个就全都绷不住了。 开始争先恐后地往盆里伸。 边吃还边道:“果果,这不得来几瓶啤酒?” 赵果心疼着自己的钱包,没回头去找吴秀华要,反而去自家老板那边打秋风。 然后成功地蹭来了两瓶凤凰啤酒。 巧巧找吴秀华要来喝酒的杯子道:“果果,你老板也太抠门了,咱们四五个姐妹,就给两瓶?” 赵果当仁不让地道:“老板说的也对,他担心你们一个两个地喝迷糊了,回头被小混混捡回去糟蹋了。” 巧巧挺了挺大胸脯,自信无比地道:“哎,我谢谢你老板了。” 都说万事开头难。 吴秀华先前也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担忧。 但等到一百来斤的小龙虾,全都卖完,连带着还卖了百来块的啤酒。 至于下酒小菜,就纯属添头了。 吴秀华心中最后的那点隐忧,也消失殆尽了。 眼看着丈夫熊刚,凑到了幺弟那一桌,开始没正形地一块喝酒,吴秀华拿起小本,开始默默复盘。 一、小龙虾带少了; 二、一个人掌勺,忙不过来; …… 与此同时,吴远他们那一桌,也没闲着。 今天的小龙虾销售一空,而且各桌都吃的热火朝天,开门红是板上钉钉了。 所以接下来,能不能保持这势头,就非常重要。 而这其中,最大的威胁,莫过于夜市上来回流窜的小混混。 吴远指着周遭那一双双眼睛道:“所以,三姐夫,你得利用你得关系,跟这附近的派出所打声招呼。这地方鱼龙混杂,钱好挣,也难守。” 熊刚脸色凝重起来,“明儿我就约所长他们吃个饭,顺便我也跟着出摊一段时间。” 这是最起码的了。 吴远继续叮嘱道:“该立威就立威,这些混混绝不能惯着,省得以后麻烦。” 熊刚重重地点了点头。 第490章 早知会如此,何必想当初 夜市正酣。 吴远这边,众人边商量事儿,边吃虾喝酒。 速度反倒被赵果她们一众小姐妹给PK下去了。 最后事儿商量差不多了,正准备集中精力干完小龙虾时,赵果带着酒足饭饱的小姐妹们过来打招呼,准备先走。 吴远回头一看,那一盆十斤的小龙虾,是一只都没剩。 两瓶凤凰啤酒也喝得见了底。 五个姑娘,一人也就四两。 跟眼前这面色酡红的姿态,就都对的上。 可对的上,是对的上了。 这面色酡红的加成,也让她们具备了受害者体质。 尤其是那个叫巧巧的,不只是多喝了几口,还是怎么地。 竟然跟自己打起招呼来,有些自来熟了。 举手投足之间,领口的大白胸脯子都有些外泄,而浑然不知。 吴远面色不改地回应着,若有若无地叮嘱了赵果两句。 但看那样子,是没往心里去。 所以等到赵果几人离去,吴远冲马明朝努了努嘴。 马明朝不动声色地跟着过去了。 没多一会儿,马明朝拍拍手回来。 夜市喧闹声中,时断时续地传来几个小混混的哀嚎。 “我一出手,她们酒就醒的差不多了,现在都安全离开夜市了。我让她们结伴回家。” 吴远点点头,让马明朝坐下来。 就听不知道何时凑过来的吴秀华道:“明朝,我这边需要人手,叫你家苗红过来帮帮我,工钱肯定比她小工挣得多。” 马明朝就有些突然,看向吴远,才意识到这是他授意的。 “三婶,我回去问问她,不过她肯定也是乐意的。” 吴远一听,恁费事地。 当即开口道:“你也别问她了,就说我叫她来的。顺带着把明军的媳妇也叫来,三个人,三口锅。每天200斤小龙虾,其他菜不要做,就准备点毛豆、黄瓜和花生米。” “另外,三姐,你再备点汽水,留给女孩子们喝。夜市上,尽量别卖给她们啤酒,免得横生事端。” “三姐夫,明朝,你们再跟几个晚上。一个是震慑住那些小混混,另一个是站稳这处地盘……” 吴远的安排井井有条,而且细致周到。 众人商议完毕。 其他几桌也吃喝的差不多了。 早早地收拾干净,提前收摊回去了。 临走前,吴秀华客客气气地跟右边和周围摊主打了声招呼。 表面上看是打招呼,实际上是宣示这块摊位的主权。 熊刚跟着散了一圈烟。 几位小摊小贩接了烟,再想着吴大老板的威名如雷贯耳的,全都乐于答应,做个见证。 回去的路上。 吴远和马明朝先走了。 熊刚拉着专用平板车,吴秀华浑身带劲地从旁推着。 开门红,挣到了钱,看到了希望,浑身充满干劲。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鼓舞人心? 相比之下,俩弟媳妇和家里老俩口的不看好,全都变得无足轻重了。 到了下圩村的家里,刚刚十点不到。 孩子们都睡着了。 老俩口正靠在门框上打瞌睡。 一见到俩口子这么早回来,老爷子就先入为主地问道:“这么早就回来了?