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是庾氏女郎,这两日守在太极殿内,就为了在陛下回光返照的那一刻立下传位诏书――陛下年仅十九,久病在床,并不是个意志坚强的人。 可让人没想到,陛下清醒了一盏茶时间,却不发一语,盯着妃嫔庾氏看了半晌,无论她是哀求还是威胁,统统不做理会,就这样安静地咽了气。 庾胥听宫人说完,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抬头看了一眼太极殿的檐角,怔愣片刻,长叹一声道:“是我小瞧了司马。”说完他缓步走下台阶,将军士叫来,道:“去请萧将军,成败就在此一举。” 萧展身披甲胄大步赶来,双目赤红,望着庾胥的目光似要吃人,“你说过司马博继位,你我都是从龙之臣。” 庾胥道:“事已至此,何必再互相埋怨,陛下殡天,杀了外面的桓家子,王谢两家都不敢动,可以再议立位之事。” 萧展苦笑,抬起眼凶狠地瞪视他,心中悔意翻滚,却已太迟。 他按住腰间佩着的刀,大声叫着左卫军士,来到西掖门。 庾氏与他联手封了两日宫门,已到了极限,后宫之中太后皇后皆在,还有宫人与宿卫军也不全受他指挥。萧展抹了一把脸,身心都觉得疲惫。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已没有退路。 宫门徐徐打开,桓启看见萧展赤红凶狠的眼,却是一笑,历来穷途末路的凶兽,都是这样绝望的模样。 西掖门的这一场厮杀一个多时辰后才结束,满地尸体,形状可怖,血腥味冲鼻。 桓启将刀从萧展尸身上拔出,甩了甩血水,对左右道:“进宫。” 司马邳听见外间勤王喊声,又听宫人禀报萧展已去宫门。司马邳等了许久,宫人飞奔而知,说萧展已死,庾家正带人亲自守在太极殿外。 司马邳再也坐不住,站起领着几个宫人宿卫赶去。 作者有话说: 各位追读到这里的小伙伴们,昨天的事情大家可能都已经知道了,我违规了,所以流量和榜单以后都没有了,昨天有点受打击,休息了一天。我只是要缓缓,并不是放弃。 大家放心,本文依旧会照原有设定完成,不会突然斩纲完结,我写过那么多坚强的女主,没道理自己遇到困难之后就立刻逃避了,对吧。 大家的留言我都看到了,非常感动,也很感谢,出上下两本这个不行,换平台也不行,既然我已经因为规则受罚,就不能再次去破坏它,原先的结果主因还是因为我自己,所以我认,没有二话。 我认真地对待每一本书,即使我心里知道,以后没有新的流量后,这本书留存的读者和点击只会越来越少,这样的情况会让我很难受,但这是我很喜欢的故事,我也还有好几个想好的故事要写,如果我不能轻易放弃。 我是个比较头铁的,有时候写的故事显得不合时宜,设定好像也与大趋势背道而驰,但是没关系,我如果不爱自己的故事,怎么能让别人爱看呢。其实在外站我能赚的钱是jj的七八倍,但是jj是我的白月光……哎,这年头谁不为白月光付出呢 怎么办,只能继续往前走了,写网文这么多年,似乎已经割舍不了,只能继续下去,直到有一天我没故事了 最后,真的非常感谢大家,我不是个软弱的人,也不会轻易放弃,如果你们愿意,咱么就继续一起走下去吧 感谢在2023-04-26 21:13:39~2023-04-26 23:07: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179章 一七九章 夜归 路上遇到仓皇逃窜的宫人, 司马邳命人拦下问缘由,宫人脸色煞白,语无伦次说了几句, 大致也让人明白了意思。