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可惜学生时期太乖,并不精彩,更没有什么逗闷子的桥段,搜肠刮肚,也难博美人一笑。 历中行的手和嘴都有些累了,渐渐在叙述间留出长长短短的空白。这些空白像一块块砖,砌出寂静的墙,围在四周灯光覆盖不到的黑暗中,他和姚江在里面。像小时候,凑在一起讲悄悄话的男孩,讲一会儿,歇一会儿,歇的时候,姚江要么若有所思,要么在看他。 历中行盯着手铲,绞尽脑汁地想他到底在看什么。 姚江等了片刻,见他没有开口的迹象,说:“我和姚淮是缙坪人,洛安县缙坪乡,有很多山,最高的一座就是缙坪山。” 历中行拨开眼帘看他,目光纯净,谷中溪水一般,落一点光进去,就能探到清凉的河床。 姚江浸在这目光里,忍不住想同他说话,说埋在故乡山林里的话,说扎根在身体深处的话,忍不住想用诚恳词句拨动溪中透亮的光点,触摸清流之下柔软凉滑的卵石。 “山上有种野生的桃,品种非常好,我和姚淮小时候很喜欢。因为一年到头吃不上一回糖,没有甜的东西吃,小孩又都喜欢甜,带点甜味的果子都稀罕。 “这桃是缙坪的特产,叫朱砂红桃,以前只能去山上摘,现在有了一定口碑,已经开始大规模人工种植。 “这算是我小时候的愿望,姚淮帮我实现了。” “姚淮真棒啊。”历中行由衷地说。 “是的。”姚江嘴角上扬,“姚淮是个战士。可惜,我是个逃兵。” 历中行的心沉了一下,有点着急,语速快了:“你很厉害的。” 谷中溪流掀起了透明的水花。 挂了卫昌的电话之后,他搜到作物科学研究所那页面设计古板的官网,从犄角旮旯里,翻到了姚江一段长达十余年的人生履历: 16岁进中科大少年班,在完成了前两年的基础课程,进入个性化专业学习后,未虑物理、舍弃金融,选择农学; 20岁保送研究生; 22岁任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 25岁远赴宁省支援扶贫一线,成全国范围内最年轻的农技专家; 26岁农业局召回,局长钦点的主任; 27岁,从任上辞职。 简历到此,戛然而止。 从此,姚江在学术界销声匿迹。所有的成果和论文截止在他人生的第27年。 这年纪太过珍贵,对于很多科研人来说,正是学术生命刚刚开始的时候,姚江却已经早早结束。 这终生的遗憾,如果世界上只有三个人能懂,那历中行便是其中之一。 另外两人,大概一个是姚江本人,一个是搞了一辈子考古,却在五十八岁忘断前尘的黎永济。 他亲眼见到了老师离开毕生方向时的痛苦彷徨,这么多年过去,也不敢妄言放下。 十余年的孜孜求索,又怎么会一朝放手? 历中行对着那几行短短的简历,胸中冰炭交加,无法释怀。 也不管是否唐突,就给陆山发信息:陆律师,姚江为什么辞职?27岁之后他去干什么了? 陆山大概在忙,隔了挺久才回复:历教授这是?背调? 行:麻烦你了,告诉我吧,不然我今晚可能要去敲姚江家的门了。 对话框上显示了半天的“正在输入”,陆山终于简单道: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吧。他下海了,跟吴东云去加拿大赚钱,还顺道在UT混了个工商管理的硕士回来,多好。 “多好”两个字,刺伤了历中行的眼睛,教他说不出别的话来。 陆山似乎也觉得太过敷衍,过了片刻又发来一段:听我一句,咱们做朋友的,真不用追究那么多,现在他一样厉害得很。M&C那么多这个总那个总,都是虚名,能跟吴东云几乎平起平坐的就他一个。为什么?因为只有他能踩着政府的底线谈判,杀价杀得国企里那些个酒囊饭袋嗷嗷滴血!你搞学术估计不知道,他现在搁这块儿也挺出名的,因为比别人有原则——就一条,还有谁能讲,我有规矩,生意谈成之前不碰酒?姚江能。并且这规矩大家都认了,不认的,他也有底气把人换掉不合作。 陆山问他:你说说,他现在不好吗? 这样,就是好吗? 他仰头,望上方的夜空。 古来圣贤不白之衷,托之日月;天地不平之气,托之风雷。若姚江也曾如他此刻这般难安胸臆,那么彼时彼刻,他所见是何景,所托者何物? 暗蓝的天幕广袤无边,历中行望见其间散布的星星。那些微弱的光线穿越无数光年的距离,抵达他的眼帘。每一粒微光都在闪烁,摇摇欲坠,它们在高高的穹顶组成绚烂的星图,
相关推荐: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屌丝的四次艳遇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醉情计(第二、三卷)
凄子开发日志
取向狙击
吃檸 (1v1)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