果然是没卖掉吧?” 言罢,还咕咕哝哝地道:“就说没人吃那种东西的,非不信。” 老太太打断道:“你就少说两句吧。” 这是有些顾全大局的眼力见的。 毕竟儿媳妇的幺弟,如今势大,怎敢给儿媳妇眼色看? 吴秀华笑笑不说话,懒得跟老俩口计较。 熊刚偏偏把嗓门拉到很高道:“爹,娘,你们都想错了。今晚别说小龙虾了,就连秀华做的花生米,都一粒不剩地卖完了!” “什么?”老爷子颤颤巍巍地问。 老太太耳朵好使一些,没追问,提前陷入了目瞪口呆。 就听熊刚得意满满地道:“卖完了,全都卖完了!你们也不是想想,这主意是谁出的?小舅子出的!人家生意做那么大,眼光不比咱强多咯?” 老爷子拄着拐棍起身道:“时代变咯,看不懂咯。” 但老太太明显想得更多。 这事怕是不能让二儿子和三儿子家里知道。 真知道了,还不定出什么幺蛾子呢。 而且看大儿子这护媳妇的劲儿,就算老二、老三真出什么幺蛾子,怕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然而老俩口不掺和,并不代表老二、老三家不知道。 都在一个村里。 眼瞅着更多的小龙虾送到熊刚家,连带着多送了两口煤气灶和一口煤气罐。 再傻的人,都知道这是尝到了甜头,扩大规模呢。 吴秀华驾轻就熟地在家里准备着花生米和毛豆粒,又从地里采了不少黄瓜备用。 直到张艳和苗红一起找上门来。 “三婶,既然师父安排了,你就跟我们说,怎么干吧?” 这话是心直口快的张艳说的。 吴秀华边剪着毛豆边道:“幺弟跟你们说,给多少工钱了么?” 张艳和苗红双双摇头,最后由张艳解释道:“我俩听明朝带了信,就没去找师父,直接来找三婶了。多少工钱合适,三婶你看着给。” 吴秀华思忖道:“这样吧,一天二十块,奖金咱们另算,行不行?” 张艳和苗红一听,都大大超乎了预料。 张艳更是脱口而出道:“一天二十已经够多了,还有奖金?” 吴秀华也把丑话说在前头:“每天吃过中饭,你俩就得来帮我。咱们每天就按照250斤小龙虾来卖,早卖完早收功。卖不完的话,十一点也收。” 苗红当即道:“行啊,这跟干小工差不多。” “不过咱这还需要点技术……” 就在吴秀华一一交待时,俩弟媳妇一前一后地找上门来。 见到吴秀华,全都陪着笑脸:“大嫂,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是我俩以前有眼不识泰山,您比往心里去。” 吴秀华笑道:“我这忙都忙不过来呢,哪有时间计较旁的?” “既然您忙,”胖乎乎的二弟媳妇道:“我和老三家里来帮你,咱们肥水不流外人田,一家人齐心协力,才能挣大钱不是?” 当着张艳和苗红的面,吴秀华也旗帜鲜明地表态道:“这话,你们要是昨天说就好了,现在呀,晚了!” 俩弟媳妇顿时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第491章 整条夜市最火爆的摊位 有了张艳和苗红这俩人,去帮三姐,吴远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就算是过段时间,三姐夫熊刚没那么多功夫去搭把手,单凭仨人,也该足够了。 毕竟做小工出身的,掂起大勺来,那纯属降维打击,小儿科咯。 所以周日这天,吴远连面都没露。 带着俩孩子去河边采了不少新鲜芦苇叶回来,放在水池里泡着。 家里杨落雁已经糯米泡上了,就等着中饭过后包粽子,煮粽子了。 杨落雁忙完了糯米、红枣、红豆沙的准备之后,过来一瞧,顿时不满道:“这么点芦苇叶,怎么够?” 吴远怀抱着玥玥过来,“咱们一家这几口人,能吃多少?” “关键是三姐家里,”杨落雁解释道:“三姐如今忙于夜市生意,肯定没时间打芦苇叶,准备包粽子了。我还想着,多包点,给三姐家送去。” 一听这话,吴远除了夸奖媳妇考虑的周到,还能说什么? 好在摘芦苇叶的地方,并不远。 就在之前带文强、小武他们钓鱼的地方,跟自家隔着一方良田,以及一条路而已。 如今的田里,刚收了麦子,翻了地,正引水泡着。 所以吴远走在中间的田埂上,格外小心。 一不注意,就容易陷进田里,来个泥足深陷。 好在这回,他没带孩子,一个人轻车熟路的,走得飞快。 芦苇丛长得格外茂密,茂密到不少鸟雀栖息在里面。 吴远一靠近,就惊起了不少鸟雀。 如此又打了二斤又长又宽的芦苇叶,这才打道回府。 