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言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他心里很清楚,自家丈母娘那可是丞相夫人,是身边随时都有多少个人伺候的。 过去看电影,那大地主家扇个扇子都得用个专门的丫鬟,程立言估计自家丈母娘在家里不光扇扇子,端盆倒水都得有专门的人! 这都不用别人说,就看老人家那姿容仪态就能看出来。 人家往那儿一坐,哪怕不穿金戴银,气势上就让人不能小觑。 这种时候,自己不眼里有点活儿,不把家里收拾的好好的,人家能放心把姑娘交给自己? 为了媳妇,也为了一家子人以后不生罅隙,程立言现在是无怨无悔的承担了所有家务不说,还恨不得把所有的事儿都做得尽善尽美。 程立言吃完饭立刻去收拾小屋。 丈母娘也不知道要住多久,但不管住多久,都得在能力范围能让老太太尽量舒服。 程立言先翻找出他们结婚的时候,丁师父给帮忙做的新被褥拿到院子里晒着。 这样下午的时候就可以铺了。 那被褥全是里外全新,一次都没有用过的,老太太应该也不会嫌弃。 收拾好被褥,程立言就跟老夫人商量着要出去一趟了。 “娘,我们这边情况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我们这里毕竟是部队,管理得比较严格,我有些事儿得处理一下。”程立言对沈老夫人说道。 沈老夫人明白程立言这是要去解决自己的身份问题了。 这一点她其实之前就已经猜到了。 早上出门的时候,她不止一次听程立言对人介绍说自己是他干娘,想来他这是要把这个身份落到实处。 于是老夫人当即点头:“你去吧,家里的事不用担心。阿娘也不是什么都不会做,玉瑶和孩子这边有我看着。” 有了老太太这话,程立言就放心了很多。 他又特意给老夫人讲了下门怎么开,灯怎么开,水龙头怎么开,承诺自己会在天黑前赶回来,然后就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地走了。 程立言首先去的是大门口的门卫处。 家属院门口也是有哨兵站岗的。 虽然没有师部大门管得那么严格,但进出也需要登记。 好在这里只是家属院,加上程立言之前管着警卫营,而哨兵本身就是警卫营的兵。 所以程立言想要抓点空子还是能抓到的。 他先在值班本上给沈老夫人做了登记,登记的身份就是自己的干娘,来访目的写的是从平洋县过来探亲。 来访时间他做了点改动,直接写的是今天早上。 这样一改万一将来有人查,也只会以为老人是直接去了医院,然后跟着他们一起从医院回来的。 哨兵虽然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站岗,可这中间是需要换班的。 程立言这么一改动,谁也说不清楚老太太是什么时候来的院子,又是哪一班儿在值的时候进来的。 再说了,院里来来往往那么多人,除非是后期出了什么事有人专门查,就好像当年魏成山家属那样。 一般家里来个客人,只要院里人认可,确定是自家亲戚,不登记的情况也大有人在。 毕竟这年头乡下人识字的都不多。 别说老家来人了,就是军属里能把登记表写清楚的都没几个。 所以,程立言过来补这么一个手续,已经算是非常守规矩了。 补完手续后,程立言骑车去了市里的邮政所,然后给王平原打了个长途电话。 其实师部有长途,程立言自己办公室就可以直接拨打长途电话。 但现在的电话都需要人工转接,更别说在部队,他们每个人的电话,话务班都有可能监听。 为了稳妥,他还是决定跑这一趟。 程立言将电话打过去,让人帮忙找王平原,然后过了十分钟后又拨了过去。 再拨的时候王平原应该刚到没多久,说话还气喘吁吁的。 王平原显然没有想到程立言会这会儿找他,语气里还带着惊讶,接起电话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出什么事了?有啥需要我帮忙的你直接说。” 程立言立刻就笑了,道:“你就不能想我点好?我给你打电话就一定得出事儿啊?我就是告诉你一声,你弟妹生了,生了个小子,我当爹了!” 王平原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语气里带着发自内心地欢愉。 