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背着爸爸和叔叔滚床单(虐心) > 第66章

第66章

恰失去了一点,没有思考过怎么夺了人家秦朝的天下的,陆贾给他点出来了,陆贾点出来了,刘邦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两点,第一叫逆取顺守。第二叫恃力而亡。逆取要顺守,只凭借暴力一定要亡国,这两条说得刘邦哑口无言,所以陆贾在《新语》中间提出来三个重要的观点,第一要反秦之弊,与民休息,这就关系到治国了,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第二要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第三要无为而治。其实这三条: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无为而治是相通的,就是对农民好一点,少向农民伸点手,别老去掏农民的腰包,让农民得到休养生息,陆贾的这个观点奠定了西汉初年将近七十年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画外音: 人们一般认为入汉以后总结秦朝灭亡原因,最有名的是汉文帝时期的贾谊贾谊的一篇《过秦论》,不但使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而且还给人造成这样的误解,似乎只有贾谊认真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其实远在贾谊之前陆贾早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为汉朝的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那么陆贾这位立有如此功勋的重量级人物,为什么没有被刘邦封侯呢? 王立群: 可以说陆贾对西汉政府是立有大功的,但这个人没有封侯,为什么没有封侯?封侯的人都有功,大家看这个,这是《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的曹参的功劳,灭了两个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虏了两个王、三个相、六个将军,还有多少多少人,军功啊,这是灌婴的军功,记载得非常详细,灭了几个国,抓了几个人,俘虏了几个人,清清楚楚,樊哙的军功,每个人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我拿这三条想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汉代封侯是以军功为功,没有军功的像陆贾那样的再有功,没有抓多少人,没有灭多少国,不算功,说明这一点。第二点司马迁的《史记》是根据军功档案写的,司马迁的《史记》是有根有据的,那么这种以军功封侯的制度是惯例呢?还是特例呢?是对陆贾一个人还是对所有人都是如此呢? 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举萧何吧,张良封侯我们讲过了,萧何封侯也有麻烦,因为萧何没有到前方去,萧何一直在大后方做后勤部长,保障刘邦在前线的作战,等到萧何封侯的时候,刘邦说萧何是首功,结果大臣们集体抗议,大臣们说了一番很有名的话:“臣等身被坚执鋭,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就是我们这些人攻城略地,打的这个仗太多了,大的打了上百仗,少的打了几十仗,萧何有什么功?凭什么萧何是首功、第一啊?所有的功臣跟刘邦对抗,这是刘邦第一次遇到大臣的集体对抗,最后刘邦急了,讲了一番话,刘邦这番话讲得很有名,而且这番话,刘邦在中国词汇史上发明了两个词,这两个词只用了一次再也没有用过,一个词叫功狗,一个词叫功人,功狗就是有功之狗,功人就是有功之人,萧何封功劳第一,大臣们不服气啊所以刘邦就讲了一句话,刘邦这样说的,你们看见过打猎吗?大臣们说看见过,他说你们看见过打猎时候的猎人和猎狗吗?他们说看见过,你们知道捕获猎物的是什么呢?大臣们说那是猎狗,指挥猎狗去抓捕猎物的是谁啊?那是猎人,刘邦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你们都是什么呢?你们都是抓猎物的功狗,只有萧何是功人,刘邦这话很粗,你哪能说一个功臣是功狗啊?刘邦就这样说,你们所有的功臣攻的这个城,抓了多少人,那都是像猎狗一样在前面抓,你们都是功狗,指挥你们在前面抓的就是萧何,他是功人,当然我们现在表彰任何一个功臣,说您是功狗,一定不会同意,但是当时这就是一个刘邦发明的褒义词,他这一说大臣们全傻了,你说跟皇帝还去讨论什么,弄了半天,打了几年仗,最后落了个功狗,他在那儿啥也不干,最后他是功人,所以萧何被封为鄼侯,我们举这个例子只在说明一点,西汉初年的,我们讲了这么多集封功臣,其实就是按军功在封,这不是刘邦一个人定的,是所有大臣共同的认识,这叫共识,为什么大臣们集体反对刘邦啊?因为大家达成共识了,为什么随何、陆贾两个人不去要求,那得给我个侯,为什么不去要求呢?他也默认了。 国内学者提出来,西汉初年有一个军功受益阶层,因为立了军功而受益,不光这一批人中间的上层都封了列候了,下层呢?普通士兵呢?普通士兵因为有军功,也得到了爵位,得到了很多特权,从上至下有一个军功受益阶层,这就是刘邦西汉政权的统治基础。 