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是一条心投向东宫的。 “男人们嘴馋,本就难免,何况是为了子嗣。”她便温声道,“只是委屈你,他在外为官,独留你一人在家寂寞。” “有娘娘关怀,妾身就不委屈了。”霍玥笑道。 太子妃亦笑:“其实你还年轻,怎么就不能生了呢?我这里正有几个生子的好方子,给你带去。” 她看一眼左右,示意去拿,又笑道:“等宋二郎回来,你与他生个嫡子,才是正经传承后嗣的人。” “是!”霍玥忙起身道谢,“妾身多借娘娘吉言了!” “举手之劳罢了。” 太子妃也站起身,亲手将药方送到霍玥身前:“叫他——别学楚王,一个姬妾庶子,都宠得无法无天,真当成了宝贝。” ——别再摇摆不定,回头去与楚王亲近。 第105章 信任第一场大胜。 可是,只有一个宋檀的宋家,对东宫来说,有什么用? 二更,太子来主殿安寝。 回过与霍氏的对话,太子妃不免说出疑问。 “是没什么大用。”太子上床,疲倦闭眼,“但那是皇祖母的娘家。你我对宋家友善亲密些,总比与他家结成仇的好。” 太子妃分不清丈夫这话是真是假,是否只为敷衍。 但她也并不担心,更不伤心。 殿下虽不与她交心,对大哥和舅舅,总是不大藏私的。 楚王越是势大,殿下就越离不开她。 怀着对娘家的信心,太子妃安然躺在丈夫身边,不一时就睡熟了。 - 到青雀平安生产的消息送达楚王面前时,还有不到半个月,便是新年。 从看到这个消息开始,楚王就知道自己在笑。 终于,或许过去了几刻钟,或许过去了一个时辰,他看着信上文字,能稍微控制自己的笑容,便立刻叫来了张岫:“快去,告诉华夫人和二娘子,”他并不掩饰兴奋:“十二月初一日,卯正二刻,夫人生了,母子平安!” 此时,华芳年和江逾白已经安顿在了西凉府东边的一处小院里。一进大小,青砖灰瓦,正房加厢耳十余间屋舍,足够安置她们和跟随来的四名女护卫、四名侍女和两个厨子。 远行离乡、搬迁新居不过一个半月,这处房舍已被收拾得十分整齐,和京中永宁坊雁巷的宅院一样,四方洁净,物事严整,就算是柴房和厨房,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见灰尘。 西陲冬日无花,院中一株青松也洁净如洗。 张岫还细心将些微落漆、碎瓦着人补全,更显出院落屋舍如新。 弓宁带兄弟们来提亲的那日,十几个军中汉子提前洗了澡,又衣着一新,看着这样整洁的院落,又看到立在正房前面,被侍女们簇拥着的,一身大红衣衫、嫣然含笑、貌若明珠般的少女,也几乎不敢落脚。 是楚王殿下先迈入院门,这些将士才都扛起聘礼,一个个缩着脑袋,鹌鹑似地跟了进来。 楚王只在那日,作为媒人来过一次。 既是媒人,自然不受女方长辈的礼。 他已不似前些年瘦削,也不必担心让谁受到惊吓。 他事务繁忙,平时只叫张岫关照。江逾白和华芳年也当然从不去打扰,只与张岫越发相熟。 张岫一来,华芳年就拽着他的袖子,连声让他到里间坐,和对自家孩子一样,亲手塞给他一杯热热的茶:“这么冷,快捂捂手!”又叫丫鬟:“快把炖的羊汤先盛一碗!” “羊汤过会再喝!”张岫也笑得和花一样,“今儿我来,是给夫人和二娘子报喜来了!” 将茶杯放在内室的桌上,回身关上门,在华芳年和江逾白已经猜到了的惊喜目光里,他做了个揖,笑着低声说:“侧妃生了!就在初一日上午,平安给殿下生了四郎!