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渔夫和美人鱼(H) > 第283章

第283章

谈伦理道德? 我呸。 如果遇到硬茬了,甚至会被摁着捶一顿。 最后连报官的地方都没有。 可以说,理学和孔家,人心尽失。 到了这会儿,就算再迟钝的人都意识到情况不对。 太上皇到底想如何处置孔家? 如果只是敲打一下,为何要将他们所有罪行都公之于众? 难道…… 一个可怕的念头浮上心头,难道太上皇如对待理学那般,彻底废除孔家所有的尊号? 要真是如此,我们该如何做? 一时间,大家都犹豫了。 保孔家? 就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现在的名声,谁敢保他们? 任由孔家尊号被废? 好像也不是不行……咳咳……我说什么胡话呢,作为门徒我们自然要维护圣人荣耀。 当然,如果维护不住,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 针对孔家的行动,自然不是发行一起报纸就能结束的。 隔天的早朝,就有官吏上奏,认为孔家实乃天下第一无道之家。 并罗列了很多孔家不仁德的行为。 比如以让梨成名的孔融,就曾经写文章为吃人做辩护。 吃人啊,多么非人的行为。 你作为圣人之后不谴责就算了,竟然还写文章支持。 实在是道德败坏到了极点。 连装都懒得装了,是妥妥的真小人。 就这样的人,也配被世人敬仰? 也能作为楷模,被写进三字经? 你们儒家还要不要脸了? 不只是孔融,还有很多孔家所谓贤人干过的见不得人勾当。 这一篇弹劾的奏疏,打了文臣一个措手不及。 有一说一,别看大家都饱读诗书,但大多数人确实不知道孔融干过这事儿。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通读过史书。 且古人讲究为逝者讳,很多史书都刻意隐去了这一点。 他们只知道孔融让梨,却不知道他还为吃人做过辩护。 不知道真假还怎么反驳? 所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说:这都是个人行为,请勿上升到整个孔家。 然后,他们又被重拳出击了。 另一位御史站出来弹劾孔家无道。 儒家最讲究忠孝仁义,可孔家连最基本的忠都做不到。 君不见,但凡改朝换代,孔家都第一个上降表。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提过。 儒家的辩护是,天道轮转,气运转移,孔家不过是顺应天命。 但这一次,弹劾的御史显然早有准备: “两宋之际,孔家先向辽国称臣,又向金国、蒙古上降表,同时还尊宋室为天命之主。” “那么请问又要作何解释?” 这确实是无解的难题。 你可以说,孔家向元朝上降表,是顺应天命。 毕竟大明是承认元朝的法统的,给出的论断是:以小宗而主天下。 大明取代元朝,就是大宗重主天下。 可是,宋朝和辽金蒙古对峙,你孔家的行为就没法解释了吧? 如果你说,辽金蒙古那边的孔家是叛徒…… 可是,元朝一统之后,为何南北两孔又合二为一了? 你们什么意思? 怎么看都像是两头下注啊。 儒家被怼的哑口无言。 孔家在德行上确实有亏,而且还是大亏。 这是事实,你可以用诡辩来解释,然而诡辩改变不了事实。 当年白马非马公孙龙,在口才上将孔穿说的哑口无言。 可是孔穿几句话,就将公孙龙摁死了。 孔穿的意思很简单:口才再好,也无法将假的变成真的。 雄辩也不是为了争一时风头,是为了解释事实,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而恰恰,公孙龙的辩属于诡辩。 当这一点被人戳穿,公孙龙的政治生涯也就结束了。 这里说一句,孔穿就是孔子的后裔。 现在的情况,和当初孔穿评价公孙龙是一样的。 你们儒家再怎么能解释,都无法改变孔家不忠的事实。 这还不算完,新一期的报纸,头版头条的标题就是: 世修降表衍圣公。 其内容无需多说,就是孔家不忠,给各个政权上降表的事情。 民间对于孔家的最后一点敬畏,也彻底消除。 剩下的只有谩骂声。 读书人则愁的头发都快白了,猜测终于成真了。 太上皇这是真的要废了孔家啊。 先是用孔家现在的恶,激起百姓的怒火。 又用‘世修降表’,来破除孔家的神圣外衣。 现在朝廷要废除孔家,民间只会拍手叫好。 关键是,世修降表衍圣公,实在太顺口了。 就像是有魔性一样,念了一遍还想忍不住念第二遍。 以后提起孔家,大家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印象,不再是什么圣人之后,而是世修降表。 