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事情报机构。根据希姆莱一凯特尔协议的补充规定,原来仍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指挥的谍报局前线谍报单位,在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一日并入军事部,组成军事部F处。同一天,格奥尔格・邦特罗克上校就任F处处长,负责前线侦察,他是一位身材修长的青年参谋军官,具有在东线工作的丰富经验。 这个新机构是一个完整的指挥系统,上有总理、纳粹党领袖、武装部队总司令、实际上的陆军总司令希特勒,中间有党卫队队长、内务部长、德国警察首脑、当时还任补充部队指挥官和上莱因集团军群司令的希姆莱以及纳粹党情报首脑和政府保安警察头子卡尔腾布龙纳,下有党卫队少校舍伦贝格,他是政府文职人员,不仅领导着纳粹党对外情报机构,而且领导着武装部队的部分成员。德国间谍机构混乱的改组到此结束。 17.基础结构的作用 间谍可不象龙牙变成士兵那样,会在敌人的土地上冒出来。他们必须由人物色、加以训练、备好行装、给予任务,把他们伪装起来、安插进去,还得和他们进行联系,付给他们报酬,有时又要把他们撤回来。必须分析他们的报告,然后再把报告递上去。一定要把他们的档案保存起来。这一切,就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和党卫队保安处这两个庞杂的组织机构存在的理由,也是它们的工作内容。 它们一开始当然是招收特务。这个任务有时比别的任何任务都使间谍头子伤脑筋,因为事实上,秘密接近公众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这两个情报机构各自形成了一套招收特务的办法,这些办法达到希奇古怪的地步。 谍报局刊登广告。战前,德国在国外报纸上刊登广告,表示愿意向领薪水的人,特别是政府雇用人员,提供贷款。 一些债台高筑的人向谍报局申请贷款,谍报局从这些人中间挑选出它最感兴趣的人――通常是军官、军士、或者军事机构中的官员――向他们提供贷款。如果有人不能按时还钱,谍报局就提出以提供情报作为延期偿还贷款的条件。许多人同意了这样的条件。他们陷得越深,谍报局提出的要求越高。有一个法国骑兵中尉,因为他的情妇挥金如土,最初他只提供他那个旅的一些不太重要的情报。当他继续过着奢侈的生活而无法偿还债务时,谍报局要他参加选拔参谋的考试。他考上了,不久就提供更高级的材料,例如有关比利时武装部队的年度报告。后来他争取调到了巴黎,在那里,他靠向德国人提供更多的情报来供养他的女朋友。只是战争的爆发,才中断了这种关系。 谍报局还雇用侦察员去发现有希望成为特务的人。谍报局汉堡站的经济学专家同时又是侦察员。当他经过被占领的欧洲时,他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地物色合格的人物,他发观几个人,认为他们可以作为纳粹主义的难民而获准进入英国。战争开始以前,在国外的一些德国同情者,自己不能够或不愿意进行间谍活动,同样也在物色有可能成为特务的人。比如在威尔士,许多人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憎恨英格兰,就有一个德国机械公司的经理、一个工厂经理、一个到加的夫大学讲学的人向谍报局报了名。一九四四年侵犯法国期间,前线侦察单位的成员,从亲纳粹运动的支持者,如法兰西人民党、保安队以及比利时法西斯党人等那里招募特务。一二零前线侦察指挥部有两个特别精明而有成就的招募人员,他们的代号是“马雷夏尔”和“夏利”,他们在法国劳动营和维希法国“流亡”政府总部所在地德国南部的西格马林根,找那些有希望成为间谍的人谈话。 战争期间,在法国的德占区和未被占领地区的边界上,有时哨兵把企图违禁到德占区探亲的法国兵带到谍报局。波尔多谍报站帮助这些士兵成行,条件是必须保证带回情报。 几年以后,当同盟国的入侵开始逼近时,这个谍报站雇了一个在军事机关中工作、并同公众有接触的人,要他:只要在川流不息的来访中发现有希望成为特务的人,马上给谍报站打电话。然后由谍报局的一位军官去见这个人,对他进行试探。这些人中间,有许多本来是前外国军团的成员。 特殊的环境有利于招募间谍。战前,在德国和法国、卢森堡交界处,谍报局经常抓到法国间谍,然后把他们放了,条件是给德国当双重间谍。一九四零年,当德国军队入侵海峡群岛时,他们至少说服了被监禁在那里的一个犯人为他们做间谍工作。 数量最多的,要算来自战俘营的特务。当谍报局需要派五百名特务到北非进行大规模活动时,它发现了曾经在法国军队中服役、而今在法国战俘集中营里奄奄待毙的阿拉伯人。谍报局表示,如果他们愿意进行间谍活动,就把他们空投到他们的老家。在东方,谍报局从俄国战俘中收买了数以百计的特务。 党卫队保安处的做法也是这样。舍伦贝格的大规格的“策佩林”行动,把几百名前战俘空投到俄国当间谍。由于其中许多人,一回到祖国就向当局自首了,一九四三年德军在库尔斯克受挫,战争的发展情况变得明显之后,尤其如此,于是德国人只吸收那些因为犯罪(如逃兵)而断了回路的人充当间谍。如果有的候选人证明不了自己断了回路,德国人就强迫他们:为了表白自己,大批屠杀苏联公民;然后把这些刽子手同死者一起拍摄下来。只有这样做了以后,才吸收他们当特务。由于党卫队保安处的规模较小,成立时间较短,有时不得不从国内情报部门调个别特务到对外情报部门去。例如,一个叫海因里希・施利的人,先在柏林党卫队保安处国内情报部门工作了几年,接着在维也纳为党卫队少校阿道夫・艾希曼工作,后来又调到维也纳党卫队保安处第六组组长威廉・赫特尔上尉领导下的对外情报部门。舍伦贝格还从来自瑞典、瑞士和芬兰的党卫队志愿军小分队里物色特务。在森海姆的外国人党卫队军营里,他的第六司的一个官员,冒充政治哲学教官,物色有可能充当特务的人。另外一个官员,表面上是书信检查员,阅读他们的信件,以寻找另外的线索。 党卫队保安处没有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那么拘谨,它能采用比较富有创造性的方法。舍伦贝格打算利用妓女的想法,算不上是创见。德国保安总局第五司(负责侦探) 司长指示给姑娘发许可证的各分站; “我要求你们在所在地区周围物色……合适的妇女……要非常漂亮……举止有风度……聪明、老练,懂点外语更好。……把她们报告给…… 第六司。”但是他是否找到了这样斜倚在第三帝国的路灯柱上的完人,却仍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谜。 希姆莱的招募计划更加
相关推荐: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逆战苍穹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罪大恶极_御书屋
炼爱(np 骨科)
剑来
试婚
妙拐圣僧
永乐町69号(H)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