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理顺之后,每日不过多费她半个时辰。 最大的变化有两个。 第一个,是楚王府门上多了很多或想请“王妃”赴宴、或想见她的帖子。 青雀每逢二、八日期见人,约五日出门一次赴宴,目前都是和楚王同去。 第二个—— “殿下,王妃,”长史季准恭声回,“河东泽州、代州、慈州大雪,已冻死百姓近千,房屋倒塌、牲畜死伤无数,朝中正议赈灾。” 从九月初一日接旨当天,她搬到楚王书房起,楚王府所掌握的朝中一切动向,便真正对她敞开。 楚王点头,季准无声退下。 他虽还未升职,楚王已于九月给他加请了正四品正议大夫,离三品尊位,只差一步。 “这个差事,咱们的人要争吗?”青雀问。 “先看有没有合适的人。若没有合适的,倒也不必强派人去。” 楚王走出内室几步,看着侍女整理他们两人常用的东西,准备搬回书房,忽然一笑:“即便没有,也不妨假意让人争一争。” …… “父皇!今次河东雪灾……” 紫宸殿里,诸臣已散,太子没一同出殿,留在了皇帝身边。 “你是一国储君,‘国本’二字,分量何其之重。”不待太子说完,皇帝便先一叹,“冬日本就难行,又加大雪,路途更加艰险,也不知当地情形究竟如何。你若离京出事,叫朕怎么办?” 这一套话,从成人起,太子已经听过不下几十遍。 他是“国本”,所以,不能离京打仗、赈灾,哪怕并不插手正事,绝不会添乱,只是旁观学习都不允许。 他是“国本”,所以,朝中的小事不值得他费心。 他是“国本”,去哪一处衙门,都会使朝政失衡,所以不能放他任职。 他是“国本”,理当潜心修德,所以,一年又一年地待在东宫里读书。 可身为太子,将来如何治国,难道是从读书上就能学会的吗! 一件事都不许他实干,满口说的是“慈爱担心”,实际,不过是提防戒备。 太子已是绝了让皇帝松口,放他入朝历练的心。 “父皇……请听儿臣说完。”他窥视着皇帝的面色,“儿臣今次,并非自己想去河东赈灾,是想到儿臣的大郎和二郎。再有十几日,大郎便在弱冠之年了。他得封郡公近四年,二郎也得封郡王两年,一直觍受国朝俸禄,却于国无有寸功。或许今次,能让他们与赈灾御史同行,同路学习,见一见百姓疾苦,也免得将来不知民间艰辛,不知父皇治国不易,养出骄奢无度的脾气,让儿臣也没有脸面再见父皇……请父皇,就准了儿臣这话罢。” 第128章 白发“太子已起谋逆之心,还望殿下早…… 太子自认为,他的言辞已经足够恳切,所求也并不过分——甚至可以说是,“卑微”。 身为储君,想让自己已近成年的长子、嫡子学习政事,竟然还要说出一长篇话苦求,竟然还要赔笑,担心圣人不会同意。 他这太子,做得还不如齐王魏王两个郡王自在,更不要说与楚王相比。 而圣人……还真的没有同意。 “你有这心,是很好。”看着他的脸,皇帝说,“可新年在即,叫他们两个孩子远行离家,朕心不忍。朕不愿看你出事,难道就忍心看孙儿吃苦?韩王妃才给朕新添了重孙,孩子还不满一个月,何必就叫他父亲离京。就让他们小夫妻,团圆过个年罢!” “你母后的忌日……朕还要带你们同去祭拜。”他抬起手,摸了摸太子干瘦的脸颊,“别多想了,好生养一养。” 他叹道:“别叫你母后,看了心疼。” 皇帝的手指按过太子左脸,指腹的纹路摩擦在太子单薄干瘦的脸皮上,似是隔着皮肉,直接在碰他的骨头。 悄悄地,狠狠地,在皇帝的手指终于离开他皮肤之后,太子打了一个凉意遍及全身的寒颤。 