接下来的包粽子,吴远搭不上手,干脆拍拍手,揣上包烟,去村里转转。 结果刚走到村部,就见着一挂拖拉机,停在院里。 一行人正从上面往下抬着机器,老丈人杨支书正在旁边指挥着。 吴远走过去,就见杨支书招招手道:“你来得正好,这个粉碎机刚送到,马上你三姐那边十三香供货,就不用咱们人工手捣了。” “啊?”吴远失笑道:“这么大的机器,加工完了我三姐需要的量,怕是大部分时间都得闲着吧?” 杨支书不以为意地道:“眼光要往长远了看,咱这十三香调料粉是要驰名全国的。” 吴远点点头,有这心气是好事。 再说,也不是没可能。 转念一想,“爹,那个十三香配方的事?” 一听到这个敏感的话题,杨支书当即打断道:“这个你放心,采购的清单和比例都是打乱的。一些不需要的多余香料,我匀给了你们厂里的范大厨。这事我单独找的他,你别怪他。” 很快,机器卸下来,摆在了村部的厂房里。 接过三相电,一拉闸刀,机器闷隆隆地响起来。 杨支书嘴里叼着烟,亲自把调配好的香料倒进料斗,眼瞅着十三香调料粉从下面哗啦啦而下。 很快,就撑满了一布袋子。 老许头和李会计交换个眼神,连番感叹道:“这可快多咯!” 接着杨支书落了闸,上了锁。 吴远跟着仨巨头回了村部办公室,就听老许头问道:“小远,咱们田里的小龙虾,真的那么受欢迎?” “反正昨晚一百斤是没够卖的,”吴远回道,“我让三姐今天准备了250斤,看看能不能卖完。” 李会计追问:“听说卖一块钱一斤?” 吴远点头承认。 于是三巨头各自沉默,都在暗自盘算,这一晚上能挣多少钱。 直到杨支书打断道:“别想了,我女婿琢磨出来的挣钱法子,能差得了么?” 老许头和李会计再次相视苦笑。 可恶,又让老杨头装到了。 接着杨支书问起道:“听说你要带人去BJ,这摊子是不是铺的太大了?” 吴远沉吟道:“是有点快,但是没办法。” “反正你心里有数,悠着点。” 在村部,待了近一个钟头,吴远这才拍拍屁股离开。 一出大队门口,就见着宋春红骑着那辆浑身都响的自行车路过。 宋春红见到他,慌忙急刹车停下。 结果可想而知。 这个刹车并不灵的破车,让她连人带车冲出去好远。 得亏吴远眼疾手快地扯住了。 “哪儿去呢?” “我去走访一些在乡里上学的学生家里。” “他们愿意回来上么?” “有点难,”宋春红秀眉微蹙,随即展颜一笑:“不过我有信心。” 回到家,灶房里的粽子已经煮起来了。 院子里四散着芦苇叶的清香,夹杂着糯米的米香。 传出去好远。 刘慧在廊檐下,理着各种彩线,等着明儿给俩孩子洗澡之后,系上。 转眼到了晚上。 华灯初上,三姐俩口子,连带着张艳和苗红,一行四人,拉了两辆平板车,直奔陵园夜市。 几人出门没多久,老二家胖媳妇和老三家媳妇也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白天她们被拒之门外。 晚上她们还免不了好奇,想要亲眼见证一下,自己究竟错过了多大的发财机会。 平板车抵达陵园夜市。 吴秀华连汗都来不及擦,便开始摆摊拾弄。 还没等摊位摆好,就有人聚过来道:“老板,来十斤小龙虾,两打啤酒!” 熊刚接过吴秀华手里的活道:“你去招呼客人,我来弄。” 而初次抛头露面的张艳和苗红,还没来得及矜持,就迫不得已地忙碌起来。 三口煤气灶,连在两口煤气罐上,一字排开。 老二家胖媳妇和老三家媳妇抵达的时候,就见着三口灶头,全都火力全开。 摆开的五六张桌椅板凳,全都坐满了人。 一个个翘首以待地,就着桌上的花生、毛豆,小口闷着啤酒,等着锅里红艳艳的小龙虾。 俩弟媳妇相视一眼。 看来,这小龙虾是真的好卖。 整条夜市上,都飘着小龙虾这诱人的香气。 就这,旁边还围着不少等位的客人。 照这个架势,别说是一百斤小龙虾了,就算是三百斤,也卖的完! 老三家媳妇眼都红了:“二嫂,早知道不来看了。” 老二家胖媳妇俩眼更红,甚至口水都流到嘴边道:“还真是,我现在比白天更后悔了。” 老三家媳妇毫不留情地揶揄道:“我看你不仅后悔,而且馋了吧?” 老二家胖媳妇猛地擦了擦嘴,没有反驳。 第492章 她来了!端午节的不速之客 端午节恰逢周一,本不该休息。 但吴远觉着自己有休息的理由。 陪俩孩子过人生中的第二个端午节,这样的理由就很充足。 毕竟人这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端午节? 