想翻身,比登天都难。 所以……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想过,朱元璋会灭了孔家。 然而,事实上朱元璋也在头疼,到底让谁去执行灭孔的任务。 “别看那些人嘴上喊着严惩孔家,真让他们动手,没有一个敢去的。” 陈景恪默然。 不管你怎么扒孔家的神圣外衣,圣裔就是圣裔。 在这个相信鬼神的年代,对圣人之后下死手,是要承担很大心理压力的。 更何况,动手的那个人,必然会成为儒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或许无法对抗皇权,也无法保住孔家,却有能力让动手的那个人死无葬身之地。 朱雄英摸着下巴上刚刚蓄起来的短须,若有所思的道: “不一定非要让外臣动手啊。” 老朱问道:“哦,你觉得谁去合适?” 朱雄英说道:“十三叔,您觉得如何?” “朱桂?”朱元璋下意识的相反对,这个混账儿子,能做什么大事。 但马上就反应过来,混账? 混账的好啊。 朱桂的性子有些混不吝,做事只看心意不顾后果。 这种人什么都敢干。 让他去屠孔家,他肯定会屁颠屁颠的接旨,而且会干的非常漂亮彻底。 至于屠孔的后果……那都是以后得事儿了,以后再说。 陈景恪也不禁眼前一亮,这个人选确实非常妙。 一来朱桂的性子暴躁混账,肯定能干成这个事儿。 二来,这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果然,没有无用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 谁能想到,朱桂这种辣鸡,都能找到他自己的作用。 不过,屠孔确实会带来极大的后遗症,朱元璋和朱雄英可以随便讨论,陈景恪却不方便多说什么。 所以,他并没有开口,只是在一旁听着。 朱雄英说道:“而且之前十三叔被弹劾,您将他揍的几天下不了地。” “他心中对理学派是有极深的恨意的。” “稍加引导,这股怒火就能冲着孔家发泄出来。” “他定然愿意去干这个事情。” “至于后续的安排……我也不和您说谎话,十三叔的性子确实无法承担封国重任。” “与其对他寄予厚望,不如好好培养他的儿子,将来直接让他的儿子去封国。” “到那时,大明的思想界早就改天换地了,也没谁会再为孔家摇旗呐喊。” “他的封国必然能顺利建立起来。” “至于十三叔,就让他留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吧。” “有我们约束着,至少能让他得个善终。” 老朱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的道: “你性子像咱,非常强硬。” “咱一直担心,你无法妥善处理和宗室的关系。” “事实证明咱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你确实不会纵容宗室为恶。” “但让咱欣慰的是,你心中还是顾念着亲情的。” 朱雄英认真的道:“皇爷爷放心,我必然不会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宗室犯了小错,我会惩罚他们。” “若犯下滔天大罪,我会将他们送到皇陵为祖宗尽孝。” 老朱颔首欣慰的道:“这样就好,约束惩罚他们,却不会让他们真的没了好下场,咱就放心了。” 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朱桂的头上。 正如朱雄英所说的那般,听说要去屠孔,朱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还要求老朱将他的亲王卫队还给他: “那些人我用着顺手。” 老朱自然不可能让他带着亲王卫队过去,真要这么干了,搞不好他会把曲阜也屠了。 只答应,将他亲王卫队的五百亲兵还给了他。 然后从神机营抽调了一万人北上,去执行这个任务。 “神机营对朝廷最为忠诚,因为勋章的事情,和理学及孔家是有大仇的。” “再有朱桂带领,他们是可以执行好这个任务的。” 抽调一万神机营对付孔家,确实大材小用了。 然而,自从报纸刊登,有文人去曲阜保卫孔家。 全国各地有很多读书人效仿。 目前的统计,差不多有一万一千多人。 神机营过去,主要是为了对付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支持者。 