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孩子?又见实在争执得难看,因此回家来对我说,今生就算绝了过继的心了,以后也不和行岚再回伤心地,就只在家里陪着我。可我想了几个月,行岚终究姓‘宋’,她的亲事还没定……” “这倒不必发愁。”皇帝开口,叹说,“阿岚这孩子,也是朕看到大的,不忍她因家中龃龉耽误了婚事。朕就赐她一个县君封号,先给她抬一抬身份罢。她的婚事若定了,也告诉朕知道。” “多谢陛下!”永熙郡主连忙谢恩。 “哎!”皇帝摆手,“表姐不必客气。孩子们好就罢了。” 他叹道:“连行岚都将议亲……这几十年,还真是一眨眼啊!” 永熙郡主坐回去,又同皇帝说了几句时光荏苒、岁月不待人的话,回忆了一番年少时的乐事。 见他面露疲色,永熙郡主知机告退。 她的背影消失,皇帝也渐渐收起了感叹的笑意,不过片时,已如铸成宫墙的石砖一样冷硬。 紫宸殿里寂凉无声。 半晌,他低低地骂了一句:“这个……孙子!” “吏部报上的各地出缺的奏章呢?放哪儿了!”他一边问着,一边已自己抽出一个条陈看,“河北……陕西……崇庆……嘉定……广南……”一边骂着,“我看他是在中书省坐傻了!放出去见见各地人情疾苦,也省得快三十的人了,还像个七八岁孩子一样不懂事!” “圣人息怒。”太监笑着整理被他拨乱的长案,“其实奴婢看呀,宋郎中只是这个年岁了还没子嗣,心急之下才失了态。陛下疼他,不如赐他几个美人,多生几个儿子。宋郎中本就聪慧,再有了子嗣后代,做了父亲,大约也就稳重了。” 第87章 真是为了她?“月月都和殿下书信往来…… 太监的提议,确实有一瞬让皇帝觉得颇为不错。 可他紧锁的眉头还未松开,旋即便又皱得更紧,片刻道:“这不妥。” “霍家的丫头本就脾气不好,”他轻哼,“朕赐下去的人,她宽待了不舒服,更不可能薄待,一来二去,心里积了怨,她又是宋家当家的娘子,岂不叫他家更生起乱吗?” “既是已经有个丫头有孕了,就再看罢。”他又叹,“总不至于叫他真到断子绝孙的地步。” 继续翻起条陈,他低声自语:“广南……哎!这也太苦些……” - 皇帝的决定和犹豫,还暂且不为宫外人所知。 而经过一夜的冷静,青雀已经可以不再去想,那个孩子究竟还有没有可能会来,如果会来,又会去到哪。 为尽快让自己恢复平常,不再露出异样,她决心找些其他事做。 一早睁眼,她先问芳蕊:“前日,殿下走之前,是反复去看了承光两次?和张岫说话前一次,吩咐过张岫,又去看了一次?” 这些话是昨日上午奶娘回她的。可那时她心里太乱,听过,应着,就先放下了,没再细想。 “是看了两次。”芳蕊确定地说,“殿下才从卧房出来,就先去看了姐儿一眼,和张公公说完话,又去看姐儿,看了足有半刻钟才走。” “是了。”沉吟后,青雀低声,“我怎么忘了。” 楚王不是霍玥和宋檀,他心里是装着孩子们的。只是他心里装着的事太多,要他决策的其他事又太重要——要命,所以,对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文武教养,他全然尽责,但对其他——譬如与孩子们的情分——他只能尽力。 孩子们亲近他,他也欢喜。 可若孩子实在不与他投缘,他会伤怀,但不会强求。 站在他的身份和位置,只要他想,他永远可以有数不尽的正事忙碌。他才二十三岁,王府里正妃之位空悬,侧妃空置一位,孺人名位更是还有七个空缺,便已经活了四个孩子。若他愿意,他今生还会有数不清的妃妾,给他生下一个又一个子女。 就像大明宫里的圣人,那么多的孩子都在渴望同一个父亲的疼爱,他永远也不会缺少儿孙承欢。 他现在似乎格外喜欢承光,是因为他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每日都在云起堂,对承光最熟,最有情分。 可是,只算他去辽东的日子,他便已经和承光分别三个月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足够让承光长大了快一倍,他下次回来,还不知要多久。至多半年后,承光更会大变模样,更不是他熟悉的那个女儿。 孩子的蓦然长大,是会让人惊喜,但又怎么比得上亲眼看着她长大的欢喜。 用过早饭,青雀便开始对着女儿画像。 从今次开始,每给楚王去一封信,她都要附上一幅承光的画像。 画才起了个稿,柳莹摇摇地过来了。 