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真是好大一张脸啊,猪肉蔡家的铁锅底都没你脸大,心疼孙子你背着呀,眼瞎了看不见你儿媳妇都快趴下了,还好意思炫耀,谁不知道八斤娘生了后大出血差点去了,好不容易活下来连个安生月子都没得坐,被你逼着催奶喂奶哄娃子,还要给你们一家子挑水做饭。” “话本子上的地主都没你心黑。” …… 有个时兴的话本子在乡间流传,类似周扒皮那种的。 周氏是村里出了名的脸皮厚,要是这么几句话就退缩,那就不是她了。 “铁头娘,话不是这么说的,哪个媳妇生了孩子不喂奶的,我花了铜钱找神婆请的下奶符,她喝了几次还是没奶水,我没休了她就不错了,就做了几餐饭,有啥子累的,我年轻的时候生了娃当天晚上就能锄地。” “让我说这些年轻媳妇就是惯的,你们老三家的就得下来走走,后面好生娃,正好让我们八斤躺一会,给她沾沾喜气,心诚了没准也能生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 肖榆真是谢了,古代卫生条件,谁特么希望生个八斤的孩子! “沾她娘的喜气,走走走,赶紧走,求人也得有个求人的样子,想占便宜没个够的,凭啥我们家人要吃亏让你孙子坐车,老娘是贱的么?” “啥叫占便宜,我这是为了你们好,年纪轻轻的好吃懒做,半点亏吃不得,没听过吃亏是福么?” 肖榆眼睛一亮,这题她会,赶在柳氏前开口: “周奶奶,吃亏是福,祝您福如东海,慢走不送。” “哈哈哈哈哈”,柳氏顿了一下,反应过来不厚道的大笑。 “还是我们家大丫会说,不愧是读过书的,快多说两句给你周奶奶添添福气。” 周氏被两人一唱一和气得脸都青了,“你,你们不敬长辈。” 切,占不上理了就会用辈分压人,柳氏横惯了,才不吃她这一套,插着腰身回道: “这长辈啊,也得有长辈的样子,才能让人尊重,要是为老不尊,那就活该人人喊打了哈。” “你们...不识好歹,哼!” 见实在讨不找好,周氏不得已甩着衣袖走了。 八斤看周氏回来,嚷嚷着:“奶,我要骑大马,骑大马。” “乖孙,咱不骑大马哦,畜生不听话,摔了可划不来。” 5岁的孩子根本听不进去,被人惯坏了就知道躺在地上打滚。 “我不管,我不管,就要骑大马,你说了让我骑大马的,骑大马骑大马……” 周氏被吵的耳朵疼,一脚把八斤娘踹倒在地,“你是死人吗?听不见八斤要骑马?还不赶紧趴下让他骑。” 八斤娘畏惧地缩了缩身子,好言安抚八斤,“乖宝,咱不骑大马啊,娘和姐姐陪你玩,姐姐给你当马骑,稳当又舒服。” 瘦小的女孩缩一缩身子,肉眼看着也就骨架能看出来十来岁,体重可能还没有八斤重,就这么被骑在身上任人驱使。 原以为八斤娘是个可怜人,肖榆是真没想到她被婆家打压欺负,转头却欺负自己的亲生女儿,真是可怜之人自有可悲之处。 还是她家大伯母可爱,虽然泼辣又长舌,但是对女儿也是好的没话说。 柳氏刚骂完人,正是神清气爽,见肖榆面露同情,提点道: “你可别瞎好心让人骗了,八斤她娘最能欺负自己女儿,活该被婆家欺辱。” “没同情她,我是同情她女儿。” 柳氏不屑地切了一声,“那你可收收同情心吧,全村人就那贱蹄子心眼子最坏,你铁柱哥老实,之前一个人去打水,差点着了她的道被逼着娶了她,还好我去得快,不然真要被赖上了。” ??还有这事?铁柱这么有魅力呢? “行了,你那啥眼神,自己琢磨吧,离那家人远点,没一个好货。” 说完扭着丰腴的身子去看张氏了,担心刚才的话被她听见动了胎气,她可是长嫂,娘说了长嫂如母,这几个年轻的还得靠她照看呢。 虽然二人把周氏怼了回去,但是风言风语还是传了出去,有几家关系好的也上前询问。 只有他们家有骡车,确实有些惹眼,虽然肖家沟大多是他们本家人,但时间长了难免心生不忿。 