不仅如此,他还想撺掇媳妇跟自己一起,再休一天假在家,享享天伦之乐。 但杨落雁最终还是挣脱了他的纠缠。 昨儿一天包粽子、煮粽子,简直比上班还要累。 杨落雁觉着自己有必要上个班,休息一下。 所以她上班的理由也很充足。 至于给俩孩子洗澡系红绳这等事,早被亲妈刘慧大包大揽了。 而说说端午系红绳、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理应由孩子们的爹代劳。 子不教,父之过。 合情合理。 杨落雁起身煮了些粽子,又分出俩碟子,倒上白糖和红糖。 这是北岗粽子的吃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锅被艾草煮过的鸡蛋,散发着艾草特有的香味,也摆在旁边。 至于大门前,小楼外,早已同其他人家一样,挂上了艾草。 吃完早饭,杨落雁临走的时候,还不忘指着餐边柜上的那网兜粽子道:“那是给三姐家的,你别忘了送去。” 吴远挥挥手:“知道了。” 说话间,蒋凡的摩托车,突突突地停在了门口。 这些日子,杨落雁经常搭蒋凡的车去厂里。 虽说都有着头盔带,蒋凡骑得也算是稳当,但仍让人不免担心。 所以给媳妇配辆车是迫在眉睫了。 原本买辆桑塔纳,给杨落雁配个司机,也是伸手就能办的事儿。 可吴远经历了上次的BJ之行,对于车辆的要求,突然间就被拔高了。 要不说,环境影响人呢。 等闲的桑塔纳,他已经看不上了。 更何况这车是要送给媳妇的,更加拿不出手了。 日上三竿,吴远拎着那网兜粽子,晃晃悠悠地来到了下圩村三姐家。 吴秀华正在院子里给刚收来的小龙虾洗澡,顺便挑挑拣拣地分出大个小头地。 一见幺弟来到,立马在随身的围裙上抹了抹手道:“瞧瞧,以往都是我包粽子送给你吃的。今天三姐也享到你的福了。” 这话真就跟老母亲一个口吻。 长姐如母。 大姐二姐靠不住,长姐这角色,大部分时间是三姐担任的。 吴远解下网兜递过去道:“三姐,你也别太累了。” “不累不累,”吴秀华接过粽子,笑出了鱼尾纹道:“今天早上,还被你三姐夫笑话。说我昨晚做梦笑醒了,自己都不知道。” 吴远跟着三姐进屋,拿了个爬凳,重新回到院子里坐下道:“张艳和苗红,用着还顺手吧?” “哎,一个赛一个地能干!”吴秀华赞不绝口,“比我那俩弟媳妇强多了。” 姐弟俩又说了会话。 眼瞅着临近中午,吴秀华就要起身做饭,留幺弟在家吃。 “别忙了,三姐,”吴远起身道:“倒是你再忙,都要注意吃饭休息。” “你再坐一会,我捎带手的事儿就好了。” “不坐了,我得回去陪俩孩子过端午节。落雁安排了一堆的民俗知识,还没给俩孩子讲呢。”吴远边说边往外走道。 从三姐家离开,吴远回到自家小楼,就发现大姐夫那辆刷绿漆的二八大杠停在门口。 蔺校长来了?这倒不意外。 吴远推车进屋,就见蔺先学从小楼里迎出来,身后还跟着大姐吴淑华。 她竟也来了,开始有点意外了。 但意外归意外,吴远陪着大姐俩口子进了屋,瞧见桌上放着一个崭新网兜的粽子。 而且那网兜装得满满当当,毫无水分。 和大姐以往带小米而且只装半袋子相比,简直是判若俩人。 这才是最令人意外的。 吴远不动声色地坐下,跟大姐夫凑头点了华子,心里头也是做好了准备。 “幺弟,教委的栗主任扶正了,你知道吧?” “哦?”吴远明显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 “就这两天的事,”蔺先学审视着幺弟,确定了他是真不知道。 但这也改变不了栗主任上位是幺弟而起这件事。 吴远沉吟道:“那得给栗主任道个喜的。” “听说宋老师的编制问题也给解决了?” “好像是,”吴远模棱两可地道:“大姐夫,这对你来新学校是好事。” “是好事不假,”蔺先学闷头道:“可其他几位老师一听,指定不干哪。” 吴远一想,其他三大恶人,关我什么事? 于是也只笑笑,不说话。 旁边的大姐吴淑华终于按捺不住了,头伸过来问道:“老三家的小龙虾生意,你给弄的?” 吴远看了看那网兜粽子,恍然大悟。 但这糊涂还得继续装下去。 “三姐靠自己本事卖小龙虾,有我什么事?” 谁主张,谁举证去。 “再说了,三姐能吃的苦,大姐你能吃得了么?”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蔺先学直接就打退堂鼓了。 这话不假,小舅子看得很准! 光看狼吃肉,没看狼挨打。