西掖门前血流成河, 路过看见的宫人都吓破了胆。 “可知外面喊勤王的兵是哪来的”司马邳颇为疑惑,有兵勤王并不奇怪, 可算着日子,刘道坚不应该来的如此之快。 宫人急得满头大汗,“是桓家来人,听说是江州来的。” 司马邳脸上自若的神情渐渐淡了, 很快来到太极殿前。只见庾胥与庾显带兵守在门前,对峙而立兵士身上都沾染血迹,为首一人身材高大颀长,身着玄衣甲胄,头上束巾,司马邳远远看见他的背影,就已认出是桓启。 庾显年轻, 文武皆备, 此次跟着庾胥留在宫中,听说萧展已死,他便主动请缨前来对付桓启。在江州时他曾与桓启比较过弓箭射术, 棋差一着,可回头他又觉得不过是桓启虚长他几岁,两人之间未必就差着那么远。 直到此刻, 庾显见厮杀过后的染血凶狠的士兵拱卫下, 桓启缓步朝太极殿走来, 他面色冷峻, 双眼如电,看过来的目光寒气森森。庾显心下打颤,不禁有些胆怯,气势已落了下风,回头看了一眼年迈的庾胥,硬着头皮拔刀上前,冲着桓启直劈而来。 桓启与庾显交手,刀两下交击,被震得虎口裂开,他心头骇然,这才明白与桓启差距巨大,这一刹那见刀光迎面袭来。 庾胥喊:“桓启,留他性命。” 庾显的刀已经脱手落地,桓启一刀嚓的砍在他的肩上,力大无穷,庾显手臂被砍断落下,血喷溅而出,他嘴里发出一声痛苦嘶吼,仰面摔在地上抽搐着身体哀嚎不止,让人心惊。 庾胥扑将上去,喊着叫太医来,抬头看见桓启已大步走来,他肝胆欲裂,却又惊恐无比,声音嘶哑道:“同为四姓,岂有你这样狠下毒手的……好,好,大司马真是当朝第一人。” 桓启冷冷看了他一眼,这老头儿到了眼下这个地步,竟还不忘挑拨。他走近两步,庾家身边军士大半都已被他亲兵杀死,北卫军本就人心惶惶,这些护卫宫掖的宿卫,远不及桓启手下悍勇有身手,一交手就迅速溃败。 余下军士早已胆怯,纷纷扔了兵器跪地求饶,有人看见疾步赶来的司马邳,便大声喊着“殿下”,又喊“冤枉”,说都是萧展的命令云云。 桓启转过身,与司马邳打了个照面。 司马邳见桓启站在太极殿的台阶上,此时正是日落时分,太极殿高台厚榭,雄伟壮阔,彤彤红日落在檐角,正映在桓启身后,如同一片殷红血色。 他心微微有些沉,心道:庾氏如同丧家之犬,不足为惧,倒是桓氏,羽翼已丰,不得不提防。他做此想着,脸上却是含笑上前道:“敬道好身手,斩萧展,庾显这等逆贼,孤记着你的功劳。” 桓启已瞧出他脸上笑容虚浮,眼中更有戒备之色,将刀垂下,行礼道:“殿下。” 司马邳自然也不能让勤王救驾的功臣真跪下,赶紧上前扶着他,鼻端闻见一阵浓郁血腥味,心中凛然。 一旁庾显断臂伤口血流不止,人已经气若游丝,几乎没了呼吸,除了庾胥悲痛难忍,已没有旁人在乎。 司马邳眼见桓启手下还有王府侍卫,召人过来问话,得知桓启先去了庾家,越发觉得桓启行事果决手段狠辣,脸色沉了沉,一瞬又收了,道:“桓将军应在江州,怎突然来了建康,相隔千里,消息不至传得如此之快。” 桓启收了刀,道:“臣奉了刺史之命,追剿流匪,路过京邑,听说殿下被庾家所困,心急如焚,这才赶来勤王。” 江州刺史桓冲,也是桓家人,为他掩护最是容易。 司马邳闻言,便不再多言,抬脚往太极殿内走去。 