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是照计划实施,无论成与不成, 马敦等人都欠她一个人情。虽说人情脸面这些东西并不实在, 但有些时候真不能轻视了去。 世间多少事,成败只差在一念。 卫��又想到慕容临千里迢迢跑来与司马邳见了一面,应是商议了什么, 派人来传讯极为重要。她若真是帮上什么忙,也能打消司马邳总是疑心卫家与桓家私下交好。 她被桓启强带了回去,虽说还没有更出格的事发生, 但要是不想些法子摆脱处境, 日后会是什么处境实在难料。司马邳是未来君王, 今上驾崩满打满算也只剩下一年时间。如果她能撑过这段时间, 得到司马邳信任,离开江州前去建康,未必不是一条破局的出路。 平日只陪着赏识书法字画算不了什么,还是应该在关键的时候出力。 “行,这件事我去试试,”卫��道,“但我曾与桓三郎有过龃龉,未必能成事,只能尽力而为。” 马敦大喜过望,拱手道:“先谢过小郎君了。” 卫��又赶紧与马敦商量了一些细节,又去将那个找上门来的慕容临侍卫放了出来,告知他实情,并要他配合。此人能被慕容临派出来也是个懂变通的,不用多劝,立刻答应。 马敦将卫��和侍卫送到行宫外,道:“若是让桓家知道与殿下有关更是麻烦,这行只能小郎君单独去了。” 卫��点头很快上了牛车,带着侍卫离开行宫。 一路来到桓歆府前。刺史桓冲刚到豫章之时有一段时间将桓歆带在身旁,后来听说他还是单独出来,居住在城南。 卫��到了门口,让车夫先去送拜帖。 不一会儿桓家来回,说郎君有事正忙,让卫��回去,等过几日再来。 卫��闻言心一跳,心想桓歆忙的事不会是审那些个刚抓回来的北边侍卫吧她让车夫塞了些钱过去,又说了一叠好话,让他再去报。 桓家仆役转身跑进院子很快进了堂屋,来到桓歆面前,把刚才在外面说的话拿的钱一五一十地全说了。说完拿眼偷偷瞅了一眼桓歆,道:“郎君既不愿见那小郎君,我这就去回绝了。” 桓歆板着脸,丝毫没有说笑的模样,沉吟片刻后他道:“既然说有要事相见,就先让她进来。” 仆从跑了出去。 没一会儿卫��就带着侍卫进门来。管事把他们领到堂屋前,却没有邀入内,而是说桓歆正忙,让他们稍候。 卫��刚才在门外时以为桓歆还记仇,不会让她进来,如今能进门,就算成功了一半。 管事把人带到这里就扔下不管,也没有其他人侍候,让人站在院中等候,这些有失士族风度的行为说明桓歆有意怠慢。卫��极有耐心,就在院子里等着。 时值深秋,院里的花大半全谢完了,只有几株菊花还开着,朔风拂过,纤细的花瓣纷纷掉落。 桓歆站在木楼上,朝着庭院里望去,远远看见站在菊花丛旁的卫��,只是一道纤细的影,就让他胸口仿佛被捶了一下,有些发闷。 自从上次桓温派了亲卫来执行家法,狠狠打了他三十军棍,叫他不许再打卫小郎君的主意,这还不算,叔父桓冲来到豫章,就将他带在身边看着,后来见他确实老实才放松了管束。 桓歆可不是惧怕皮肉之苦长辈威势,而是当灵犀楼上卫��那句轻飘飘的“死断袖”,叫桓歆气极,他并非心胸宽宏之人,被嘲讽后记恨在心,从那之后就有意避开了卫��。 他知道卫��与罗邓几家的小郎君走得近,时常一起嬉闹玩耍。偶尔遇到那些个小郎君,听他们提起卫��,说她如貌美聪慧,桓歆也从不搭话,只一笑置之。 把人在院中晾了快有一个时辰,他才示意仆从把人请进堂屋。 侍卫早就等得不耐烦,卫��递了个警告的眼神过去,然后缓步迈入堂屋。 又等了一盏茶的时间,桓歆从外头进来。 他两颊略消瘦,长眉入鬓,穿着一身绛红的宽袖大炮,眉略压眼,显得神色有些阴沉。 卫��微微一笑,拱手作揖道:“许久不见了,桓家三郎。” 听她口称三郎,桓歆眉梢微微一动,道“不告而登门,卫家郎君有什么急事” 他神色冷峻,态度也丝毫不客气。 卫��仍是笑着道:“听说今日桓府捉了几个人,全是北方来客。” 桓歆眼皮一抬,朝她看来,目光在她脸上打了个转,口气却严厉,“你上门是为了这几个人” 卫��道:“正是,这些人是跑货的,与我家有联系,听说半路被桓府的人带走,还请桓三郎把人还给我,必有后谢。” 桓歆哼了一声道:“那几人生得高大,虎口有茧,分明娴熟弓箭,岂能是走货行商之人。” 卫��气定神闲,道:“殷帅大军都已经进发,若是一般商人哪还敢在这时候走货,这些人常年行走南北,若是没些武艺傍身,只怕早就死在途中。” 桓歆在她说话时目光有意无意探视过来。 卫��唇角弯起,对他坦荡一笑。 桓歆目光闪烁了一下,道:“据我所知,你家在江夏立足,在此处并无跟脚,怎么突然和北边有了联系,还要行商” 卫��来的路上就想过说辞,“兄长与我都已定品,家中花销多了,自然要想些开源的法子。” 