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重来看应当说不应当有这件事。第二我们再来看那个富人,富人要把自己的孙女嫁给陈平,一家人都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他家太穷,只提这一个毛病,没有说陈平这个人品质不好,没有人这样讲,假如真是盗嫂,那么不说穷了就说这个人品质不好,那肯定不可能嫁给他。 现在最难破解的一点就是刘邦问他的时候,陈平解释了“受金”,他承认,我来的时候穷光蛋一个,我要不吃点贿赂我吃什么喝什么?他解释了,说他自己反复无常,他也解释了,唯独“盗嫂”他没解释,陈平为什么不解释自己和嫂子的关系,有四种可能,第一纯属诬陷,不用辩解,这是第一种。第二陈平辩解了,司马迁认为这是谗言不需要记载。第三刘邦认为盗嫂之事无关紧要,没有问,别人告诉他陈平盗嫂,刘邦认为无关紧要,没问。第四刘邦问了,陈平默认了。只有这四种可能。那么我们根据前面他哥哥的器重、富人的厚望,我们可以基本上断言,前两点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我认为陈平盗嫂这件事情可靠性不大。那么除了这一点,陈平还有哪些方面被后人不认可呢?那就是跟我们刚才说的第二点圆滑世故,陈平属于政坛不倒翁,刘邦、惠帝、吕后、文帝,连续汉初,就是中央无论换什么样的人掌权,陈平永远是政坛重臣,就这一点来说一般人都做不到。我们看陈平,首先应当肯定陈平是个智者,很聪明,洞明世事、善于自保,他的自保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他用迎合来达到自保的目的,手段是迎合,目的是自保,这就是陈平。后人之所以看不起陈平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先看刘邦,他怎么迎合刘邦?有两件事我们都讲过,我们提一下就知道了,比如说刘邦晚年听说韩信谋反,要抓韩信,这件事是个大事情,我们刚才说过了它关系到不是一个韩信,而是韩信以外代表的一批异姓诸王和刘邦的关系,陈平其实最应当做的是什么呢?是调整开国皇帝和开国大臣的关系,是调整君臣关系,而不是迎合刘邦,诱捕韩信,陈平做的恰恰是迎合刘邦,你不说怎么抓韩信吗?我告诉你怎么抓,韩信倒抓了,计谋倒是成功了,留下了后患却是无穷尽的,这是迎合刘邦。 第二件事是抓樊哙,我们也讲过了,抓樊哙是刘邦听说樊哙在自己死了以后,要和吕后联手杀戚夫人和刘如意,所以刘邦火了,要杀樊哙,陈平怎么做呢?陈平是把樊哙绑起来送到京城自己不杀,他不杀樊哙其实是为了自己避祸,后来听说刘邦死了,他快马加鞭进京,他是为了迎合吕后,刘邦掌权他迎合刘邦,吕后掌权他迎合吕后。他迎合吕后有三件事,迎合吕后的第一件事,在汉惠帝死了以后,惠帝七年,惠帝死了,吕后这个儿子多大时候死了,24岁死了,所以吕后非常伤心,24岁吕后的儿子死了,老公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只剩下一个女儿了,她那女儿又不具备政治上的这种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吕后感到很孤独无援,所以这时候陈平主动向吕后提议,让吕后把军权夺走,让吕禄、吕产,让吕家这些人掌了军权,这是陈平主动建议的,陈平是主动迎合吕后建议的,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封诸吕,吕后在惠帝死了以后要封吕姓的人为王,这事办不到,难度很大。第一有刘邦的白马盟誓,第二有王陵为代表的大臣的坚决抵制,两个坎儿过不去。刘邦有白马盟誓白马盟誓的要点是三句话:第一,非刘不王,不姓刘不能封王。第二,非功不侯,没有功劳的人不能封侯。第三,违反这两条,天下共诛之。这就是白马盟誓的三个要点,不姓刘不能封王,这是刘邦开国皇帝定的规矩,吕后要突破这一点很难,你要违背刘邦的遗令,你要顾忌大臣的反对,右丞相王陵就说根本不可能,但是陈平怎么办呢?陈平说可以,陈平说为什么可以呢?高皇帝打下来天下,他可以封他的子女做王,吕太后现在统治天下,她可以封自己的子弟为王,就是谁当皇上谁都可以封自己的子弟,所以陈平公开地支持吕后封诸侯王。 第三个,迎合吕后的第三点是只当和尚不撞钟,中国老百姓有一句俗话:“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和尚就得撞钟啊,你就得干事,但是陈平当丞相不干活,史书记载陈平有这么几句话,这几句话是谁说他的呢?是樊哙的老婆,吕后的妹妹吕媭说陈平的,这样说的:“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就是陈平现在当了丞相以后什么也不干,每天一是喝酒,二是调戏妇女,丞相就干两件事“日饮醇酒,戏妇女”,本来吕媭告陈平是想用这一个把陈平扳倒,这样一做,这样的人能当丞相吗?