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间内心的那种失落根本无法用言语诉说。 看出了几个子女的心思,老夫人叹了口气:“树大分枝,这是常理。难道分了家你们就不是亲人了? 这也是你们父亲的意思,他临走前就惦记这一件事。” 她说着朝几个孩子挥了下手,说:“都打开看看吧。” 几人都打开了手里的匣子。 按照无双国一贯的分家标准,丞相府也是将所有家产先分成了两部分。 一半由长子沈峻元家继承。 沈峻元同样继承的还有沈家族长的位置。 剩下的一半则由另外两兄弟平分。 至于沈玉瑶作为出嫁女,分到的只是父母留给她的念想。 这一点沈玉瑶非常的认可,她要那些家产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不是父亲和阿娘留给她的,都是一些明知道她会喜欢的字画、古籍,她甚至连这些都不会要。 自从买了海市的房子,将空间里的钱财又过了一次明路后,沈玉瑶如今已经不打算再把空间内的东西往外拿了。 因为以她和丈夫的收入,实在解释不清楚那些东西的来源。 说是从娘家继承的,可继承的再多也有个底儿,还能无穷无尽? 别说前身的母亲还是庶出,是个被遗弃的姨娘养的。 就是嫡系,也不应该能留下那么多东西。 如今无非是时代变了,没人较真儿,若真有人追究,沈玉瑶自己也说不清。 所以,她对于从父母这里再继承点什么真是完全没有一点想法。 若不是不愿意忤逆爹娘,不愿意让他们的心意落空,沈玉瑶连名单里的书画都想拒绝。 三兄弟里若论起经济实力,最强的肯定是老二沈峻山,最差的必然是老三沈峻林。 身为将军,又是守着边关的将军,一场大战下来,收获就不在少数。 不然为什么每年的年礼,沈峻山给妹妹一家送的基本上都是金银珠宝,给两个孩子送的全是金子做的各种物件? 那些生肖、玩物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金疙瘩! 主打一个财大气粗。 而老三沈峻林走的是科技救国路线,他自从当年在父亲面前许下承诺说要让无双国的子民全都能吃饱之后,这些年一直在兢兢业业的为此而努力。 哪怕中间有一段时间去钻研了电力、水利,可也是为了农业服务。 他可以说大半辈子都在与土地打交道。 当年沈家最清风霁月的三公子如今满脸沟壑,手指上全是老茧,看着和个村里的老先生没什么区别。 天天和土地打交道的人,又能有多少余财呢? 哪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沈老丞相与夫人对于几个子女的情况知道的一清二楚。 所以,他们留给老大的是丞相府这座祖宅,以及家里大部分的田地、山地、几处院子以及其他的不动产。 这些都是祖辈传下来的,不可分割。 而给老二儿子的,则是一处位置非常好的大宅子。 老夫人说:“知道你非奉旨不能回京,但那单指的你,并不包括我的孙儿们。 明睿我就不说了,你肯定是要带在身边的。明理和明昇还没长成,谁也不知道将来他们是个什么想法。 若是他们有谁不想从军,你可不能拦着。就像是当年我和你们父亲从来没有阻止你的想法一样。 这宅子是留给我的孙儿们的,若是哪一天他们想回来了,无论是科举还是别的,总得有个住处。 还有将来,待你有干不动回来的一日,也得有个归处。” 听母亲连自己将来落叶归根之处都想到了,想到父母对子女的慈心,沈峻山不由得潸然泪下。 老夫妻给三儿子的则大部分以实业为主。 除了一套三进的院子之外,其他的主要是京城以及邻近几座大城的商铺,店面。 另外还有几座农庄以及山林。 全是不用照管,只需要派人照看就能源源不绝给他们带去银钱和吃喝的产业。 一看这些东西,任谁都能感觉到为人父母的苦心。 这是老夫妻俩生怕儿子一心为农,不事生计,将一家人给饿死啊! 看着自己手中的单子,三儿子沈峻林简直有点哭笑不得。 他望着老夫人道:“阿娘,儿子还不至于此。” 他是有俸禄的,而且因为近几年的成绩突出,皇上给予的赏赐也不老少。 而且沈峻林家里还有个精明的贤妻,钟灵玉管家很有一手。 所以,他真觉得自己家的日子过得没有母亲想的那么窘迫。 可老夫人显然不这么认为。 