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后医治,一面让皇后先治病,宫务之事多委几个人替她分忧便是。 这次四爷倒没只提年氏一个,而是武氏,长春宫苏答应和年氏三人一起管。为了勉励众人,他还让苏培盛回去传旨,赏了三人东西,盼她们不要让皇后操心。 四爷道:“宫中现在并无要事、大事,尔等循旧例而行,不可徇私。” 赵全保回宫几次后回来跟李薇说:“奴才竟有些看不懂了呢。” 据他说武氏竟像是个甩手掌柜,把事全都推给苏答应和年氏去做,这二人发生争执时,好像更偏向年氏而非苏答应,好几次都在她的偏帮下让苏答应吃了暗亏。 “宁嫔娘娘几时跟年庶妃这么要好了?”赵全保多少有些不忿。他当然不是站在苏答应这边,这两个他哪个都看不惯。但武氏是老人了,资历、位份都在二人其上,她完全可以把苏答应和年氏都压下去嘛。 李薇对武氏感觉相当复杂,但她这次貌似是在年氏和苏答应中间架柴拨火,这倒是合了四爷原本的盘算。 勉强算是同路人吧。李薇就替武氏说话道:“她要是真这么做才傻呢,年氏和苏氏斗起来,她才安稳啊。” 那两人都要寻人支持,自然就把武氏给捧起来了。现在武氏在宫里的位置倒是很特别了。 不然赵全保也不会这么不是滋味,他当然知道苏答应和年氏打起来才对武氏好,所以武氏的做法是最好的。他只是看不惯武氏如今好像也慢慢起来了。 李薇道:“宫里的事不用多放在心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过是这么回事罢了。咱们在园子里自在逍遥,那边就算是乱成一锅粥也不要紧。” 应该是越乱越好。 只起来一个年氏算什么呢?百花争艳,多来几个打破头吧。 反正四爷在圆明园她们够不着。 赵全保此时方回过味儿来,见自家主子是这么个意思,心领神会的去了。现在玉瓶一走,李薇身边是他一家独大,玉烟虽然也是跟玉瓶同期进来的,但发迹晚,不可能跟玉瓶一样对着赵全保指手划脚。不过她也不是一味的软,李薇身边的事把得极严,赵全保一边得意,一边也恨她,他现在想在主子身边说句话是越来越难了。 毕竟李薇从不肯用太监做贴身侍候。 而且玉烟聪明,她对常青更好。赵全保一开始是起意想把玉烟压下去的,一见势头不好就赶紧冲着玉烟好妹子长好妹子短的叫起来。 身边人闹得这么好看,李薇在一边只管看热闹,有她压着出不了事,何况自家人闹闹不伤和气,也免得手下人沉瀣一气,反把她这个当主子的瞒住了。一点小打闹更有利于他们彼此了解。像现在赵全保就知道玉烟不好欺负,行事做法就不会太过分了。 太后也出宫后,紫禁城确实就像是离他们远了不少。 四爷是带着儿子一起出来的,包括弘晖。先帝留下那几个小儿子到底还是没带,却把皇侄们给带出来的,不过大部分都放回了府,尚书房也先暂停了。只有弘晰和弘晋在圆明园,而弘昱被人送回了直郡王府。 四爷本意是让他们父子两个可以多相处相处,也向外人表示下他其实没有真的把直郡王和理亲王关起来。 真关假关先放一边,至少这个意思要表露出来。 但上午送回去的,下午弘昱就被送回圆明园了。四爷很惊讶就叫他过来问,弘昱道他阿玛说自己这身体不能再教孩子了,免得误了弘昱的功课,所以还是交由万岁亲自教导的好。 四爷回来后就长吁短叹,道:“直郡王这是以为朕是这么小心眼的人吗?连他们父子多相处几天都容不下?” 直郡王可能真有点惊弓之鸟,想着见一时不如远远的看着儿子安稳一世。 不过四爷这是又想钻牛角尖,李薇忙把话往外圆,劝他连佛祖都有人骂,何况四爷?这世上不被人误解几乎是不存在的。她还拿自己打比方,道:“外面都说我美若天仙。”一面说一面摸自己的脸,叹道:“要是真的就好了……” 四爷一下子被她给逗笑了,过来拉下她的手仔细看她,皱眉道:“朕实在是拿你没办法,平时吃的东西都一样,难不成你真是个精怪?