四郎正重六斤,不多也不少!” - 不论有无阴私作祟,出生重量几何,才落地到人世的孩子身体脆弱,需格外精心呵护,也随时有夭折的风险。 所以,新生儿满月要庆贺,百日要庆贺,到了周岁,更要隆重摆宴,庆祝他活过了这一年,能活到成人的几率又大了一些。 也因幼儿夭亡是常事,不论天家还是民间,都常有“三岁以下的孩子不序齿、不起名,待开蒙上学再上宗谱、论排行、起学名”的习惯。除非嫡长子,或格外受父母尊长重视的孩子,才会在刚出生时便有大名。 有些公主、皇子,亦会在出生不久后便有封号、封地。 今上重视子嗣。宫中凡出生的孩子,不论男女,亦不论母亲身份,皆是从满月便序齿。是以,如今楚王之上,虽只有太子、齐王、魏王三个成年兄长,亦在宫中排行“六郎”。 而楚王府延续宫中习惯,子女出生后,便先依年龄称呼,养到开蒙的年纪再取学名。楚王常不在家,没有时间给孩子起乳名。他不起名,张孺人、李侧妃也不曾自作主张,孩子有学名之前,王府上下,皆只称呼“大郎二郎”。 青雀的孩子是楚王第三个快长到满月的儿子,排行却是“四郎”。 楚王虽然似无明言,但生产第一天,她睡足睁眼时,李嬷嬷对孩子的称呼便是,“四郎”。 她便知,这是将姜侧妃那位不幸胎死腹中的孩子也序了齿,排在四郎前面。 遭人谋害,没能活着落地,几乎和母亲一起不幸离世的孩子,何其可怜。 青雀没有问“四郎”排行的原因,云起堂里也没人多问。 她只是有些担心,阿娘和逾白会不知“四郎”称呼的究竟。 但逾白向来机灵,又有张岫在旁,想来也不会因这一点疑问惹怒楚王。 不知者无罪。 他大约,也没那么……小器? 在西陲的回信送来之前,青雀先迎来了景和二十七年的除夕,和景和二十八年的新年。 她是在十二月初一日生产,到除夕,恰好还差一日出月子。云贵妃又特命她不必入宫朝贺,青雀也乐得在家中安闲。 除夕那日,她带孩子提前搬回了正房。她不入宫朝贺,是要在家休养身体,自然也不能去花园守岁。李嬷嬷和严嬷嬷一样在花园里安排了酒宴给其他妃妾,早饭后,阿莹和永春堂的三人却一起来了,都到云起堂 来陪她过年。 李侧妃还是称病。 下午,罗清也带着二郎过来。 没有花园的景致可赏,没有楚王,没有母亲和妹妹,伴着丝竹声与众人的欢笑,青雀也着实过了一个欢快的除夕。 二更时,承光睡了。 大郎和二郎跳了一晚上的舞,也各自犯困,都被抱到厢房歇息。 守着炭火围坐,青雀和柳莹四人低声说着家常闲话,剥着花生栗子,吃着点心,看着书,绣着花,调着香,安静等到了二十八年到来。 互相拜过年,五人约定,明日可以睡一个懒觉,谁都不用早起再来。 青雀裹起斗篷,在纷纷扬扬飘落的小雪里,送她们出门。 人去,回身,大红的灯笼静静晃在檐下。正房门边空无一人。 她挂念的人,还在四千里外。 青雀一笑,握着碧蕊、芳蕊的手,缓步回房。 明年生辰礼,就画他第一年回家那日,在院子里看她的样子吧。 - 景和二十七年,最后一次巡边回营,楚王决定提前画出青雀的生日礼物。 - 景和二十八年,四月初八日。 楚王征西戎第一场大胜的捷报抵京!满京沸腾。 对着孩子们,青雀一字一句读过捷报
相关推荐:
医武兵王混乡村
朝朝暮暮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爸爸,我要嫁给你
邻家少妇
掌中之物
女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