略微思忖,肖榆找到肖老头,让他去建议里正爷组织全村一起买骡车,他们家也愿意出钱。 肖老头也有此顾虑,觉得肖榆的办法也不错,就找了里正商谈。 里正出面,征求大家意见,但是结果并不好,逃荒路上各家银钱都捂得紧,大多数家庭轮流推着板车,背着孩子不至于掉队,更愿意留着银钱买粮食。 最终肖家本家几家条件不错的,连同里正家凑了钱准备买辆骡车,另一户杨柳村的亲家也计划两家合伙买辆牛车。 很快就到了镇子附近,宋毅和肖榆脱离队伍去找孙希和,主要是她想见见原女主身边的炮灰是什么样的。 孙家只有二房三房和老太太在家,自昨日孙希和带回消息,全家已经做好离开的准备了,只等着几家姻亲回话后就动身。 现下听了肖家沟的遭遇,震惊之余更加着急了,忙又让人去各家再问问,另外让孙希和跟着一起去县城劝劝孙掌柜。 孙掌柜犹豫是舍不得家业,孙希舟则是因为老师丹清先生年迈,担心他的身体,丹清先生一直住在镇子不远处的药庐里,今日一早他就去药庐了,因此没有见到。 孙家也让人去通知他们了,最后决定最晚明日一早出发,让孙希和去和孙掌柜汇合,在县城附近等他们。 商讨完后,三人便结伴前往县城,他们和大部队分开时是巳时刚过不久(9:30左右),约定午时在县城附近汇合,正好休整一下,夏季中午实在不适合赶路。 三人轻装简行,虽然没有骡车,速度也很快,午时刚过就赶上了大部队,此时正在距离县城不到十里的地方,找了片林子处安营扎寨。 附近三五成群有不少流民休息,最多的一伙人有大概三四十人。 21 疑似反军 几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水花,一晚没睡又赶了许久的路,众人早已筋疲力尽,刚刚在杨柳村外吃过东西,这会也都不饿,各自找了阴凉处原地休息,没一会就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两百多人的逃荒队伍并不多见,尤其他们的精神头明显更足,板车上的物资也引人垂涎,时不时有流民过来讨吃食。 还好里正提前下了命令,任何人不能乱发善心,更不能随意收留外来人,有亲戚投靠的必须经过大家同意才行。 不得不说村里有一位公正果断,又拎得清的里正管事,让人放心不少,肖榆他们回来后就去找了里正商议进城采买的事,得知一份路引花了1两银子,都放弃了。 最终决定由肖榆、宋毅、肖磊、柳氏、三太公的孙子肖劲叔、张屠户的儿子张三六人进城采买,柳氏和肖榆主要起个还价的作用,原本张莽是要跟去的,但是肖林受了伤,大部队周围不少流民窥探,张莽还得留下震慑。 装了些水和干粮,几人就顶着烈日往城门处去了、 待走近了才发现城门外里三圈、外三圈的围了许多人,城门口还设了粥棚,派了卫兵把守。 肖榆抬眸和宋毅对视一眼,彼此都看懂了对方的意思:县城有异! 拉住着急进去的孙希和,肖劲也意识到了问题,对柳氏说道: “嫂子,你们现在这等着,县城好像不太对,我先过去看看。” “劲叔,我和宋毅跟你一起吧,好有个照应。” 流民太多,肖榆担心他一个人过去危险。 “还有我,我也去。”孙希和也不愿意干等着,他爹还在城里,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也好,你们都识字,刚好看看城门口有没有什么告示。” 把柳氏几人安置好,肖榆四人就跟着流民往城门口去。 刚才离得远还不觉得,这会刚靠近人群就被铺天盖地的臭味淹没,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靠,这什么味,是点了粪坑么。”肖劲也被臭的爆了粗口。 ‘肖榆’两个月‘养尊处优’,皮肤比一般村民都白净不少,更别提和流民对比。 