会吸日月精化?怎么到如今还仿如二十许人?”他这话把李薇夸得连着好几天都心情好得像艳阳高照。 结果他又笑说她不禁夸,还特意寻了块寿山石冻亲自给她刻了个章,曰:二八佳人。 有这么气人的吗? 李薇没他狠,找不着合适的词还击,索性就认了二八佳人这个章,四爷的金口玉言,谁敢说她不是? 这段日子里,四爷又做了件事,他本来就在去年选秀中给弘昱挑好福晋了,这次又顺便给弘昱封了个贝子衔。 便如一石击起千层浪。 在京里诸多皇室第三代里,弘昱是头一个封的。让人瞩目的不止是他是直郡王的儿子,更重要的是他是直郡王的长子。 要知道四爷可是一直压着各府请封世子的折子的啊。 这是表示开禁了? 万岁松口了? 可以立世子了? 三爷头一个紧跟着上折子,求封他家的弘晟。第二个上折的是七爷,措辞不像三爷那么迫切,有些拿不准,表示皇上您觉得我家儿子要是学问人品都还行,那就封了他吧,要是觉得这小子还欠点,那我也听您的。 第三个上折的是九爷,这人纯粹是来凑热闹的。 剩下就没人了。 十三爷是紧跟四爷的,没事先问过四爷,他不会自作主张,做出这种有点像大家一起逼皇上的事 五爷、十爷、十二爷这些是属于在四爷跟前说不上话,于封世子也没那么急切的。 八爷是深知没希望干脆不努力的。 大家都在观望中。 只有李薇知道,四爷那个封弘昱其实是一时冲动。他只是被直郡王赶紧把儿子送回来的举动给刺激了。想着再表白什么也不如封一封弘昱,他也没办法对着直郡王表白。 他对她道是想让弘昱明年成亲时脸上好看点,不至是个光头阿哥。何况宗室封了就封了,翻不出天去。再加上直郡王没有理亲王一系有威胁,毕竟非嫡。有理亲王在,直郡王这边根本翻不出来。 论起长来,还是嫡更占优势。 所以按住理亲王就等同按住了直郡王。 反过来也一样,他对直郡王家的弘昱表达出了友善之意,外人看着仿佛跟直郡王同出一辙的理亲王也被四爷给放松了一点不是吗? 如果不出意外,弘晰和弘晋大概要在他的眼皮底下住一辈子了。除非他去后弘晰才有可能出宫建府,不然就要一直在宫里住着了。 四爷既不想让人说他对理亲王一系不好,又不想真的放出去引来祸患,只能这么拐着弯的施恩。 结果就被下头的人理解错了。 见到那么多折子,四爷头都大了,也气坏了。又在她跟前抱怨三爷只会读书赏画钻空子,其他什么正事也干不了。 九爷胡闹。 他倒没把这两个喊来骂一顿,只把七爷叫来谈了谈心。 大家只看七爷被宣进了圆明园,等他出来后都去探口风,七爷半点不提立世子的事,就说弘曙功课还不行,要加码,提着好不容易回趟家的儿子进书房了。 外面虽然没探出什么来,不过看这态度也多少明白了。 才知道之前全是他们想多了。 于是一轰而散。 四爷却仿佛若有所思。隔了几日大概悟出了什么,又把修仙的书翻出来读了。他都好久没看这个了,李薇实在是好奇什么事又勾起了他修仙的心。 他道:“是朕自误了。” 他本以为就像他把直郡王和理亲王放在心上一样,外人也一定都盯着他们呢。可结果大家还是更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对直郡王和理亲王这两个过气的早就没兴趣了。 他觉得自己有点庸人自扰…… 这怎么可以跟素素说呢?太蠢了。上次她就说他蠢,不知道在她眼里他还做过多少蠢事。这个就别告诉她了。 他只说了这一句就埋头看书不说话,李薇只好当他只是一时抽风。 圆明园里,弘晖正与弘晟等人手谈读书。 说起立世子的事又泡汤了,弘晖笑着安慰弘晟:“急什么?早晚是你的。” 弘晟摇头叹气:“我这马上就要成亲了,不是想娶媳妇时好看些吗?我阿玛早就想立我了,你也知道我家里兄弟多,等那些小的都大了,谁知道还轮不轮得到我?早点立了,我也能早点安心。” 