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生米煮成熟饭(h) > 第264章

第264章

通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要让伤她儿子的凶徒偿命! 武惠妃怎么用手段且不论,杨国忠倒是先慌神了。 他在“公府球庄”案中指证了鄂王和光王,但其实他自己也没说实话——当时并非像他所说那样,他被东宫侍卫拦在了包围圈之外,实际上,在那个混乱的场面中,他就在寿王李清的身边。 而且,而且他……他好像误伤到寿王了! 杨国忠用力地抓着自己的头,努力地回忆着当时的场景。 当时通道里很黑,不知道是谁打翻了墙上的火把,于是两边的侍卫都去忙着救火。 可就在这个当口,通道里忽然传来了争吵声,声音很杂,而且还有人在叫骂,他被一块飞来的石块砸到了头。 他晕晕乎乎地站起来,血遮蔽了他的视线,于是他顺手在地上捡其一根火把,一边挥舞一边大声喊着寿王,冥冥中他好像打到了什么人,但他那时候根本顾不上,因为他已经被恐惧和慌张彻底冲昏了脑子! 等再清醒过来,他发现自己脚边倒了一个人。一开始杨国忠还没当回事,以为是光王或者鄂王的护卫。他刚想把人踢开,忽然心里又觉得不对,于是伸手摸了摸地上的人,结果触手可及是顶级丝帛的触感,当即便把他吓得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上。 东宫侍卫再显贵,那也穿不起这个品相的东西啊! 完了完了完了,这不会是王爷们,甚至太子殿下吧…… 杨国忠都要吓死了,颤颤巍巍点亮火折子,这一看人差点没厥过去。 好消息,不是太子殿下。 坏消息,是寿王。 而且寿王伤的很重,倒在了地上人事不知,身上好几处都有被钝物击打过的痕迹,看样子和他之前抡的那根火把棍十分吻合! 他不会是打到寿王了吧! 杨国忠懵了,扔下棍子就去抢人。 好在那时候通道里一片昏暗,根本没人注意到他之前的举动,都以为是几位王爷起了争执,进而动手。 但杨国忠自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啊! 他虽然在大理寺的审问中蒙混了过去,但他心里没有一刻是安生的,始终处于杯弓蛇影翻江倒海的状态。 他既怕自己乱棍误伤寿王被发现,又怕他嫁祸光王鄂王的谎言暴露。 后者倒还好说,毕竟当时通道人多且杂,东宫侍卫王府管事球庄随扈乱糟糟的混在一起,而他也只是有引导性的指认两位王爷围住了寿王,后面的都是大理寺的推断,跟他杨国忠可没什么关系。 但前者就不一样了,武惠妃可不是好糊弄的人。尤其杨家和武家还挂着亲戚,武惠妃三无不时地遣人来查问他当日的事,杨国忠觉得迟早要露馅。 怎么办呢?他都能想到得知了真相的惠妃会怎么折磨他! 惠妃娘娘是陛下的心头宝,在宫中对年盛宠不衰。寿王则是惠妃第一个成年的儿子,被陛下和娘娘视若珍宝一样的存在,常有人说未来的太子之位便是寿王陛下的,惠妃迟早要登上后位。 现在未来的太子被他打残了,半死不活地躺在榻上。这君王一怒,流血漂橹,他姓杨的一家子都要遭殃,谁都甭想有个好着落! 除非……除非他们杨家也出一个宠妃。 比武惠妃更年轻鲜亮,更能歌善舞,更温柔小意。 武家能凭借武惠妃东山再起,那他们杨家为什么不能? 现在陛下因为寿王受伤责难太子,但十几年前,太子也是因母妃赵丽妃的盛宠而得上位的,感情没了宠爱也就不在了。 所以只要他杨家出一位嫔妃,最好还能生下位皇子,寿王的事儿就不会再被陛下追究,男人就是这样,哪有恒久不变的宠爱? 想到这里,杨国忠眼珠一转,忽然就计上心来了。 第285章 如何处置 寿王重伤, 太子罢黜,一场由长安而起的政治地震迅速传导到大唐各地。 在这场地震中,安禄山因为交州大捷而声名鹊起,一举得到了李隆基的关注, 甚至还破格提拔他为安南都护府副都护, 成为炙手可热的镇边大将。 安禄山现在也不觉得交州有什么不好了,毕竟他现在和吐蕃在交州联合发财, 名利双收, 大权在握, 哪怕依旧有点水土不服,但这点困难都能克服。 如今他要走李林甫的关系,李相爷不但不对他爱答不理, 反而在信中十分客气,言语间颇有些亲近的意思。 安禄山是什么人?那可是从小在市井烟火气中厮混出来的人精, 给棵树就能顺杆爬的主,马上表示要拜李林甫为义父。 而他送给未来义父的头礼, 乃是两座位于骠国的上等田庄。这两座庄子占地颇广, 原本是骠国某大贵族的私产。安禄山攻破骠国后,将这两处田庄私占了与喜爱, 一座出产稻米,一座则是种了时下最流行的甘蔗。 现在他把庄子送给李林甫,还附上了第一季的收成, 这礼厚得李林甫实在没理由拒绝,于是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安禄山的投诚。 他倒是也不白收,反手就将朝中最近发生的变动跟安禄山提点了一番, 并重点强调现在京中局势还不明朗,让安禄山在交州低调些, 莫要太出风头被人盯上。 安禄山求的就是京中的靠山,现在已然攀上了当朝中书令,自然也不准备再另投门第。于是李林甫让他低调他就低调,埋头只一心地专心赚钱,把个交州经营的铁桶一般,水泼不进,针扎不入。 