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园”行动的一部分遭到惨败的情况。大约在晚上十一点和凌晨一点之间,奥韦和他手下的人完成了工作,下班回去了。第二天上午从头开始忙起来。 同空军的多数专业活动不一样,空军的情报活动在空军成立的时候就开展起来了。一九二零年三月一日,陆军总司令在军队部建立空军单位的那一天,同时指定一个人在军队部情报处对外国空军进行研究。 一九二七年四月一日,空军情报组撤出军队部情报处,加入正在扩大的空军机构,成为该机构的六组。六组负责人是希尔默尔・巴龙・冯・比洛少校,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退役军官花名册上有他的名字。他很快扩大了六组的规模。到了一九三一年,六组建立了轰炸目标档案。 一九三七年下半年,经过长期复杂的组织酝酿,成立了空军参谋部,参谋部五处就是空军情报处,后来称作“外国空军处”。比洛在巩固了这一进展之后,离开了外国空军处,到罗马担任空军武官。接替他的汉斯・耶顺内克中校,任职不过一年,就在一九三九年二月被提升为空军参谋长。 一位情报官提升到如此重要的职位,在德国军事史上很可能仅只这一次,这大概反映了对空军的技术能力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态度,陆军没有这种技术能力,因而这样的事情从未发生。 这个态度还表现在这样一点上,即接替耶顺内克的人又来自空军参谋部作战部。此人就是约瑟夫(贝波)・施密德中校,他宽宽的肩膀,方方的脑袋。人们认为,与其说他聪明,不如说他狡猾,但他精力极为充沛,具有组织天才。他还具有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有利条件。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当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政变的时候,身着全副军装的步兵学校学员,行进在希特勒及其主要支持者、在大战期间指挥德国陆军的埃里希・鲁登道夫的后面。夺取巴伐利亚政府的政变企图遭到惨败,希特勒锒铛入狱,在狱中写了《我的奋斗》一书。参加了这次希特勒每年都加以纪念的重要政变的那些人,后来获得了特殊勋章。那些人中包括前步兵学校学员,其中有一个就是约瑟夫・施密德。这使他同元首之间建立了个人联系,这个联系既可以保护他,又可以使他进行特殊接触。 条令规定,施密德那个处的任务是“分析外国情报,估量这些国家的军事政治形势,尤其是要分析有关空军作战部队方面的各种问题”,还要进行“目标研究”。这个处还要从事各式各样的辅助性工作,这是因为空军的情报机构同所有其他情报机构一样,常常被当作“任人玩弄的少女”。 一九三九年,战争临近的时候,施密德有二十九名军官执行这些任务。多数是前军官,由于懂一门外文而作为“补充人员”召回部队。他们分为五组:一组负责行政管理,五组负责飞机型号,二至四组分管不同国家。 (在一九四零年以前不包括美国。)军官们的主要情报来源是外国报刊和德国空军武官。二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组长佩特保尔・冯・多纳特少校经常声称,他的最好情报员是法国的隆热隆少校,这位少校在法国右翼日报《巴黎激进新闻》上撰写空军问题的专栏文章。隆热隆在报上透露的人事调动和提升,空军中队从一机场往另一机场的调动,以及关于新型飞机的情况,比在法国的所有德国间谍告诉多纳特的还要多。据多纳特解释,基本原因是因为隆热隆熟悉他所谈的事情,而德国的间谍却不懂。 五处的最有价值的工作在于建立了一系列的文件夹,这就是它的潜在轰炸目标档案。 部分目标“档案”是一些大幅灰色索引卡片,长约十二英寸,宽约十六英寸,上面列出轰炸目标,它的经纬度以及它的重要性,比如一个工厂就把它的产品列在上面。但是多数档案,包括全部重要目标档案,装在也是长十二英寸宽十六英寸的马尼拉纸信封里面,信封里除了装有介绍基本情况的卡片外,还装有轰炸目标的航空照片和一幅1 :75,000 地图,地图上有时标出通往轰炸目标的道路、界标和敌人的防空设施。有些档案里还装有按照1 :100 的比例尺画出的草图,上面标出牵动整个轰炸目标的关键设施――比如锅炉房和供水系统――的位置,只要摧毁这些关键设施,用不着轰炸整个工厂就可使它停产。每个轰炸目标有一个四位数字的代号,数字前面有一个或几个字母,表示这个目标所在的国家。有两套档案。一套按地区归档,一套按产品归档。 许多情报来自武官、已出版的工业手册、官方地图和报刊,有时来自间谍。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战时经济部提供了许多详细情报。多数航空照片是由罗韦尔的远程侦察机中队拍摄的。柏林主要图片中心用油光滑亮的图片纸印出了每个工厂或设施的照片。 并不是每个国家的每个工厂或防务设施都建立了档案。 根据对一个国家的统计,它共有四万个大中型工厂。五处必须把那些一旦遭到轰炸就会对这个国家的战时生产能力造成最大破坏的工厂选作轰炸目标。对于捷克斯洛伐克,五处选择了五百个工厂,准备了有关它们的档案。对于法国这个早就料到是主要敌人的国家,施密德的轰炸目标档案组到一九三八年秋天慕尼黑危机时,拥有百分之百的它的炼油厂和主要电站、百分之九十的机场、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弹药工厂和百分之六十的燃料储存库的档案。 所有这些情报,如果只是放在空军司令部里严加保管起来,就没有多大的用处。必须把它们分发到轰炸机机组人员。外国空军处复印了这些轰炸目标档案,最初复印了三百份,后来复印得更多,封在特大的信袋里,放在各机场的特别档案室,供轰炸机中队亲手挑选。除此以外,五处印刷了一些书,书上介绍了不同国家的主要轰炸目标,概述了其他情报。五处将这些书分发到各中队。 在战争期间,五处经常修改情报,使之符合最新情况。 比如,一九四零年十月中旬,在闪电战高潮的时候,五处印发了一期地图专册,介绍了73―20号轰炸目标,即离利物浦不远的克鲁市罗尔斯一罗伊斯飞机发动机工厂,和其他轰炸目标的新情况。一个月前首次对这座工厂进行了航空拍照,照片纠正了先前对发动机工厂厂址的错误估计。这本地图专册刊出了其中一张照片,用红线标出了这个目标。它还登了一幅1 :10,560 的地图,这幅地图显然是从英国军械调查局按照一英寸比一英里的比例尺绘制的有名的系列图中选出来的。它显示了和照片上大致相同的一个地区,也用红线划出了目标。这幅地图的文字说明指出:“这座工厂的占地面
相关推荐:
盖世农民工
军婚有毒
狡兔
全民载具求生,我有无限赋予能力
[数码宝贝]梦中秋雨
似爱
为退婚,我把冰山总裁祸害哭了
总裁又叫我去她家
医毒狂妃路子野
一等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