宋毅看向她憋得通红的小脸,从怀里取出一块青灰色的帕子,帮她围在脸上,既能阻隔视线,也能减轻点味道,配着头上的斗笠,也不再显眼。 孙希和看到宋毅的举动,也掏出块帕子围在脸上。 皂荚的香味带着一丝清凉,作呕的味道驱散了不少,没想到宋毅还是个精致boy,帕子都用薄荷熏过。 “谢了。” “嗯。” 对于宋毅的举动,肖榆一点都不扭捏,在她看来,宋毅就像大学时期关系好的学弟,还是小自己很多岁的学弟,没办法,穿之前她三十了,对于男生的接触和聊骚早没了感觉。 宋毅摩挲着指尖,肖榆红着脸的样子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这帕子不错,人多眼杂你个小丫头还是低调点好,侄婿,你护着点大丫。” 宋毅再次应了一声,将肖榆护在身前,跟着人流往前。 外围流民还比较分散地三五成群席地而坐,距离城门越近,人越多,到最后全靠肖劲开路,四人才勉强挤到城门口。 十几个卫兵手持长刀站在城门外,门外十米处设了道木栅栏,将流民隔在外面,栅栏上贴着张告示,大意是外来人士一律不得进城,县城居民持户籍证,由城内家属认领可以进去。 孙希和连忙拿出户籍凭证,又给了跑腿的衙役10个铜板,请他去一趟保和堂。 之后几人就在一旁等待着,时不时有人拿着文书之类的东西试图进城,也有塞钱的,通通被拒绝了,闹得最狠的还挨了一刀,众人纷纷后退躲避。 躲避时有个男人正好撞掉了肖榆的斗笠,四目相对,男人眼中划过惊艳,之后变成了贪婪。 宋毅条件反射地将肖榆护在身后,用身体挡住男人的视线,以往波澜不惊的双眼充满了警惕,带着冰冷的杀意,像是和野兽对峙的猎人。 肖劲和孙希和也反应过来,将肖榆围在中间,免得再被人群冲撞了。 男人右手不着痕迹地摸了两下腰侧,空荡荡的腰间拉回了理智,表情瞬间收敛了,露出了歉意的微笑,和同伴转身消失在人群。 宋毅一眨不眨地盯着男人离开的方向,过了半晌才捡起已经被人群踩烂的斗笠。 拍了拍上面的土,递给肖榆。 肖榆还比较乐观,也不嫌弃变形的斗笠,直接扣回脑袋上,能挡太阳就行,她没洁癖。 看宋毅依旧眉头紧皱,疑惑道: “怎么了?刚才那人有什么不对么?” 宋毅点了点头,“你们有没有看到他的手,还有走路的姿势。” “没,就看了一眼长相,你们就给我挡住了。”她能看见个der啊,两个180,一个190,挡得严严实实。 肖劲也摇了摇头表示他没注意。 “我,我,我看见了,他离开走路的背影特别像我家隔壁武馆的师傅。”孙希和住在县城,见识上比肖劲还是强一些。 “应该也是个习武之人。” “希和说得对,那人刚下意识摸了下腰侧,这是长期用刀的习惯,他手上的茧也印证了这一点,离开时的步伐也像是习武之人。 另外和他一起走的人,伸手时我看到虎口和指腹也有茧子,这是长期用弓箭留下的,很多猎户也有。” 说完伸出手掌给几人展示,这几个位置他也有茧子。 “所以,这两个应当不是流民。” 肖劲第一个就想到了流寇,“难道是山匪流寇。” 宋毅摇了摇头,“没看错的话,应该是军中之人,他们离开时打的手势,我曾在一个退伍老兵那见过,意思是‘先走’。” “军中!”这下轮肖榆震惊了,山源县附近没有驻军,只有城里的卫兵和各个镇上的亭卫,可是这些人没必要扮成流民在这。 “难道是南边的?”叛军两个字没有说出来,但几人都能意会。 宋毅语气也严肃了几分,“很有可能。” 22 竹林扎营 突如其来的认知打得几人措手不及,若真是叛军则代表着马上就打到山源县了。 山源县是昌州府南边第一座城池,是北上的必经之路,穿过县城也是最快最方便的方式。但是考虑到他们人太多又没有路引和政令,担心被县令抓了起来,才选择从城外绕行。 同样也是叛军攻占昌州府的第一站。 “县城突然戒严,要么城内发现了叛军,要么就是收到了什么消息,总之出入都不容易。” “劲叔,麻烦送肖榆和大伯娘她们先回去,顺便告知里正派人到北门接应我们,我和希和进城采购就行了,再从南门出来怕是会被流民盯上,县令仁善,应该会放城里百姓一条生路,从北门应该能出城。” 宋毅分析道。 肖劲还是不放心宋毅进城,万一出不来呢? “好侄婿,要么还是别进去了吧,咱们到下个县城再采买也行。” 孙希和也跟着附和,“宋兄,送我至此,愚弟已然感激不尽,没必要再进城冒险,和嫂夫人一起回去吧。” 肖榆是唯一没劝的,一是路引全靠孙家帮忙,二是因为孙希舟。 她倒不是很担心宋毅,他和自己说过县令的一些事迹,是个好官,不会断了百姓活路,再加上有相熟的衙役,只要不夹带,出城应该不难。 宋毅拒绝了孙希和的请求,坚定地要和他进城,分别前又拜托肖榆照顾母亲。 这次肖榆认真地应下,双方约定好接应时间就分开了,和柳氏汇合后大概说了下情况,就返回大部队了。 回到营地后,肖榆和柳氏就一起回到自家地盘,向里正汇报的事,有肖劲这个长辈去说。 才午时过半,家里人和宋母都在小憩,肖榆还不困,喝了点水就拿出衣料抓紧缝制。 这一忙就过了申时,缝完最后一针,肖榆满意地看着成品,有原主的记忆在,虽然慢了点,但好歹是完成了一件。 等晚上休息时再塞上棉花,缝线固定下就好了。 里正再次让肖磊通知大家,申时过半(16:00)起程。 各家用了餔(bu)食,就起程出发。 走了没一会,身上的汗水就往下淌,尤其走在人群里更是热得不行。 “阿爷,我从林子里走吧,太热了。”肖榆擦了一把额头的汗,征求肖老头的意见。 肖老头也想走林子里,但是老二去接应宋毅了,他得和老大老三轮流赶车,只能走官道。 几个孩子也都晒得蔫巴巴的,早没了上午驾车的兴奋劲。 肖老头回头看了下队伍,除了推车赶车的人,不少村民都钻进两边林子走,他们走的这条路是新修的,平坦又宽敞,但就是晒了些。 “行,去吧,叫上你两个堂兄一起,注意安全,离流民远些,别掉了队伍。” 又回头招呼王氏,“老婆子,你要不带着萍姐儿和芳芳也下车走走吧,林子里凉快些,等前面进了山林你再上车歇着。” 王氏正有此意,利落地下了车,几个半大小子也吵着闹着要去,被肖老头挨个敲了一遍才老实。 流民四溢的时候,拍花子比狗都多,他不敢放几个小的瞎跑。 最后肖家人分成两拨,王氏带着他们从林子里边走边瞅着有没有什么野菜能挖一挖,不过很显然白费功夫,这么多流民过来,地早被薅了无数遍,找了一会王氏就放弃了,专心带他们赶路。 只有肖榆还分神到处寻找,运气好又找到几株野山药幼苗,悄悄催生后挖了出来,这东西能当药材,也能当粮食,有补气健脾、滋阴润肺之效。 就这么又走了一个多时辰,日头终于下来了,官道也进了山林,凉爽了许多,就有人嚷着想休息,多是些平日里好吃懒做之人。 里正蹙了下眉头,这才走了几步就嚷着休息,捡着喊的最多的两人训斥了几句,之后冲大家喊道; “大家再坚持坚持,趁着凉快咱们好快些赶路,家里有老人孩子走不动的,大人轮流背着,别掉了队,再有个把时辰就到清原县地界了,届时好好休息。” 县城的情况里正已经派人跟每户当家的私下说过了,大部分人家都知道轻重,趁着这会粮食充足体力尚在多赶路才是正经。 日暮过后,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终于到了目的地,根据老一辈画的舆图,清原县南边靠近官道有一处竹林,附近还有条小溪,最适合安营扎寨。
相关推荐:
总有男神勾搭我(快穿)
还债(H)
辉光(1v1)
三十岁衰人(高H)
NTR狂想曲
吸血鬼爱人
将军的新娘(H)
主人请把身子还给我
重生八零,闪婚柔情铁血硬汉
苏小花的男校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