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负你?” 话是好话,怎么听着这么不对劲?禾晏心想,罢了,都叫他舅舅了,反正便宜也都被占了,也就别在乎占多占少,不过是口头上的便宜,也不掉块肉。 “那这位姑娘,舅舅,我们还是把她送回家吧。留在凉州,定然会被孙凌那厮报复。”禾晏试探着问他的意见。 “你自己处理。” 果真无情,禾晏在心里腹诽。 正在这时,一直不说话的书童突然抬起头,看向肖珏,道:“肖二公子?” 她的声音虽然迟疑,却也不小,在安静的夜里尤为清晰。肖珏朝她看去,但见这书童是个皮肤微黑的少年,眼眶红肿,偏偏声音是女儿家的娇怯,不觉蹙眉。 见她蹙眉,书童更害怕了,脱口而出:“我是宋陶陶!” 原来她不姓陶,姓宋,禾晏心想,怎么宋陶陶这三个字听起来,好似更熟悉了,究竟在哪里听见过?再看宋陶陶主动叫肖珏,莫不是这二人认识? 心里这样想着,禾晏便问出口了,她道:“你……你认识他?” 宋陶陶看了一眼禾晏,眼神很复杂,她道:“肖二公子……就是要与我定亲之人。” 禾晏:“什么!” “……的舅舅。”宋陶陶把话说完了。 禾晏松了口气,她就说,她从未听过肖珏定亲的消息,怎会突然冒出个定亲之人,原来是舅舅……原来是舅舅?! 她倏而回神,看向肖珏,问:“那个,都督,您有几个外甥?” 肖珏看她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傻子。 禾晏瞬间就明白过来。 这是程鲤素的未婚妻啊!程鲤素从朔京来到凉州,就是为了逃婚。好巧,她的未婚妻也这么想,谁知道逃婚途中被拐到凉州,又被自己救了下来。这是怎么一种天赐的缘分,他们怕就是命中注定的一对吧! 难怪之前孙凌来的时候,禾晏自报家门说自己是程鲤素的时候,宋陶陶惊得靴子都掉了,原来是听到未婚夫的消息给吓的。 “肖二公子,”宋陶陶神情很纠结,“我……我暂时不想回朔京,听闻您在凉州卫驻守,我能不能跟着去卫所,我……我保证不给你添麻烦!” “你确定要去凉州卫?”肖二公子神情冷淡,“你的未婚夫现在就在此地。” 宋陶陶的表情僵硬了,禾晏觉得她都快哭了。 “宋姑娘,你不喜欢程少爷吗?”禾晏小声道:“我觉得他挺好的啊。”程鲤素这个人吧,除了有点傻以外,还算不错。有时候是天真了些,可心眼挺好的。相貌么也称得上俊朗可爱,家世更勿用提,怎么着也不至于被人嫌弃成这样吧。 “他什么都不会,”小姑娘提起程鲤素,眼角眉梢满满都是嫌弃,“文不成武不就,还不上进!我才不喜欢他,他还不如你呢。” 禾晏有些受宠若惊,她和宋陶陶相处还不到半日,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真是过奖。 肖珏瞥她一眼,对宋陶陶道:“此事日后再说,今日你先休息,明日我叫大夫过来。” 宋陶陶点头。 禾晏打了个呵欠,也觉出些困倦来。因为宋陶陶是姑娘,掌柜的便重新给宋陶陶找了间房,就挨着禾晏他们。飞奴同禾晏住一起,自己去侧边的小榻上睡,将床让给了禾晏,禾晏非常感激,甚至有一点愧疚。 不过这愧疚很快就被其他的事情冲淡了。 今夜救了宋陶陶一事,实在是姻缘巧合,连她自己也没想到,随手救下的小姑娘竟是程鲤素的未婚妻。这两人还真是小孩子脾性,一言不合就逃婚,还逃到了千里之外的凉州。幸而今日被禾晏撞见,否则后果真不知如何是好。 孙祥福似是怕肖珏怕的要命,也是,肖珏的态度,实在是狂妄到令人发指。禾晏自觉她自己从前军功最显赫,地位最高的时候,也不会对同僚或者下级这般说话。说到底,这还是做人的不同。 难怪程鲤素会被养成个什么都不会的“废物公子”,并且永远理直气壮,废话,有这么一个厉害的舅舅,都能在大魏横着走了,还要什么文武双全?她今夜不过是随口一句告状,就能让在凉州只手遮天的县令父子磕头赔罪,这种被人护着的感觉挺新鲜,滋味也很不错。 禾晏现在想想,觉得还怪羡慕程鲤素的。 宋陶陶这般,是不可能让她一个人在凉州的,身边只怕还不能缺人。谁知道孙家父子会不会伺机报复。最好的方法么,是将她送回朔京父母身边,有宋家保护,当然是最好。可现在宋陶陶为了逃婚,都跑到凉州来了,未必会乖乖回朔京,况且,送她回朔京的人也不太好找。 那么为了保护宋陶陶的安全,便只能暂且将她留在凉州卫,不知道程鲤素见到了宋陶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这二人不会打起来吧?要真打起来也没关系,反正有现成的演武场。 禾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胡思乱想些什么,那些念头聚在了一起,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宋陶陶到底是谁? 为何这个名字如此熟悉,好几次都要呼之欲出,却又怎么都想不起来。 