他为什么瘦了这么多? ——是他给楚王下毒还未能成,日夜惊惧忧心所致。 皇帝为什么……又提起他的消瘦? 这是警告,还是…… 正在上午,京中天光明朗,紫宸殿里亦然光线明亮。时间似乎变慢了,一切在太子眼中分外清晰。他看到皇帝鬓角散下的几根白发。那头发有些短,应是干枯毛糙,自行折断,没能再束到发髻上。他的发髻已然花白,即便是一国之主,“真命天子”,也逃不过人生在世,生老病衰。他的脸上也早生出许多皱纹,不再光滑。曾经有力将他高举的双手皮肤松弛,手背上也有了零星的深色斑点,与沟壑分明的纹路,的确,是一双老人的手了。 父皇老了。 他们是三十五年的父子。 他是父皇的长子,是父皇,唯一亲手养大的孩子。 “儿臣……知道了。” 凭着终于升起的孺慕、孝敬之心,太子低头,行礼,甚至微笑:“那儿臣这就回去饱餐一顿,必不让母后再添担心。” “……去吧。”皇帝攥了攥掌心,没再与儿子接触。 太子恭敬退了出去。 这个冬天真是极寒。才出殿门,他便被冷冽的朔风吹得闭眼。 终于上轿,回到东宫,他无视了太子妃身边女官的相请,扔下斗篷,大步走回自己内殿。 他也有白发了。 对着镜子,他几乎一根一根细看自己的头发。 他不仅已经有了白发,甚至还不是少数几根。梳头的太监手艺不错,有近乎小指一半粗细的一缕白发,被小心藏在其他黑发之下。他只需轻轻一拨,便能看见那密集的,他忧惧的、恐慌的……不再年轻的,衰老的,证据。 他已经活过了三十五个年头,做了三十年太子。 父皇有了重孙,他也早在大郎成婚的第二年,就已经做了祖父。 “读书”的祖父。 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尽心教导的祖父。 看了镜中的自己许久,他没用午膳,来到了太子妃的寝殿。 “泽州、代州、慈州大雪。我说,送二郎和御史一起去河东赈灾,沿路学习,看一看百姓疾苦,父皇没应。又是说‘路远’,又是说‘不忍让他吃苦’,又让我别多想。”他苦笑,“父皇长寿万岁,恐怕,二郎要和我一样,先做三十年的‘读书郡王’了。” “连一个小小的离京学习之请都不许,也不必……再想其他。” 他闭上眼睛,似是睡了,也似只是无力再多提。 - 次日,楚王生辰宴会之时,太子妃请来了自己娘家的长嫂——工部尚书的夫人。 - 青雀与楚王成婚满一个月,正在楚王生日的前一天。 她已在昨日搬回楚王书房后五间。不过,因新殿未成,今日招待赴宴的女宾,仍在宁德殿。 太子依旧没来,来的是韩王。韩王妃因生产不满一月,亦不曾来,倒是上次不在昭阳宫的八皇子妃来了。 前几日,八皇子妃的孩子满月,青雀和楚王也去宫里赴了宴。既已见过,妯娌之间,便算相熟。虽然各自丈夫的心不在一处,前殿席上未必和平,总有些口舌之争,但在后殿的这些王妃、皇子妃,却没人主动生事,更没人当面讽刺青雀,只是照常吃酒、听曲、享乐。 到黄昏之前,筵席和平结束。 送走来客,回书房等楚王回来,青雀想起了他亲口解释的,他与齐王、魏王之间的恩怨。 “齐王的母亲贤妃,与魏王之母德
相关推荐:
腕间蔷薇(兄妹骨科)
My Dear长腿叔叔
雄虫他超爱!雌奴上将眼红求亲亲
汉风1276
情欲九歌【限】
三个男人一台戏
骗身(np)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
好孕快穿:养崽气运之子被团宠了
六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