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合家欢(骨科 姐弟 1v1) > 第225章

第225章

说,那样的房子属于稀缺资源,可遇不可求。 但对于国家来说,那样的房子应该也不是特别难得。 特别是用一栋破旧的老房子来换一个无价之宝,哪怕他仅仅提上一嘴,必然就会有相关部门去帮他想办法,帮他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于是程立言道:“这事儿交给我办,我回去后就去处理。” 这种事他不提沈玉瑶肯定也是要交给他去办的。 听他这么说,满意地嗯了一声就不再多想。 从海市回到京城后,程立言果然如他承诺的一般,找到了相关部门提出了有偿捐献的想法。 听说是沈玉瑶拿出来的东西,立刻就引起了重视。 毕竟,此时的相关领导谁能不知道那位沈同志是个深藏不露的? 家底厚实的让人叹为观止! 但惊叹归惊叹,作为能够代表国家的大领导,并没有谁对此有任何的想法。 开玩笑! 泱泱大国哪里能去觊觎人家私人的东西! 更何况还是正经的爱国人士。 当年杨玉芝不远万里从美丽国回来想要夺走沈玉瑶财产的事儿大家都知道。 也知道沈玉瑶宁可把财产捐给国家,也不让那样一个外籍人士带出国的壮举。 这样对祖国有着深沉爱意的公民,国家必然也会给予回报。 这些年沈玉瑶能够在各方面都顺风顺水,哪怕家财万贯也没有受到过任何的刁难和危险。 很难说没有国家在背后给予的保护和支持! 如今当程立言提出沈玉瑶要再次为国家捐献瑰宝时,相关部门又一回轰动了! 至于他们提出的想要海市的那套房子—— 小问题,那都不是事儿! 第473章 有房有铺 在沈玉瑶与程立言一起签订了捐献证明的第二天,相关部门就派出去了一个工作组,专门负责帮他们去谈那栋房子的收购问题。 国家出面,那效果自然是杠杠的。 房子很快就谈了下来。 因为那个金枝玉叶实在是太珍贵了,一经捐出,没有多久就被定为了国家一级文物。 堪称国宝级文物了。 又因为沈玉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捐献了,大领导知道后,给了工作组一个特批。 本着不能让捐献者吃亏的原则,工作组这次海市之行,不仅仅为沈玉瑶他们买回了那栋房子,还又帮他们买下了房子附近的两个位置非常好的门面。 说是领导特批,与房子一起过户到了沈玉瑶的名下。 除此之外,工作组甚至还在当地找了一个专业的修缮工程队,是以前修缮过老房子的专业队伍。 承诺会将那栋房子进行一个整体的修复,保证“修旧如旧”,让那栋历经沧桑的建筑重焕青春。 当工作组的同志回到京城,将房子以及店铺的过户手续交付给沈玉瑶的时候,她真的是惊呆了。 她完全没有想到,就这么点小事竟然还惊动了大领导! 看到她那个样子,工作组的组长笑道:“小沈同志,这哪里是小事?你这些年捐献给国家的宝物国家都有记录。 领导说了,人民群众的拳拳爱国之情是好的,但是也不能让人们群众吃亏。 这房子和商铺都是你应得的。 房子有价,国宝无价。我们还是要感谢你的这份心胸和气度。 以后若有什么需要我们出面的事情,请尽管提!” 沈玉瑶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离开海市仅仅两个月,她竟然有机会再来一趟! 沈玉瑶是请假来的,自然没有带小毅和南熹。 带自从上回来了海市之后,明晨终于拥有了和姐姐一样的穿越能力。 如今他来的比起明月还更勤快一些。 毕竟明月如今已经是大姑娘,再有不到两年就要及笄了。 此时正被她阿娘带着学管家。 而明晨年纪还小。 家里又有心让他趁着年纪小多见见世面,也不太拘着他跑来跑去。 所以,他现在但凡有一点时间就往这边来,与沈玉瑶处得那是相当亲近。 知道沈玉瑶又要到海市去,他颠颠的就跟了过来。 因为即将十一,程立言走访,视察的任务重,根本没法跟着一起来,所以此次海市之行也就只有小明晨与沈玉瑶作伴了。 她还挺乐意带着这个小侄子。 沈玉瑶去一方面是要与修缮的工队沟通一下关于房子维修方面的想法,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她要去看看国家帮她选购的那两间铺子。 毕竟在此之前她并没有在海市购买商铺的打算,所以压根就没有关注过这一块儿。 拿着那两个房本,她甚至完全没有印象那房子是什么样的。 因为程立言提前打过招呼,这一回是由文虎负责全程接待。 文虎知道了,那就意味着吴玉兰和程卉卉也都知道这件事了。 