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战火与蔷薇 [二战] > 第217章

第217章

那边倒是换上装备已经练起来了。毕竟人家以前就是干这个的,比他们可专业多了。 林嘉熙那边也不错,他长着一双大眼睛圆脸蛋儿,看起来就很有亲和力,脾气又好,耐性十足,小朋友们可喜欢这位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两个英文单词的大哥哥。 顾染觉得,高梓逸是他们几个当中最适合退役之后从事教练工作的人。他性格沉稳,教学严谨,是真的抱着让小朋友们学到东西的态度在叫教他们滑冰。 池朗就不一样了,他自己就是领头调皮捣蛋的那个,那叫一个闹腾,满操场都是他们那一组打闹的身影。 一生要强的顾染同学怎么能输给别人呢?虽然他没有练过轮滑,但是并不妨碍他教学生。一边支个耳朵在孟语乔那边偷师学艺,一边现学现卖,拿来教自己带的小朋友。 虽然滑冰和轮滑不一样,但是基本的步伐,掌握平衡,转移中心都是相通的,再加上顾老师严格要求,教出来的小朋友有模有样,不一会儿,就能在标志块之间穿梭自如。 在这一帮小朋友里面,顾染他们还真就发现了一个不错的苗子。 小男孩又小又瘦,一蹦三尺高,跟个窜天猴似的,运动细胞特别发达,平衡性也很好,穿上轮滑鞋还没怎么教他,没一会儿,他自己就能动起来。 顾染专门问了老师,这孩子八岁,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下面还有弟弟妹妹。 休息的时候,顾染冲他招了招手,把人叫来跟前:“你想不想学习滑冰?” 小男孩说:“这不就是在滑冰吗?” 顾染摇了摇头:“不是这个,是真的冰,穿上冰刀,在冰面上滑那种。” 小男孩问他:“在哪里学?” 顾染想了想:“至少得去市里,或者省城。” 小男孩笑着摇了摇头:“我家没钱,弟弟妹妹还要读书呢。” “不提这个,你就回答我,想,还是不想?” 小男孩思索片刻,问道:“学了也能想你这样拿冠军吗?” “大概率不能,得看你够不够努力。” 小男孩咬着下唇点了点头,问了个让顾染意想不到的问题:“学滑冰管饭吗?” 顾染叹了口气:“你是饿了吧。” “……” 回去的路上,顾染和两位教练提起这件事情。徐清笑道:“刚才我还和程指导说呢,那孩子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只是受条件所限,就算是他们省里也没有开展任何冰雪运动。” 顾染想了想说道:“要不咱们找王指导问问,他们会定期选拔小运动员。” 程森好奇的问道:“你怎么对这事儿这么上心呢?” 顾染回头看了一眼,池朗和林嘉熙正在打闹,孟语乔和高梓逸蹲在路旁研究一株植物。 顾染小声说道:“我认识小高师兄的时候,他已经十五六岁了,不过看到那个孩子,我就忍不住想,小高师兄七八岁的时候大概也是这个样子。” “我想帮帮这个孩子,说不定未来的他会成为下一个高梓逸。” 徐清和程森对望一眼,用手肘撞了撞对方的胳膊:“师兄,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程森叹口气:“我去联系一下,这孩子条件很好,应该有专业队愿意培养。” 正值傍晚时分,夕阳染红了天边一大片云彩。几个人漫步在田间小道上边走边聊,倒是一点也不着急。 导演组也不催促他们,摄影师就在一旁跟拍,记录他们的闲暇时光。 不远处,有几个身着工装的人正坐在路边休息,走近了,大家才看清楚,他们工作服背后写着“国家电网”几个字。 路过的时候,人家看到他们这边前呼后拥这么多人,还有摄像机跟拍,也挺新鲜,就多看了两眼。 池朗自来熟的跟人打招呼:“太阳都快落山了,几位师傅还忙着呢。我们这边是停电了吗?” 其中一位师傅摆了摆手:“没有。只是夏天快到了,用电高峰期,我们提前过来检修。” 顾染看了一眼他们检修的电缆,看起来非常粗,并不相识农村的民用电,倒像是专门给大型工厂输送电力。 他觉得奇怪,这个地方很偏僻,几个村落加起来也就一百来户人家。这个地方晚上还挺凉快的,就算是夏天,也不太能用得上空调,怎么会有工作人员专门为了夏季用电高峰期来提前检修电缆。 于是,他随口问了一句:“这里高峰期能用多少电?” 工作人员笑了笑:“一年好几亿吧。” “啊???” 别人对这个数字或许没什么概念,但是顾染是个标准的理科生,思维非常活跃。 对方说的好几个亿,单位应该是千瓦时,这是一个能量量度单位,表示一件功率为一千瓦的电器在使用一小时之后所消耗的能量。 好几个亿是什么概念,三峡大坝的每年的发电量是一千亿千瓦时左右,这一个小小的山区不足一百户人家,一年能用掉近千分之一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 顾染走了两步,忽然回过头来,向那几位工作人员说道:“这附近应该是有个大型数据中心吧。” 师傅们露出十分惊讶的表情:“聪明啊小伙子,你是怎么猜到的?” 顾染笑了笑:“第一是这里距离三峡大坝很近,电力充足且便宜,况且水力发电能够大大降低碳排放。第二是这里的气候,群山环绕,气温常年保持在12-14℃,即便是夏天也只有20℃左右,相当于给服务器装了个天然的空调,一年下来,电费就能解约几十个亿。” “世界上这些互联网巨头的数据中心不是在深山老林,就是在北极圈,还有往深海里沉的。不是他们的数据有多机密,单纯就是节约电费罢了。” 师傅说了个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名字:“今年年初刚建成,最近才投入使用。这不,夏天快到了,我们得过来检查一下,确保他们的用电保障。” 这是顾染的专业,提起这个,他的话就多了起来。开始给大家科普什么是东数西算,什么事数字化基建:“未来二十年,许多行业都将陆续向数字化转型。