想一出是一出的事,这些年,媳妇没少干。 最终吴淑华无言以对。 因为她的确是吃不了那苦。 但不妨碍,她认定了三姐家这事,有幺弟的帮衬和扶持。 再加上教委这边的事,丈夫若有若无的推测,吴淑华莫名觉着,幺弟的能量是越来越大了。 送走大姐俩口子,吴远再三跟刘慧确认,大姐没像以往那样顺走什么东西。 被大姐搜刮这么些年,如今终于见着回头的东西了。 吴远觉着好笑之余,抬手给大外甥女打了个电话。 结果蔺苗苗一听,顿时目瞪口呆道:“老舅,端午节送礼,我特地多给她汇了100块钱。结果她就给你送了一网兜的粽子?” 随即又叹气道:“我果然不该对她,抱有丝毫期待的。” 倒是吴远听了,反倒笑了。 拿闺女的钱,送自己的礼,还要雁过拔毛,留一手。 是他那个亲大姐,没错了。 前世抠搜一辈子的大姐,要是突然转了性子,那才是真让人头疼。 挂了电话,吴远对刘慧道:“这是苗苗送的。” “怪不得呢,”刘慧恍然大悟道:“难得苗苗孝顺,还记着你这个舅舅……” 第493章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 端午节一过,日子就过得飞快。 转眼到了30号。 潘麻子不知从哪里包来了一辆蓝脸大巴卧铺车,从梨园村直达BJ。 票价平均下来,比坐火车划算。 吴远亲手把一行三十多名师傅送上了车,并且千叮嘱万嘱咐,要安全第一。 但吴远自己个却没上这个车。 因为卧铺开太久,吃喝拉撒都在上面,味儿就不说了,关键是等睡到了地儿,腰酸的就跟腰子被嘎了似的。 他实在是不想受这个罪。 当然,跟潘麻子和翟第交待,吴远没用这个矫情的理由。 而是表明要先路过彭城,去胶合板厂看一看。 于是在大巴卧铺车颤颤巍巍地远去之后,吴远和马明朝也上了徐招娣开的白色桑塔纳,直奔县汽车站。 初夏的中巴车上,气味儿也不那么好闻。 车厢里依旧和两年前一样,有人带着活鸡活鸭,生冷不忌的。 好在路程不长,晃晃悠悠地,俩钟头也就到了。 出了车站,王敏亚已经包车在门口等着了。 一见到吴远,当即伸出手来,迎上前来:“老板,我总算是把您给盼来了。” 吴远握过了王敏亚的手,又接连和陆援朝、陆萍和裴娜一一握过去。 一段时间不见,就属裴娜变化最大。 原先的头发直接做成了大波浪,尚未完全盛行起来的公关装也穿上了。 那管理干部的气质,挠一下的,就起来了。 握过了手,吴远才边上车边道:“我不过来,是对你们这套班底有着充分的信任。你看看,这几个月,你们不也干的挺好?” 你是老板,反正怎么说都是你有理。 众人依序上了车,直奔位于晓庄乡的胶合板厂。 晓庄乡属于王村的上属乡镇,位置上比王村稍近一些,但不多。 等到了胶合板厂门口,吴远这才发现,王敏亚今儿安排的场面,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大。 带着全套厂子班底去车站接站就不说了。 如今连乡镇官员都请来了,正搁这新厂门口迎接呢。 好在吴远有着跟卞孝生一类官员打交道的经验,所以这方面早就驾轻就熟。 是以车门一开,就快步下车,直奔为首的那位官员走过去,顺带着俩手隔着老远就伸出来了。 王敏亚速度也不慢,三步并做两步地赶上来介绍说:“老板,这是咱们乡党委的邱书记,这是乡政府的张乡长……” 吴远一一握手过去,大抵也就记住了头发有些自来卷的邱书记和肚子有点大的张乡长俩人。 不过这就够了。 众人转身进厂的同时,邱书记说了很多便宜话,令人如沐春风的同时,与有荣焉。 吴远却不敢有丝毫放松。 毕竟这些个本土当官的,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今天突然到自己地盘上,来迎接自己,要说他们没什么目的,吴远是断然不信的。 所以吴远心里打着十二分小心,但胶合板厂的新厂房,他还是要认真看的。 从一路过来的位置上判断,胶合板厂虽然更靠近乡里,但距离乡镇街道聚集区,还是有着一定的距离。 旁边就是乡里粮管所,而另一边就是沟渠和良田了。 位置上还算过得去。 至于厂内建设,那就更加没的说了。 高大的厂房,齐整的路面,外加一栋办公小楼,全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一通参观完毕。 吴远注意到,胶合板厂就差设备入驻,安装调试了。 跟陆萍之前的汇报,基本吻合。 