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难以启齿(小妈文学H) > 第4章

第4章

有哪个现代人能拒绝长安呢?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段知微在凉州攒了一段时间的钱,找了个胡商的车队,坐着骆驼晃荡了几个月,终于到了长安。 一早上卖完所有炸酥肉,段大娘高兴地低头数着铜钱,段知微饿得狠了,低头吃光一碟子蒸饼,若说味道,嗯...味道平平无奇。 她想起什么,好奇问段大娘,中午听排队的郎君说“大慈恩寺的俗讲”那是什么意思。 大慈恩寺寺她自然知道,西安著名景点,承载玄奘西天取经故事的寺庙。再多的也就只知道成人票30元,如果要登大雁塔,那就另算钱,旺季淡季还不一样。 段大娘饮一口酪浆想了想道,每月初一十五,大慈恩寺的和尚都会讲解变文。 变文是个什么东西呢,通俗来讲就是佛家定期在寺庙讲故事吸引人来听。 最近更是特意请了敦煌的师傅写变文,讲得是在九江郡,纨绔们夜里在船上喝酒作乐,忽听外面传来琵琶声。 茫茫浔阳江水,琵琶铮铮,原来是另一搜船上有歌女戴着白色帷帽在弹琵琶。纨绔们喝了酒,命船家划船靠近。 那女子身着薄罗金泥的绯色襦裙,抱着琵琶在暗夜里竟有说不出的诡异,那少年仗着酒劲,一把掀了她的帷帽,结果吓得倒在船上,命船家 赶紧划走。 “歌女长得不好看?”段知微听得入神,忙问。 段大娘摇摇头:“那是飞头蛮化作的女子,少年掀开帷帽,发现只有个腔子,没有头。” 段知微听得津津有味,随手拿起一碗酪浆饮下,随后大声咳嗽起来:“长姑啊,酪浆里能不能不要放葱姜蒜啊!” 大慈恩寺的俗讲让段知微起了些心思,长安刚刚才暖了起来,走在路上都是一波波的热浪。 所以说。听完俗讲的仕女郎君擦着汗出来以后一定会...口渴。 这就好比段知微在硕大的博物馆转了一大圈,出门发现博物馆门口卖油炸淀粉肠、桂花糕的摊子挤了满满一路。其中卖柠檬茶的摊子人最多。 可不是,大夏天逛的人口干舌燥不得来点清爽的水解渴。 商机这不就来了。 《周礼》中便听过“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到了本朝,发展成了“乌梅浆”和“卤梅水”。 做法也非常简单,把新鲜梅子晒开,和盐搅拌后一起冲入热水,这也算是现代酸梅汤的前身了。 段大娘家中倒是有一包梅子碎,段知微烧了水冲泡一喝,齁咸。她整个坊里转了一圈,在果子铺买了新鲜梅子,又到药铺买了紫苏、甘草类的回了家。 她打一桶井水,把梅子洗净,用盐腌制去除其中的涩味。把梅子与嫩姜,紫苏,冰糖加一起腌制半个时辰,到出汁即可。 再在锅里把腌渍好的梅子与甘草、陈皮、山楂、薄荷一起熬煮,大火烧开转小火,就会得到一锅颜色清亮粉红的紫苏饮子。 段知微看了眼清亮的汤色,满意点点头,喊段大娘来尝。 段大娘摇着蒲扇走到后院惊讶道:“好漂亮的汤色。”与碎渣与盐块齐飞的乌梅浆简直天壤之别。 段知微倒一碗递给段大娘,她一口气干完,只觉梅子的甜香、紫苏的清香和薄荷的清凉一块涌到脑袋上,段大娘叹口气:“这饮子,只怕圣人也喝得了。” 那倒是说到点上了,段知微心想。据说宋仁宗曾开了个天下饮子评比大会,经过翰林院专家评委点评,什么二陈饮、薄荷饮、桂花饮、乌饮全都输给了这紫苏饮。 段知微将紫苏饮细细用蜜蜡封好湃入井里。

相关推荐: 删除她gl   靴奴天堂   一梦三四年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外婆的援交   林峰林云瑶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综影视]寒江雪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