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从此,李时珍对黄芩推崇备至:“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3.治疗胆囊炎 传统认为,黄芩主要归肺、胆经,治疗肺部感染当然属于肺经的范围,上文已经论述。其归胆经,则治疗胆经的病变,胆囊炎、胆结石等显然属于胆经的病变,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常用方。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都是由柴胡半斤、黄芩三两组成,除了柴胡具有疏肝、抗炎、利胆作用外,黄芩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急性与慢性胆囊炎具有直接治疗作用。此外,黄芩还具有保肝、利胆作用,对胆囊炎也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4.治疗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的表现一般有腹泻,而《本经》载黄芩主“肠澼泄利”,《名医别录》用之疗“小腹绞痛”,《药性论》谓之能治“肠胃不利”。纵观其应用,《伤寒论》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黄芩汤由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组成,方中黄芩能够抗菌消炎止痢,芍药能够缓急止痛,主治湿热下利之轻证,汪昂在《医方集解》中称此方为“万世治痢之祖方”。 《伤寒论》第34条之葛根黄芩黄连汤主治“利遂不止……喘而汗出”,方由葛根半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炙甘草二两组成,主治湿热下利之重证。方中葛根的作用已经在“葛根”条中论述,黄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以用于肠道感染如急性胃肠炎等。 实际上,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中均含黄芩三两,其作用都是治疗胃肠道感染,只不过,黄芩与人参、大枣、干姜等同用后,对胃肠道的菌群具有调节作用,而不是单纯的杀菌作用。 1.三黄片治疗牙齿出血案 2015年7月26日我出差去上海,在上海期间,一刷牙,牙龈就出血,当时也没太在意。8月3日去了黄山,情况照旧,一刷牙就出血,依然没太在意。8月16日到了北京,出血加剧,用舌头舔一下牙齿,牙龈就会出血,刷牙时鲜血满口。 除此以外,一切照旧,没有生气上火的症状,没有痘痘发作,没有眼屎增多,没有口腔溃疡,饮食正常,大便正常,喝水少了小便黄,喝水多了则小便清,舌苔正常,脉搏58次/分。单纯依靠辨证,则无证可辨。我想,可能是牙齿发炎,吃点红霉素加灭滴灵,消消炎,有可能会治好。但是转而想到了经方治疗,如果有大黄黄连泻心汤的成药该多好啊。可惜没有。那三黄泻心汤也不错,三黄片是有成药的。于是到北京安定门的一家药店去买三黄片,那家药店的药师随口就问:“哪儿上火了?”答曰:“哪儿也没上火,就是牙龈出血。”“三黄片能治牙龈出血?没听说过。” 回到酒店后,按说明书的三倍量服用,即说明书上写“每次4片,每日2次”,我则每次6片,每日3次。吃了两天,感觉有效,出血量明显减少。回到烟台后,又吃了1天。回到莱阳后,忘了带药,于是让儿子到药店买了一盒,只够服用1天半的,吃完为止。现停药已2天了,出血完全停止。 按:《金匮要略》记载“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看来,泻心汤不止治疗吐血与衄血,治疗牙龈出血也是有效的,因为吐血、衄血、牙龈出血都属于上部出血。 泻心汤主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系由上部火热迫血妄行所致。记得那几天喝白酒有点多,不知是否与之有关。买三黄片之前,心里还犯嘀咕,三黄片能与三黄泻心汤相比吗?三黄片是由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组成,其中,盐酸小檗碱就是黄连素,而今天的黄连素有些甚至不是从黄连里面提取出来的,而且是单体,能与黄连这一多体相提并论吗?然而,事实证明,用三黄片治疗牙龈出血还是有效的。 2.除烦汤加味治疗咳血案 吴某,男,21岁,身高165cm,体重51kg,2017年9月19日以咳血1年而就诊。 患者自述于2016年中秋节期间贪食辛辣与白酒,当晚开始出现咳血,色鲜红,有血块。去年因为感冒而患慢性咽炎,间断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但一直未愈。出血时曾去医院就诊,医生说毛细血管脆弱,建议多饮水、别抽烟,未给予治疗。 刻诊:2天前早晨起来,嗓子痛,咳血,今天有减少迹象,但仍咳嗽有痰,痰稠,咽喉部有异物感。伴渴喜饮冷,嘴唇干燥,饮食胃口一般,容易胀气,胃部经常刺痛,大便几天1次,不干,入睡困难,睡眠浅,白天犯困,精神疲倦,易烦躁,怕热,易盗汗,舌苔薄少,色偏红。 疏除烦汤加味:姜半夏6g,制厚朴10g,茯苓12g,紫苏梗12g,干姜3g,黄芩10g,连翘20g,枳壳10g,熟大黄3g,栀子10g。颗粒剂,7剂,每日1剂,分2次温开水冲服。 9月28日患者反馈,仅吃了2日药,嗓子不再疼痛,再服2日,咳血已止。 按:半夏厚朴汤来源于《金匮要略》,原文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相当于慢性咽炎。该案患者即有慢性咽炎,故用半夏厚朴汤。 患者以咳血而来诊,伴有咽痛、渴喜饮冷、嘴唇干燥、烦躁、怕热、易盗汗,一派火热上炎之征象,故在半夏厚朴汤的基础上加黄芩、连翘、栀子、熟大黄等清热泻火之品。此外,大黄、黄芩、黄连即组方《金匮要略》之三黄泻心汤,主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当然也可以治疗咳血或咽喉出血,只是方中缺少了黄连。方中熟大黄并非用于泻下,而是用于泻火。 3.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咳嗽案 王某,女,47岁,教师,身高172cm,体重75kg,形体高大,身体壮实,说话铿锵有力。2016年11月24日以咳嗽数日而来诊。 咽炎10余年,近期常咳嗽有痰,咳痰不爽。平时不发作,咽炎无症状,遇讲课多或者声音大时,病情加重,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最近几日咽痛明显加重,咳嗽加剧,夜间明显,未治疗。 11月17日,患者因发高热而致昏睡整天,头晕明显,服用复方大青叶片和穿王消炎片后,高热未退,周身不适,遂到医院输液2天,发热退。至今咽喉仍痛,于我处就诊。 刻诊:患者咳嗽明显,咳吐白黏痰而不爽,咽喉红肿,异物感明显,纳食正常,睡眠不实,时有头晕,四肢常冷,时有胸闷,大便正常,舌苔腻略黄,脉无异常。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婚里婚外
淫魔神(陨落神)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桃源俏美妇
万古神尊
沉溺NPH
将军在上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秘密关系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