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起来,和别人不同的是两个字,一亲二故叫“亲故”,所以这个关系他就和刘邦非常特殊了,那么樊哙在刘邦的一生中间立过很多功劳,他是跟着刘邦,从芒砀山开始跟着刘邦,到沛县起兵一直打到关中,后来到汉中又打败项羽,一直到刘邦称帝,那是跟着刘邦打了“三大战役”,第一灭秦,第二亡楚,把西楚霸王给灭了,第三平叛,平定诸侯王的叛乱,所以樊哙这个“老革命”算是参加了“三大战役”,那么樊哙的功劳也很多,立了很多军功。《史记·樊哙传》有记载,以后我们还会详细地跟大家讲樊哙的军功,我们今天要讲的不是这些东西,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樊哙在刘邦整个生涯中间,他做了三件事情非常值得提。 第一件事叫谏留秦宫,这指什么事情呢?就是刘邦打到咸阳,进到秦始皇的宫殿,一看见秦始皇的宫殿,房子特漂亮,而且里边的财宝特别多,还有那么多美女,所以刘邦当时就想在秦始皇的那个床上睡一觉,不想出来了,第一个劝他出来,不能住,谁劝他呢?就是这个“狗屠”樊哙,樊哙按说是个卖狗肉的,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准,但是当刘邦想住在秦始皇的床上睡觉的时候,第一个阻止他的就是这个卖狗肉的,而且樊哙还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史记》没有,《汉书》没有,《资治通鉴》有,《资治通鉴》写了这么两句话,“沛公欲有天下邪,将为富家翁邪”?意思很简单,说你刘邦,沛公,你想要整个天下呢,你还只想做一个富人呢,你要想要整个天下,你从秦始皇的“席梦思”床上撤下来,你不能住,你要想做个富人,那你就睡吧,你得不了天下,这话很简单。这是宋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写的,我们说明一点,为什么《史记》没有?《汉书》没有,《资治通鉴》有呢。因为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主要参考的当然是《史记》、《汉书》了,但是司马光在北宋初年,他看到的资料比我们今天的文献多得多,所以《资治通鉴》有些资料《史记》、《汉书》没有,但是我们看《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有记载,元代有一个大学问家叫胡三省,这个人很有名,他的名字就是根据《论语》的“吾日三省吾身”取的名字,叫胡三省,胡三省是个大学问家,他的有名是因为他给《资治通鉴》做了个注,我们今天看《资治通鉴》注释就是元人胡三省的注,胡三省在做注的时候,就评价樊哙阻止刘邦住秦宫这件事,这胡三省很有眼光,他说樊哙只是个卖狗肉的,他能够有这样的见解,那应当是樊哙一生中间最大的一个功劳。 画外音: 樊哙是刘邦集团的功臣之一,在西汉开国的过程中他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元代的大学问家胡三省,却认为樊哙一生立了那么多功劳都不值一提,只有阻止刘邦住进秦始皇宫殿是他的首功一件,那么,胡三省为什么把樊哙阻止刘邦住进秦始皇宫殿这件事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呢? 王立群: 我觉得有三条,第一阻止腐败,刘邦要是当天晚上住在秦始皇的宫殿里开始,那他走的就是谁的路呢?就是明代的李自成,就走那条路了,他就会迅速地腐败,樊哙阻止刘邦这样做让他退出来,驻军霸上,这一点我觉得很了不起,我觉得这是胡三省高度评价樊哙的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呢?叫留足后路,我们平时老百姓说话有两个话,大家可以放到一块儿想一想,一句话叫世事难测,社会上的事,人生的事,你很难预料会发生什么,这叫世事难测。还有一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你谋事了,你为什么不能够决定一定能成呢?意料不到的因素太多了,所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跟成事的区别就在于谋事是你的主观努力,成事还要受很多意想不到的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你想不到,刘邦当天晚上光看见(享受),你想刘邦作为一个小亭长,他哪见过秦始皇的床,谁能比过秦始皇的寝宫那么漂亮,不想走,但是他没有想到后果严重,刘邦这是听了劝谏,退出来了,当然樊哙的劝谏,没有起大作用,刘邦不听,后来是张良又烧了把火,这刘邦才出来了,这出来帮了他一个大忙,两个月以后项羽一进来要杀刘邦,这鸿门宴时候我们讲过,刘邦怎么说呢?刘邦就说我来到秦宫我不敢住,我还军霸上以待大王,你看如果你住到宫殿里,你将来还有退路吗?你跟项羽说话的时候,你还能说我退出来就是等您来吗?