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有粮食的人家躲在角落处眼睛翻红的盯着煮饭的人家。 之前在野外分散得开,现在都挤在一起,转个人都能碰到人,难免有些人惦记着别家的吃食。 都是一个村的乡亲,里正又不忍心地想把粮食分出去,被吴氏死死地按住。 肖榆看见好几个孩子都盯着她家的锅,悄悄咽着口水,大人们欲言又止,显然想要讨要又有些拉不下脸,毕竟这些日子能一直有吃的很大程度拖了肖榆的福,要不是她时不时能找到一些吃的,他们可能早都饿死了。 66 逐渐熟悉的少年人 肖榆走到王氏身边悄声说了几句话,之后王氏提了个包袱去了里正那里。 她把之前晒的芋头干分了出去,这几日水少得可怜,他们也没条件吃芋头干,还剩下不少,这东西反正她能催生,干脆分给需要的人吧。 她实在见不得那些孩子可怜的样子。 那几家人得知是肖榆的馈赠,还特意带了孩子要跪下感谢她,被王氏拦住,安慰了几句才打发走了。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爹妈的吃土都行,但是为了孩子他们也是实在没了办法。” 柳氏难得没有护食,并且还颇有感慨。 肖榆也没打趣她,大伯母虽然有些缺点,但是作为母亲绝对没得说。 粥熬好后再泡些干粮进去,肖榆吃了满满两碗,实在是这几日没喝几口水,干粮吃着又拉嗓子,她一直都吃得半饱。 这会暖暖的汤粥下肚,整个身体都暖洋洋的,就连一直虚弱的肖老头都发出了舒服的喟叹。 他们也没忘了和牲口在一起的几人,各家都送了吃食过去。 今夜宿在山洞内,也不需要太多人守夜,留些人守着洞口就行,杨力担心儿子便去了小山洞守夜,将杨修他们摆脱给了宋毅照看。 少年盘坐在一旁,覆在膝上的双手微微用力。 自双腿受伤之后,每到雨天膝盖往下的腿骨就会又痒又疼,今日淋了许久的雨,即使已经换了衣服坐在火堆边上,他还是能感觉到骨头缝里的疼痛。 宋毅的注意力原本是放在他腿上那本名为《三十六策》的兵书上,不经意间瞥见他手上的动作,突然意识到这少年可能腿上有些不适。 想到他之前和孙希舟起了冲突,请大夫前还是先询问一下吧。 “杨兄,山洞阴冷你又淋了不少雨,我去请孙大夫来帮你把把脉吧。” 他没有直接提腿伤,担心会触及他的伤心事。 杨修想说不用,还没出声就被一旁的黄氏打断。 “能看看真是再好不过,麻烦你了,婶子先替修哥儿谢谢你了。” 宋毅看了眼杨修,见他没有出声拒绝,便去找了孙希舟,一起过来的还有孙希和。 这些时日闷头赶路,好不容易能歇下,他也想和宋毅闲聊两句放松一下。 "腿伤得不轻啊。"孙希舟放下杨修的裤腿,"怎么会弄成这样?看伤势当时应该摔得不重,只要及时医治不至于会骨头错位。" 杨修握紧双拳不知道怎么回答他,难道要说在他摔断了腿后亲生父亲拖延着大夫没有及时医治吗? 孙希舟在上次吵架过后,通过宋毅知道了杨力夫妻不是他亲生父母,误会解开也有些同情这个亲缘淡泊的少年。 和宋毅对视了一眼,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是他常用的一套银针。 “腿上筋骨错位导致气血不通,阴雨天气就会疼痛发痒,你躺下,我帮你施针。” 杨修顿了一瞬便听话地躺好,他也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好点,能好好坚持到京城和姨母团聚。 肖榆他们自孙希舟看伤的时候就避开了,毕竟是外男,不好看着人家露出双腿。 于是,篝火前就只剩四个少年围坐在一起。 孙希舟将银针一根一根地刺入皮肉,直到14根银针都扎好才直起腰坐好。 “需要等上两刻钟再起针,你就躺着不要乱动。” “多谢。” 杨修轻声道谢,伸手摸索着放在一旁的书籍,想拿起来翻阅,可是躺下的视角让他一时摸不到书在哪里。 孙希舟见状将一旁的书籍拿了起来。 “三十六策,是前朝孙将军所著的那本兵书?” 杨修点了点头,“正是。” 一旁的孙希和闻言眼睛一亮,急切地从孙希舟手里抢过了书籍。 “你居然有《三十六策》?这本书不是都被烧毁了吗?” 前朝孙将军被奸人所害,贼子当道,扬言要烧毁他所有的兵书,尤其是这本《三十六策》,包含了他戎马一生的精华,几乎都被焚烧殆尽。 直到前朝覆灭,孙将军才洗清了罪名,但是他所著的兵书也大多没有流传下来。 杨修不屑地轻笑一声,“孙将军智勇无双,用兵如神,岂是那些鸡鸣狗盗之辈能够诬陷的。” “不过是时局所限,不得已才会顶上污名。武将之家哪个不敬佩孙将军的,因此许多人都悄悄藏下了他的兵书。这本《三十六策》是我母家珍藏,也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物之一。” 听到是他母亲遗物,孙希和尴尬地摸了摸脑袋,他刚才抢书的行为好像有些不太好。 “抱歉啊,我太激动了,不是故意抢的,孙将军也是我敬佩的人。”孙希和恋恋不舍地将书递给他,“还给你。” 杨修见他真心喜爱,伸手推了回去,“我已经看了好多遍了,借给你看一会也无事,你若实在喜欢,也可以抄录一份。” “真的吗?我可以抄一份?”孙希和惊呼一声。 杨修点了点头,“当真。” “哥,你们等我,我去拿纸笔过来。”说完一溜烟地跑了回去。 宋毅和孙希舟对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希和自来性格跳脱,让杨兄见笑了。” “没想到杨兄看起来温文尔雅,竟然也喜欢看兵书?” 杨修双目看着洞顶,眼神深邃如有一团旋涡,缓慢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徽州叛乱,潮州受灾又有流民作乱,读书人岂能只知吟风弄月?" 张府与他如同地狱,他自地狱逃出,自然要掌握瓦解他们的方法,吟诗作对可帮不了他。 倒是宋毅,一介猎户,竟然用了‘也’字。 “宋兄也看过兵书?”要知道所有书籍中,兵书是流通最少的。 “有幸看过《战云录》。” “可是记载孙将军收复云州十二城的那本书?”杨修震惊地支起了上半身。 宋毅点了点头,“正是那本,机缘巧合有幸看过。” 其实这本书他就有,听娘亲说是她一位友人所赠,除了这本书,他家里还有十几本类似的书籍,只是书籍特殊,他从未和外人提起过,就连孙希和都不知道他有这些书。 67 分别 杨修此时才真正认真地看向宋毅,虚心请教道,“可否请宋兄讲解一二。” 见孙希舟也一脸好奇地看向他,宋毅索性给两人讲了起来,不一会孙希和也拿了纸笔回来。 四人就这样一人讲三人听,偶尔还会讨论一二,从兵法战术到时事政治。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几张年轻的面庞,一时间竟让人忘记了身处乱世逃亡途中。 -------- 清晨,山间树林被薄薄的雾气笼罩,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雨整整下了三天才停。 肖榆跟在各位大娘后面走出山洞,地上的泥泞像发酵过的面团,每走一步都陷进去半个鞋跟。 洞口处积水太多,走过这一段泥泞的道路后才勉强能够正常行走,随便薅了把草蹭掉脚上的泥块,大家继续往高一点的地方寻找。 大雨过后,往往会有新鲜的山菌长出来,还会有许多小动物出来觅食,所以除了需要养伤的人,大家都是集体出动,采菌的采菌,下套的下套。 直到午时过后,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收获,肖榆她们也采了半个背篓的各种菌子,还有宋毅打到的两只野鸡。 连续三天的大雨,彻底解决了干旱的问题,就连山上也会很快再长出能吃的野菜,大家的生存条件好了许多。 因此,有人不想再继续北上了。 “他叔,咱们都走了一个多月了,我家八斤都饿瘦了一圈,现在天灾过去了,打仗也打不到这里,我们找个地方安家吧。” 周氏堵在里正面前嚷嚷着,有好几家心动的人,也一脸期盼地看着他。 “胡闹!”