画外音: 西汉五年,刘邦消灭项羽,平定了天下,到了按功封赏群臣的时候了,“功”怎么定,“赏”又是什么尺度,众多功臣意见嘈杂,经过一年多方方面面的考量,刘邦最终才拿出了按军功大小来封侯行赏的方案,那么这个深思熟虑的方案又具有怎样的利与弊呢? 王立群: 当然这个军功受益阶层产生以后,肯定是有利有弊,一件事情出来了嘛,军功受益阶层的出现,利在何处呢?利在于他们是西汉政权的受益者,既然是西汉政权的受益者,他们会坚决支持西汉中央政府,特别是刘邦封的这些列候,下面我们很快就要讲到刘邦诛杀异姓诸侯王,刘邦杀这些异姓诸侯王是凭借着谁去杀呢?是以侯杀王,靠的就是这些列候。 吕后最后她那个集团整个覆灭了,覆灭在哪儿?是因为有一个庞大的功臣集团在和她对抗,这个庞大的功臣集团不是上面周勃、陈平两个人,是一大批人,都是因功受益的人,他们是支持刘邦的,所以功臣派跟皇族派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你吕后再搞出来一个吕氏外戚派,皇族派不赞成,功臣派也不接受,功臣派的力量很大,为什么刘邦死以后,我们前面讲过,讲郦商的时候讲过,说郦商专在死人的时候发挥作用,刘邦死了以后,吕后要杀诸将,为什么杀诸将,这些将领就是被封列候的功臣,他们是支持刘邦的,吕后要想掌权,不把这些人收拾住,吕后掌不了权,所以吕后四天不发丧,想把这些人全杀光,最后郦商一劝,她撒手了,不敢这样做,因为这批人太大了,太多了,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军事势力,所以吕后最后放弃了,不敢动,这是一点。当然军功封侯也带来了一个弊端,什么弊端呢?像萧何,像张良,还问题不大,因为他们靠谁啊?靠刘邦站起来替他们说话,说你们是狗,他是人,你们是功狗,他是功人,就可以给他们封侯,陆贾就不行了,再往后到汉文帝时候,贾谊这些人也不行了,所以军功受益阶层,这个军功阶层他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反倒成为压制后起之秀的一股势力,所以你看那个贾谊在中央政府待了没几年,贬到长沙王做太傅,最后又转到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最后贾谊哭泣而死的,三十三岁就去世了,排挤他的就是绛灌,因为他们是最有军功的人,所以军功阶层出现,固然有它巩固西汉中央政权的这一面,但军功受益阶层也有一个问题,它压制了其他立功的人,所以军功受益者和没有军功有贡献者,他们之间会发生利益冲突,我有军功,我受益他就没意见,我有贡献,我没有封侯我就有意见,这样就会产生冲突,有时候这个冲突还会很激烈,那么这些事情我们该怎么看待呢?请看下集,第一功臣,谢谢大家。 第29章 大风歌(二十九)第一功臣 画外音: 刘邦从起兵反秦以来,在他身边就不断地出现一些能帮他出主意、打硬仗的人,这些人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比如张良、曹参、萧何、韩信等,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刘邦建立大汉朝也是水中月、镜中花,那么在刘邦七年的反秦灭项的战争中,谁能堪称是第一功臣呢?在刘邦集团谁的功劳最大?刘邦心中的第一功臣又会是谁呢? 王立群: 高帝六年,刘邦在十二月和正月连续分封了29位列侯,列侯分封完之后,刘邦还要为这29位列侯排一个座次,所谓排座次就是要把29个列侯中间,排出个一二三四来,这样就面临着一个问题了,两批分封的29个列侯中间谁会排名第一,这个排名第一的人就是大汉王朝的第一功臣。我们前面讲过,这两批封的29个列侯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在这些人物中间谁有可能入选呢?我想有几个人是很有希望的:第一个是张良,张良入选的可能性有两条理由。第一,刘邦自己提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理论叫三杰说,他说他战胜项羽是用了天下三杰,这三杰之首就是张良,他给张良的评价是两句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是三杰之首,作为三杰之首的张良当然有希望被列为第一功臣,这是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刘邦在分封列侯的时候,列侯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自己的食邑,就是你分了多少户,其他人的户数都是刘邦指定的,地点和户数是刘邦定的,唯独对张良,刘邦说了一句话:“自择齐地三万户”,你自己选地方,而且是三万户,在我们所讲过的所有分封的列侯之中,最高的是曹参一万零六百户,许给张良的是三万,唯独这一个,你可以自己挑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召唤之绝世帝王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爸与(H)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痛之花(H)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南安太妃传   实习小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