但是她没有想到《史记》下面写到,吕后听说以后写了这么两句话,“吕太后闻之,私独喜”。吕后一听说陈平天天只喝酒,然后是泡女人,然后吕后心里可得意了,很高兴。这个我们讲过了,在这儿不解释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他为了迎合吕后,解除吕后对他的戒备之心,他不惜以牺牲国事为代价,什么也不干,每天只喝酒玩女人,这样让吕后满意了。 所以说陈平应当说在他的生涯之中,他出了很多奇计,另外他也做了很多事情,但是这个人做事,我们今天看起来,第一,缺乏深谋远虑;第二,为人处事世故圆滑,所以陈平评价不高。当然陈平还属于刘邦在高帝六年十二月第一批封的十侯之中,这是高帝六年的十二月刘邦封了十个侯,十二月封了十个,正月封了十九个,封了十九个侯,就是刘邦第二次批量封侯一下子封了十九个,这十九个中间有两个人很特殊,特别引人注目,那么这两个人是谁?他们为什么引人注目呢?请看下集,《并峙双雄》,谢谢大家。 第24章 大风歌(二十四)并峙双雄 画外音: 刘邦的手下有两个列侯,史书上常常把他俩并在一起合称“绛灌”,“绛”指的是周勃,“灌”就是灌婴,这两个人虽然没有韩信、彭越、黥布的功劳大,但却深受刘邦的信任,并且在后来剿灭诸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周勃和灌婴究竟建立了怎样的功勋,刘邦为什么对两个人如此信任,后人为什么会把他们合起来并称“绛灌”呢? 王立群: 上一讲我们提到,刘邦在高帝六年的正月封了十九个列侯,这是刘邦即位以后第二次大批量地封侯,这十九人之中有两个人很特殊,这两个人经常被称做“绛灌”,这“绛灌”在大臣们中间显得特别扎眼,这是第二批封侯中间的两个非常特殊身份的人,所以《史记》也好,《汉书》也好,只要提到这两个人,经常是“绛灌”、“绛灌”,那么这“绛灌”是谁呢?“绛”是绛侯周勃,“灌”是指颖阴侯灌婴,这两个名字起得很奇怪,周勃是用他所封的那个县代指他叫“绛”,而灌婴不是用他封的颖阴县,而是用他的名,姓灌。 我们先说绛侯,绛是绛县,把绛县封给周勃了,所以周勃被称为绛侯,周勃此人与刘邦是同乡,刘邦对自己的老乡那是很看重的,周勃的祖上并不是沛县人,是个外乡迁到沛县的,但是周勃是生在沛县的,所以这个也好解释,周勃实际上跟刘邦从小都是沛县人,沛县人他就天生的具有几个优势了,第一参军早,第二机会多,第三功劳大,因为他参军早啊。 周勃本人有三大本领,我们讲陈平,陈平的本领就是奇计或者叫奇谋,那么周勃会什么呢?周勃会三个,第一他是编织匠,周勃的手很巧,沛县是个养蚕的地方,他会为当地的人编那个养蚕的箩筐,会编织、会织东西,手巧,周勃这是第一项本领。第二周勃会吹萧,吹萧要有两个功夫。第一手要巧,否则你这几个指头乱按,不成调了。第二发音要正确,而且萧在中国古典民乐中间很难吹,周勃吹萧是干什么呢?周勃当时会吹萧是人家家里有丧事的时候,他去给人家送丧吹萧,咱们现在一般出殡没有吹萧的,放哀乐,简单啊,周勃的第三个本领,他是一个强弓手,就是能够拉硬弓的一个人,他属于预备役的士兵,能够拉硬弓,这个对他后来打仗很有帮助。 就性格来讲,周勃的性格应当说属于憨厚刚直的一个人,但是这个人有一个缺点,不喜欢文化,没有文化,而且不善于言辞,不会说,史书记载有这么几句话写周勃,写得很有趣,“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高帝以为可属大事”。这几句话交代周勃的,这几句话什么意思呢?第一没有文化,第二还看不起文化人,怎么看不起文化人呢?每当他召集一些读书人,在一块儿商量事的时候,他面向东坐,大家听过《鸿门宴》,学过《鸿门宴》,知道鸿门宴上,谁是面向东坐的,项羽东向坐,项羽是面东而坐,周勃每召集人的时候是面东而坐,那是最尊贵的位置,他往那儿一坐先把那些读书人骂一通,然后说:“趣为我语”,什么叫“趣为我语”啊?有话赶快说,但是这个人刘邦认为他可以交代他大事,可以托付他大事的人,那么周勃跟着刘邦立过功吗?立过功,他的功三个阶段,第一反秦,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召唤之绝世帝王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爸与(H)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痛之花(H)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南安太妃传
实习小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