等回到办公小楼,进了一间会议室,一行人泾渭分明地坐下来。 就听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张乡长开口道:“吴老板,王厂长,这次我们全乡对于胶合板厂的建设落地,是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的。” 吴远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这明显不是戏肉,因为刚才类似的好话,邱书记已经说了一箩筐了。 如今张乡长接过话茬,旧事重提,不过是属于垫话而已。 自己要是当真,那就着了道了。 果不其然,张乡长紧接着就道:“刚才来的路上,吴老板想必呀看到了,从省道下来,到乡里有一段五公里左右的糟糕路面。” “目前乡里一直在致力于重修这段路面,给投资建厂的客人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条件。只可惜,如今上头在预算上卡的很严,乡里至今也未能凑齐。” “眼下听王厂长说,胶合板厂开工在即,为了不影响贵厂的生产和运输,你看我们双方,能不能一起研究一下,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吴远心下稍松。 果然是打秋风来了,而且打秋风的手段并不怎么高明。 几年后,真追究起来,这就是非法集资。 况且,胶合板厂落地晓庄乡,创造的利税,自然上交到当地。 你乡里要不下来钱,关厂子什么事? 当然话说回来,这条拦路,的确影响着厂里的运输了。 但问题不大。 吴远思忖着,就听王敏亚抢先道:“邱书记,张乡长,这个事儿,我们之前也讨论过。合情,但不合理。咱们胶合板厂刚建成,一分钱还没挣,就分摊这笔费用,我们也拿不出来!” 邱书记点头没说话。 张乡长只得出头道:“吴老板,您看呢?” 这个球踢得巧妙。 就相当于说,就算胶合板厂没钱了,但身为盼盼家具厂老板的吴老板,怎么可能没钱? 所以吴远笑了:“邱书记,张乡长,你们想为乡里老百姓谋福利,这心情我能理解。铺一条双车道、四车道的柏油路面,直通省道,这放在哪儿,都是竖大拇哥的大好事。” “但这路现在铺,肯定是不行。相信你们也知道,盼盼家具厂担负着保供亚运会的任务,这里头就需要用到胶合板厂的板材。” “再一个,胶合板厂招的可都是本地人。一旦开起来,拉动的是乡上的经济。如果胶合板厂能在我的规划蓝图中发挥作用,扩大规模、增加投资是必然的事。” “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做龙头企业!” 最终邱书记一言定乾坤:“我代表晓庄乡,预祝兔宝宝胶合板厂蓬勃发展,早日成长为全国第一大胶合板厂生产基地。” 第494章 惊喜成惊吓,两面不是人 没打着胶合板厂的秋风,邱书记和王乡长跟没事人似的,乐呵呵地陪着吴远,在乡上的饭馆里,吃了饭。 这期间,王敏亚一直想找机会,跟自家老板解释来着。 可惜一直没找着。 整个人吓得,内衣都汗湿透了。 以至于外衣上都印出了痕迹来。 还是陆萍提醒她,出去遮掩了一番。 陆萍很清楚,今儿要不是自家老板机灵,用胶合板厂的长远利益,让乡里的俩位官员放弃了短期利益,怎么也得被撕个三五十万的下来。 如此一来,王厂长没有提前知会邱书记一行人的存在,就不是惊喜。 而是惊吓了。 好不容易回了厂里,关起门来。 王敏亚果断跟吴远承认自己的错误,态度是没的说。 但吴远依旧很生气地训斥了她几句。 身为老板,不适时展现点威严,是断然不行的。 王敏亚自觉也很冤枉。 今天这事一过,她不仅在老板面前,信任度-3,而且在乡里两位领导面前也同样合作度-3。 毕竟自家老板应对得如此周密,邱书记和张乡长很难相信,自己没提前知会。 这就叫两面不是人。 不过责备归责备。 一次失误,不能抹煞王敏亚在筹建胶合板厂上的功劳。 而且如今胶合板厂投产在即,临阵换将,并不合适。 离开了王敏亚的厂长办公室,吴远又到陆萍的副厂长办公室,待了剩余半个下午。 期间,陆萍替王敏亚说了不少好话。 看得出来,是很用心在维护投产之前的领导班子团结问题。 吴远心中有数。 在陆萍跟前,没必要太虚张声势,渐渐地陆萍也就不多说了。 吴远的这种坦诚,反倒让她体会到不同于国企领导的真诚和率真来。 