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生米煮成熟饭(h) > 第148章

第148章

的小官,可他出现在皇帝口中的次数可比别人多了太多,这一点张说宋璟与他都没得比。 当然也不是被皇帝提的多就有才能,奸佞之流最会讨人喜欢,得皇帝宠信的也是不少。 但这薛三不一样,他不算奸佞,甚至他还很有才能,只是这才能通常不走寻常路,常有神来之笔,令人难以预料。 讲真,姚崇还挺怕这种“难以预料的”。 难以预料就代表不可控,不按约定俗成的规矩行事,不能参透他的行为逻辑。 薛三带给大唐很多新鲜的东西,从豆油到曲辕犁,再到酱油、肥皂和飞天气球,一样一样,都在改变着时代。 姚崇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这样密集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政治权力的改变,而是源于根本生活的改变,这种改变几乎以人力无法阻挡。 他总有种感觉,再让薛三改变下去,这个大唐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上奏本的时候他格外紧张,生怕陛下不同意,大笔一挥要提拔薛三。 别的不说,这要陛下开了口,他除了“薛三年轻无经验”也说不出别的反对理由,毕竟薛三是有实打实的功劳,文治武功都有,比朝中的许多治官都强太多了。 甘罗十二可为相,薛大壮二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勉强。 好在李隆基还是有分寸的,赞了宋璟几句便同意了。 姚崇正想告退,忽然李隆基又招呼他过来,说给他看个好东西。 “这是嗣直这次从碛西带回来的,是薛三刚造出来的好东西。” 李隆基笑着说道。 姚崇一听“薛三”这俩字就脑袋疼。这可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刚才还说薛三带了太多的不确定,现在这不确定不就找上门了。 不过难得皇帝有兴致,他又不好扫了皇帝的兴,只能附和着过来查看。 一看,三观碎裂,整个人都浑浑噩噩,感觉眼前的一切都不真实。 李隆基给姚崇看的当然是显微镜,李琮风尘仆仆地回来奔丧,也不忘把这显微镜献给他尊敬的父皇。 李隆基在百福宫守灵守到憋闷,眼见着儿子献了这么一个稀奇的宝贝,他哪有不高兴的,当即便在宫里玩了起来。 因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还是要学习的,所以李隆基便拉着儿子一起在百福宫守灵,顺便一起研究新入手的宝贝。反正李琮是他的长子,替大父守灵理所应当,说出去名声也好听。 然后没过两天,在百福宫守灵的孙辈多了一个李琎。 之后又有李瑛、李亨、永穆公主、常芬公主,以及宗室的一些孙辈,老李家的儿孙辈集体在百福宫给太上皇守灵。 朝野对天家的行动赞不绝口,都说这一代的李氏皇族谦谨恭孝,堪为天下人表率。 唯有身为紫微令的姚崇心里画弧,觉得这里面怕是有点什么说道,不然为啥郯王回来之前就只有陛下和几位大王爷守灵,可等郯王回来以后,李家的下一代纷纷开始往百福宫里钻了呢?! 对此姚崇脑补了好几出波云诡谲的政斗大戏,也曾在深夜与心腹反复推演未来走向,殊不知真相竟然如此简单。 ——是的,就像之前一样,熟练掌握显微镜用法的李隆基,他又忍不住显摆了! 第161章 限量,限量! 在宰相生涯接近尾声的时候, 姚崇遭受了一次来自君王的暴击,三观尽碎,出宫的时候还是高力士遣个内侍给扶回来的,生怕老爷子半路有个闪失。 姚府众人见他这样就知道事情不好, 姚彝姚异更是脸色惨白, 以为亲爹因为家里的事被帝王降罪了。 虽然之前就知道爹这个紫微令大概率是当不下去了,可爹受打击成这样, 难不成是要阖家流放!? 姚府内人心惶惶, 周围观望的姚党更是心惊胆寒, 一时间长安城内妖风四起。 可姚崇已经管不了那么许多了,他现在脑子里只剩自己在显微镜里看到的画面。 亏他还自诩精通文理经义,结果这么多年他以为的根本只是他以为的, 他连自己是个啥都没搞明白! 我不是一个整体,我是无数个个体, 那到底是哪个个体才是真的我? 姚崇冥思苦想了一晚上,等再回过神, 就看到妻妾儿女围在自己床前, 屋子里充斥着一种悲痛欲绝的气氛。 姚崇:……不是,我还没死呢! “阿耶, 您就别瞒我们了!” 姚异痛哭失声。 “咱家被抄肯定是免不了了,但陛下就这样不念旧情,流放都保不下来吗?非得入狱杀头?!” 要换成以前姚异肯定不会这么想, 不过最近帝王整治朝廷过于铁面无私,皇后妹夫在后巷殴打御史大夫,人说杀就给杀了, 按例根本罪不至死。 他家可倒是好,阿耶非要死保一个当斩的赵诲, 帝王生气也是应该的。 唉,他就说,保什么保啊!现在自家都泥菩萨过江了! “什么抄家流放,呸呸,不吉利!” 姚崇气得直拍儿子的嘴巴。 “有你这样咒自家的吗?多大个人,一点分寸都没有!” 姚异当众被爹骂了一顿,不但不生气,反而面露喜色。 “那阿耶的意思是陛下没治咱们家的罪?” 他其实想问的是他和他大哥姚彝的罪,但当着这么多人姚公子还要脸面,于是话说的含含糊糊。 “那……赵诲这事儿……过去了?” “过去了。” 姚崇点头,长长地叹了口气。 “但老夫需卸任紫微令,罢为开府仪同三司,从此退出朝中政事。” 闻言姚家众人相互看了一眼,姚彝接着追问。 “那继任是……” 姚崇再次长叹一声,声音略有些沙哑。 “陛下到底还是顾念旧情,定了我推荐的宋璟。” “宋璟已受召入京,先拜刑部尚书熟悉一下朝中情况,之后便要拜相了。” 宋璟?! 听说陛下采纳了父亲推荐的人选,姚家兄弟顿时舒了一口气。 采纳了就好,宋璟为人刚正,又与自家没有过节,至少姚家不会被秋后算账了。 这姚家兄弟早知道姚崇做不成宰相了,对此就结果并不觉得失望,反而疑惑为啥亲爹一副饱受打击模样。 难道爹又想改荐别人了? 姚崇那是在想这个,他只是一时间无法接受显微镜的冲击,整个人的三观有些摇摇欲坠而已。 但这话却也不好跟家人们说,毕竟这东西若不是亲眼看到,换谁也想不到那样诡奇荒唐的场面,那便还是等陛下造出更多的显微镜,再让他们开眼吧。 不过不说归不说,有些话姚崇还是要再次叮嘱家人。 “不要去招惹那薛三,务必不要去招惹薛三,不管他以后搞出什么赚钱的行当你们都不能伸手,看到姓薛的你们都给我离的远远的!” 姚崇这话说得近乎疾言厉色了,吓得姚氏兄弟连连点头。 他们是爱财但不是不要命,经过赵诲一事他们也知道某些事儿真是一点都不能碰,真碰了当朝紫微令都保不住。 姚崇这话说了没两天,长安城里第一家羊毛线铺子开张营业了。 店铺是晋国公王守一的产业,提前跟皇帝过了明路的,李隆基还对王守一这种大力支持安西都护府工作的行为表示高度赞赏。 不过那时候他还不知道羊毛线的好处,只听儿子李琮说准备用羊毛工坊贴补安西军的军费,更换武器装备,提升城防。 儿子有上进心是好的,而且安西都护府的补给运输也是朝廷的老大难,财政压力不可喂不重。 随着张孝嵩大破拔汗那,是真实的占领而不是单纯的归附,朝廷送往碛西的补给线进一步拉长,银钱越发地吃紧。 正这个当口,晋国公府大管事第一次从龟兹城返回长安,带来了羊毛工坊的消息。 这事儿其实李隆基根本没瞒着,当天就在大朝会上说了。只是朝野上下都在观望,附和者寥寥,行动的根本没有。 反倒是晋国公王守一,他因为过于迷信薛三郎,所以想也不想就决定做这生意,就算赔了就当报答薛三郎的恩情,一点都没犹豫的。 李隆基很高兴,当时还去王守一家吃了一顿酒。 他俩原本关系就不错,王皇后又在“厌胜风波”中地位超然,情分根本没受任何影响。 席间李隆基还赞叹王菱是个合格的当家主母,爱护庶子如亲生,愿意举家之力支持郯王在碛西的实绩。 王守一:啊?是吗? 王守一:其实跟他妹子没关系啊!他们两口只是单纯觉得薛三八字旺他家,能逢凶化吉,所以薛三干啥他们都愿意跟…… “朕这么多女人,虽然春兰秋菊各具擅色,但能当的起李家宗妇的,那还得是菱娘。” 李隆基一边喝酒,一边颇有些感慨地说道。 “朕之前宠过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前段时间喜爱武婕妤,可厌胜事发之后,朕看她们谁都像心怀叵测,因为她们都想生个皇子争宠。” “以前朕还觉得有意思,现在,呵呵,朕不过就是她们配种的工具,保不齐侍寝的时候还默念咒文呢!” 彼时正是李隆基因为兴庆宫厌胜时间大受刺激的时候,除了王皇后的中宫他去哪儿都觉得不安生,也远了之前宠爱的一些妃子。 不过这话也就皇帝自己说,王守一都恨不能捂上耳朵不听。 皇帝看重自家妹子当然好,但皇帝要是因为皇后不能生才亲近她,王守一都替妹子觉得委屈。 以他对李隆基的了解,这种敬后宫而远之的时间不可能持续很长,李老三就是见一个爱一个,郁闷两天他肯定又会被武婕妤、赵丽妃等拉得回心转意,所以这么多年的辛苦操持就换个虚名?唉,最是无情帝王家。 认清现实的王守一找了个机会让妻子青阳公主进宫,把皇帝那日找他喝酒的事儿说了。 王皇后听了之后神情淡定。 身为李隆基的结发妻子,她其实很了解丈夫是个怎样的人,对他的这番言辞也并不意外。 李隆基把她当做家里的总管,那她也把他看成荣华富贵的来源。 只要她还是皇后,谁生的儿子都要尊她为皇太后,都要尊敬她。 她不是不能失去李隆基,她是不能失去后位。 “本宫明白了。” 王皇后敛下眉眼,垂在桌案下的手指微微捏紧。 当初她父王仁皎向薛三求教生子秘方,薛三郎说顺其自然,以不变应万变。 有时候,不变也是一种争夺的方式,不变未必就不能有所得。 “兄长要好好经营这羊毛线的生意。” 王皇后叮嘱王守一。 “此事

相关推荐: 将军夫夫闹离婚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归宿(H)   寡妇门前桃花多   我以力服仙   狂野总统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修仙有劫   左拥右抱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