说完,弘晟大概是觉得抱怨三爷不好,好像让人觉得三爷有宠爱小儿子,不顾大儿子的意思,忙替三爷找补道:“其实我知道府里不乐意我当世子的都是我阿玛的那些侧福晋们。我阿玛还是向着我的,我不常回府,他也没说想立个别人。我可知道我那几个弟弟没少趁我不在家在我阿玛面前卖乖!” 弘晖心里深深的叹了口气。 待上午的功课结束,他照例去勤政亲贤殿见四爷,却在殿外听到了殿里有小孩子清脆的声音。 侧耳细听,正是永寿宫所出的弘时。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409章 额尔赫出嫁 弘时来缠的就是一件事,他想自己带人去景山打猎。 弘昐现在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弘昀也被拉去帮忙,结果弘昤就被留给他了。弘昤那性子是能在屋里坐一天的,要不是有皇阿玛的话让他每天出来抽一刻钟的陀螺,他在校场边都能捧着书读入神。 弘时带了弘昤七八天,被他举着书问得险些丢了当哥哥的面子。为此不得不把以前读过的书翻出来重新读一遍,免得答不出弟弟的问题。于是区区七八天下来就身心俱疲。 他很需要出去放放风。 四爷早知弘昤把弘时给拘得不轻,心道一物降一物,心里正高兴有人能管着弘时了,听他说想去景山打猎,春天没猎物也不要紧,跑跑马他就很满足了。 四爷被他缠来缠去,答应他能去一天。弘昤可以暂时先送到他这里看着。 弘时欢呼一声跑出去,正撞上来请安的弘晖,连忙行礼:“给大哥请安。” 弘晖站在殿外已经听了一晌了,笑道:“你若想骑马,我那里有一匹陇西唐马,刚四岁,蹄健身轻,不如借你骑一天?” 弘时听了羡慕得不得了,不过还是回绝了弘晖的好意。 此时苏培盛也出来了:“大阿哥,万岁传您呢。” 勤政殿里,弘晖进去时见皇阿玛正端茶润口,面上的笑意还未褪。应该是刚才跟弘时说得高兴了。 四爷抬头看到他进来,招手笑道:“过来,让朕看看你的功课。”说罢带头往旁边的暖阁走去。时近午后,暖阁内阳光正好。又不是君臣奏对的时刻,四爷不禁想轻松一些,跟儿子也说说家常话。 所以弘晖递上功课后,四爷并不马上就看,而是含笑让他坐下,问起了他近来都做了什么。话里也提起弘时刚才缠着要去景山跑马的事。 弘晖斟酌着没顺着四爷的话说也想去跑马,他现在实在不敢露出一点点贪图玩乐的意思,便说起了在闲暇时跟堂兄弟一道下棋读书的事。 四爷与他谈了一阵棋和书后才翻开他的功课看起来,挑出其中几段来让他当面解答释意。弘晖的功课是下过苦功的,对答如流。 四爷面露满意之色,再勉励一二,看弘晖长得已经有他这么高,可身形却看着略显单薄,就道:“平时也不要只顾着读书用功,闲时出去走走转转,来了园子里也可以四处游赏。你跟弘晟他们好,不如相约去街上转转?” 弘晖不解其意,只敢先答应下来,回去再细想。 四爷又提起了孩子的事,宽慰弘晖:“不要着急,你现在还小,正是用功的时候。孩子的事等缘分到了就行了。平常在园子里如果寂寞了,就回宫去看看。” 弘晖应了。 一个人唱独角戏自然感觉不大好,四爷说了半天,弘晖一直应得干巴巴的,一场父子交心聊到最后还是变了味。 四爷无奈,只好让弘晖退下了。 这时既没有请见的大臣,也没有待批的折子。四爷本想跟儿子说说话打发下时间,结果也落空了。他枯坐一会儿到底无趣,问清贵妃在何处,就往园中湖边寻去。 李薇在湖边也没别的事做,带着弘昤往湖里放船玩。 船是木船,做得相当精致,上下两层,二尺长一尺高。弘昤从得到的那天起就想知道它能不能在湖里游,李薇得知后就答应带他来湖边放。 四爷远远的就看到湖里太监们划着一叶小舟,好像牵着什么东西在慢慢往前划。 走近才看到是那个才进贡上来的木船。 不由发笑得想这东西送来最多也就是摆着看,也就他们这里才会放到湖里玩。 看到他带着人过来,李薇就领弘昤过去请安。 