她摆了摆手说:“这是我和你们父亲一起商量决定的,给你们的只管收着就行,别的就不用再说了。 这些是家里的东西,至于我的……” 她顿了一下:“待我再整理整理,过些日子给你们分吧。” 老夫人当年嫁入相府的时候也是十里红妆。 虽然几个儿女婚嫁的时候,她已经将嫁妆大多数的都分给他们了,可手中还多少留有一些。 特别是一些经营不错的铺子,她怕换了人把好好的生意给耽误了,所以就没有分。 而此时,她觉得也到了要再行分配的时候了。 第491章 父亲的手札 既然已经分了家,几房就得趁还没离京的时候把分得的家产处理一下。 包括沈玉瑶也不能立刻回家了。 父母留给她的东西也需要清理一番。 所以,这天晚上他们一家人都没有走,收拾到了好晚。 第二天一早,沈玉瑶带着家人去找母亲辞行。 哪怕再不舍也不得不回去了,小毅和南熹都还得上班。 可谁知道当她赶到母亲的后院时,却发现几个哥嫂都已经到齐了,全都在门外等待着。 她不由得快走了几步,问:“母亲呢?” 沈峻林看到他们,朝程立言招了招手,然后才解释:“三月说母亲一大早就去了佛堂,现在还没有出来。大哥已经进去找了。” 听到母亲早上还好好的,还能自己去佛堂,沈玉瑶放下了心。 她正想再和哥哥们说几句话的时候,就听到里面一阵骚乱。 她脸色顿时一变,拔腿就往里面跑。 与她同样反应过来的众人一哄而上,全都朝佛堂跑去。 而随着越来越近,几人同时听到了他们大哥悲痛的呼喊声:“母亲,母亲,娘!” 沈玉瑶脚下一滞,忽然就走不动了。 眼泪滚滚而落。 程立言从后面托住了妻子,心里也跟着一沉。 不用前去他也能感知到发生了什么事。 想到昨天看上去还很精神,处理起事情还有条不紊的岳母,他在心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谁也没有想到,老夫人在处理完了沈丞相最后的嘱托之后竟然选择了与他同去。 家中的几个儿女谁也受不了这个噩耗,几乎全都傻了。 原本就风餐露宿,就靠着胸中一口气支撑到现在的沈峻山,更是直接病倒了。 沈峻山是军人出身,身强力壮,这么多年除了受伤基本就没有生过病。 而这一病,竟有点病如山倒的感觉,发高烧到连床都起不来了。 父亲的头七刚过,母亲就跟着撒手人寰,各种事项一下子全都朝着沈峻元砸了过来。 哪怕如今的他已经官至一品,面对这么多的事情也难免有点力竭。 沈峻林只能竭尽全力的去帮助兄长迎来送往。 家里刚刚分家,东西都收拾到一半,几个嫂子除了要哭灵还得抽空收拾各家的东西。 二嫂更是还得照顾二哥。 在这种情况下,沈玉瑶心里有再多的难过也只能收着,跟着在家里做一些能做的事情。 待老夫人的葬礼结束,待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大哥代表母亲按照留下的清单将东西给弟妹们分好之后,半个月都已经过去了。 沈玉瑶一家终于回了自己家。 回来后,沈玉瑶意料中的大病了一场,在床上足足躺了半个多月。 待她终于收拾好了情绪,能从床上起来时,冬天都已经来了。 屋里有些冷。 沈玉瑶拿夹子拨了拨壁炉里烧着的炭,又往里面添了几块。 然后起身去厨房给自己倒了杯茶水。 她的空间里还有好几个食盒。 虽然阿娘已经去世,可大嫂还是按照阿娘在时一样,每天都会按时送食盒过来。 里面放着的是他们一家四口爱吃的东西。 当初沈玉瑶曾经有心想和大嫂说一下,让他们不要再往自己这边送吃的了。 她都这么大了,儿女都已成人,不用再为了她而忙活。 可刚把这个打算说出口,就被程立言给制止了。 程立言说:“还是让大哥大嫂他们送吧,不让送他们会不安心的。” 沈玉瑶沉默了一下,然后立刻明白了丈夫话里的意思。 爹娘过世,三个哥哥如今最担心的应该就是自己一家会和家里疏远吧? 不管是看在兄妹感情方面,还是为了家族的长远着想,他们都不会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虽然沈玉瑶不觉得她和兄长们的感情会淡,但既然这样就别做让他们担心的事情了。 所以,她没有再提不让送食盒的事儿。 不仅如此,还主动催促起丈夫,让他抓紧时间帮明晨办理落户的事儿。 