他冲着程立言连道了几声恭喜,然后说自己这两天一定抽空过去一趟,到时候要带着媳妇一起去看看弟妹,也看看小侄子。 程立言这才跟他说:“王哥你先别急着来,你帮我办件事儿吧。” 他这才将需要王平原给他出具一张介绍信的话给说了。 程立言没敢提老夫人和他家的具体关系,只说家里有一个亲戚过来帮忙照顾沈玉瑶坐月子。 但老人年纪大了,路上不小心把介绍信给弄丢了。 现在让她再回去补那太麻烦,可是这边要去街道上办暂住证又急需要用。 所以想请王平原帮个忙,给开一个。 王平原听后丝毫都没有迟疑,立刻就答应了。 第268章 为国祈福 王平原没有问程立言那介绍信要怎么写,直言会寄两张空白的过去让他自己写。 程立言也没有推拒。 这年头说实话是一个特别混乱的年代。 说管得严吧,想查谁,恨不得能把你祖宗八辈都给翻得清清楚楚。 可要说管得不严吧,公检法都被打倒了,好多地方连管户籍的人都没有了,一切以革命为重。 户籍遗失,甚至户籍室被占做别用都是正常现象。 如果不细查,谁也说不清楚辖区都有什么人,都叫什么名字。 王平原沾了程立言的光。 之前因为程立言送的那些粮食,让他们大队成了当年全公社唯一一个没人出去讨饭的大队,因此入了公社领导的眼。 后来领导对他进行了一番调查,又知道他和滨海的125师师部的联系匪浅,部队来做野外拉练的时候,竟然指名要去他们那么一个又偏又远的大队。 能有这样资源的王平原,顿时让公社领导们对他又高看了几分。 这才有了后来正式将他调到公社来负责军民服务工作的机会。 托了程立言的福,一夜间王平原不仅有了正式编制,还因为他当年是在部队是因伤退伍,身上背着战功,领导们送人情,干脆地在调他到公社后直接提了干。 虽然并没有什么实职,但好歹有了干部身份,将来也有了奔头。 王平原心里很清楚,如果没有程立言当初的帮衬,他不会有现在这些好处。 哪怕他当年不拒绝部队的安排,退伍后直接去公社工作,但他一个受伤老兵,又没有什么后台根基,即便去了公社又能给他安排个什么样的工作呢? 能让他去个什么单位看大门就不错了! 所以,王平原对程立言是感激的,同样也是信任的。 别说有程立言作保,他相信这人不会去干什么违纪的事儿。 就算是程立言真让王平原干啥要把脑袋挂裤腰带上的活儿,王平原也不会打一个磕绊! 程立言很感谢战友的信任,他也没再过多解释。 面对这样的战友情,他再用瞎话去解释就没什么意思了。 他只是说:“行,那你抓紧时间给我寄来,我急用。回头等儿子满月我给你打电话,你这个做干爹的可一定得过来喝你干儿的满月酒!” 一句话说得王平原又哈哈地笑了起来,心里满足得不得了。 在程立言为老夫人落实身份而忙碌的时候,沈老夫人也没闲着。 老夫人正在琢磨着让家里再给女儿准备些东西。 以前她没来的时候,女儿这边需要什么都是她自己凭空想的,就算是想得再仔细肯定也有偏差。 例如她习惯使然,一切都想用最好的。 哪怕女儿说了很多次,得低调,要注意影响,她其实那时候也不能很理解。 她选择的东西通常都低调里带着奢华。 在家里自己看着不觉得什么,可要是放在女儿现在的家里,看上去确实有点突兀。 难怪自己送过来那么多杯盘茶盏,那么多布料家什,女儿一样也没拿出来用。 今天在这家里转了一圈,老夫人已经知道要怎么做了。 例如这棉被,表面自然不能动,还得是用这些有些粗的棉布,但内里却可以换一换。 可以将棉花换成蚕丝,这样就会轻软很多…… 捋清楚了思路之后,老夫人坐到小屋的书桌前,拿起桌上程立言事先给她准备好的纸笔,慢慢地写了起来。 不说沈老夫人在这边怎么为女儿的家庭筹划着,单说沈家大儿媳,沈峻元的妻子向春云被公公叫来后听到了那番话后受到了怎样的震撼! 可以说向春云二十多年的认知,都在知道婆婆通过那个盘子去了小姑子那儿的时候,一下子被震得稀碎! 以至于在公公正式地将盘子交托给她之后,向春云抱着盘子的手都在颤抖。 可就算是再抖,她都死死地抱着盘子不敢撒手。 那一刻可以说,向春云觉得哪怕自己没了,那盘子都不能有任何一点磕碰! 向春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主院出来的。 如果不是有丈夫在旁边搀扶了一把,她大概连路都要走不了了。 可即便如此,向春云也没有什么调整情绪的时间。 她回了自己院子后第一件事就是叫来了心腹,让他们往外传播。 