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好,朕答应,关于这件事情,有任何消息绝不隐瞒。” 姜明珠不意外南宫擎会答应,冲着易青点了点头,易青把查到的东西也给到了南宫擎。 “哀家查到的比你要多一些,其实之前哀家就有同样的怀疑,只是背后之人藏的太好,让哀家以为一切不过是巧合,直到这次的事情,哀家才肯定这宫中还有另外一股势力。” 姜明珠心里隐约有些猜测,但要等到查到具体的来证实。 太子醒来的第二日,皇后带着太子来了慈宁宫 这一次太子多亏姜明珠才能醒过来,皇后带着小太子来谢恩。 姜明珠坐在上首,看着皇后郑重其事的带着太子给她行了一个大礼,坦然的受了 “之前都是儿臣的不是,不该对母后您有所怀疑,还这般冒犯,儿臣今天来是特向母后请罪,请母后责罚!” 皇后这一次是真心实意的道歉和道谢 她当年生下太子的时候伤了身子,这辈子就只有这一个孩子,太子就是她的命根子。 姜明珠摆弄着自己的护甲,居高临下的看着皇后:“皇后,哀家不否认自己手段狠毒,也算不得什么好人,你和皇帝恨哀家也是应该的,但有一点,哀家从未对太子动过手。” 第5章 真正的敌人 崔柔本就惧怕姜明珠,这会子被姜明珠这么威严的看着,身体都有些颤抖 那天是为了儿子,她拼尽一切都不顾了 可现在冷静下来,想起太后的那些手段,皇后脸色发白,身体都有些颤抖,强撑着才没有失态 南宫熠年纪小小,却能感觉到母亲害怕的情绪,何况皇祖母对他素来不待见,动辄呵斥,从来没个好脸色,他同样也是害怕的,可父皇说他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更要为母亲撑起一片天。 “皇祖母,都是熠儿的错,祖母不要怪母后。” 崔柔看着儿子如此,心里的那股勇气忽然就上来了。 “儿臣猪油蒙了心,错怪了母后,不管任何责罚,儿臣都愿意承受。” 崔柔不知道太后会怎么责罚她,之前她没少被太后罚抄经或者跪佛堂,有一次她犯的错严重了些,太后更是赏了她一顿戒尺,这一次她当着全宫的面忤逆太后。 姜明珠看着皇后母子俩这明明惧怕却强撑的模样,嘴角抽了抽。 她有这么可怕? “这一次看在你是个当母亲的,护子心切,哀家就饶你一回!再有下次……” 姜明珠话还没说完,皇后扑通一声又跪了下来,姜明珠听着这响声都替皇后疼 “母后,儿臣再不敢有下次,以后绝不会再违背母后的意思。” 就凭着太后救了她儿子,皇后这话说的有几分真心。 “熠儿,来,快谢谢皇祖母的救命之恩,以后要好好孝顺皇祖母,知道吗?” 皇后说完把小太子拉着一起跪下 “熠儿谢谢祖母救命之恩。” 南宫熠跟着皇后,恭恭敬敬的姜明珠磕了个头 “起吧,太子身体还没有好全,既然该说的说了,没必要在慈宁宫多待,退下吧。” 姜明珠看着这母子俩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有些眼睛疼,索性把人给打发离开了 崔柔闻言,以为太后还是心里记仇了,心里惶恐不已,不敢多耽搁,带着太子告退 从慈宁宫出来,南宫熠看着自己母后担忧的样子 “母后,是不是皇祖母又为难您了?熠儿一定好好学本事,等熠儿长大了对付皇祖母,不让她欺负您!” 崔柔听得南宫熠的话吓了一跳,连忙用手捂住南宫熠的嘴,左右看了 “熠儿,不许胡说,你怎敢对你皇祖母不恭敬,以后再不许说这样的话。” “母后……” “熠儿,你还小,很多事情不懂。虽然你皇祖母脾气不大好,也不是很喜欢我们母子,但你祖母最多面上为难一下,母后还受得住,她并不是咱们真正的敌人。” 这次的谋害,皇后显然想的更多,对太后来说,熠儿虽然不讨喜,但目前还造不成威胁,但他们母子挡了其他人的道,后宫嫔妃不止她一个有孩子。 “母后,我们真正的敌人是谁?” 崔柔摇了摇头:“等熠儿你长大了,母后会告诉你的,现在有母后护着你。” 因着姜明珠救了太子,宫里地位最高的两位主子暂时休战,宫里前所未有的和谐,只是这份和谐维持了不过短短两日 早朝一过,立刻就有消息报到姜明珠这儿 “早朝上,大爷称病并未上朝,以二爷为首,带着不少朝臣阻拦皇上新政,劝诫皇上,还有御史台的一位官员以头抢地,称皇上若是非得施行新政,他便以死相谏。” 姜明珠光是想想,都能知道今日的早朝是怎样激烈的场面 不过这份激烈比起上辈子差远了,上辈子有她的支持,大哥姜回提早准备,何止是这不到三分之一的朝臣,朝中一多半的朝臣都跪地劝诫,坚决反对皇帝施行新政,更有御史台的谏官直接撞死在了金殿上,以性命阻止皇帝,皇帝只得暂时作罢。 “皇帝怕是气坏了。”姜明珠把玩着手里内廷司新敬上来夜明珠,语气带着几分玩味 芳若脸上都是担心 “皇上指着二舅爷怒骂,言道新政乃为民生之大计,事关天下,妨碍新政实施者,实为国贼!” “主子,看来皇上是气急了,二爷这样和皇上作对,皇上怕是会把这笔账记到主子您的头上。明明主子您已经阻止了大爷,这次是二爷自己的意思。” 芳若实在生气,二爷自作主张,不听主子的劝告,这份后果却要主子来担。 “这话没有骂错,危害江山社稷,不顾百姓,可不就是国贼。” 芳若面色迟疑,不确定自家主子是个什么意思,平日里主子是最听二爷的,甚至有时候连大爷都排在后头,今日看着主子这话分明是在怪二爷。 皇上是气头上才说的话 可主子这样说,实在有些严重了 “主子,这事儿是不是要和皇上解释解释。” 芳若满面愁容,就算主子解释了,到底二爷是主子的二哥,皇上未必会信,好容易主子和皇上的关系和缓了一些 芳若看的明白,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现如今的皇上英明睿智,虽说登基时间不长,皇位还不稳,但拿回权柄是迟早的事,主子这般和皇上作对,将来…… “是该跟皇上通个气儿,这天下还没谁能让哀家背黑锅,他姜肃也不行。” 御书房,地上摔了一地的碎片 “岂有此理,朕迟早要把他们都碎尸万段!” 南宫擎脸色阴鸷,眸子中都是怒意,早知道新政会受到阻挠,但还是忍不住心里的怒火,这些个尸位素餐的大臣,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利益,罔顾百姓,都是一些不知所谓的老匹夫,迟早他会将朝政掌握在自己手里。 “皇上莫要气坏了身子,姜肃那厮多半是受了太后的指使故意阻挠,倒是姜回,今日居然没来上朝,这事儿有些蹊跷。” 要说姜回才是姜家的当家人,是太后的亲大哥,这样的时候,都应该是姜回带头 “臣让人打听了,姜回根本没病,只是称病而已。” 南宫擎闻言目露沉思,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听得慈宁宫那边来人 “皇上,太后娘娘请您过去一趟慈宁宫。” 第6章 不止仇恨,还有佩服 “皇上,太后这个时候找您过去,怕是为了新政的事情,皇上可有应对之法了?” 比起朝堂上,太后那一关也不好过 太后过去一直致力于和皇上作对,但凡皇上想做的事情,太后一定是竭力阻止,更何况新政推行必然会动到太后的利益,分化太后手中的权力,太后又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朕推行新政是为了天下百姓,便是太后也不能阻止朕推行新政的决心!” 南宫擎神色坚决,推行新政是迅速打开朝堂新局面最快捷的方法,势必会动到朝中权贵的利益,他在提出来之前,就知道阻力会有多大。 “皇上,太后那边,您还是要尽力回缓,莫要闹得太难看,毕竟太后现在手里还掌着朝中大半权力,咱们只能徐徐图之,新政的推行也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非三两日之功。” “朕明白。” 南宫擎眸色晦暗,他忍耐了这么多年,谋算了这么多年,不会急在一时,但为了新政,和太后的冲突不可避免,他只能直面 “皇帝,哀家今日让你过来,你应当知道是为了何事。” “母后,新政的推行势在必行,关于这件事情,朕不会有任何退让!” 并非南宫擎不想和缓,但这件事情本身的冲突就没办法和暖,倒不如坚决表明态度,让太后知道他的决心 姜明珠看皇帝那不容置疑的态度,若是换成从前,她早就恼火了 “皇帝可知道,新政的推行,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朕知道,为了百姓,朕不得不这么做,若不然大祁这样下去,迟早会衰败,朝中权贵人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百姓日子苦不堪言,百姓才是朝廷的根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要朕皇帝,这朝堂有何用?!” “皇帝你说的是正理,这个道理朝中的大臣不会不明白,但为何今日皇帝你提出推行新政,会有这么多朝臣劝阻?” 