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力支持慈善,我自然很支持,不过我这边也要提醒,一定要注意规模别太大了。” “最好设定一个每天的支出数字,比如一天300或者500,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成本。” “短时间内,这种慈善午餐或许支出不会很大,但是时间一旦长了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在与郑东结束通话后,叶婉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窗外的阳光逐渐明亮起来,城市也开始热闹起来,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行人匆匆。 但叶婉婷的心思全然不在这繁华喧嚣之中,她满脑子都是那个慈善午餐和晚餐项目的构想。 郑东那边的行动非常迅速,他很快找到羊城的相关负责人,将叶婉婷的计划告知了对方。 考虑到寒红慈善向来不错的声誉,相关负责人并没有考虑太久,二话不说就让属下将一个政府名下的空置铺面免费租赁给郑东。 没错,郑东并不是以叶婉婷的名义申请的,而是直接用寒红基金的名义申请的。 这自然不是郑东想要抢叶婉婷的名声,而是他常年和政府部门接触,当然清楚政府部门的条条框框。 如果以叶婉婷的名义申请,光是走各种流程签各种字,恐怕就要花去一两个月。 毕竟借用出去的是政府资产,相关领导也怕担责任。 但以用寒红慈善的名义申请,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作为国内目前数一数二的私人慈善组织,相关领导自然不担心寒红慈善会拿这么一个小小的铺位去盈利,自然也不会影响到相关领导。 在郑东帮忙跑着各种手续的时候,叶婉婷这边也没闲着。 经过反复思考和精心规划,她很快构思好了慈善午饭和晚饭的具体模式。 在试运营阶段,为了精准帮助最需要的人群,她决定只接待 60 岁以上的老人。 这个标准简单而直接,老人们只需要出示身份证就可以免费享用午餐和晚餐,不需要其他任何额外证明。 关于食材成本,她经过仔细核算,将每人每顿的食材成本定在 5 块钱。 每顿计划接待100人,这样一天的支出就是1000块。 这笔钱对于现在的叶婉婷来说,虽然不算九牛一毛,但对于日收入超过6万的她来说,也只是一笔小开支而已。 她这边刚刚确定方案,郑东报喜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叶小姐,好消息!铺面已经申请下来了,你什么时候有空,我和你去看看扑面。” 叶婉婷看了一眼时间: “我现在就有空。” 郑东呵呵一笑: “行,铺位有点偏,我给你发个定位,我在路口接你。” 40分钟后,叶婉婷从滴滴专车下来。 见到她出现,等在路边的郑东立刻迎了上来。 “叶小姐,辛苦了。” 郑东笑着打招呼。 “郑先生,您太客气了,该说辛苦的是您才对,要不是你帮忙这铺位肯定不可能这么快就弄好。” 叶婉婷微笑着回应。 两人客套两句,便一同朝着铺位走去。 一路上,郑东向叶婉婷介绍着周边的情况: “叶小姐,咱们要去的这个铺位,位置比较特殊,它处于老城区和城中村的交接处。 这里的环境相对复杂一些,但是您看,周边的居民楼密密麻麻的,而且根据我们了解,附近有许多空巢老人和拾荒者,这个位置用来做慈善午饭和晚饭,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第229章 店面筹备 叶婉婷一边认真听着,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整个老城区像是被时代抛弃了一样。 狭窄的双车道上,沥青路面早已龟裂,斑驳的斑马线被岁月磨得模糊不清,偶尔驶过的自行车铃与汽车喇叭声,在空旷的街巷里显得格外清寂。 路两边是清一色五到七层的老式居民楼,米黄色的水刷石墙面早已泛黄,墙皮像褪色的老照片般层层剥落,露出底下暗红的砖块。 有些阳台护栏生满铁锈,藤蔓植物顺着水泥缝隙蜿蜒攀爬,在二楼晾衣绳上垂落的蓝布校服边轻轻摇晃。 午后三点的阳光斜斜切进来,将楼影拉得老长,阴影里坐着几位摇蒲扇的老人,脚边卧着打盹的土狗。 偶尔有辆叮铃作响的二八杠自行车驶过,车筐里的搪瓷缸碰出清脆的响声,惊起电线上栖息的麻雀。 街角的副食店还挂着手写的木牌,玻璃罐里是早已没有小孩喜欢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村夜
旺夫
沉溺NPH
弟弟宠物
过激行为(H)
婚里婚外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乡村桃运小神医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