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节繁多,足也多,不仅虾足和螯可以活动,虾尾也能蜷曲。 这么复杂的灯,自然更为费时费力。凤宁只做了一个,就不打算再做了。这虾灯做起来耗时比螃蟹灯多了一倍,至少要卖十五块钱才合算。可谁愿意花这么多钱买一盏灯呢? □□灯跟螃蟹灯的难度差不多,凤宁也没多做,虽然有金蟾招财的说法,但它的形象实在不算好,应该也不会有太多受众。 凤宁还设计了整套生肖灯,又还设计了熊猫灯,憨态可掬的国宝应该会招孩子喜欢。 期间还有一件出乎凤宁预料的事,她收到了盛世明的来信,信上说有几个人想要定制几盏花灯。 第13章 虾灯 凤宁当时就那么一说,没想到还真招来了生意。当时凤宁没跟盛世明说自己会做别的灯笼,所以他们定制的全是螃蟹灯。 只是每个人的图画主题要求不一样,有的想要北京风光,有的想要孙悟空大闹天宫,还有的要空军和飞机,都是天马行空的要求。 人家就是写信来提一嘴,也没下定金,凤宁本着诚信的原则都做了。她也不怕卖不出去,就算定制的人不要,她相信也会有人买。 倒是这些人给她提供了思路,灯笼是做给小孩子和年轻人的,图画主题和风格要尽量做得符合他们的喜好。 凤宁自己画的不是风景,就是花鸟。现在她思路打开了,便多了熊猫、孙悟空、哪吒、嫦娥等的形象,画得活泼生动,不怕孩子们不动心。 家里人看着她的画惊奇不已,她是怎么想得出这么多的形象,还画得栩栩如生。有的画面他们连想都没想过,更别说见过了,可是她却能画出来。 他们那 里知道,凤宁画的这些全都是有原型的,而且都是别人创作出来的。 到了月中,凤松和凤柏放了寒假,他们都来帮忙做灯笼,扎灯笼骨架,糊灯罩,也都做得像模像样,他们做不来的地方就留给凤宁动手。 梅香知道凤宁要做灯笼,一有空也会过来帮忙。凤宁毫不藏私,把扎灯笼的技巧教给所有想学的人。 做灯笼,最难的是结构构思。照着模板做其实不难,糊灯罩也是孰能生巧,做多了,慢慢也就好了。 凤宁知道,要真正学会制作灯笼,那还是需要几年时间的。 扎好骨架,糊好灯罩,还有一道比较难的工序,就是上色。上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凤宁当初学上色,可是花了好几年的工夫,才算勉强上了手。 大家帮忙打下手,做些简单的工作,凤宁负责组装和上色,效率就高多了。 到凤宁准备上街去卖灯笼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了十六盏螃蟹灯,三盏鱼灯,一盏虾灯,一盏□□灯,其他动物造型的灯笼也有一些,加起来有好几十盏。 这多亏了大家帮忙,否则按照凤宁自己的速度,到过年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她也就只能做十几盏螃蟹灯。 腊月二十六,凤宁上街去卖灯笼。 马上就要过年了,人们该准备购置年货了。平日里舍不得花的钱,这个时候也都愿意掏了。家长对孩子们也更宽容一些,要买点什么小东西,也是乐意掏钱的,一年一度,破费也就是这么一回。灯笼应该不难卖。 凤宁没跟人借车,年关大家都有事情忙,车子不一定有空。弟弟妹妹都放了假,就叫他们一起上街,帮自己搬灯笼。 灯笼是挂在长竹竿上抬过去的,还带了两个撑杆。到了之后,就在街边用撑杆将竹竿支撑起来,客人看中什么灯,就给他取什么灯。 