四爷牵着弘昤看那被太监用绳子栓着小心翼翼的在湖里漂的木船,问弘昤喜欢吗? 李薇知道要是弘昤说喜欢,四爷马上就会让人再给他找更多送来。 弘昤道:“儿臣喜欢,可儿臣觉得它做得不好。” 四爷好奇了,牵着他坐到湖边小亭里,让人把木船捞上来摆在亭里石桌上,问弘昤觉得这船哪里不好? 弘昤指着船身上的木桨说:“这船做得这么精致,可这些东西都是没用的。”他顿了下,说:“儿臣找不到这么小的人去划船。最后只能让人牵着在湖里漂。” 他刚拿到这船时想去试船,可等额娘真带他到湖边了,他才发现这精致的连一根根木桨都做出来的船根本没办法划,只能让人在前面牵着走。 其实他觉得挺没意思的,特别是额娘出主意让人有前头拿绳子栓着船在湖里漂,他觉得很傻,可看额娘很有兴致,他就没敢说,刚才的高兴也是装出来的。 李薇在旁边都听得怔住了,小孩子会想这什么多东西吗?她当年五岁时是什么样早就不记得了。 四爷显然也没料到这样的结果,与李薇面面相觑了阵,安慰弘昤日后一定给他做一架真正能划的船。 让人把弘昤先带回去后,四爷与她沿着湖边散步。 李薇一直在想弘昤刚才的话,她沉默了一会儿说:“其实我当时也知道那样做很傻,只是想哄他。” 四爷牵住她的手说:“朕知道你是想让他开心。” 李薇不是这个意思,她只是没想到弘昤不但知道这个,还反过来哄她。 “我把弘昤当孩子哄,没想到他也在哄我。”她受到触动的是这个。 四爷轻轻叹了口气,他也有没想到的事。工匠做的木船确实好,每一个部件都精益求精。就连他看了也赞叹工匠的手艺。可弘昤看到却不满,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桥桨无用,因为没有那么小的人能用那桨。 有用和无用。这才是让四爷耳目一新的地方。 有时候他也要跟孩子们学一学。有些事应该考虑它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无用的做得越少,就等于有用的做得越多。 散步回来后,四爷让人把那木船取来,盯着它看了半个晚上。李薇看他不读书,不写字,只看那船,问他干什么,他道:“朕想想怎么才能让这木桨有用?” 其实李薇一早就想到了,玩具船里也可以应用齿轮,然后只要上劲它就能自己往前跑。船桨划船就是机械运动。她坐下跟四爷这么一说,至于齿轮,一边的西洋钟里就行。而且这种西洋钟,大清的工匠已经可以仿造了。 四爷惊讶了半天,从她说的时候就开始惊讶,等她说完更惊讶了。 “你怎么会想到这个的?”他惊奇道,盯着她看好像她变成了别人。 李薇只好说:“……偶尔想到的。” 四爷笑了,让人把这船拿下去交给工匠,看能不能做出齿轮置于船腹内,到时就像这西洋钟能自己走一样,把船放到水里就能自己划动。 弘昤木船之事带给四爷几天的好心情,他这几天常常带着弘昤一起读书,批完折子不是来找她,而是去找弘昤。 转眼就到了五月间,九爷监工修的宅子终于都修好了。四爷让十三爷去验收,得回全优的结果。 额尔赫成亲之事就近在眼前了,六月份,她就要从紫禁城出嫁了。 本朝唯一一个固伦公主,这个婚事成了全京城的盛会。早在半个月前玉瓶就忙翻了,除了内务府的嫁妆外,四爷的内库,李薇这些年攒下来的东西,还有太后,太皇太后都赏了东西下来。再有长春宫也跟着一道添妆。 除宫里的主子们外,宫外的人也各有敬献。 幸好公主府盖得极大,送得多也能放得下。额尔赫这一次就比得上李薇一辈子的积攒。 最让她没想到的是,弘晰送来了理亲王添的两箱东西。 这两箱里只有两样,但都不一般。 当时理亲王匆匆出宫,四爷把毓庆宫里除了书纸笔墨外的其他东西全都让他带走了。毓庆宫多年积藏,不是一个小数目。其中不止有先帝赏赐,还有孝诚仁皇后留给理亲王的,再有孝庄太后所赐之物也有不少。 