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而是像天上的明月?,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 赵昀收回手,跟着冷笑了一声,“小侯爷这样子竟像是我欠了你似的。裴昱,我告诉你,刘项一定要死,这样死已经太便宜了他。” 裴长淮道:“是因为你哥哥赵暄的冤情?” 赵昀一眯眼,“你知道?” 裴长淮却道:“我应该知道。” 如果这是他兄长裴文不曾了却的业障,也应该由他来了却。 “你入武陵军,将矛头直指刘项,是因为他与你哥哥被冤杀一案有关么?” “有关?”赵昀冷冷地说道,“可以说没有他,我兄长就不会死。” 庚寅年淮州府乡试中,有四位是淮州府本地豪绅子弟。 他们家族世代经商,在行市中互通有无,日益繁荣,又因彼此连着姻亲关系,荣损与共,此次应试,这四个豪绅子弟就合计着齐力买通考官,提前拿到试题,好摘得一个举人头衔回家交差。 他们打听到,主考官裴文乃正则侯府的嫡长子,官拜兵部侍郎,在武陵军中兼任少将军,作风手段极其刚硬;陪同副考官是两位翰林大学士,皆是自命清高的文人一流,都不好入手。 唯独提调官刘项,原本是穷苦出身,受老侯爷提携才在武陵军中领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衔,其人有些好财,加上极贪酒肉,四个豪绅子弟便以送干果盒为名从中夹带了一千两银票,作为敲门砖,前去试探刘项。 果不其然,刘项当天就召见了他们,四个人又当面送了他三千两银票,请他玉成此事。 刘项收下贿银,在乡试前利用职务之便,向四人泄露科举题目,而作为提调官,刘项还在应试当日负责搜检,暗自准许四人夹带小抄进入考场。 本来这些做得是神不知、鬼不觉,也不知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竟教其他考生察觉此事,乡试一结束,某位考生就向府衙举报乡试中存在舞弊的问题。 裴文作为主考官,立刻开始着手调查此事。 那四位豪绅子弟做贼心虚,一下彻底慌了,毕竟舞弊一旦败露,必然会遭杀身之祸。他们没了办法,只得将这丑事告知家中父母,四家便拿出一万两银票私下里塞给刘项,请他一定帮忙从中斡旋。 刘项本来也没想到什么办法,谁承想两位副考官在甄别试卷时竟找出五个嫌犯出来,除了那四个豪绅子弟,还有一个寒门出身的考生赵暄。 这赵暄祖籍淮水,家中父母以务农为生,背景不深,此次淮州府应试,举目无亲,身边也无亲朋好友。 刘项一时计上心头,火速找来那四名豪绅子弟以及他们的长辈,他说,此刻要想再保全功名是不可能的了,但他这里有一计,堪堪能保住他们的命,条件是他们要听话,保证按他说的去做,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将此事泄露出去,另外需得再拿出四千两银票来。 原本此事一经揭发,这四家的长辈就想着能保住孩子的性命便好,何况区区四千两,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便一口答应了刘项的条件。 往后就如裴长淮所知道的那样,四名豪绅子弟听从刘项吩咐,统一口径,指认赵暄为舞弊的罪魁祸首,为自己换取戴罪立功的机会,没有性命之忧。 加上有刘项在暗中做手脚,裴文也很快在赵暄的包袱里找到了四千两银票。 人证、物证俱在,这场科举舞弊的风波终于在赵暄“畏罪自杀”中过去。 听赵昀讲明这其中原委,裴长淮沉默良久,又问:“这些,你是怎么查出来的?” 赵昀晃了晃腰间的玉佩,哼笑一声,道:“这个简单,我找到了当
相关推荐: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一梦三四年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花花游龙+番外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