凤松和凤柏都想跟着去,凤宁也没拒绝,毕竟灯笼是纸糊的,一个没留神,就会被人弄破,所以多个人看着总是好的。 两个小子头一回上市里,都很兴奋,哪怕是凌晨四点起床,在寒风中走了两三个钟头,都没听见他们喊苦。 凤宁依旧把摊摆在新华路上,他们七点多到的,天才大亮不多久,冬天人们起得迟,这个时候街上行人很少。 凤宁摆好摊,拿出五角钱来:“趁着现在还没什么人,你们两个先去吃早饭,回来的时候给我带两个包子。” 凤松拿着钱,有点紧张:“那边吗?” 凤柏说:“就是那边,我看到了。哥,我们去看看。”这还是他们头一回在外面买早餐吃,感觉特别新奇。 凤宁说:“快去快回。” 凤宁将灯笼一一整理好后,从背篓里拿出篾条开始扎灯笼,现在对她来说,最缺的就是时间,趁着等生意上门的空隙,能做一点是一点。 八点多,街上的店铺陆续开了门,也逐渐有了行人。举凡是孩子,路过的无一不停下来围观他们的灯笼,大人也忍不住要多看两眼。 凤柏提了一盏螃蟹灯做示范,给人们演示怎么玩。 新奇的灯笼果然引起了许多人心动,询价的人很多,但买的很少,普通的螃蟹灯一盏七块,宣纸做的螃蟹灯一盏八块,布做的则是九块。这样的价格吓退了不少人。 有的为了安抚孩子,便买一盏便宜的熊猫灯打发孩子,一盏熊猫灯卖八毛,虽然不能动,但也憨态可掬。 是的,灯笼涨价了,年关水都要涨三分,灯笼自然跟着涨价。凤宁也要趁着过年多挣点钱,毕竟灯笼生意也就只能做这段时间。 到了九点多,螃蟹灯还是一盏都没卖出去。凤松有些着急,家里做得最多的就是螃蟹灯,要是卖不出去,不就白做了吗? 凤松不安地问凤宁:“大姐,螃蟹灯真能卖出去吗?” “能的,别担心,过年还有几天呢。卖不完,还有元宵节,元宵节又叫灯节,那个时候灯笼最好卖。”凤宁并不担心灯笼卖不出去,只是担心时间太短做得太少。 凤松将信将疑:“真的啊?” “真的,别担心。”凤宁刚安抚完弟弟,就忍不住笑了起来,“看,买灯笼的来了。” 凤宁抬眼就看到了盛世明,他老远就朝凤宁挥手打起了招呼,一路小跑着过来:“你可算是来了,你再不来,我就要去你家了。我从放假起,就每天都要上街来找一遍,看你来没来卖灯笼。” 凤宁笑着说:“你要的几盏灯笼我都带来了,你看看。” 盛世明凑过去依次看了,说:“姐姐,你这灯笼用的纸跟我的不一样啊。这是宣纸吧?” “对。上次给你送了灯笼后,就买了些宣纸回去,上色的效果比普通纸好。下次你的灯笼要换灯罩,我给你换宣纸或者棉布。”凤宁说。 “也行。哇,这是什么灯?”盛世明发现那盏最大的虾灯了,“是个虾吗?好漂亮!” 这是一盏龙虾灯,主色调是淡蓝色的,绘制了哪吒闹海的图画,披着混天绫、挂着乾坤圈、脚踩风火轮、拿着火尖枪的哪吒跟龙三太子缠斗,十分吸人眼球。 凤宁说:“是一盏龙虾灯。我拿下来给你看看?” 盛世明仔细盯着虾灯,啧啧称奇:“这么复杂的灯笼你都会做,姐姐你太厉害了!” 凤宁将虾灯展示给他看,虾灯的螯、足都可以活动,虾尾还能蜷缩,许多人都过来围观。 盛世明眼珠子都瞪圆了:“这么厉害!好玩死了,给我玩玩!” 盛世明从凤宁手里拿过虾灯,动来动去,爱不释手:“姐姐,这盏虾灯卖多少钱?” 凤宁说:“这虾灯做的时间比螃蟹灯多了一倍多,还是用棉布糊的。我还没想好卖多少钱。” 盛世明啧啧赞叹:“那不得卖二十啊!” “估计没人买。”凤宁苦笑。 盛世明拍胸脯:“等着,我去给你找人买!对了,那几盏螃蟹灯先放这儿,我马上就去叫人来买。