其中一个有小桌子那么大的白玉大盘,不知是做什么用的,但这么大块的玉石实在是少见,何况通体无暇。 所以李薇打开一看就有些担忧,问过四爷要不要干脆就别给额尔赫了。 实在是哪怕四爷的私库里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玉器。大概是前明宫里的。 四爷看了也有些皱眉,但摇头道:“给额尔赫的就收着就当是从朕的库里取出来的。” 但李薇还是怕太显眼给额尔赫招祸,就从四爷赏的那些东西里减了几件。这样从账册上看都是从四爷的库房里赏出来的,也没那么夸张了。 这些宝贝摆着不能吃不能喝,真的除了偶尔摆出来看看外也没别的用处了。就像四爷的私库就是先帝留下来的,那堆成山的宝贝,先帝离世时还不是一件都带不走? 她自己的库房里有多少东西自己都记不清。传说太监会偷皇上的东西出去卖,她当时还觉得这太监太大胆。可现在她真的懂了,东西太多自己都记不住,不是被偷了就是丢了,不都一样吗? 四爷最后还真把那个玉盘的用处找出来了:是夏天放冰山的。前明宫中典籍里有记载,上面还画出来了。不过不是皇上宫里用的,而是后妃宫里的。 四爷查完放心了,要真是皇上宫里御用的,他还真不敢让额尔赫带走了。 额尔赫出嫁自然是从紫禁城走,四爷带着李薇回了宫。不过行过礼后又回了圆明园,额尔赫嫁后回来请安磕头就是先去圆明园,再去皇宫见皇后。 女儿终于出嫁,李薇有种她的人生到此已经过了大半的错觉。 可是回头看正在学坐的弘昫,她就知道不到这小子长大,她的事就不算完。 玉瓶道福克京阿与额尔赫的夫妻感情很好,证据就是成亲后福克京阿一直留在了公主府没离开,二人天天在一起。四爷给福克京阿补了个一等侍卫,赐黄马褂。算是赏了他一个出身,日后是什么样再看。 李薇担心女高男低不好相处,四爷却道他见过福克京阿,“他跟额尔赫应该能处得来。” 四爷看人有一手,李薇多少放了一些心。结果七月时玉瓶就来报喜,说额尔赫有喜了。 李薇坐在那里都愣了,四爷倒是马上就高兴起来了,让人传福克京阿过来问话。苏培盛赶紧去了,屋里屋外都是一片贺喜的声音,他才看到她的反应不对,笑道:“怎么了?舍不得?”李薇只是一时没缓过来,在她心里额尔赫还是那个小孩子。就算她成亲嫁人了,她还是没有真实感。不过听到她有喜的消息后,她才明白她的小姑娘已经长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两更,第二更九点 第410章 弘昤联字 四爷大喜过望,这表现为他一度想把额尔赫接回来养胎。 “公主府都是新修的房子,太久没人住了。没人气,额尔赫还是个小孩子,朕怕她住不惯啊。”他这么说。 李薇对他说的这个逻辑不太通的理由还没反应过来,他就找了另一个理由:“你也想额尔赫吧?” 于是李薇也投降了,她开始给额尔赫准备屋子,这一住至少要一年,生完还要坐月子呢,最好连满月酒也在圆明园里办了吧。 不过当了皇帝也意味着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很快,十三爷在得知皇上竟然打算把刚嫁出去的女儿领回来住在圆明园里怀孩子时,很快过来,跟四爷在勤政殿暖阁内说了一下午的话后,成功让四爷改变了主意。 四爷被说服了,送走十三爷后却开始发愁了。从天还没黑坐到天快黑了,一直不动。苏培盛在一边陪着,多少猜到了万岁爷这是不知道怎么跟贵主儿说。 等殿中都点上灯了,贵主儿那边使人来问了。 苏培盛轻轻提醒四爷:“万岁,贵主儿问您今晚在哪里用晚膳。” 四爷只好在心里念着素素一向懂事体贴,朕跟她讲明厉害,她必定不会使朕为难。不过等他到了万方安和看到素素一脸开心的迎上来时,还是有些开不了口。 