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按:本例患者即为吐下之后出现胸中如有物阻,与伤寒论第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相同,又因患者纳食则呕吐,故加干姜代生姜,即为栀子生姜豉汤。方证相对,效如桴鼓。 3.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治疗胃痛案 王某,男,52岁,身高170cm,体重69kg,面色黄暗,满脸抑郁,2014年5月6日初诊。 患者于2010年因患阑尾炎而行阑尾切除术。胃脘痛10余年,常吃中药,时好时坏,2013年春天胃镜检查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人为一地板砖安装工,工作压力大,在家有80多岁老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每遇事则心烦意乱。 刻诊:胃脘胀痛不适,心下按之不适,腹部膨大。从咽喉至心下难受,不喜纳凉,不纳辛辣,亦从不敢饮酒。乱梦纷纭,从来都记不住,容易入睡,但睡后容易惊醒,这种情况已持续多年。每因生气或情绪不佳时,胃脘胀痛则加剧,冬天手不冷,舌苔白腻,脉沉细。 处以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姜半夏30g,厚朴15g,紫苏梗15g,茯苓15g,干姜30g,柴胡15g,枳壳15g,白芍15g,甘草10g,红枣15g。6剂,煎服,每日1剂。 5月28日二诊:患者连服12剂,胃脘痛已经除,心下不再按痛,大便正常,舌苔已经转正常,脉沉细。唯感到从咽至胃脘部有疼痛。仍处以上方:改干姜为生姜30g,加栀子20g,淡豆豉20g。6剂,煎服,每日1剂。嘱病愈后可不必再来诊。6月8日随访,病已痊愈。 按:此人给笔者的第一感觉是抑郁症,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是肝气不疏。肝气不疏则易犯脾胃,每每导致胃脘部胀痛不适,此之谓痞。治痞用半夏,因半夏具有消痞散结之功。再加上患者乱梦纷纭,更加坚定了笔者应用半夏的信心,而且一定要重用。 然而,究竟是用温胆汤,还是半夏厚朴汤?这的确是一个难题,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法判断。然而,患者抑郁倾向明显,加之家庭内外生活压力较大,遂毅然采用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方证相对,效如桴鼓。 二诊时,患者唯感到从咽至胃脘部有疼痛,此之谓“心中结痛”也,用栀子豉汤。 中医用栀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烦,一是热。若用于烦,可根据烦的轻重,酌定用量,5~20g不等。而用于热,症见舌红、唇红者,用量宜大,15~30g为宜。 再就是根据患者大便情况酌定使用栀子。《伤寒论》第81条指出“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说明栀子苦寒易于败胃,伤阳气,所以对于脾胃虚弱之便溏者,不宜用。而对于心烦焦虑而兼有便溏者,可酌情配伍干姜以制约栀子的苦寒之性。 8.黄芩——黄芩苷的广谱抗菌作用 8.黄芩——黄芩苷的广谱抗菌作用 黄芩首载于《本经》,其曰:“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其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根。黄芩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在温度、湿度适宜,所含酶的催化作用下,黄芩苷易被水解成黄芩素,黄芩素再进一步氧化,其治疗作用大为降低。所以采收黄芩后,稍加处理,再进行蒸制,所含酶即被破坏,这种方法叫“杀酶保苷”。黄芩原本色黄,若变成绿色,则说明黄芩苷已经被水解或氧化,其质量已经下降。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它能够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常用于:①湿温之胸闷呕吐,配伍白豆蔻、藿香等,如甘露消毒丹;湿热泻利,配伍葛根、黄连等,如葛根黄芩黄连汤。②肺热咳嗽,配伍连翘、金银花等。③血热吐衄,配伍大黄,如三黄泻心汤。④热毒疮疡,配伍栀子、黄连等,如黄连解毒汤。⑤气虚血热之胎动不安,可与白术等同用。 中医认为,黄芩能够清热,这在古籍本草中多有记载,如《本经》谓“主诸热”,诸热,说明黄芩可用于多种热证。《名医别录》谓之“疗痰热,胃中热”,《药性论》谓“能治热毒”,《日华子本草》谓之“主天行热疾”,《本草纲目》用之“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雷公炮制药性解》载之“主崩淋热疽”。药理研究发现,黄芩主含黄芩苷,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广泛用于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感染。 1.止血 《本经》并未记载黄芩能够止血,而《金匮要略》用泻心汤治疗“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说明泻心汤能够泻火止血。泻心汤由大黄、黄芩、黄连三药组成。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止血作用。现行教材明确表示,黄芩确具止血之功,然而缺乏药理支持。所以,笔者认为,泻心汤是通过泻火作用达到止血目的的。 泻心汤一般用于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如吐血、衄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等,而对于下部出血,泻心汤则很少应用。 《金匮要略》之黄土汤主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方中除黄土、阿胶能够止血外,黄芩也具有止血作用。 《伤寒论》之黄连阿胶汤虽然主治“心中烦,不得卧”,但现代临床用于血热之月经过多,方中除阿胶止血外,黄芩也具有止血作用。 通过以上三方的研究,笔者初步推测,黄芩具有止血作用,但黄芩止血的成分尚不清楚。 2.治疗肺部感染 黄芩主含黄芩苷,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广泛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所致的肺部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等。用经方治疗肺部感染,一般不首选含黄芩的方剂,而常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临床上有麻杏甘石片、麻杏甘石口服液等制剂。时方常用黄芩治疗肺部感染,临床上或配伍他药成汤剂,或用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针等成药。 初涉医林的李时珍,突患感冒,咳嗽不止,久治不愈,进而病情加重,肌肤火燎,骨蒸劳热,烦渴引饮,脾胃呆滞,不思饮食,六脉浮洪。虽服过柴胡、麦冬、荆芥、竹沥等解表退热、润肺清心之剂,仍无见效。他想,如此下去必死无疑。李时珍之父李月池在查阅历代医书时,发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在《东垣十书》中记载有清金散“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热”,李月池遂用黄芩一两,加水两盅,浓煎一盅,让李时珍服用,服后不久,身热全退,逐渐恢复了健康。
相关推荐: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沉溺NPH
NTR场合_御宅屋
深宵(1V1 H)
我的风骚情人
篮坛大亨
女奴的等价替换
树深时见鹿
我的傻白甜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