里正想也没想地呵斥她,“现在打仗打不到,以后就打不到吗?咱们现在待的地方就挨着豫州,那些人随时都可能打过来,到时候再跑,你来得及吗?” “哎呀,哪有这么严重,我男人今天去山下打听了,这地方离城里远得很,穷乡僻壤的就算打过来也不会对一个小村子怎么样的。” 肖寸金今日和村上几个人一起到山下打探,遇到一个小村庄,才二十多户人家,地广人稀,他们问过了,自有流民开始他们县就开始安置流民了。 主要是这边人特别少,县令也愿意多安置些人开垦田地。 “只要咱们留下,每户都分十亩地的。”周氏再次鼓动大家。 “哼,你有没有脑子,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大河都跟我说了,分的地就是十亩山地,连都连不到一起,全靠自己开荒。你们又不是没在山上种过地,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他知道对于流民来讲这政策不错了,但是他还是更想带大家北上,听说那里地势平坦、黑土肥沃,连粮食的产量都要高上三成。 “里正叔,我们也知道不容易,可是实在是没有吃的了,听说北地寒冷,我们连御寒的衣物都没有,还不如就在这落户,还来得及赶在冬天前搭个土坯房子。” 又一名中年男人无奈道,若是可以他们也不愿离开乡亲们,要是能一起就下就最好了。 看着他充满期待的眼睛,里正到底叹了口气,“你们要是想留下就留下吧,但是我还是会继续北上的,想继续走的就一起,不想走的就留下吧。”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沉默了下来。 “你们自己考虑吧,明日一早我们就起程。” 说完后,他便背着手厉害了,佝偻的脊背显得有些落寞。 肖榆他们想都不用想,自然是跟着里正一起的。 和她们一起的郭家、孙家也选择继续一起上路,杨力一家目标是京城,自然也继续一起。 最终肖氏一族,只有两户选择留下,剩下的都跟着里正北上。 外姓人则大多选择在当地落户,张莽等一直和肖氏一族走得近的人家则选择继续北上。 再次出发,队伍人数直接减少了一半。 这一别,也行这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就连一直恨着周氏一家的肖兆雪也偷偷的掉了几滴眼泪。 由于锦州暂时没有受到战火波及,他们决定剩下的路走官道,能更快地到达江州。 在附近的镇上重新给牲口配了车厢,这次的队伍比之前速度快了许多。 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肖家本家人多,大家互相帮忙,还有之前共同出资买的牛车和骡车,大大减轻了负担。 十月初,终于感到了锦州、晋州和江州的交界处。 杨力拉住了前行的马车,看着亭子里的三道界碑,不舍地开口。 “这便是交界处了,毅哥儿,接下来的路便不能再继续同行了。” 宋毅上前不舍地和他拥抱了下,“杨大叔,办完事后,要是不知道去哪里落脚,就到江州来找我们,江州府东昌县。” 杨力拍拍他的肩膀,重重点头,“好,若有可能,定会去找你。” 杨修也撩开车帘,冲车下的宋毅、孙希舟、孙希和抱拳:“三位兄长,这几日多谢几位照顾,若有来日定当与各位秉烛夜谈,把酒言欢。” 三人同时向他回了一礼。 孙希舟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小罐子,上前递给他,“这是能缓解你腿上的膏药,每当疼痛时就摸一下。若有机会,便寻一位名医将腿骨重接,再次行走也是有可能的,你一定要重视。” 杨修接过罐子,鼻头有些酸涩,“多谢孙兄,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从未体会过的兄弟情谊,没想到竟在这几日体会到了。 杨力重新跃上马背,马鞭高高扬起。 “各位,保重。” “保重,杨大叔。” “保重,杨兄” 宋毅看着杨力离开的背景,久久没有回神。 