到了后来,裴娜也加入进来了。 气氛顿时活泛多了。 什么话都聊,无所顾忌的。 陆萍这才注意到,别看自家老板为人老道稳重的,其实他也才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直到裴娜问起道:“老板,咱们这胶合板厂为啥叫兔宝宝呀?听着跟卖毛绒绒玩具似的,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 吴远笑了,取这个品牌名,还不是为了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么? 前世兔宝宝是上市的胶合板品牌。 至于这辈子,能不能再次成为上市品牌,还得看厂里这几个领导班子的能力。 所以吴远开口,就直接PUA道:“高不高端,大不大气,上不上档次,到头来,不还是看你们?” 裴娜一脸受宠若惊地道:“老板,你这么一说,我压力可大了。” “有压力才有动力,”吴远随口就摊开了大饼道:“将来兔宝宝能不能成为国内第一家胶合板品牌,能不能上市,就全指望你们了。” 当晚,王敏亚还想安排酒席来着。 但被吴远拒绝了,就简单吃了个便饭,直奔火车站等车去了。 因为他不想带着满身酒气去睡卧铺。 此去背上的火车,依旧是从上海发出的那趟。 吴远和马明朝俩人在火车站,蹲到了半夜,才堪堪顶着睡意上了车。 一觉睡到天明,火车差不多准时抵达BJ。 简单洗漱着下了车,二人出站直接打了辆面的,直奔亚运村的办事处。 结果正赶上首都的早高峰。 俩人在路上,饿的肚子咕咕叫,却只能硬扛着。 马明朝也终于找到机会,替陆援朝递了几句讨巧的话。 有没有用,他不管。 战友的本分,也只能先尽到这里了。 吴远听完,倒是点了点头:“昨天瞧他的气色,确实好多了。看来戒酒的事,他是听进去了。” 马明朝一脸感激,就跟这话是夸他似的。 吴远接着道:“让他跟以前一样,胶合板厂那边的事稍微关注一下。别再发生昨天那种猝不及防的事,但得记住,不能干涉胶合板厂的内部事务。有事来跟我说。” “我会转告他的。” 面的车直到日上三竿,才抵达亚运村办事处。 时隔半个月之久,亚运村附近已经一片清朗天空了。 亚运的气氛也日渐浓厚。 南来北往地多了不少提前过来的游客,在附近瞎转悠,顺便畅想着9月份即将召开的盛会。 邹宁早就闻言在楼下等着了。 吴远推门一下车,一个小心没站稳,差点趔了个趄。 邹宁终究是个女孩,没有照顾人的心思,不仅没伸手扶一下,反而跳到一边道:“老板,一见面就行此大礼,我哪敢受?” 吴远撑住了腿道:“行你脑门子的大礼?我是早饭没吃,饿着呢。” “哎呀,老板没吃早饭,你早说呀!”邹宁立马走上来道:“要不我下面给你吃?” 吴远脸色一白,咬了咬牙。 就听邹宁解释道:“马上吃中饭了,简单吃点面条垫补一下。办事处有很多,我们平时加班加点,就靠面条撑着了。” “好,给我和明朝都下点。” 说话间,宋贤从楼上冲下来,解释道:“老板,我这刚接了一通电话。” 吴远挥挥手:“都进屋吧。” 等进到屋里,吴远看着孟瑶从邹宁手里接过了下面的任务,这才想起问道:“潘师傅、翟师傅他们还没到么?” 邹宁茫然道:“没有啊!” 随即嘟哝道:“这一路上不会出什么事吧?” 说完,眼见吴远脸色不好,连忙自己先呸呸呸了。 吴远心里也没个底了。 前世他北上打工那会,都是千禧年之后,辗转十来个钟头也到了。 但那时候的高速路况,远比如今强多了。 再加上还有车匪路霸的,万一为此绕个路什么的,就更不好说了。 忧心忡忡地吃完了面条,吴远刚下楼活动活动。 就见一辆大巴车停在了自己面前。 定睛一看,这不正是从梨园村发的那一辆么? 车门打开。 吴远立马让到一边,让随后赶来的马明朝被里头窜出来的味儿冲了个正着。 潘麻子和翟第一前一后地下来。 就听吴远劈头盖脸地问:“怎么到这会呢?” “别提了,开车俩师傅,一个胃疼不能开。另一个没人轮换,中途得休息,咱们夜里在停车场睡了七八个小时……” 第495章 重温蹲在路边吃盒饭的日子 终于说得通了。 同时吴远也微微庆幸,得亏自己没坐这趟车。 接着就瞧见,三十来名木工、瓦工和小工师傅,鱼贯而出,一个个衣衫不整,七荤八素。 像是沙丁鱼罐头里刚倒出来的咸鱼。 形象什么的,就不谈咯。 这其中,有人勉力地跟吴远这个老板笑笑。 