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供一系列背景研究材料,例如“乌拉尔经济工业区”, “红军高级军事指挥官一览表”, “俄国的现代武器”,以及“战俘审讯经验及其在审问敌特时的应用”。他要求报告在德军后方逮捕敌特的情况:敌特集中在某些地区说明了俄国人要在这些地区搜集情报。他将“东线侦察要求”发往下级参谋部,以便它们解决他希望它们予以解答的问题,尤其是在审问俘虏的时候解决这些问题。他将不同时候发生的同一种活动进行比较。敌人在某个防区加紧巡逻,说明敌军即将发动进攻。他将一种情报来源与另一种进行比较,比如将敌特集中的情况同铁路运输的情况进行比较,以便提供更精确的、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比较的情报材料。有时候,这些比较可以识破俄国的欺骗行动。如果炮兵的光测和声测结果证明敌人的大炮比空中侦察所看到的还耍多,那就说明俄军正从几个炮兵阵地上发射炮火。如果空中侦察结果证明敌人的大炮比较多,那就说明俄军正在尽量少放炮,以便隐蔽他们的炮兵阵地,这样做大概是在为进攻作准备。他在情报材料中尽量用数字说明问题。他力图通过比较前线的不同防御地段上每公里的炮管数目,判断出哪些地方是主要突击点。 第二,格伦戏剧性地把事实表现出来。他将事实用图表表示出来,使无数的详细情况一看就明了。通常采用的形式是地图,用地图表示敌人炮兵情况、铁路运输、敌军装甲部队、巡逻队的活动、空中侦察结果、敌特被俘地点等等。这些地图有助于比较不同的活动和日期。为了显示俄军部队在前线某一地点的集结,格伦的制图员画出图表,用彩色粗线条表示部队,用箭头表示部队的调动。有一次,当他需要向希特勒提供意料之中的俄军的一次进攻的情报的时候,他按照数量的比例,画出了德军和俄军的土兵、坦克和弹药的对比示意图,蓝颜色的表示德军,红颜色的表示俄军。结果红色显示的数量比蓝色的多。陆军参谋总部很少有一位军官随意地使用这种广告方法。 收到的情报数量很多,提供的情报富有戏剧性,使格伦得以将东线外军处从一个仅仅计算敌军数目和找出敌军位置的单位(它和西线外军处长期以来就是这样的单位),升级成为能就敌军可能采取的行动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单位,参谋总长后来还把这些意见当作他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东线外军处设在措森的一个掩体里,紧靠西线外军处。入侵俄国之后,它随同参谋总长和陆军总司令部其他处迁至东普鲁士元首大本营。它的办公室设在茅尔湖(今波兰马姆里湖,绵延起伏的北欧平原上,马祖里湖系中最大的湖泊之一。 )附近松林里一排排木头平房里,离一九一四年德军部分依靠情报大败俄军的塔内贝格战场不太远。最近的城镇是安格斯堡(今波兰韦戈罗佐),遍布附近各地的是例如通讯侦察主站、谍报局东线主站一处、以及该处的特别审讯营这样一些支持机构。元首的营地离东线外军处只有半小时的穿梭火车路程。格伦的办公室设在哈尔德办公的那所房子对面的一座建筑物内,办公室中央放一张大地图桌,格伦的办公桌却放在凹室的一端,桌上的照明灯光线极强;照得附近的人直出汗。 东线外军处的多数人在上午八点开始办公。不一会儿,各集团军群开始打来电话。电话打到一组,该组负责每日敌军情况,它的每个小组处理三个或四个德国集团军群当中的一个集团军群所面对的敌军的有关情况(有一个小组处理有关敌人游击队的情报)。通常集团军群情报参谋助理和这些助理的助理,与有关小组的一名军官通话,一名速记员在一旁记录。集团军群报告敌人的各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情况是由德国的各种情报渠道提供的。与此同时,德国各集团军司令部送来过去二十四小时内获得的最重要的敌人情报的摘要。小组长把所有这些情况记在一幅1 :300,000 的地图上,他带着这幅地图参加上午十点和格伦一起召开的会议。格伦吸收了这些情报,以供和参谋总长一起召开上午会议时使用。 白天,情报陆陆续续送来。一组组长把每份报告浏览一遍,然后转给有关的小组长。谍报局东线主站一处用摩托车送来特务的情报。通讯侦察主站送来大量的报告。东线外国空军处处长向一组组长打电话报告情况。空军联络人员提供空中侦察分析材料,每个小组长与他那个集团军群的情报参谋谈论形势。下午七点至八点之间,各集团军群通过电话报告当天的情报活动结果。到这时,各小组长已经就敌人的情况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再将这些看法与新材料进行比较。 晚上八点半左右,格伦在自己的办公室召开会议。一组组长、各小组的小组长以及部分专业军官,共十几人,围在那张地图桌上。每个小组长介绍一下他那个集团军群对面的敌军的活动,并且扼要谈谈他对他那个集团军群的情报摘要的看法。专业军官,例如无线电侦察联络官,用军事术语对他们报告中的技术行话作一番解释,并把关键的地方强调一番。 “在这个汇报的基础上,”格伦说, “我可以确定一个总的轮廓,你们根据这个总轮廓编写每日综合情报摘要,然后由东线外军处发出去。”一组组长编写这份《敌军情况估计简讯》中的两页至三页,压力是相当大的,因为格伦要带着它参加参谋总长在晚上十点召集的重要形势会议。 如果说一组是在分析当前的情况,那末二组就是在分析背景因素,这些因素有助于判断每日的情况。二组a小组调查主要的因素,主要是俄国的人员潜力,根据一九三九年的人口调查统计数字作出尽可能准确的计算。比如,一九四二年五月,它估计在当年夏天,即使十八岁的青年由于农业上需要而不能应召入伍,俄国也能新建六十个步兵师。事实上部分十八岁青年入伍了,一共新建了六十四个步兵师。二组b小组调查次要因素,例如士气,食品、政治形势、教育。它根据缴获的文件、战俘口供和报纸编写这方面的情报,每月捉供一份报告。 二组c小组随时掌握敌军的战斗序列;整个东线外军处的许多情报资料非常准确,是要归功于这个小组的。它将收到的关于敌军部队的详细情报记在小纸条上,这样的军队识别纸条共有三万张。每张纸条上记载着哪一天报告了哪支部队,这支部队在什么地方,情报的来源,它的可靠性,以及――如果知道的话――这支部队的兵力、装备、损失、兵员的民族成份、野战邮政编号、指挥官和这支部队的历史。根据这些情报,这个小组每天发布一份“苏俄部队
相关推荐:
被太傅追求的日子
玉堂缘
重生之嫡高一筹
穿书炮灰A就要罩着女主
大佬绝嗣?小夫人一胎三宝!
腹黑皇后妖孽皇
江湖风云志
重生之官道
千年重生:再闯新魔界
颠覆钢之炼金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