姐姐你别走啊,等我回来。灯也别给我卖了。”他说着就朝家跑。 第14章 兄弟 凤松和凤柏好奇地问:“大姐,他是谁啊?” 凤宁说:“一位老顾客。我上次做的那盏海景灯,就是给他做的。” “他真的会来买吗?”两个男孩无比期待,毕竟今天还没卖出螃蟹灯呢。 “会来吧。”凤宁说。 盛世明去了大概有半个小时,这期间有人来买螃蟹灯,那个孩子想要,家长嫌贵,拗不过孩子,砍了半天的价,最后花五块五毛钱买走了一盏螃蟹灯。价格比预期的便宜,但跟凤宁最初的定价也差不多,就是少赚点。 螃蟹灯刚卖出一盏,盛世明就带着一群人过来了,有大有小,小的还没凤柏大,大的比凤宁年龄都大。 这些人一过来,就围着竹竿看了起来。 盛世明大声嚷嚷:“只准看,不准乱摸,碰坏了要赔的。” 那群人中年级最大的男生忍不住笑出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在卖灯笼呢。” 盛世明拉住他:“二哥,你看这虾灯好不好看?我没骗你吧!你买下来吧。” 被叫二哥的男生斜睨他一眼:“你是想我买了你玩对吧?” “嘿嘿,借我玩玩又怎么了?我的螃蟹灯也可以借你玩啊。”盛世明说,“姐姐,取下来给我哥看看可以吗?” “可以。”凤宁将虾灯取下来,交给盛世明。 盛世明他二哥看着年龄比凤宁要大,兄弟俩长得有几分相似,都是一表人才,外套还是毛呢面料,他二哥脚上还穿着三接头的皮鞋,看样子家境很不错。 盛世明向他哥演示了一下怎么玩,这才将虾灯递给他哥。 盛二哥兴趣浓厚,仔细端详了许久,试图弄懂虾灯制作的原理。 凤宁这时已经在接待盛世明的朋友了,那几个定制了螃蟹灯的朋友基本来了,只有要空军和飞机主题的朋友没到,盛世明说:“那小子回他奶奶家过年去了。不过他把钱给我了,我帮他买。” 盛世明看着灯上的飞机,惊奇地说:“哇,这是什么飞机?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二哥,你快来看!” 凤宁也不知道这个年代战斗机是个什么形状,所以是以J20为原型的,画得有点模糊,但大致轮廓还是出来了。 盛二哥凑过来瞅了一眼,然后又仔仔细细瞧了起来,看了许久,忍不住问凤宁:“你这画 的是战斗机?” “是的。不对吗?我也不知道战斗机长什么样,凭想象画的。”凤宁说。 盛二哥诧异地看了凤宁一眼,没说什么,又去端详灯笼上的飞机去了。 盛世明朋友那四盏螃蟹灯都是七块钱买的。这几盏灯都是宣纸做的,本来要卖八块,但凤宁看在盛世明的面子上,打了个折。 盛二哥明显对那盏飞机灯更感兴趣,不过这是别人定制的,最后盛世明磨了很久,让他把虾灯给买下了。 盛世明从他哥手里抢了两张大团结,递给凤宁:“姐姐,拿着,这是虾灯的钱!” 其实自始至终凤宁都没说虾灯多少钱,是盛世明自己定的价。 凤宁拿了两块钱出来找零,盛世明摆摆手:“不用找了!就二十
相关推荐:
NTR场合_御宅屋
旺夫
过激行为(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乡村透视仙医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乡村桃运小神医
村夜
沉溺NPH
树深时见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