现在,明晨的事儿已经办的差不多了。 户口已经办好了,就落在了自己家。 学校也联系了,联系的是沈玉瑶他们院校的子弟高中,说好了等过完年就可以去旁听。 这个学校的教学条件不错,当初小毅和南熹都是这学校毕业的。 端着茶水还有家里送来的点心,沈玉瑶在窗边的小桌前坐下,然后翻开了放在桌上的,那本写着熟悉字迹的手札。 说是手札,不如说是父亲留下的日记。 在此之前,沈玉瑶从来都不知道父亲竟然还有记日记的习惯。 那日记是从她落水那一年开始的。 翻阅着父亲的日记,沈玉瑶仿佛重新走过了二十年。 不过是站在父亲和阿娘的角度走过的。 她感受到了父母当年的痛苦和不甘,也感受到了得知她还活着后的欣喜。 父亲留给沈玉瑶的日记不止一本,是厚厚的一摞,十几本有余。 里面有他记录的家事,有他的感悟,还有他读书后的一些思绪。 后来甚至还记着小毅与南熹说过的一些童言童语。 开始翻看的时候,沈玉瑶只觉得心痛得如同刀绞,对父母的思念让她连呼吸都能感受到疼。 可时间长了,看得次数多了,她感受到最多的是父亲殷殷的期望,还有拳拳的爱。 每次翻看都让她感觉自己还被父母的爱所包围,自己并非没有来处。 因为妻子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程立言最近没有什么事的时候都会提前回家。 今天他进门后看到的场景如同这段时间经常看到的一样,妻子还是坐在桌边,手边放着茶和点心。 只是那茶早已经变得冰凉,却一口都没有喝。 点心更是动也没有动。 程立言不知道妻子在这里坐了多久了,但他知道这人肯定又是一整天没有吃过东西。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却又要佯装什么也没有察觉。 他走过去将手搭在妻子的肩上,故作开心地问:“想不想吃烤鸭?我刚才回来的时候忽然想吃那一口了,怎么样,赶紧换衣服,咱们现在去一趟?” 沈玉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这两天咱俩抽空去一趟四合院吧。” “去四合院干什么?” “我想收拾收拾,以后搬到那边去住。” 第492章 最珍贵的礼物 “好。”程立言毫不迟疑的回答。 他明白妻子的心思。 那四合院想当初说是由他亲自监管着,还不如说是由三舅哥与岳父一起看着建成的。 那房子从木料到砖瓦到花格,家具…… 无一不是那爷俩一起商量着,按照妻子的喜好一点一点研琢而成。 说是他们送给妻子的一份礼物,一点都不为过。 所以,哪怕那房子过于大,哪怕妻子每每提起总忍不住的发牢骚,说太远,搬来搬去太麻烦…… 可每年,他们两个人总会要过去住一段时间。 为的是增添点人气,也为了不让家人的心意失了华彩。 “我待会儿给王军打个电话,让他们把锅炉烧起来,把屋子收拾收拾,咱们明天就搬。”程立言说道。 王军是他们军区的一个退伍兵,因为在训练时出事故伤了腿,不得不退伍。 王军家是农村的,家里条件很不好。他身有残疾,回去后乡里也给安排不了什么好的工作,也挣不着什么钱。 程立言舍不得自己的兵回家受委屈,就跟他商量着让他把老婆孩子都接到京城来,一起到四合院那边给他看房子。 平时只要看着那房子不进贼,不被人搞破坏,顺便浇浇花,打扫打扫卫生就行。 王军自然很愿意。 说起来这一家人已经在四合院住了快十年了,把那房子收拾得什么时候都干干净净,随时过去住都没有问题。 沈玉瑶他们要搬家自然比普通人方便,只需要把平时常用的东西放进空间就可以。 所以第三天一大早,夫
相关推荐:
我的傻白甜老婆
鉴宝狂婿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婚里婚外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淫魔神(陨落神)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新年快乐(1v1h)
篮坛大亨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