要说上一次大家急匆匆的分开没有来得及体会离别的不舍,这次就是真真切切让他感受了一次。 肖榆上前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我们也走吧,也许以后还会再见的。” 看着她明媚的笑脸,宋毅再次坐上车辕,和肖榆并肩一起踏入了江州的地界。 刚进入江州地界没多久,他们就明显感受到了一股寒流。 68 到达 寒风如刀,刮得人脸生疼。 “阿嚏。”江州也太冷了吧,这才十月中旬。 自交界处分别后他们进入江州已经三天了,沿着祖上留下的舆图寻找东昌县的踪迹。 “还有一个半月就腊月了,之前就听阿爷说过,北地十月就开始下雪了,看这天气还真有可能。” 里正冷地裹紧了身上的衣服,除了肖榆家准备了棉衣,其他人都是多套了几层破破烂烂的单衣,根本扛不住北地的寒冷。 “老头子,你确定咱们方向对的吗?不是说进了江州往东北方向走三天就能到吗?” 吴氏有些担忧地问道,真怕他们找错了地方,再找不到地方他们能不能挨过这个冬天都是个未知数。 抬头望了望阴沉沉的天空。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仿佛随时会砸下来。 里正再次打开舆图,大家围在一起讨论着地形和方向。 肖榆仔细比对了一下方位,大方向应该没错。 “二爷爷,要么我们找人问问吧。”他们一路上担心被当地府衙抓起来,很少和当地人打交道。 “也好,到下一个村镇就去打听打听吧。” 傍晚时分,他们才终于看到了袅袅的炊烟。 “二爷爷,前面有个村子。” “太好了,毅哥儿你识字,又有路引,带上磊子一起去问问。”里正看着村子的方向说道。 宋毅和肖磊点了点头就往村里跑去了,人少点去比较容易打听。 一刻钟时间,他们俩就跑回来了。 “阿爷,他们说话我不太听得懂,只能听个大概,咱们应该是方向走偏了一点。往西再走一两日,就能到东昌县了。” 肖磊冻得对着双手哈了口热气,北地早晚温差也很大,太阳刚一下山就感觉冷到骨头缝里了。 “好,那晚上就在附近找地方过夜吧。” 肖榆看了看四周光秃秃的土坡,发起了愁。北地平坦,连个山洞都没有,冬天树叶也都掉光了,林子里也挡不住多少寒风。 要是能找个背风坡就好了,也能给没有车的人挡挡风。 肖榆和肖良丰仗着现代的只是对北方有些了解,这几日过夜的地方都是他们俩找的。 选了个看起来稍微密一点的林子,指了指,“往那边走,今晚就在林子里过夜吧。” 她尽量带她家往地势稍微低的方向走,走了没多久还真找到了一处背风坡,两边高中间低,可以简单搭一个挡风的地方过夜。 “就这里吧,大家一起把这出土坑再挖一挖,晚上就在这里过夜吧。” 男人们娴熟地拿起工具,各自选了个地方就开挖,这几日他们已经习惯了。 很快原本30度的破被他们挖成了60度,坡下面的杂草树枝也被清理干净点成了一个火堆。 有车的人家自然是会留一部分人在车厢里休息,没车的人家便靠着斜坡各自收拾自己睡觉的地方。 干燥的落叶就是天然的床垫,甚至可以盖在身上取暖。 宋毅和肖林他们很快就从山林里带回了一只狍子,自从分成两队后,宋毅他们便经常把打回来的猎物分出来一起吃。 肖家的男人们也都没有闲着,这些时日几乎都学会了下套,抓一些小动物什么的。女人们则边走边四处寻找能吃的东西,北地的冬天虽然没有野菜,但是有很多野高粱、野豆子之类的,当真是意外之喜。 他们人多力量大,自从分开后反倒更加团结,吃得还比之前更好了,因此原本计划三个多月的总路程,在分开后大大提升了速度,仅仅两个半月,他们就已经到了东昌县附近。 野味照例先紧着出力的人家分肉,剩下的再分给其他人,拿到肉的人也不白拿,要么
相关推荐:
苏小花的男校初体验
樱兰情缘
深宫曲(百合后宫abo)
在年代文里吃瓜养娃
私下辅导(年下师生1v1)
晚来听雨
重生八零,闪婚柔情铁血硬汉
淫色袈裟_御书屋
帅哥收藏夹(H)
史上最强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