连谎话你都说不成了,你说谎话得有个根据吧,根据就是我进去了,我没住我搬出来了,我等着你去住了,你要是住进去了你再骗项羽,那项羽还能听你的忽悠吗?忽悠不住了,这叫留足后路,樊哙其实帮了他这个大忙,这都是想不到的事情。第三争取民心,刘邦要是一进来就住在秦宫里边,躺到秦始皇的床上去了,那老百姓会怎么想,你看看这个人跟那个被灭掉的那个秦国的国君一个样,这叫天下乌鸦(一般黑),你一退出来,好了,人家觉得这个人和住在那个屋里那个人已经划开界限了,他是两拨人不一样,把民心争取到了,这都是了不得的事件。 这刘邦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而樊哙这么劝他确实起到这个作用了,这个民心的问题平时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民心的问题是个不得了的问题,你看秦灭六国,六国抵抗了多少年,六国抵抗秦的兼并抵抗了100多年,最后一个一个被秦灭掉了,你可以知道秦多强大,可是当陈胜、吴广振臂一呼起来的时候,天下群起响应,我们以后会讲到一个记载,《史记·陈涉世家》中间有一个记载,这个记载不得了,这个记载说什么呢?这个记载说,当时楚国就是几千人一伙儿的反秦武装,不可胜数,就是你查都查不过来,那可见那不是三股两股,百八十股,那可以说是叫星火燎原,到处都是反秦武装,所以秦那么强大,秦二世也不是吃素的,他调章邯去镇压,秦王子婴即位以后又调兵镇压,秦帝国把那六国一百多年的抵抗都给打下去了,但是全国老百姓一起来,他再也抵抗不住了,三年灭了,而这个民心的获得,实际上是从刘邦住不住秦宫开始的,就已经得到民心了。 画外音: 刘邦得了民心,最终得了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元代的大学问家胡三省认为樊哙一生中,最大的功劳就是阻止刘邦住进秦始皇宫殿,这可以说是很有眼光,那么樊哙一生中除了立下这一件首功,他还立了哪些功劳呢? 王立群: 那么樊哙的第二件功是什么呢?勇闯鸿门宴,项庄舞剑最危急的时候,樊哙闯进来了,樊哙一闯进来起到三个作用,第一,终止舞剑,“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要杀刘邦的这个刺杀终止了。第二件事,樊哙的一番话配合刘邦,樊哙那番话跟刘邦的鸿门说辞前后呼应。第三当刘邦退出来召樊哙想逃的时候,刘邦最担心的我没有来得及跟项羽告别,没有告别你走,叫不辞而别,樊哙说了两句很有名的话叫:“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就是做大事不要考虑细节,行大礼不要拘泥小的礼节,这刘邦才决定一咬牙不辞而别,走了,这个勇闯鸿门宴是樊哙一生中间第二件大功。第三件大功叫擅闯汉宫,擅自闯入刘邦的寝宫,这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要讲一下,时间是高帝十一年,汉高祖刘邦的十一年,第二年刘邦就死了,这个时候刘邦怎么样呢?刘邦病重,病重的时候出来了一件大事,黥布叛乱,黥布是项羽手下的第一勇将,后来被策反投靠刘邦,传出来一个消息黥布叛乱了,刘邦怎么样呢,刘邦这时候病了,病到什么程度呢?病到不想见人,不想听见人的声音,大家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没有,说明你们身体很好,刘邦是在临死前一年得了重病,在重病之中病的不想见人,不想听见人的声音,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大臣们一律不得入宫,不让任何人进去,这个时候情况非常紧急,一方面是黥布叛乱,另一方面是高祖病重,而且汉高祖刘邦不见群臣,史书的记载是:“群臣绛灌等莫敢入”,特意提到“绛灌”,我们前面讲过,绛侯周勃加上灌婴,这是刘邦手下最信任的功臣,十几天不敢进,想见刘邦,刘邦不见,刘邦下诏不见,这些人不敢进,刘邦专门有诏令不见,就在这个时候樊哙来了,《史记》的记载四个字:“排闼直入”,“闼”这个字我们今天很少见,是个“门”,里面是个到达的“达”,这个字读“闼”,“排闼直入”,“闼”是什么,“闼”就是门,什么叫“排闼直入”呢?门一推就进去了,这就叫“排闼直入”,当然我们现代汉语口语就是一推门进去了,用文言文来讲叫“排闼直入”,樊哙一推门进了,皇帝的诏书是不让进,他敢闯,为什么?第一,亲故,他跟刘邦是亲戚、连襟,所以他敢。第二,他是个武夫,不考虑那么多,闯进去了。他一进,大臣们蜂拥而入进去了,到那儿一看,刘邦确实有病,躺到那儿了,躺到哪儿了,刘邦的头枕着一个宦官在睡觉,当然这个宦官,有些人说就是刘邦的男宠,我们不好推测,因为史书记载就
相关推荐:
双凤求凰
满堂春
失身酒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游戏王之冉冉
火影之最强白眼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我在末世养男宠
仙道空间
召唤之绝世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