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王,只是力量达不到所以拥立武臣,实际上现在武臣被你们抓他们心里可高兴了,就希望你们早一点把武臣给做掉,把武臣一做掉他俩就可以称王了。但是你想一想,一个武臣做王带领军队打你们燕国,你们都受不了,假如你们把武臣杀了,张耳跟陈馀一个做了赵王,一个做了代王,两个贤能的国王要联手打你们燕国,一下子就把你们燕国给灭了。所以对你们来说最好的办法,赶快把这个武臣放回去,千万不能张耳跟陈馀成了气候,他俩要成了气候你们就完了。这个炊事员这么说了一通之后,燕将一听有道理,就把赵王武臣给放回来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这个炊事员跟燕国将领说这番话有道理吗?张耳、陈馀是想叫武臣回来啊是不想叫武臣回来啊?换句话说是想叫武臣活还是想叫武臣死,这火头军就利用这个矛盾说服了燕国的将领放回武臣的。其实我来看,张耳、陈馀并不想让武臣死,因为想让武臣死,最好的办法是急攻燕军,打得急了人家肯定把武臣就杀了,你现在不打说明什么?不打说明你投鼠忌器,你怕打了以后把武臣给杀了,所以他们不打。再加上派了十几批使者,他不愿意叫武臣死,张耳跟陈馀并没有叫武臣死的想法。但是这个炊事员很会说话,这一顿大忽悠把燕国将领给蒙住了,燕国将领就稀里糊涂把武臣给放回来了。 画外音: 王立群先生认为,从张耳极力营救武臣的态度上可以判断出,张耳并没有叫武臣死的想法,那么武臣回来,张耳还是像以前一样只是武臣手下的一位部将,他的命运没有任何改变。那么张耳人生的下一个幸运是怎么发生的呢? 王立群: 武臣一放回来并没有得到好果子吃,他刚放回来他又遇到一个麻烦,什么麻烦呢?就是他派去打常山那个李良在井陉受阻以后,李良就回来要求增兵,李良在井陉这个地方接到秦国将领给他写的一封信,这个信呢写得非常蹊跷,这个信是用秦二世的名义写的,而且这个信没有加封,谁都可以拆开看,这个信说了什么内容呢?说你只要脱离赵国归顺秦国,既往不咎,而且可以让你大富大贵。我们从这个话可以判断,可以推测,这个李良原来是秦国的高级将领,后来投靠了起义军在赵王武臣手下,武臣用他去打常山,又接到所谓秦二世的信,实际上这个信是秦军将领使的一个计,说你只要回来,保证不杀你。他得了这个信将信将疑,就回来搬救兵了。结果回来搬救兵的时候,武臣刚刚放回来,武臣的姐姐给武臣惹了个大麻烦,武臣的姐姐那一天是喝醉酒了,坐着个车带了很多随从出来了。李良一看见这个车以为是赵王武臣来了,所以李良赶快就趴在路边,恭候着赵王的车过去。武臣的姐姐一看旁边趴了一个大将,她也不知道是谁,她就派了一个随从去跟人家打了个招呼,她就走了。结果一打招呼,这个李良才知道刚才过去的不是赵王武臣,而是武臣他姐姐,所以李良感到心里真不是滋味,我要知道是他姐姐我何必跪在路边上趴那儿半天呢,跪了半天然后跪了一个赵王的姐姐,感到很窝火。这时候他身边有一个人跟他说了,他说你啊做得不对,本来咱们那么高贵的身份,你看现在赵王的姐姐都不把咱们放到眼里,咱们干脆不如追上去把她杀了,出出这口恶气。本来这个李良就得到了所谓秦二世的信,已经有了叛变的念头,但是没敢实行,这一次又受了个刺激,叫武臣的姐姐刺激了一下,他身边的人又给他递了两句话,他的火腾一下起来了,马上派人追上去把赵王武臣的姐姐给杀了。杀了武臣的姐姐以后,一不做二不休,李良带着军队直扑赵国的都城邯郸,杀到邯郸去了。这是赵国的军队啊,所以进邯郸邯郸毫无准备,进去以后一顿乱杀,把刚刚放回来的赵王武臣杀了,还有陈涉派的在赵王武臣之下的另外一个都尉也杀了。 张耳跟陈馀呢?张耳跟陈馀很幸运,张耳跟陈馀在赵国的人缘很好,有很多人给了他耳目,给他通风报信,所以他俩临阵脱逃了没有被杀。武臣被杀了,武臣被杀对张耳来说是幸事还是个不幸的事呢?以我来看,武臣的被杀对张耳来说是个幸事,本来赵王是人家武臣的,陈涉派来军队的正头也是武臣,现在武臣突然被杀,武臣一被杀,等于说张耳、陈馀他两个可以自己独立地来掌握赵国的政权了。所以武臣被杀以后,张耳在他的人生中间遇到了第四次幸运的机会,第一次婚姻,第二次陈涉的起义,第三次巧遇蒯通,让他迅速地拿下了赵地,第四次武臣被杀。在武臣被杀以后,张耳跟陈馀又做了一个合乎情理的决定,就是他们在武臣被杀以后,自己不能立即马上做赵王,毕竟赵地是人家的地盘,他们是外乡人,他们就找到赵国王族的一个后裔叫赵歇,把这个人拥立为赵王。当然,这个人是张耳跟陈馀封的赵王,实际上权力在谁的手里掌握着呢?