说婆婆做梦梦到了已成仙的小姑,小姑让她在佛堂诵经三千卷为国祈福,好以消减之前战争所造成的杀戮之气。 婆婆从今天起就闭门不再外出了,说要在佛堂诚心诵经。 处理完这件事后,向春云又召集来家中管事,重新布置起家事。 总之从今天起,家里任何人从事都要变得低调。 另外家中的饭食也要有所删减,每周需有一日全府茹素。 虽然这事儿丞相府不可能公开对外宣讲,但肯定也得通过各种细节让外人相信—— 她家老婆婆确实是梦到了神女点化,现在闭门不出,是在佛堂诵经为国祈福来着。 至于要诵经多久? 那谁知道呢? 那还得看神女什么时候再给神谕。 沈老夫人在家的时候,其实已经将大部分的家事都交给了向春云来处理,所以做这些安排对于向春云来说不是难事,她很快就安排好了。 只不过那白玉盘却成了她此刻最大的顾忌,她真是看着都有点战战兢兢。 完全不知道要将它如何摆放。 特别是公公和丈夫都特意说明,小姑子往回寄东西是完全没有规律可言的。 通常会先写一个字条过来,然后东西就来了。 所以,这玉盘绝对不可以让别人看见! 所以,原本内院有议事厅,向春云一般都在议事厅处理家事。 可从今天起,她决定将以后议事的地方暂时安排到他们住的院子里。 就在她内室边上的小花厅。 而白玉盘,则被她就放在内室里。 这样,即便是分配活计的时候,向春云也能够保证隔着屋门她能看到盘子,能保证那盘子什么时候都不离开自己的视野。 向春云从把盘子拿回来后,那眼神就没敢离开它一刻。 生怕一点没看见,出来什么东西搞自己个措手不及。 可眼看着该安排的事儿都已经安排完了,那玉盘却完全没有一点动静。 静静地待在桌子上,与平常的盘子没有半点不同。 看到这种情况,向春云都说不出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滋味了。 好奇中带着些微的失望? 好在,她的失望根本没有维持多久。 就在她把周围的人都给打发出去,自己盯着盘子发呆的时候,那盘子里忽然就冒出了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 第269章 红鸡蛋 信是老夫人写的。 信上罗列了很多产妇与孩子需要的东西,这些都是需要送过去的。 除了这些,老夫人还给列了食谱,要求每天按照食谱准备,并且连要哪个厨子经手,要用到什么食方,在什么时辰前必须送到都写得清清楚楚。 向春云这才知道小姑子竟然生孩子了! 刚才公公倒是跟她说了小姑子的奇遇,向春云知道沈玉瑶在死后魂魄去了另一个世界,并且在那个世界借尸还魂了。 她还知道小姑子在那边成了家,嫁了一个跟二弟一样的武官,生活得还不错。 除此之外,她知道得并不多。 一来公公那人本来就话少。 她嫁进沈家快十年了,这十年里公公跟她说的话加起来可能都没有今天那一会儿说得多。 可即便如此,她所知道的内容还是只有零星。 例如,她就不知道小姑子竟然生孩子了! 对于婆婆一下子列了这么多的东西,写了这么长一个单子,向春云倒也没有什么别的感觉。 主要是她公婆一向对待子女都很公平。 如果说有偏向,那肯定还是偏着他们长房多些,毕竟将来会由他们这一房继承家业。 所以,在吃喝用度上,向春云根本不会去和弟妹们计较。 再者说,向春云嫁过来的早。 她嫁进来的时候小姑子还小着呢,还没有她家儿子现在大。 说起来小姑子也算是向春云看着长大的。 当初得知小姑子的死讯时,向春云也是难受得只觉得心都碎了! 如今知道她活得好好的,不仅活着还成亲生子了,向春云这心里真是高兴的直念佛! 都恨不得立刻去佛堂诚心地拜一拜。 所以,她哪里会去计较婆婆所列的东西多少? 她立刻拿出纸笔,亲自将婆婆列的单子誊抄了一份。 然后让自己最信任的陪嫁丫头悄悄
相关推荐:
女奴的等价替换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山有木兮【NP】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篮坛大亨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村夜
淫魔神(陨落神)
红豆
桃源俏美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