至于为何要给朱桂五百亲卫,老朱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就怕神机营狠不下心斩草除根,让他带五百亲卫过去,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陈景恪心道,老爷子你也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东西啊。 说白了,朱桂这五百人就是负责斩草除根去的。 真正的鸡犬不留。 刽子手选定,老朱依然没有着急。 而是一直等到八月份,神机营就位后才动手。 八月初,时隔将近半年之后,朱元璋正式对孔家之事做出判决: 恶贯满盈,族诛。 不是诛九族,也不是夷三族,而是族诛。 听到这个判决,朝堂一刹那安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结果。 族诛?竟然要将孔家灭掉? 怎么可能。 下一刻犹如炸锅一般嘈杂起来。 “陛下三思……” “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请看在孔圣的份上……” “陛下,苍天有好生之德……” “陛下,诛杀孔圣之后,恐天下大乱,危及社稷啊。” 不只是文臣,很多武将都忍不住站出来劝谏。 朱元璋讥笑道:“难道孔家所犯之罪,当不得族诛之刑?”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言犹在耳啊,怎么诸卿要食言而肥吗?” 然而,群臣却根本就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句话。 “孔圣后裔,杀不得。” “杀圣人之后,恐天下大乱。” 老朱似乎在发泄心中积累的不快,继续说道: “代王犯法可以处置,驸马犯罪可以处死,他孔家犯罪就杀不得?” “怎么,他孔家比我皇家高贵吗?” 群臣:“……” 如果世界上有卖后悔药的,他们恨不得吃饱吃撑。 “陛下,臣等知错,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那都是理学之错,当严惩理学……请放孔家一条生路。” 朱元璋冷喝道:“真是官字两张口,怎么说都是你们有理啊。” “但可惜,今日咱比你们大,说话比你们管用。” “你们那一套,对咱没有用。” “咱意已决,孔家,族诛。” “谁若是觉得愧对孔家,可以陪着一起去死,咱绝不阻拦。” “退朝。” 说完,起身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只留下苦苦哀求的群臣。 ----------------- 当这个处置结果被公布,天下震惊。 即便是原本义愤填膺,要孔家血债血偿的百姓,一时间也不敢说话了。 那可是孔家啊,圣人之家。 都说中国人信神的功利心很重,且逢神便拜。 这当然也是事实,龙王不下雨要你何用? 但反过来也说明了另一件事情,中国人对怪力乱神之事,基本持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万一是真的呢,拜一拜求个心安。 孔子当了那么多年圣人,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奇奇怪怪的能力。 所以,别看大家对孔家的恶行非常痛恨。 真要对孔家下手,依然心存顾虑。 当然,也有很多人并不在乎这个,对这个结果拍手叫好。 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观望。 读书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纷纷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反对。 不过大多数人能用的办法,就是上联名血书了。 请求皇帝网开一面,为孔家留一条血脉。 也有一部分选择前往孔家,誓与孔家共存亡。 也有很多人选择前往洛阳,去皇城请愿。 在朱元璋公布处置结果的当天,承天门外的广场上,就跪了上百人。 其中一大半都是朝中高官,剩下的也几乎都是社会名流。 第二天,来这里下跪请愿的人超过了千人。 朱元璋只是冷笑一声,道:“去告诉那些人,想跪可以,有官身的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完了再跪。” “如果谁因为此事误了工作,罢官论罪。” 听到这个命令,跪地请愿的人骚动了片刻,很快又平静下来。 没有人离开。 