在张耳跟陈馀手里掌握着,张耳就做了丞相,陈馀就做了大将军,两个人一个掌管政权,一个掌管军权,等于说赵国就成为他们的天下了。当然这个时候李良还不死心,杀了武臣杀了其他的将领,占了邯郸以后还要继续,因为张耳、陈馀逃了,继续打张耳、陈馀结果李良战败,李良战败以后就投靠章邯去了,后来历史上就没有再记载李良的情况了。这样张耳跟陈馀就把整个赵国重新占领了,占领以后拥立了一个赵王,他们掌握了赵国的实权。我们这一集中间讲了张耳的很多幸运,但是一个人的人生幸运总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一生中间没有挫折,正当张耳春风得意占领赵国的时候,一场厄运降临到他的头上了,这场厄运对于张耳来说是一个生死考验,是一个人生的劫难,张耳能不能躲过这一劫呢?请看下集《翁婿嫌隙》,谢谢大家。 第36章 大风歌(三十六)翁婿嫌隙 画外音: 从流浪在外到掌握赵国的实权,张耳的人生之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幸运之神没有继续眷顾于他,他还是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当各地的反秦武装风起云涌时,眼看已经威胁到自己的统治的秦二世,只好派出章邯镇压各地的起义军。章邯果然能征善战,他几乎击败了各地的反秦义军,只剩下一个地方没有占领,这个地方就是张耳所在的赵地,所以章邯就带领他的军队开始了对赵地的围攻。那么面对章邯的猛攻张耳将如何应对,这场大战将给张耳带来怎样的麻烦呢? 王立群: 章邯在秦国原来是个少府,在秦国都城受到威胁的时候,秦二世授命章邯让他带兵去镇压起义军,章邯横扫反秦义军,把义军的所有重要将领全部打败杀死,最后章邯看着把整个天下的义军都打光了,打完了,打垮了,只有一个地方没有占——赵,章邯就带领他的军队到赵国来了。到了赵地以后,秦二世又派了一支军队,就是驻守在长城的长城军团,由王离来率领,长城军团的主帅带着长城军团也到赵国来了,所以赵国这个地方就集中了秦国的两大主力,一个是章邯兵团,一个是长城兵团,两大军团集合在一起要打赵国。章邯很会打仗,来到赵地以后他的打法是,首先把邯郸附近的老百姓全部迁走,迁到哪儿去呢?迁到河内郡去,河内郡就是今天河南的焦作这一带。先把邯郸附近的老百姓迁走,第二步把邯郸附近的所有的城全部拆了,夷为平地。这叫什么?这就是后来我们经常用的一个词,这叫“三光”政策,焦土政策,把人迁走,然后把城池给你整个毁掉。这样一来赵国就被孤立了,赵王歇和张耳、陈馀就一下子被打垮了,陈馀就隔到巨鹿城外,赵王和张耳就困在巨鹿城中,巨鹿就成为一个焦点,巨鹿是今天河北的平乡。外面是两大军团,围攻巨鹿的是长城兵团,负责给长城兵团做后勤保障的是章邯兵团,所以,这个赵地就成为当时整个秦末大起义的最关键的一个地方了。这个时候张耳在哪儿呢?张耳被困在巨鹿城中,非常危险,外面的秦军人多粮多,困在巨鹿城中的张耳是兵少食尽,粮食没有了,兵又少,非常危险,所以张耳在城中就不断地派人写信,通知在城外的陈馀,叫陈馀赶快出兵。陈馀被打散了以后收聚了几万打散的士兵,聚集了几万人,但这个时候章邯军团是20万,而这个时候陈馀在外面只有几万人,而从南边过来的楚军也只有几万人,数量都非常小不敢打。张耳是不断的催,陈馀就一再表明说我现在不能打,打也是白打,打是必死无疑。最后张耳就急了,据史书记载,张耳跟陈馀说了一番很重的话,“吾欲公为刎颈之交,今王与耳,且墓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就责备陈馀,我和你是生死之交,我和赵王是旦暮之间,早晚之间就可能被杀死,就这你拥兵数万不肯相救。陈馀就很为难,陈馀要去打的话,几万人肯定打不过几十万的秦军,白给,如果不去打,张耳就一再地催。 后来张耳派了两个将军从巨鹿城中突围出来,跑到陈馀的大营中间逼着陈馀出兵,陈馀说,现在要是出兵打的话,那等于拿那个肉扔给饿狗,一
相关推荐: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我以神明为食
成瘾[先婚后爱]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满堂春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认输(ABO)
碧荷衍生文
失身酒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