桓启站在殿外,抬头看着雕刻精美繁复的外檐,不知想到什么,目光深邃,神色沉凝。 不到片刻,宫人快步奔出殿外,满脸泪痕,对着众人哭喊道:“陛下……殡天了。” 阖宫上下,听闻消息立刻跪地面向太极殿方向行礼。 身后军士全已跪倒,桓启仍是站着,他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见的冷笑,转瞬收敛,缓缓单膝跪地。 ―――― 卫��在建康城外等到天黑,也不见里面有人跑来传讯,不由暗暗心焦。 蒋蛰叫一个侍卫去城门打听,很快便有消息传来,说桓启将庾家拿下,去了宫掖。但宫中消息闭塞,至今还没有传来什么风声。蒋蛰若是只带着侍卫几人,此时肯定直接进城去了,但他要护着卫��,就不得不多想一些,于是拍板今夜宿在城郊。 蒋蛰几人在城郊找了一处较大的庄子,主人一听是士族要借宿,二话不说就让了几间上好的厢房出来,还令仆从婢女前来服侍。当夜卫��就住在庄子里,辗转反侧,想着桓启只带了亲兵两百余人就敢闯入宫掖,胆大的没边了,也不知如今到底如何了。 她心中好的坏的全想了一遍,一则担心桓启不敌左卫军,司马邳也难以继位,如此朝局与前世完全不同。若真是如此,她与桓启在驿舍中同行,肯定也逃不过庾氏的清算。卫��想了许多,暗自期望这次桓启一定要胜。 第二日建康城门看守军士又换了人,城中清冷肃杀,少有人在外行走,又有几位重臣今日被召去宫中,大半日过去都还没回来,宫掖外面传什么流言的都有。有说庾家被杀了个精光,也有人说勤王之兵来自桓氏,如今宫中谁做主还说不定呢。 蒋蛰打听了消息,回来让卫��继续在庄子上住着。背后他与几个侍卫议论,“奇怪,莫非宫中起了什么变故,将军还未出来。” 其中一个侍卫道:“外面传的也未必是假,若将军真入宫做了主……” 蒋蛰赶紧打断他:“什么胡话都敢说。” 卫��在小庭院中走动,听见几人偷偷这样议论,对桓启的驭人之术倒有几分佩服,已两日没有确切消息,这几个侍卫对桓启战胜左卫军丝毫没有过怀疑。 深夜子时,月色如霜。 桓启带着二十余骑亲兵来到城郊的庄子,进厢房时放轻了声音,他径直来到卫��所住的屋子,进门一瞧,卫��正睡着,头发披散,面容恬静。他盯着瞧了好一会儿,伸手将散乱在她脸颊上的头发拨开,动作轻柔,卫��眉头动了动,很快醒了过来,被他突然而至吓了一跳,猛地就坐直起来,“你……你赢了” 桓启笑道:“就庾家那些酒囊饭袋,我还能输” 卫��不去听他自傲,又接着问:“琅琊王呢” 桓启抱臂看着她,“他能有什么事,庾家不敢动他,太后与朝臣已议定,由他继位。” 卫��心想果然司马邳仍如前世一般能够顺利登基。 桓启看着她垂眼思索,睫毛绵密如蝶翼般,他伸手在她眼皮上轻轻一摸,被卫��瞪了眼。桓启笑道:“你倒是挺有眼光,早早就投奔了琅琊王,是不是猜着有今日” 卫��心紊乱一拍,忙道:“这种事我哪猜得准。” 桓启却悠然道:“你平日行事谨慎,行事圆滑,轻易不得罪人,为着琅琊王敢冒险送信,若不是奉行忠君事主那套,就是投机,等着司马邳登基,能记大功劳。” 卫��瞥他一眼,道:“我能有什么功劳,如今全是你平定庾氏之乱。” 桓启笑了笑,道:“司马邳心胸狭隘,只怕现在比起庾家,更恨桓家了。” 作者有话说: 第180章 一八零章 偶遇 卫��面露诧异。 