这就需要大量的大数据中心作为支撑,所以,国家需要提前布局,在中西部地区建设多个算力枢纽,将东部互联网发达地区的数据,放在西部数据中心进行计算。” 顾染的目光落到远处巍峨的群山之间:“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数字化时代,星辰大海中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看着孩子滔滔不绝意气风发的样子,徐清心里说不出的感慨。对于别人来说,奥运就是毕生最大的舞台。 但对顾染来说,这只是他人生中一幅精彩的篇章,翻过这一页,后面还有新的领域,新的高峰等待着他。 徐清伸出手,从后面拍了拍顾染的肩膀:“你才不是什么螺丝钉,你是天边最璀璨的那颗星。” 第172章 番外二 在“冰锋”论坛的短道速滑子版块, 忽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帖子——“今年的图灵奖提名好像有一位华人科学家。” 楼主:“人在漂亮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读书, 导师有熟人在计算机协会,据说今年有人提名了一位华人科学家,但具体获奖名单还没有公布,所以我也不确定。” 1楼:“图灵奖是什么奖?” 2楼:“不知道,没听过。” 3楼:“难道是国际滑联主办的新赛事?” 4楼:“国际滑联哪有什么新赛事?” 5楼:“所以,图灵奖到底是什么?” 5楼:“艾伦·麦席森·图灵,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 人工智能之父。二战时期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 为盟军取得二战胜利立下功劳。为了纪念这位计算机科学家, 美国计算机学会设立的计算机奖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图灵奖是计算机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被誉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7楼:“听起来很牛逼。” 8楼:“确实很牛逼,不过,楼主的帖子是不是发错地方了。这里是冰雪运动的论坛, 短道速滑子版块。” 9楼:“非要说短道速滑和计算机有什么关联, 我倒是想起一个人。” 10楼:“短道速滑和计算机能有什么关联,就算运动员退役选择继续读书,学的也是经济管理、体育教育一类专业。计算机这种专业性特别强, 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有很高要求的专业, 运动员不会选,选了也学不了。” 11楼:“如果非要说短道速滑和计算机有什么练习, 我倒是想起来一个人。” 12楼:“我也想起一个人。” 13楼:“我大概知道楼上二位想起了谁。” 14楼:“谁呀?” 15楼:“于是,这楼变成了推理游戏?” 15楼:“刚入坑新人,求解码。” 17楼:“大约二十年前,还真的有个短道速滑运动员考进了顶尖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85楼:“二十年前, 还没有我呢。” 19楼:“这件事情当时还上了热搜。说他炒学霸人设,还说他靠着体育特长加分,顶替了别人的名额。后来,还是学校站出来澄清了这件事情,透露了他的高考成绩,502分,全省第二。” 20楼:“后来,他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不仅打破了我们男队在冬奥会上几十年无冠的局面,一人横扫五枚金牌,成为冬奥历史第一人。” 21楼:“他是世锦赛最年轻的全能冠军,是唯一包圆所有金牌的选手,真正意义上的大满贯,也是唯一保持所有男子项目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22楼:“他就是白色跑道上的传奇,前无古人,大概率后无来者。” 35楼:“25岁,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他却毅然选择退役,沉下心来搞学术,拿到了博士学位,并且留校,一边教学一边投入科研。” 24楼:“30岁,别人退役的时候他却选择复出。赌上自己一生荣光,只因为祖国需要他,他的教练和队友需要他。” 25楼:“他用实力证明,自己并不是新王加冕的垫脚石,只要他还站在白色跑道上,他就是无法战胜的神。” 25楼:“赛场之外,他也是荣誉满身,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奥林匹克金质奖章、短道速滑杰出贡献奖、短道速滑终身荣誉队员,退役的时候,他的头盔号码也跟随他一同退役,不再启用。” 27楼:“他退役的时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还有另外的领奖台在等着他,难道就是指的这个?” 25楼:“这一晃又是十年过去了,他退役之后几乎不再出现在公众面前,难怪现在的年轻人对他不熟悉。” 29楼:“拿冬奥冠军我可以理解,他本来就是练这个的,肯定也有天赋。但是高考502分就过分

相关推荐: 认输(ABO)   召唤之绝世帝王   薄情怀(1v1)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痛之花(H)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妄想人妻   我有亿万天赋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