第三天,来这里下跪请愿的人更多了,达到了一千五六百人。 但细心的人却能发现,很多第一天来下跪的官吏,并没有出现。 接着,针对此事大明周报出了特刊。 直接亮明观点站在朝廷一边。 先将大明律搬出来,然后计算孔家的恶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有五十多条族诛的大罪。 太上皇的判决,是公平合理是符合大明律的。 然后又重点写了,群臣是如何反对此事的。 要求赦免孔家。 这里方孝孺也非常狡猾,没有说群臣希望给孔家留一条血脉,而是说要求赦免孔家。 这其中的差别就很大了。 并且他将之前的旧账全部翻了出来。 当初处罚代王、处死驸马欧阳伦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说的?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谁说的?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是谁说的? 怎么轮到孔家,这些道理就行不通了? 你们当初逼迫太上皇,到底是为了道义,还是为了争权夺利? 这一期报纸,自然遭到了读书人的抨击。 但在百姓中间,起到的影响却非常大。 有效消除了百姓心中的顾虑。 是啊,皇子都能处罚,驸马都杀了,孔家凭什么不能杀? 孔圣真有灵,看到子孙为恶,估计也能气的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主要是激起了百姓心中的怒火。 好呀,你们这些读书人良心果然都让狗吃了。 孔家那些大的恶行,你们竟然也想赦免了? 真不是东西。 百姓不敢骂圣人,但敢骂普通人啊。 于是,各地都出现了读书人被骂,乃至被打之事。 这件事,还带来了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后果。 普通百姓心中,对读书人的光环消失了。 你们也就是多读了几天书而已,没啥了不起的。 一旦百姓不在仰慕读书人,他们再想左右百姓思想,就几乎不可能了。 为以后的很多政策施行,创造了条件。 这一点,是陈景恪都没有预料到的。 京城,前来承天广场请愿的读书人更多了。 差不多有三千多人。 然而,朱元璋什么场面没见过?又怎么会被这场面给吓住。 想跪就跪着好了。 死了就通知家人来收尸。 等孔家那边尘埃落定,这些人自然就散了。 不过嘴上是这么说,对安全方面他可一点都没松懈。 禁军全部就位,随时扑灭所有的火苗。 ----------------- 另一边,朱桂带着自己的五百亲卫,日夜兼程来到曲阜。 直接接管了神机营的领导权,然后第一条命令就是: 杀。 统领这支军队的将领叫王政,是王弼的次子。 听到这个命令大惊,说道:“那些读书人怎么办?” 朱桂兴奋的道:“乱臣贼子,统统杀了。” 王政不敢置信的道:“啊……那可是两万余士子。” 随着族诛的旨意下达,又有几千名士子前来保卫孔家。 要杀死那么多人,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朱桂不耐烦的道:“你不敢就直说,我换我的人上。” 王政知道自己没有别的选择,深吸口气,说道:“末将遵命。” 然后大踏步走出军营,下令道:“全军都有,包围孔府……杀……” “杀。” 神机营一万人很快就包围了孔府。 保卫孔府的士子们见状大惊,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已经有不少人察觉到情况不对,想要溜走。 然而,全都被驱赶了回来。 这下,士子们更慌了。 尤其是那些投机分子,更是肠子都悔青了。 孔府内的人也接到消息,有军队包围了孔府。 孔家人都吓的瑟瑟发抖,只能寄希望于外面的读书人,能拦住这些军队。 他们不认为,朝廷真的敢对这么多读书人下手。 事实上,就连读书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杀这么多读书人,那比秦始皇还要残暴。 太上皇还要不要身后名了? 所以,就有人大喊道:“大家不要怕,手拉手,不要被分散,他们不敢拿我们怎么样的。” 六神无主的士子们连忙照做,很快就手拉手将孔府围的水泄不通。 同伴的力量,也让他们心安了不少。 然而…… “举枪……”一声撕心裂肺的怒吼响起。 “唰。”神机营一万将士,举起手中的火枪,对准了他们。 人群再次出现骚动。 但这次还没等他们有所动作,就听到一声:“放。” 然后,密密麻麻的‘嘭嘭嘭’声响起。 一排排读书人被击中倒下。 