桓启语气轻描淡写的:“他虽然掩饰的很好, 但眼神骗不了人,玩心眼的人我可见得多了,这样的还不算修炼到家。”他顿了顿, 又道, “可就是藏着再多心思,司马邳现在也只能好生笼络着我, 西掖门我可是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才给他稳住皇位。这些功劳,说起来应该算你一份,二哥全是看在你面子上才去的。” 他最后一句说的轻柔含糊, 颇有些调笑的意思。 卫��根本没去理会,倒是有些忧虑,就怕司马邳误会如今形势全因她未送信件与桓启联通而起。 桓启伸手将被子拉高一些,裹在她身上,道:“想什么呢怕失了司马邳这个靠山” 卫��一惊,直愣愣地看着他。 桓启摸了摸她的发,笑了一声, 道:“小玉度, 你瞧错了人,以为做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若有一日你身份暴露了他就一定能保你” 卫��几乎惊出汗来, 他这样随口一句,几乎就猜中了她的心思。 桓启低沉道:“他这样的人,活在算计里, 若你的事无关利益, 他可能会帮一把。只要牵涉到门阀, 他就会百般思量, 从这件事里琢磨出好处才能决断。” 卫��道:“我的事又怎会牵涉到门阀……” 桓启截断她的话,理所当然地道:“难道我不算只要我去和他说,想要你,你看他会如何做” 卫��身体僵住。 桓启轻轻拍着她背上的被子,动作轻柔,目光爱怜,又在她额头上亲了一记,道:“好了,睡吧,建康城里最近事多,你就乖乖的,别去多管,安生等这阵子事了,就回江州去。” 说着他将卫��身前披散的头捋到身后,哄着看着她躺下。 卫��闭着眼,桓启漫不经心一番话,犀利狡诈,几乎完全看穿了她的打算。他说的关于司马邳的判断,卫��不得不承认,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这一细想,卫��发现,原来天下真正能制住他的人寥寥无几。 她心事重重,桓启又坐在床前不走,过了许久都还清醒。 桓启低头看着,知道她没有睡着,忽然开口道:“睡吧,你就是想的太多,跟着二哥有什么不好,你担心的那些事二哥全给你处置了,不会让你为难,也不会让人欺负了你。” 桓启温柔说了这一句,等了半晌,卫��闭着眼没有任何回应,他不由皱起眉头。 蒋蛰在小院里等了许久,不见桓启出来,暗自揣测着,心道将军不会那么冲动吧这个庄子毕竟不是自家的,将军应该不会糊涂。但建康如今正是形势复杂诡谲之时,宫中刚解了禁,他就急着赶来接小郎君,可见心里有多着紧。 又等片刻,桓启从卫��屋中出来,摆了摆手,让蒋蛰还有几个亲兵都离得远些。他对蒋蛰吩咐几句,这次随他一同去西掖门死伤的亲兵需尽快安置,又命人即刻前往江州报信。 等吩咐完,蒋蛰小心问了一句:“将军今晚在哪里休息”他们在庄子借的是个小院,厢房才几间。 桓启哪里听不出他的意思,没好气道:“随便收拾一间房,对付着先过一晚。”他这两日没睡几个时辰,又急着夜里赶路来找卫��,此时已疲态尽露。 第二日一早,卫��和桓启在庄子里用过饭,蒋蛰等人已经整装待发。 桓启扶着卫��上马,眸光闪了闪,他翻身也跃上马背,贴在卫��身后。她扭头看过来,桓启长臂越过她拉住辔绳,轻轻一挥,马就小跑着往前,众侍卫跟随在侧。 卫��当着外人的面,不好与他争吵,只能独自生闷气。 