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请你停止散发魅力 > 第16章

第16章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头十年间,没有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和束缚住,按照原来那个格局恢复了军事情报机构。希特勒上台以后,这些机构就和陆海空三军那样,不仅得到恢复,而且得到扩充。情报机构里最新的成份,是在一九三零年和以后才成立的纳粹党的情报机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情报机构存在于社会的四个方面:武装部队,政府各部,纳粹党和私营部门。 仔细探讨一下这些具体部门以及它们的活动机构,就像一次奇妙的快照那样,会使我们清楚看到整个体系和各个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不了解这些关系,就不可能知道它们的活动过程。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名义上统率整个武装部队。他手下的国防部长掌握着实际指挥权。这种情形一直继续到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也就是到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在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当上了总理、因而也就是担任了政府首脑时为止。第二年,在陆军元帅冯・兴登堡总统去世的时候,希特勒将总统职务和总理职务合而为一。他因此在名义上成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这是他对武装部队取得绝对控制权的第一步。一九三八年二月四日,当盖世太保凑巧发现战争部长(国防部长的新头衔)同一个妓女结了婚之后,希特勒取消了战争部,把整个武装部队的“直接的亲自的”指挥权揽在自己手里,并且在战争部的主要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他命令“作为直接由我指挥的军事参谋部” 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负责“根据我的指示对帝国防务的各个方面作好统一的准备”。这是第二步。 威廉・凯特尔将军担任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身体结实,年近六十,是一个工作起来不知疲倦的平平庸庸的人。当希特勒想找一个人领导他的新参谋部,并且向战争部长征求关于他的意见的时候,战争部长回答说:“啊,凯特尔不成问题,他正是领导我那个部门的合适人选。”希特勒采纳了这个意见,说道; “他正是我要找的人!”凯特尔坚信希特勒是德国的救星,对希特勒提拔他感恩不尽。而且,他经常接近希特勒,颇受他的影响,他对希特勒一片忠诚,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日,当一颗谋杀希特勒的炸弹爆炸之后,凯特尔从烟尘中爬起身来,使劲抱着他的主子,大声喊道: “我的元首,您还活着!您还活着!”那年的下半年,当武装部队的成员可以合法地加入纳粹党的时候,他加入了。凯特尔认为,支持希特勒,帮助他解决困难问题,是他应尽的责任。在形势会议上,他常常插话,表示同意希特勒的观点。他从不反对希特勒,大概只有一次是例外,也从不支持反对希特勒的指挥官。他不让希特勒看到令人扫兴的情报,怕他看了后感到不安。他对希特勒唯命是从,即使他本人认为希特勒的命令对军事行动有害,或者同希特勒刚刚发出的另一道命令相矛盾,他也不去管它。一位观察家一语道破地说:他只知效忠,没有个性。话又说回来,如果他没有这样一副奴才相,他早就被撤换了。 他手下的一个最重要的部门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部长是阿尔弗雷德・约德尔。此人薄薄的嘴唇,瘦削的面庞,沉默寡言,机诈权变。如果有谁称得上是希特勒的参谋长,那么这个人就是他。一九三六年,他不肯当德国新建立的空军中的参谋总长,宁愿继续担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作战部第一任部长。他也相信希特勒,但不是像凯特尔那样毫无保 留地相信。有时候,他挖苦希特勒,有时候又硬顶他几句。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他比较讲究策略、比较圆滑。他在报告有关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问题的形势会议上,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些具体事件的时候,有时不经意地透露了整师部队后撤的令人不愉快的消息。他常常先回避困难问题、只是等到后来才把它们提出来,并且奉劝希特勒作出让步,甚至改变主意。 一九四四年,他也参加了纳粹党。他会耍笔杆子,希特勒的许多作战命令和德军的许多公报都出自他的手笔。他最后的墨迹之一,是在兰斯的一所学校里代表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所拥有的权力,似乎使它能够运用协调一致的战略为陆海空三军制订作战计划,就像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那样。但是它没有做到这一点。首先,它是一个参谋部,没有指挥权。凯特尔的权力只限于统帅部内部;他不能对陆、海、空军的三个总司令发号施令。只有希特勒才能那样做,虽然他常常通过凯特尔来发布这些命令。第二,三个总司令互相妒忌,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陆军的力量最强大,德国是大陆国家,因而陆军是最重要的军种。海军不会让一个门外汉来处理它的特殊问题。空军是由赫尔曼・戈林指挥的,在党内,他同希特勒交往甚密,这使他比凯特尔拥有更大的权力。陆、海、空军的三个总司令从未聚集在一起联合制订过作战计划。第三,希特勒想把制订如此重要计划的权力保留在自己手中;他担心不这样做就会大权旁落。他基本上把统帅部,尤其是把统帅部的作战部,当作宣传他的观点的喇叭筒。他让它处理许许多多的紧急事务,忙得它团团转,无暇考虑长远计划。他一直使它保持一个小小的规模,大约只有五十至六十名军官。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这个堂堂皇皇的名称,同它实际拥有的权力是不相称的。 一九四一年,希特勒作了一系列决定,将前线划分为东部战区和其他战区。他指定西部战区(法国)、南部战区(意大利和非洲)、东南战区(巴尔干地区)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指挥,东部战区(俄国)则由陆军总司令部指挥。这就是说,陆军总司令部同苏联作战,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同英国和美国作战。实际上,希特勒的目的是要削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的权力,从中分出一个陆军总司令部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让这两个互不协调的机构成为平等的因而也就互相竞争的机构。这就中断了以西方同盟国为对象、因而也就是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服务的陆军情报机构的指挥系统。 在原来的战争部里,有几个机构从事情报工作。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保留了这些机构,在战争期间又增添了一些机构。 ――军事谍报工作是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A―bwehr)一处负责的。 (Abwehr这个词的意思是“防”,在这里指的是反间谍,反情报,这是谍报局的作用之一,但不是它的唯一作用。 )谍报局是由三个处组成的(二处处理破坏活动和少数民族起义。三处处理反谍报。 )这三个处反过来又是对外情报和反情报部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 生而为妖   这个时候要装傻   暗黑韩娱传   [综漫] 捡了个哒宰回家   都市惊魂之谜   红楼之谁来阻止这疯狂的世界   [综]狗粮吃到撑   神医佳婿   异世之我是警察   纯阳第一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