有人亦步亦趋地,顾不上这些,脸上写满了到了新地方的茫然和无措。 即便这个新地方是祖国的心脏。 吴远接过潘麻子递来的烟,感觉烟上仿佛都腌上了卧铺车的味儿。 所以看着潘麻子笨拙地打着打火机,要给他上火。 连忙推辞道:“你先拿行李,一会再说。”随即就吧那根烟别在了耳后。 身后办事处的邹宁也带着孟瑶下来,跟大巴的司机结算了包车费和发票。 接着就见三十多位师傅们的行李,堆积如山,占了小楼门前好大一片的空地。 锅碗瓢盆自不必说了。 这眼瞅着就要到夏天了,有人甚至把棉花褥子、军大衣都带来了。 这是真准备干到年底的节奏。 不过行李这么多,也是不得不包车的原因之一。 否则,带着这么多师傅,扛着这么多行李,从村里颠到县里,再从县里转到彭城,最后挤上火车,那场面想想,就令人头大。 一通忙碌,直到大巴车绝尘而去。 师傅们也都定下神来,在路边或蹲或坐地,形成一排。 这么多师傅,办事处那点地方,绝对塞不下。 也只能在路边蹲着。 吴远拉着邹宁、孟瑶,跟潘麻子和翟第,就在旁边开了个碰头会。 “宁宁,师傅们的宿舍都租好了吧?” “准备好了,老板。” 潘麻子却客气道:“老板,要什么宿舍?直接在装修的房子里将就住呗。这住宿舍还得来来回回地赶车……” 话虽如此,吴远依旧强调道:“咱们是正规的装修公司,眼下服务的都是高端客户。直接在人家别墅里吃喝拉撒,那就太不专业了。” “至于来回赶车,”吴远顿了顿道:“姜会计,交通费这块,你具体跟二位师傅讲讲。” 交通费这块,基本是照抄上海的腾达公司章程。 恰好马明琪过来盘桓了一周左右,把财务方面的章程,都灌输给孟瑶了。 所以孟瑶一开口,不仅把交通费补贴说了,而且连带着伙食费补贴也都一股脑儿地讲了。 最后还建议师傅们办公交月票,这样节省成本。 每月能省个三五块的,都是自己个的,何乐而不为? 除了这两项补贴之外,大工工价依旧是15块钱一天,小工10块。 孟瑶讲完。 潘麻子就迫不及待地问:“老板,伙食费这块,也是按人头发给俺们?那俺们能不能让小工娘们自己烧?省下来的钱,还能给师傅们买点烟抽抽。” 吴远瞥了老潘一眼:“行是行,但你得协调好,别因小失大。” 这话意有所指。 吴远希望潘麻子听懂了。 小会开完。 邹宁就去订盒饭,卖快餐的老板一听说她要四十份,嘴巴都咧到了耳边。 不仅马上装好,而且亲自送过来。 指望留住邹宁这个大客户。 吴远也趁机跟师傅们一起吃了盒饭。 没想到在上海结束的,蹲在路边吃盒饭的日子,竟在BJ找了回来。 只是这边少了些打扮洋气的姑娘,多了些郊外的尘土。 因为姑娘们都在身后的二楼阳台上,盒饭放在阳台的围栏上,边吃边聊。 相比于孟瑶的乐观开朗,姐姐孟娜就腼腆多了。 以至于刚才跑前跑后的忙碌,都是孟瑶出面,留下孟娜一个人在办事处暗自懊悔。 尤其是现在,看着老板和同村来的师傅们一起蹲路边吃饭。 孟娜更加意识到,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完全是多虑了。 老板挺接地气一人,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 中饭后。 邹宁和孟瑶一起,带着潘麻子、翟第和师傅们,去三环的宿舍区安顿去了。 尽管潘麻子和邹宁不太熟,但没关系,翟第熟。 吴远回到办事处,就见孟娜捧着一杯热茶送过来。 那脸红彤彤的,跟红鸡蛋似的。 所以吴远抢先就把话说了:“放这儿吧,谢谢啊。” 孟娜心下一松,忽然觉着做人主动点、大方点,也没那么难。 午后的办事处。 除了孟娜和吴远,还有个男员工常俊。 而邹宁招的另一个男员工张浩,今天刚好轮休没来。 吴远翻看着本地报纸,上头大都是喜迎亚运的信息,一些重要的时事信息,反倒是轻描淡写地夹杂其中。 期间来了几通电话,都被常俊和孟娜处理掉了。 直到电话再次响起,孟娜却扭头看过来,半天没说出一个字。 吴远径
相关推荐:
岁岁忘忧(完结)
深海gl (ABO)
成瘾[先婚后爱]
我在末世养男宠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仙道空间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失身酒
芊芊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