桓启行马并不快,声音从她脑后传来,“什么时候学会骑马的” 卫��随口道:“来建康的路上。” 她既显露骑术,也早就想好托词。 桓启低头看了一眼她乌黑的发顶,正要问她是问谁学的,忽而听见官道上传来成群马蹄声。他勒住辔绳,瞧向远处。 巨大的声响显然人数并不少,远远已能看见尘土飞扬。 蒋蛰往前行了一段,眺望片刻回来道:“看不出底细。” 桓启神色疑惑,等了没一会儿,一行三百骑士的队伍出现在眼前。 蒋蛰等几个亲卫不由紧张,他们一行不过三十多人,人数相差甚大。刚经历过庾氏与左卫军的动荡,也不知眼前这支兵是为了谁来。眼看对方近了,马上军士衣着却有些凌乱,并不统一,越发让人好奇。 三百余骑经过桓启等人并没有停留,这时居中一人转头看了两眼,忽然调转马头又跑了回来。后面的队伍乱了一阵,随后又有人喊着号令,让所有人原地待命。 卫��看见那一骑靠近,抬眼一看,俊眼修眉,温和优雅,是打扮精干的谢宣。他一向穿着宽袖长袍,儒雅斯文,今天却也穿着束腕的衣裳,看起来增添一份飒爽英姿。 “玉度。”谢宣隔着十来丈远就已经喊出声,语气不乏惊喜。 桓启蹙眉,很快又舒展开,反而嘴角微弯,露出一个懒洋洋的笑来。 谢宣刚才快马而过,见到官道边上有一队人在,气势不凡,他匆忙目光扫过,一眼就看见了卫��。他急忙赶了过来,再一看卫��与桓启同骑马上,且桓启按辔,动作像是虚环着卫��。这个姿势旁人瞧着没什么,谢宣却很清楚卫��身份,脸色顷刻就变了。 他不断看向卫��和桓启的手,开口寒暄道:“原来是桓将军,江州一别已有大半年未见,不知将军怎在此处” 桓启仿佛没看见谢宣多次打量的目光,淡淡笑道:“自然是有事前来,倒是谢家郎君,出行这般行头着实惊人,莫非是觉得建康城内凶险” 谢宣还未授官,虽然有品级在身,带着三百军士却是太过扎眼。 “桓将军误会了,我也只是代人办事。”谢宣含糊解释一句,又看向卫��,“玉度,你身子弱,骑马颠簸,城郊有几户人家颇为殷实,可以借到牛车……” 不等他说完,桓启就打断道:“不劳谢家郎君费心,我会带玉度回去。” 谢宣紧紧抿了一下唇,眸光已冷了下来,别说桓启与卫��并非什么兄妹,就算真有血缘关系,这样共骑也是不妥。 他皱紧眉头,“玉度” 卫��感到桓启双臂收紧,几乎将她搂个实在,她手肘朝后一顶,若无其事对谢宣道:“你还是去忙正事罢。” 谢宣面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作者有话说: 昨天和今天出门感受了一下五一的人气,明天休息了,章节可以肥一点感谢在2023-04-29 23:38:09~2023-04-30 23:30: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181章 一八一章 宅子 他看着卫��, 眸光微动,若是卫��出言求助,就算与桓家撕破脸皮, 他也敢争上一争。可她神色冷淡, 说了一句后就不做理会。 侍卫提马上前,在谢宣身旁低语几句。 谢宣脸色沉肃, 飞快又看了卫��一眼,很快收敛了情绪,拱手道:“城中还有事,我先走了, 过几日再与你叙旧。”说完拨转马头,很快带着侍卫离去。 很快三百余骑已逼近建康城门。 