李薇正有好消息要告诉他,就被他牵着坐下,温柔至极的道:“素素,朕有事要跟你说,你听了不要着急。” 李薇先是悚然一惊,听下去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虽然额尔赫不能回来有些失望,但也绝对没他想的这么夸张,她又不会因为这个就立刻洒泪给他看。 一面让他放心,一面让柳嬷嬷收拾东西去公主府。因为没想到额尔赫会这么早有孩子,所以送她出嫁时没把柳嬷嬷也给一起送过去。不过一开始她就准备了两套方案,接不回来就让柳嬷嬷过去。 四爷道不必急,明天让福克京阿再来一趟。李薇可以当面问女婿,到时再让他顺便把柳嬷嬷带走就行了。 接着他问:“刚才进来时看你仿佛有事要对朕说?” 李薇马上想起来:弘昐那边也有好消息了。而且是一次中了两个,博尔津氏和一个格格都有喜了。 再加上之前弘晖的格格也有了,这半年简直像是送子娘娘大批发。 四爷果然很高兴,第二天就把弘昐送回宫里让他去陪自己媳妇了。在这一堆的好消息中,宜尔哈那边就显得有些落后了,李薇想再让玉烟等下人去看不合适,把扎喇芬叫来让她去一趟大公主府。 夫妻感情如果好,两人又都没问题的,新婚是最容易有好消息的。 园子里至此就剩下了几个小的,弘时立刻就撒欢了! 上次去景山跑马的事他可还记忆犹新呢,这就去磨弘昀想借他的马用用。四爷对几个儿子是一视同仁的,但比些几个哥哥,小了几岁的弘时就稍稍欠那么一点点:他的马不多。 弘昐有十数匹,弘昀也有八、九匹。弘时此时才四匹马。 他拿这个跟李薇哭诉时,她道:“四匹还不够你骑的?” 弘时道:“不是那么回事……” 李薇很清楚这就像收集名车一样,对弘时来说那好马就如名车,不归自己的时候能骑一圈也是好的。不过她不打算惯他,道:“额娘不会去替你跟你哥说的,不管是你哥还是你阿玛,你想要就自己去求吧。” 弘时在额娘这里找不到支持,只好继续跑去求弘昀。之后几天都没听到他们的动静,还是四爷知道,笑道:“弘昐回宫去了,弘昀一个人忙不过来,好不容易弘时送上了门,他钓了他几天,现在把他拘到身边打杂了。” 现在可不是电脑时代,粮草的事多而繁杂,全都要人工手写手算,不管是抄错还是算错都会造成前方的大问题。弘昐和弘昀相当于总监,下面的人不管算什么写什么的,最后都要交给他们签字盖章。 而他们看过后,四爷甚至都不让人再看第二回的就直接下发了。 不由得弘昐他们不认真,据说弘昐和弘昀这几日算筹算得可好了,比以前在尚书房学的都好。 李薇也曾跟四爷提过,是不是这种国家大事让几个小孩子就这么管了太儿戏。 然后四爷就跟她说他让十四带兵去准噶尔那边没打算真的开战,只是威摄。因为准噶尔狼子野心,跟俄国打了一仗,四爷是怕准噶尔部的人打红眼了顺便也想来打大清,就让十四带着人守在边界上,摆出你要打,咱们也不怕的意思。 既然未必能打成,粮草也不是真照大战的准备拨过去的。 这次的事他的本意还是练兵,给十四、弘昐等人一个历练的机会。 “朕现在练练他们,也免得异日真有战事再措手不及。”四爷笑道。 他说得这么轻松,李薇却听得热血沸腾。四爷登基已经有几年了,她连紫禁城都住过了,可却到今天,她才真切感受到了四爷是个皇帝,他的每一个举措都是国家大事,能上cctv的那种。 到此时她也才看出来,四爷赶在去年南巡,就是想着今年要调兵,所以他早早的
相关推荐:
小人物(胖受)
我的美女后宫
他是斯文糙汉
深陷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危险情人
摄春封艳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林峰林云瑶
[综影视]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