他们终于慌了,想要逃,可四处都是军队。 只能下意识的往人群后面钻。 然后整个乱成一团。 神机营使用的,是新式火枪,平均每分钟两发。 三段式射击,更是基本操作。 随着枪声不断,一个个生命被夺走。 更多没有被击中要害的人,则躺在地上哀嚎。 现场惨不忍睹。 院内的孔家众人,此时已经吓的屎尿齐出了。 朝廷来真的了。 然而,后悔已经晚了。 外面,朱桂看着那些曾经欺负他的读书人被击杀,一开始还很兴奋。 但很快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杀人还是用刀带劲儿,用枪没意思。” 然后他让王政停止了射击,不顾劝说拔出刀带着亲卫冲了上去。 早就已经被吓破胆的众士子,根本就不敢反抗,只能犹如绵羊一般四处逃散。 然后要么被神机营拦住杀死,要么被朱桂追上杀死。 两万多人,足足杀了一个半时辰才结束。 朱桂身上已经被血水浸透,看不到一丝原本的颜色。 但他脸上却带着莫名的兴奋,眼珠子血红一片: “哈哈……爽爽爽,还是冲锋陷阵砍人爽。” “回去我就给我爹请旨,让我上阵杀敌去。” 看着尸横遍野的现场,王政心中叹息不已。 这些可都是读书人啊,自己的身后名,堪忧。 但作为大明勋贵既得利益者,有些事情他逃不掉。 更何况,有确切消息,他爹即将被晋封公爵。 这次行动,算是一次表态。 否则,公爵是那么好拿的? 所以,他也没有多纠结,转而问道: “代王,接下来就轮到孔府了,是你动手,还是我动手?” 朱桂已经杀红眼,说道:“把孔家的墙给我炸开,我亲自去解决了他们。” 王政自然不会反对,当即就命人行动。 孔家从没想过,自己家族会有这样的遭遇。 所以,虽然起的是高墙大院,防守能力却并不强。 只是一包火药,就将一段院墙炸塌。 在院内之人的惊恐喊叫声中,朱桂带着自己的亲卫冲了进去。 第467章 帷幕 “咔咔咔……”朱桂使出浑身的力气,将那位喜欢驾车奸淫良家的孔三少的头砍了下来。 而从那位孔三少赤裸并血肉模糊的下体可见,之前他没少受折磨。 “呸,什么玩意儿。”闻着扑鼻的骚臭味儿,朱桂差点吐出来。 孔锚怔怔的看着这一幕,犹如傻了一般一动不动。 就在刚刚,他最宠爱的儿子,被人当面虐杀。 朱桂疑惑的道:“这人不会傻了吧?” 一名手下左右看了看,不确定的道:“或许……可能……也许……” 孔锚直勾勾的看着朱桂,道:“你杀了我儿子。” 朱桂大笑道:“哈哈……原来是这小子的爹啊,亲眼看着儿子被杀,心里是不是很痛恨?” 孔锚眼神毫无波动,只回一句:“你杀了我儿子。” 朱桂顿觉索然无味,道:“我不光杀你儿子,还要杀了你,杀了你全家。” 说着,举起手中全是豁口的长刀,朝孔锚脖子砍去。 “咔……”刀被卡在的骨头上,拽了好几次都没拔下来,反倒是被喷了一身一脸的血。 “呸呸呸……”朱桂连忙松手丢掉手中的刀,连连倒退几步: “真他娘的晦气。” 那名手下不解的道:“大王,您为何如此痛恨这孔三少?” 朱桂虐杀孔三少的手段,连他这个畜生都觉得很畜生,所以才更加不解。 莫非大王和这姓孔的有仇? 朱桂扔掉手中全是豁口的长刀,骂道:“踏马的,谁痛恨他了,老子之前就没见过他。” 那手下问道:“那您为何……” 朱桂顺口回道:“还不是我那大侄子……” 话才出口,他就反应过来,这事儿传出去不太好,连忙将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没好气的道:“你踏马的瞎打听什么?老子就是恨他。” “还杵在这干嘛,去搜搜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那手下也被吓了一跳,大王的大侄子那不就是太子吗。 艹……早知道就不多嘴了,别被灭口了啊。 这么一想,他顿觉后背发凉,看谁都像是锦衣卫的密探。 玛德,早知道就不多嘴了。 好奇心不光能害死猫,更能害死人啊。 不行,必须得想办法讨好一下大王才行,这样才他会保护我。 想到这里,他顿时有了点子。 一路跑到后院,从刀口救下一个姿容上佳的姑娘,扛着就去找朱桂了。 “大王大王,这是孔家家主的嫡孙女,小的专门抓来孝敬您的。

相关推荐: 高达之染血百合   小怂包重生记(1v2)   我以力服仙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归宿(H)   角色扮演家(高H)   宣言(肉)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偏执狂   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