谢宣自从见了卫��桓启,眉心紧拧没有松展,侍卫见状提醒正事,“刘将军说庾氏不足为惧,只左卫一军困守宫掖,萧展也是个外强中干不顶用的, 只需带两三百兵来就能解建康之困, 郎君你还真就只带三百,会不会太托大了” 谢宣轻轻摇头,“道坚擅兵, 素有将才,识人用人眼光极准,我信他。” 快马加鞭来到建康城下, 门前守卫森严, 进出城门的人却不少, 井然有序, 不见慌乱。 谢宣见状着实诧异,命人前去打探消息,很快得知庾氏之乱已被平定,陛下驾崩,太后与朝臣已议定,由琅琊王司马邳继位为帝。 这些消息都是今日清晨才从宫中传出,还未向外扩散。其实这些日来,知道庾氏所为的也只是建康的高门大阀。谢宣能赶到建康,全赖王致之将庾氏动手的事传回家中,王谢两家这些年交好,又事关庾氏不会隐瞒,谢宣得知庾氏在宫掖中动手,与刘道坚商量过后,当即决定带兵来解司马邳之困。 此时一听原来解了宫中之难的就是桓启,谢宣沉默不语。路上遇到卫��,他乱了心神,又见桓启并未带多少人,并未将他与建康城中的事想到一处。 侍卫讶然,“听说桓将军只带两百亲兵就将北卫军全部拿下,和刘将军预料的情况倒是不差。” 谢宣喟叹一声,若是事后再论成败功过,人人都能说出一番理来。难就难在料敌于先,刘道坚有这份眼力,桓启更是直接动手,先困住庾家,再攻西掖门,行事之果决狠辣,令谢宣不由心生警惕防备。 卫��和桓启在官道旁,看着谢宣一行尘土相送地离开。 桓启一抽辔绳,马蹄嗒嗒就快跑了起来,卫��猝不及防,被颠得往后靠在他的怀里。 一众侍卫也要快行跟上,桓启转头喝道:“离远些。” 他与卫��一骑单独走在前头,只听他极轻地笑了一声,道:“谢宣知晓你身份了” 卫��微怔,还未想好怎么说。又听桓启道:“自然是知道了,都回去求着家里要悔婚,若不是知道你的身份,他又是图什么。” 卫��嘴唇微张,露出吃惊的神色。 “他又哭又跪闹了一阵,谢家也没能同意,”桓启低头看了一眼卫��,道,“谢安还放下话,就算是卫家女郎活着回来,也不能将泰山羊氏的婚退了,谢宣这一遭是白忙了,还弄了个里外不是人。” 卫��听他戏谑的口气,蹙眉不语。 桓启一路都注意着她,见她露出不悦的神色,他哼了一声道:“怎么是不是还挺惋惜” 卫��道:“谢卫绝不可能再提联姻了,你心里清楚。” 桓启自然知道这一点,可心里那阵不舒服仍在,在江州听到谢宣要退婚的消息时就让他火冒三丈,前几建康日事多顾不上,如今想起那股火又烧了起来,他口气硬邦邦地问道:“谢宣在广陵,怎会突然知道了你的身份” 卫��没想到他竟如此心细犀利,便道:“许是哪里露了破绽让他知道。” 桓启忽然一拉辔绳,马扬蹄停住。他一手抬起卫��的下巴,目光锐利,“破绽什么破绽” 卫��却别开脸,眼角余光看到侍卫快马追了上来,顿时脸色涨得通红,“我哪里知道他是怎么得知的。” 谢宣在牛车上逾矩的事她不敢提,以桓启的脾气,只怕立刻就要暴怒。 桓启看着她,怒火更炽,心道这里面肯定是有些什么,他就要问个明白。这时蒋蛰带着侍卫赶到,在后面问了声出了什么事。桓启乜着眼瞧了卫��片刻,打马道了一声走,一行人朝着建康而去。 进城之时守门将士恭敬告
相关推荐:
仙界孵蛋指南(H,生子)
老男人(H)
兄弟情,兄弟情
柏拉图的小星星[ABO]
切勿凝視深淵(人外)
深渊(1V2,骨科)
亲爱的余医生(1v1)h
性奴
公公的诱惑
禽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