姜明珠问出这话,南宫擎脸上不自觉带出来讽刺:“是为何太后难道不明白?” 那意思,分明是姜明珠指使的 “新政的好处哀家看得到,并没有阻拦皇上你推行新政的意思,若是哀家当真要反对,皇帝以为今日朝堂上会只是这样的局面?” 今日朝堂的争论虽然激烈,其实尚有转机 南宫擎想起,今日姜回称病一事 “姜肃虽然也是姜家人,但他现在已经不受哀家的约束,今日朝堂上站出来的朝臣除了姜肃的党羽,其他的朝臣会跟着一起反对,根本上还是皇帝你动到了他们的利益。” 南宫擎若有所思 “母后当真没有插手今日朝堂之事?” “皇帝未免也太小瞧哀家,新政之事,若哀家插手,必是一招出手永绝后患,岂会给皇帝你留有余地。” 姜明珠这话说的很扎心,但却是事实 “皇帝你还是太年轻了,那些个朝臣,你未牵扯他们的利益之时,必然是满口忠孝仁义忠君爱国,可一旦你动到了他们的利益,才是他们真正的嘴脸。” 姜明珠见皇帝听进去她的话 “莫说是皇帝你,在朝中的根基未稳,便是哀家,这样贸然推出新政,同样会有大片反对的声音。皇帝你去看看历朝历代,哪一次新政的推行,不是用鲜血和杀伐铺路,成功却在少数。” “以母后之见,儿子当如何?” 南宫擎琢磨着姜明珠的态度,试探的问道 “关于新政,哀家送皇帝你四个字,徐徐图之。姜肃今日在朝堂上带头反对未必是坏事,虽说姜肃今日所为与哀家的意思相悖,但在大多人认为,姜肃这么做肯定是哀家的意思。” 姜明珠见南宫擎听得认真,对策她是有的,但不是自己想的,是上辈子谋士为南宫擎出的 “皇帝你一开始就要大刀阔斧,目标太大,不容易实现,也会引起那些大臣的激烈反对。不如换个计策,从一些小事入手,一来大家反对不会太激烈,这样一些小利益,多数人愿意舍弃,也有了接受度,后边你要做什么就容易多了。” 上辈子南宫擎被她在朝堂上一击而败,新政没法推行,才想了这个变通的法子,从小事慢慢蚕食,让大家慢慢有了接受度,南宫擎新的人手和班子也慢慢培养起来。 南宫擎神色一震,看向姜明珠的眼神复杂,心里不再只是痛恨和怨毒,也有佩服 姜还是老的辣,他之前只想着怎么用强硬的态度去推行,让朝臣们服从,但看早上朝臣们的态度就知道,这样做只会带来巨大的反弹,甚至他这些年的经营都将因此毁于一旦。 “身为君王,要有破釜沉舟的魄力,但也要懂得变通之道。” “朕受教了。” 南宫擎郑重的朝姜明珠施了一礼,纵然他和姜太后之前有太多的仇怨,但新政一事关乎天下百姓大计,若能顺利实施下去,便是一桩大功德,他替百姓先行谢过 姜明珠也很满意,比起她那个满脑子稻草的恋爱脑不孝子,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简单 她只要稍微提一提,皇帝就懂了她的意思 “所以皇帝你应该明白哀家为什么说姜肃这样做不是坏事,皇帝你的新政推行因为哀家受阻,哀家也退了一步,默许你做一些事情,这一点哀家过后会吩咐下去。” 连姜明珠都退了一步默许皇帝做的事情,就不会有朝臣跳出来反对。 这是给南宫擎扫清了第一步的障碍 “母后,朕替天下百姓谢谢您。只是不知母后可还有其他吩咐?” 南宫擎不会认为姜明珠会真心实意的帮他,这么做,必然是有什么要和他交换的条件 姜明珠哪里不知道皇帝对她的成见 “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哀家这个太后也是一样,但凡是为了百姓好的事情,哀家不会反对,这次的事情哀家并非为了皇帝你,是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 南宫擎从前不知道,姜太后有这样的心胸,这件事情上,姜太后确实没有图谋的地方,反而会损失不少利益和权力 “太后,大将军来了。” 姜明珠和南宫擎正说着话,姜肃过来了,在外头求见 第7章 皇帝都听见了?
相关推荐: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毒瘤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迷踪(年下1v1)
靴奴天堂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危险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