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南洋。 京城的地震传导入湾州,那已经是小一个月的事,就这还是八百里加急加快船出海,等李琮收到消息的时候,李瑛李琚李瑶都已经准备出发前往南洋了。 李琮大惊,彻夜难眠,辗转反侧之下,便横穿马路来敲薛先生家的门。 托世界新闻推送的福,大壮和748比李琮更早知晓了京城的变动。甚至在事件发生前一个月的某一天,748还收到了系统关于剧情变动的通知。只是那时候统和大壮都不知道是哪些人的未来走向被修正,还八卦了好一阵子。 万万没想到,竟然是李清。 “不,不应该只有李清。” 748看着后台接连蹦出了一排升级包。 “能有这个规模,这肯定是引发蝴蝶效应了。不过看主线剧情还没有大调……唔,或者系统认为上次大修已经矫正了趋势,所以这次只是针对部分人的调整,还影响不了大局?” 统说的有点含混,大壮其实没怎么听懂。 他抓了抓头。 “寿王竟然是这么重要的人吗?为啥咱以前没注意到?” “因为他以前根本没露头啊。” 748一边提取升级包里的数据,一边跟大壮细致解释。 “这个寿王之前一直住在宁王府,就是李琎他爹家,按常理早早就被送出宫的皇子,长成后在朝中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力,系统应该之前就是根据他这个情况作出了判断。” “事实也的确跟系统预测的差不多,寿王李清虽然个人素质不错,但也的确不是什么天纵奇才,而且他一直与咱们的主线任务没有交集,咱们当然没注意到他。” “但是这次就不一样了,他遇袭重伤这应该是一个意外事件,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变动让很多人原本的走向都改变了。比如伤害李清的凶手,他可能会针对大理寺调查采取一系列措施,这样又会引发剧情变动。” 748看着新增添的剧情分支。 嗯,这个变动规模还真不小啊,再多一点系统就又要大升级了。 正说着呢,有仆役来报,说是郯王殿下驾到。 郯王的脸色十分不好看,一进门也不多客套,直接奔了主题。 “太子被废了。” 他沉声道。 “现在李瑛李琚李瑶都被发来南洋,本王该如何安置?这事儿陛下也没说明白啊!” 李隆基没说明白是因为李隆基也没想好。 他一怒之下赐死了薛锈,等这火气过了之后他又点后悔,毕竟薛锈是他闺女唐昌公主的驸马,杀了女儿就要守寡。而且薛锈府里发现的那些甲胄,说起来虽然违制,但也不至于逼宫谋逆,那是真不把御林军放在眼里。 但杀都杀了,断断不能再后悔,不然显得他这个皇帝刚愎自用、昏庸无德。 而且薛锈的确经常跟李瑛等人私聚,在酒宴上也说过不少怨怼之言,说他常诟构异谋也不冤枉。 杀就杀了吧,反正他女儿多,朝中适龄的郎君更多,大不了就让唐昌再嫁。 但薛家着实可恶!礼部郎中薛縚看着是个持家稳重的,怎么就养了这么个不靠谱的儿子! 哦对,薛锈是薛縚的堂侄,他亲儿子叫薛愿,还颇有武勇……有武勇也不行!都姓薛那一家的,都得罚! 一说起姓薛的,李隆基就难免又想起了某个远在南洋的薛姓人。 你说同样是河东薛出身,怎么有人就想着谋逆,有人就能为君分忧呢!? 别的先不论,单就现在宫里吃的用的,有不少都是薛三献上来的,河东薛要是都出薛三这样的人,他们也不愁家族不兴旺发达啊! 哦对了,薛三虽然出身河东薛,但他家跟嫡脉早就出了五服,在神龙之变时断了宗,到现在京城的薛家也不认他。 那就把李瑛薛愿他们都送去湾州,好让这些孽障亲眼看看,什么才叫国之栋梁。 于是才有了李瑛等人发配南洋,但李隆基也想看看李琮会怎么安置这些罪人。 李瑛是罪人,也是庶人,因罪流放的囚犯到了流地原本是要做苦役的。但李瑛又不同于普通的庶人,他虽然没了太子之位,但他还是皇室血脉,而且是是陛下的亲儿子,怎么安排他就成了个问题。 要是让他干苦活重活,身为兄长的李琮有点不忍心,而且李琮也怕李隆基会觉得他冷心绝情,不照拂兄弟。但要是不干活荣养起来,万一父皇觉得自己阳奉阴违甚至有意拉拢前太子一系,李琮那真是冤的六月飞雪,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李琮拿不定主意,只能找薛三商量。 “先生觉得本王该是如何?” 他这样诚恳地求助,748觉得自己也不能给人乱出主意,于是便说让他等收到正式的圣旨和文书再说。 毕竟湾州的条件在那放着呢,再好也比不了京城。京城贵人们觉得艰苦的事儿,在湾州根本不算什么,就连南洋大都护本人都没享到什么福,哪来的奢侈生活!? 所以荣养根本谈不上,受罪大家都是一样的。实在不行就正常安排干统计和文

相关推荐: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下弦美人(H)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将军宠夫   心情小雨(1v1强制)   狂野总统   阴影帝国   祸国妖姬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修仙有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