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他性情急躁,作风粗暴,甚至在情况介绍会上讲话的时候也是盛气凌人。虽然他同蔡茨勒一样,要求参谋人员坚信国家社会主义,但他并不怕同希特勒争论,有一次,他甚至当着许多人的面对希特勒暴跳如雷。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希特勒早就把具体的作战指挥权攥在自己手里。在纳粹寿终正寝之前的一个月,古德里安嘟嘟嚷嚷要求和平的时候,希特勒撤了他的职,让汉斯・克雷布斯取而代之。 这些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德国陆军参谋总部的人物。他们是陆军参谋总部的十二个部门――作战部门、组织部门、制图和地形测绘部门以及其他一些部门――的领导人的直接上级,也是在战争动员时隶属这些部门的机构――例如交通、通讯和气象预报部门――的负责人的直接上级。 有两个部门分析估价情报。它们是三处(西线外军处) 和十二处(东线外军处)。十二处的最成功最著名的领导人是赖因哈德・格伦将军。 (十二处这个奇怪的数字的由来,是由于原来只有三处从事情报工作,称为外国军队处。随着德国和外国重整军备的工作迅速取得进展,三处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因而在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日另外设立了一个处。这个处就叫十二处,原来的三处依然不变。 )这两个处是按照“衬衣扎在裤子里的人属于西方,衬衣放在裤子外面的人属于东方,”这个原则来分管世界的。向它们提供关于外国军队的情报的有各种各样的渠道――间谍、密码破译,战俘审讯、前线观察等等。它们分析这些情报的真伪,衡量它们的重要性,然后从中得出关于外国,尤其是敌对国家的军队的编制、实力和意图的总的估价。它们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高级机构。有一次,一位上级在概括它们的任务时说: “我想从你们这里了解的是:敌人正在干什么?” 在这两个处成立的当天,任命了第四副参谋总长,担任它们的上级。他的目的是统一情报分析估价工作,通过分析来比较全面地掌握情况。这种打算没有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是由于行政、政治和人事方面的原因,另一部分是由于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各自负责不同的战区,这使得第四副参谋总长的一半工作对参谋总长来说毫无意思,因为参谋总长只管对俄国的作战。蔡茨勒在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九日取消了第四副参谋总长这一职务。从此以后,这两个处就直接归他领导。 隶属参谋总长领导的其他一些机构也搜集和估价情报。 通信兵设有无线电情报总部。驻外武官收集情报,通过外交部将这些情报送到参谋总部。 野战部队同样收集和估价情报。有些人员和机构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例如巡逻兵、侦察分队、炮兵观察员、战俘审讯员,缴获文件的翻译工作人员,以及通信情报单位。 另外一些人是在作战过程中附带地进行情报活动的。他们抓俘虏,从死人身上搜查文件,报告他们所看到的情况。所有这些情报都提供给战地指挥部的情报官。 最初,这样的参谋部只在师一级才正式设立,后来扩大到军,军团和集团军。虽然它们的规模有大有小,它们的组织方式实际上是一样的。在集团军、军团和军这几个级别上,参谋长指挥着参谋部的工作,起着司令或军长的代理人的作用。参谋长的主要助手是第一参谋,主管部队的作战。 师参谋部不设参谋长,第一参谋代行参谋长的职务。参谋部的情报军官是第三参谋。 (参谋部其他军官包括:训练参谋,军法参谋、兽医参谋、通信参谋、炮兵参谋,以及纳粹党训导主任。德国本土上的参谋部设有军需参谋,但在前线,一位专职军需军官负责处理这种事务。)参谋长、第一参谋和第三参谋(师以及有时候军这两级除外)通常是参谋部的成员。 空军和海军不象陆军那样需要大量的情报,因为它们同敌人的接触既不广泛,也不频繁。因此它们的情报机构比较小,正如它们本身机构比较小一样。 空军本来是从陆军中派生出来的,因而它的情报机构非常象陆军的情报机构。空军的分析估价情报的主要机构是外国空军处,也就是空军参谋总部第五处。在战争期间,空军作战部应运而生,成为空军参谋总部的主要机构,第五处于是被普遍称为作战部的情报处。另一方面,它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两个分支机构,一个负责东线外国空军情报,另一个负责西线外国空军情报。条令规定第五处的任务是分析估价涉及到空战的外国情报。其中包括收集有关轰炸目标的材料。图片中心处理和研究具有战略意义的航空照片。空军特别战俘审讯中心是第五处的一个战地单位。 空军总司令部还包括另外一些收集和分析情报的机构。 通讯情报总部由空军通讯处领导。为了满足空军总司令部关于战略航空摄影的要求,成立了特别远程侦察机中队。驻外空军武官也提供情报。 同陆军一样,空军也设立了战地情报机构。大约每七架飞机中有一架是侦察机。远程侦察机中队主要使用照相机进行侦察,近程侦察机中队则主要用目力观察。战地司令部的摄影小组冲洗自己拍摄的照片,并对照片加以说明。陆军部队的联络官向侦察机中队传达地面部队对航空侦察的要求,然后回去报告侦察结果。在空军总司令部里,一位将官(在战争期间他的官衔发生了变化)监督着空中侦察机构。 战地无线电侦察单位收听敌方空军单位的电讯情报。跟随空军作战部队的空军参谋部门多半是按照陆军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其中包括分析研究情报的情报参谋。摄影单位和监督无线电侦察的通信单位的负责人都在这些参谋部门工作。 海军情报机构集中在柏林海军总司令部。战争开始之后几个月,海军总司令部在一次改组中成立了海军作战指挥部。它有三个下属机构收集和分析情报:――海军作战指挥部一处,即作战处。它在作出指挥决定的过程中对敌人的情况进行判断。 ――海军作战指挥部三处,即外国海军处。它对收到的原始情报进行分析,并把这些情报交给海军作战指挥部一处。这个处的最重要的机构之一专门掌握有关所有外国商船的情况。 ――海军观察处,海军通讯情报机构的通常称呼。它和海军通讯机构一起组成海军情报处(Marinenachrichtendie―nst)。这是对“Nachrichten”这个德文词的方便称呼,不过这个称呼有时把人弄糊涂了。 “Nachrichten' 的基本意思是“新闻”或“消息”,也有“通讯”和“情报”的意思。海军情报处原来是海军作战指挥部二处。
相关推荐:
美好生活从卖羊开始
天才重生
水族馆冷艳火
诡异分解指南
太荒吞天诀
总裁的心尖蜜宠
喧嚣之下
失忆后没有求生欲
英雄联盟之王途传说
首辅追妻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