看见青雀正在做什么,又细看一回她的神色,她放松一笑:“你可算是好了。” “前日我就想说,”歪身坐下,把承光抱在怀里,她道,“殿下不在、不回来,你就颓丧成那样……也不多想一想自己。” “你便真把身子伤心坏了,殿下重任在身,也回不来看你呀。”她轻声说,“你心里有殿下,我们都知道,可我们心里也有你,承光心里更有你。你倒下了,承光又怎么办?” 青雀没有解释这份误会。 顺着阿莹的话,她笑道:“是,承光是不像她哥哥们,亲王的儿子,长大再怎么样,都少不了一份前程。也不像她姐姐,在陛下和娘娘面前养着,情分远胜其他孙男孙女。亲王之女,或封郡主,或封县主,但皇家那么多郡主县主,也并非人人过得顺意。承光是全靠她父亲的。”① “所以,我得尽力让殿下多记住她,更喜欢她。”将稿纸递在柳莹面前,伸手抱过女儿,她笑问,“你看起得怎么样?” 被姨娘和母亲交接,承光把手高高地举起来,“啊啊”张着嘴去抓稿纸。 柳莹便也把稿纸高举过头顶看,笑道:“甚好,甚好!殿下一定还没见过承光吃脚!” 承光转动脑袋看着她们,还不明白她们话里的意思,只知道母亲和姨娘笑了,她也笑。 五个月的 孩子,每日仍要睡七八个时辰。 玩累了,吃饱了,被奶娘放回襁褓里,承光一闭眼,就睡得安熟。 青雀和柳莹转到东厢书房说话。 青雀在书案旁细化草稿,柳莹抽出了上次才翻过几页的书。 画着,青雀随口说着:“殿下这次回来,还把王府的亲卫换过一批。”她笑道:“我还想着,趁五月之前再去一次田庄,把新换回来的两个人选带给逾白看看。天气再热,就不好出门了。” “好啊。”柳莹也随口应着,“都随你。哪怕你明日就走呢,我跟着就是了。” “明日就走也太急了。”青雀笑。 况且,楚王才离京,王府里的妃妾就聚齐了出去游玩,也太显得她们没心。 - 转眼四月下旬,即将到盛夏天气。 青雀定在四月二十二日再次出城郊游,明日便要离京。 永春堂里,乔娘子和薛娘子早便整理好了行装,此时并不再检查行李,而是一齐躲在正房的窗外,听大郎劝他母亲:“阿娘,你就和江夫人她们一起去吧。” 堂屋里,这声童音格外清晰:“我虽然不去,可我有阿忻一起玩。阿娘不去,阿娘就没人一起玩了。罗公公还说,阿娘若也去,就把我接去和阿忻一起住。阿忻和罗公公住都不生病了,我一定也不会有事的。” 儿子的劝说句句在理,而且,是毫无瑕疵的真心实意。 可他越是真心地希望她出去玩乐,张孺人就越是放心不下把他自己留在府里。 是,罗公公是把二郎照顾得很好,好像比在静雅堂还好,可殿下只吩咐了他照管二郎,没吩咐过他也一起照管大郎。 把大郎留给他,他照顾得好,是锦上添花,照顾得若有不妥,殿下不在家……她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只能先让大郎受着苦楚。 便是真要细究起责任,也是她自己先为玩乐丢下了孩子,把大郎交给旁人照管。 “阿娘不去了。”抱住儿子,张孺人笑道,“天气这么热,阿娘本来就不愿意出门的,这次不是为了你才不去。” 这倒是半句实话。 自从生了大郎,她便比年少时更畏暑热,爱出虚汗。虽然不算严重,但她又不会骑马,赶路一日,回京一日,都要闷在车里,的确不算舒服。 “等承敦长大了,春天秋天凉快的时候,再带阿娘出去,好不好?”她笑问。 “好!”大郎立刻应着,“到时候阿娘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我都同阿娘去!” 张孺人笑着,抱紧了儿子。 窗外,薛娘子和乔娘子互相看了看。乔娘子挽起袖子,忍不住就要冲向房门。 薛娘子一把将她拽住:“做什么!”她悄声:“姐姐自己舍不得孩子,连罗公公都不放心,你去又能说什么?一个不好,反倒还会显得咱们太放心大郎了。就那么想把大郎自己留下?” 她深深一叹:“那终究是姐姐的亲儿子,不是咱们的。” 就如她们互相称着“姐妹”,实则,也并非是亲姊妹。 “就是亲姐妹之间,也有话不能说啊。”
相关推荐:
[gl]妖后的小太监
TA学院(H)
[秦时+天九]忘机(H)
快穿女主:不要男主要忠犬(GB)
林寡妇
万人嫌女配她躺平了[穿书]
降身不降心【NPH,末世】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混乱关系(慢穿,NP)
不太乖(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