飞奴是练武之人,睡觉一点儿声音都不发出,安静得很,禾晏早已习惯了凉州卫大通铺的鼾声如雷,一时间竟睡不着,翻了个身,谁知道她投军竟然投到做人外甥来了?还真是不可思议。 投军……投军! 黑暗中,禾晏猛地坐起。 她想起来宋陶陶是谁了。 事实上,当年的禾晏第一次同禾元盛大吵一架,继而趁着夜色投了抚越军,就是因这位宋姑娘而起。 第九十二章 谁的未婚妻 禾晏十四岁的时候进贤昌馆,十五岁的时候投了抚越军,她投军时候投的匆忙,无人知晓,贤昌馆里的师保都被吓了一跳,后来待她回京后,已经得了功勋,得封御赐,因此为何要投军,禾家便没有追究。 现在想想,倘若她当时并未得到功勋,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兵,过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再回禾家,未必就是现在这个结果。 禾晏还记得宋陶陶。 十五岁的禾晏,顶着禾如非的身份在贤昌馆里进学。她资质平庸,又是姑娘天生不及男子力大,实在不能和贤昌馆里的少年们相提并论。禾元盛渐渐也看了出来,不过却也没有责备她。禾晏便也以为,能一直这样平静的生活下去。 直到那一日。 贤昌馆每月有两日时间,学子们能回家。但因当时雨季来临,雨水将贤昌馆门口的牌匾都给冲倒了。师保们便让学子们提前一日回家,待三日后再过来。 禾晏回去的匆忙,并没有人知道。她先是换了衣裳,然后再去找禾元盛,每月回到禾家,禾元盛都会问他一些在贤昌馆里过的怎么样。这种疏离的,近乎于监视的问话并不能让禾晏觉得温暖,每一次同禾元盛说话的时候,她其实有些紧张。 但那一日,她去的时候,禾元盛还没有回来,门口连小厮都不在。她就先在禾元盛书房里坐着等,书房里有个屏风,禾晏觉得既没甚么事做,不如先在屏风后面的小几前坐下看会儿书。 她才坐了没一刻,有人进来了。 说话的是禾元亮的声音,他道:“禾晏的事,你考虑的如何?” 正要出去的禾晏闻言,一时愣住,想要绕过屏风的动作随即一顿。她没有出去,反而将身子往后面缩了缩。 禾元亮同禾元盛的脾气不同。禾元盛看着温和,实则严厉,后来禾大夫人生了其他子女,待他们也十分苛刻。禾元亮,她的生父是全然不同的性子,总是笑眯眯的。对待后来几个子女,亦是娇宠有加,除了她以外。 禾晏对禾元亮的感情,十分复杂。倘若说她对禾元盛,是对养父、大伯父这样长辈的敬畏,对禾元亮,便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和期盼。她期盼禾元亮对她能像对妹妹们般的和气亲昵,但禾元亮并没有。每次看她的眼神,果如看侄子的眼神,客客气气,至多说教几句。 如此这般,失望的次数多了,禾晏也就不强求了。 但今日,却从生父嘴里听到自己的名字,禾晏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躲在这里不出去。 “她如今很好,在贤昌馆里进学,也无人发现。眼下她也十五了……至多十八岁之前,得将亲事定下来。” 缩在屏风后的禾晏,一时连呼吸都屏住了。 亲事?她从未想过这些,她现在顶着禾如非的身份,是男子身份,如何能定亲?一旦订了亲,禾如非又该怎么办?谁来做这个“禾如非”? 她想的理所当然,她是女子,自然是跟男子定亲,毕竟她又没有磨镜之好。然而接下来禾元亮的话却令她大吃一惊。 “大哥,你在京城中可有看到合适的人家姑娘?” 姑娘? 怎么能是姑娘呢? 禾晏抬起头,屏风外的两人都是背对着她,看不清楚他们的神情,只听语气,是一派泰然,丝毫不觉得自己说的话有多么惊世骇俗。 “内侍省副都司宋慈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如今十一岁。”禾元盛道:“年纪小是小了点,可待禾晏十八岁的时候,也已经及笄。及笄后等个两年,便可成亲。” “宋慈的女儿?”禾元亮迟疑,“是否那个叫宋陶陶的小姑娘?我记得宋慈前年为她女儿寻生辰礼,将来朔京的整个客商都翻了一遍。” “不错,”禾元盛抚须笑道:“宋慈府中尚无幼男,只有两个女儿。如今长女出嫁,于是格外溺爱幼女。若能同宋家结亲,就是得了宋家的助力,何愁我们府上不蒸蒸日上?” 禾元亮闻言,也放缓了神情,只道:“大哥说的在理,不如过几日我做东,设宴招待宋慈来府上,也好说说孩子们的事。至少,得先让他知晓咱们有这个念头。” 他们二人说的其乐融融,言谈间仿佛这桩姻缘只是一场交易,这也便罢了。如今权贵府上,女子多为制
相关推荐: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捉鬼大师
致重峦(高干)
绝对占有(H)
突然暧昧到太后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天下男修皆炉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