于是那天母女俩也都跟着跑去接站了,使得沈玉瑶的此次行程变得更加热闹。 吴玉兰之前是真不知道沈玉瑶在海市买房了,更不知道她不买是不买,一买竟然如此大手笔! 前几天女儿回来跟她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吴玉兰整个人都惊呆了! 为此昨天还专门跑去看了看那栋房子。 一直到站在了房子跟前,她都没法相信这是真的,还觉得跟做梦一样。 沈玉瑶这回依然住在部队招待所。 因为有文虎全程陪同,住在那里更方便一些。 之后,沈玉瑶用了两天时间与工队的人沟通,和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另外又改了几个房间的装潢,使之更方便日常生活。 同时她也去看了自己的那两个铺子。 海市这边的铺子和京城的铺子真的不太一样。 沈玉瑶在京城的那两个铺子全都是并排的几间四四方方的屋子,全都是大门大窗,讲究一个透亮。 而海市这两套房子全都是门面不太大,但纵深很长的那种房子。 两套房子的套内面积一个是八十多平方,一个是一百二十多平方。 八十多平的是一楼的一个套房,有点类似于前店后家的那种感觉。 后面的那间屋子还带着一个阁楼。 另外那个则是楼上楼下两层,屋内有一个木质楼梯相连。 沈玉瑶第一感觉就觉得这铺子可使用的面积实在是太小了,她甚至都想不出能租给什么人使用。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跟着一起来看房的吴玉兰则羡慕地一直惊呼,说这样的铺子在海市都难找。 实在是从地段到大小,到布局哪儿哪儿都好! 以至于沈玉瑶一度都有点怀疑,自己和吴玉兰看得不是同一套房子。 在确定沈玉瑶并没有打算自己用这铺子做点什么,而是只打算对外出租之后,吴玉兰纠结了一下,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问:“玉瑶,那个小铺子你打算租多少钱一个月?如果差不多的话,能不能优先租给我啊?” 第474章 开服装店 吴玉兰孩子大了,丈夫工作又忙,一天到晚的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早就待得烦烦的了。 再加上海市又不是安淮,安淮拖拉机厂好歹周围都是熟人,没事了还能找人说说话。 哪怕吃个瓜看个热闹也能打发无聊的日子。 可在这边,周围的人都不熟,她也掺和不进去。所以每天就只能在那个三十几平的小家待着,闷也闷死了。 这两年政策明显好了,吴玉兰甚至还参加了好几回交换会。 她明显感觉到交换会的品种在增多,除了一些本市的货物外,现在都开始有外地的货物涌入了。 这一切都说明政策确实是放开了,国家提倡个体经营这并非一句空话。 吴玉兰是吃过自己做小生意的甜头的。 不然当初她那几千块钱是怎么挣出来的? 吴玉兰其实早就想做小生意了,只是一直缺乏契机。 她自己其实都没有仔细想过,这生意要怎么做? 可在看了沈玉瑶这房子后,她的心忽然一下子就敞亮了。 她努力按捺下内心的激动,对沈玉瑶说:“玉瑶,我想开个服装店,那种前面是铺面,后面是加工点的。 我们巷子里有一个阿婆,从解放前就是给人家铺子做衣服的,她的手工很好的。 我之前看过她给人家做的连衣裙,哎呦呦,那绣花的水平和你也差不多了。 我想着把这铺子租下来,然后请那个阿婆来帮我,一边接来料加工的单子,我一边再去进点货。 进货这一块我还有点渠道,能弄到些很时髦的款式。 我想着这两方面一起来,生意一定能够做起来的!” 沈玉瑶以前帮阿娘管理过成衣铺子。 她其实觉得与其这样从两方面下手,还不如专精一样。 例如把来料加工这一块做好,做精。 做到谁人想起做衣服,第一个就能想到你。 但她又觉得这种方式对于吴玉兰来说,大概也不太现实。 毕竟掌握手艺的人不是她。 请来的人,相处的好时一切皆好说,相处不好很容易变成给别人做了一盘菜。 真要名头打出去了,那人另起炉灶,那才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更何况好名头是要熬的,而这中间所花费的也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越想,沈玉瑶越觉得吴玉兰这样的想法没什么错处。 再说了,做生意嘛,哪里有一开始就处处妥帖,处处合适的呢? 边干边慢慢调整也来得及。 于是她道:“行啊,想用你就拿去用好了。价格……” “价格我按周围房子的均价给你。”吴玉兰连忙说道。 沈玉瑶直接笑了出来。 果然是多少年的姐妹,相互间真是了解。 自己还没出声,这人就知道她要说什么。 她摇了摇头,说:“行,那押金就不要了。我连你住在哪里都知道,还怕你卷款而逃吗?” 吴玉兰也笑了起来。 说是按照周围的均价收取租金,不过沈玉瑶还是坚持给吴玉兰免了一个月的租金。 说给她一个装修的时间。 可其实这房子干干净净的,连做仓库的阁楼都有了,还需要什么装修啊? 只需要稍微打扫一下就可以用了。 但吴玉兰也没有拒绝沈玉瑶的好意,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不过同时她也提出让沈玉瑶将另外一套铺子出租的事儿交给她来处理。 毕竟两套房子挨着,人来人往她看着方便。 再说了,如果在这条街上做生意,吴玉兰觉得自己对于周围情况的了解必然是比沈玉瑶要多的。 到时候房租的高低肯定不能让她吃亏。 沈玉瑶原本打算把这活儿交给二虎的,既然吴玉兰提出了,她也乐得做个甩手掌柜。 不过说起她在海市买房,最高兴的人莫过于沈天晴了。 老太太知道这个消息后,竟然连腰板看着都比之前挺直了几分,精神头也好了。 每天把两个儿子使唤得团团转,硬是让他们分了工,每天都必须有一个人来工地转一转,检查检查。 哪怕沈玉瑶一再说已经一切都安排好了,老太太也不愿意。 用老太太的话说:“人家工人就是来干活的,论起精细哪里有自家人精细?放心吧,大军、二虎他们上心着呢,保证不会被人给糊弄过去。 他们要是连这点能力都没有,看我用扫帚抽他们!” 大军和二虎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听了老妈这番话也没有一个反对的。 都冲沈玉瑶直拍胸脯,让她将这事儿交给家里就行。 这一家子都不是不懂事的人。 老娘手上的金镯子,还有媳妇小金库里的金如意都是怎么来的,他们兄弟俩都清楚。 沈玉瑶对他们好,他们自然也会回报。 房子的事儿都交出去后,沈玉瑶安安心心的带着明晨玩了几天。 这次只有他们姑侄两人,就玩的非常随意。 他们在大街小巷都走了走,去看了看市井人家的烟火,去尝了散落在民间的老手艺。 另外还带明晨去看了大海,去坐了轮船。 两人在海市足足待了十天,一直到沈玉瑶的假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回去的时候,小明晨的脸都圆了一圈。 第475章 噩耗 日子过得平顺时间就显得很快,转眼五年过去,时间已经来到了1989年。 这一年,小毅年满二十岁了,已经是海市舰艇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 说起来,这还是文虎的母校,当年他也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 或许与程家相关的孩子都有一点大海情结。 当年陈冰选择了做海军,如今已经在海鹰团待了七年,早已经是一名正营职军官。 文虎虽然没有上舰,可所在部队也是海军,也是一名光荣的海军军官。 文虎在去年的时候和卉卉结了婚,两个人将家安在了部队。 好在卉卉大学毕业后分配的那所中专院校距离他们所住的地方不远,每天骑车上下班也很方便。 吴玉兰的生意中间出现了几次波折,后来她还是和那个老太太拆了伙。 如今专门雇了一个小姑娘给她看门店,她外出进货。 因为眼光好,又会经营,此时的吴玉兰在海市已经有了三家店铺。 除了沈玉瑶那一套外,另外两套都是她买下来的。 不仅如此,吴玉兰还给卉卉买了一套房子,面积比他们老两口住的大多了,足足有六十多个平方! 用她的话说就是:“部队的房子再好那也不是自己的,一旦离开就要上交。 你看看你沈阿姨,肖阿姨,他们搬来搬去的,最后不都是自己买了房子? 妈妈这是帮你一步到位!” 据说因为买房子的事儿,宋文丽和他们家老冯还专门来了一趟海市,将能拿出的积蓄一股脑全都塞给了卉卉。 冯家和吴玉兰家不一

相关推荐: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桃源俏美妇   沉溺NPH   开局成了二姐夫   女奴的等价替换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万古神尊   婚里婚外   猛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