桓歆不说话,沉吟片刻,忽然道:“不对。” 作者有话说: 今天短小,明天补上 第132章 一三二章 放 卫��心漏跳一拍, 问道:“什么不对” 桓歆道:“只有家族中不成器的弟子才会去管俗务,你既已定品,又怎会去沾手这类行商之事, 败坏清誉名声” 天下士子都追逐清雅厌恶俗物, 一般高门世族中都由仕途无望的子弟或是管事代为打理经商。像卫��这个年纪就已定六品,未来不可限量的士族子弟, 是绝不会来沾染家族行商之事。 卫��笑得和煦,道:“我家人丁少,比不得其他大族,原本家族行商的事也不该我管, 若派管事来,只怕连桓家的门都进不来。小门小户,不过想走货贴补些花销,还请桓兄高抬贵手。” 桓歆脸上的笑有些探究,“虽你说的头头是道,但我瞧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既是行商,也不急于一时, 再关一日半日问清楚就放了。”说完他起身就要走。 卫��扬高声喊住他, “慢着。” 桓歆站着,侧过脸来,没有作声。 卫��道:“桓兄这般不讲情面, 莫非还在为上次之事气恼” 桓歆斜眼睨来,“上次什么事,我早就忘了。” 卫��眼睛一溜, 飞快在他脸上转过, 道:“上次是我年轻气盛不懂事, 酒后失言, 若是说错了什么话,这里给你赔不是,桓兄别与我计较。” 明知她是有求于人才刻意放低姿态,但桓歆听她这样软乎乎的一句,胸口还是抑制不住泛起快意,心几乎就要软下去。可想到在街上瞥到的哪几个北方来的骑士,仍有怀疑难消。 桓歆扯着嘴角忽然一笑,道:“寻常走商之人,让你亲自来一趟已是极大的脸面,要人还这么急,这里头若说没什么名堂,让我如何能信” 卫��腹诽这桓三郎也不是个好糊弄的。两人第一次见面他脸上涂着粉,行为癫狂,又有前一世轻浮的印象,卫��难免对他有所轻视,还以为是个酒肉之辈。没想到心思也如此细腻。 她面露为难,轻叹一声道:“桓兄慧眼如炬,实在瞒不过你。你坐下来,我慢慢说给你听。” 桓歆眼眸微动,两人似乎还不曾有过这么心平气和谈话的时候,见她上门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晾她一阵,无论提什么事都拒了。他沉吟不语,抬眼,目光在她皎皎明月般脸上划过,缓缓坐回原处。 卫��见他表情仍是冷漠,但坐了回来,心下不禁微微松了口气,怕就怕人毫不留情面地走了,愿意听她说代表态度已经有所松动。 卫��脑中飞转,道:“桓兄也瞧出来了,要与北边行商非一般士族人家能做到,卫家家势确实不够。” 桓歆几不可闻地冷哼。 卫��道:“桓兄可知我是如何入的王府” 桓歆没想到她突然闻了这么一句,脱口而出道:“听说你走的王妃的门路。” 卫��点头。士族之中各种消息传递,豫章城内几乎没有什么消息能瞒人。卫��当初半夜离开行宫,雅集定品后回豫章不久就去王府书房做事,虽没有官职,也极为引人注目,背后议论不少。桓歆也曾听过。 “王妃对我有知遇之恩,如今遇着事了,我也想为王妃排忧解难。”卫��轻声道。说一半含糊一半,故意留了让人猜测的空间。 桓歆拧起眉,若说与北面私下经商的是卫家,他多半不信,但换成琅琊王妃,他沉思片刻道,“太原王氏的买卖,你往里头掺和做什么” “王妃给的机会,我总得想办法回报一二,卫氏家中虽有些旧名,但如今与先前也不能比了。我若再不做点事,在豫章都没有立足之地了。”卫��叹了口气道。 桓歆抿着唇不语。太原王氏在朝廷中根基深厚,与谢家更隐隐有联合之势。他正思索着,又听卫��道:“桓兄,你若是不信,把人叫出来问问,是不是经商的。都是些胭脂水粉布料的货,绝不涉禁品。” 桓歆扬手叫侍卫把人押来。 慕容临手下很快被带进堂屋,人人身上都挂了彩,看来到桓府吃了一番苦头。 几人都是身材健壮,身上有股精武悍勇之气。 桓歆问了几句几人来豫章做什么。 穿梭南北戍边走动的来人,一般都是行商身份,慕容临把人派出来时也做了身份掩饰。几人回答都是行商。 桓歆又问来豫章是找哪户人家,几人全都闭嘴不答。 桓歆挑起眉头,卫��立刻道:“若是口风不紧,哪敢把私下营生交给他们,桓兄就绕了他们吧,这次的恩情我定记在心中,改日我摆酒请罪。” 桓歆盯着她瞧,目光复杂。 卫��心里突突地跳,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若他还是不信那就没有法子了。 等了许久,在卫��几乎以为就要失败的时候,桓歆摆手道:“带走吧。” 卫��大喜,作揖道一声谢,挥手让这群侍卫赶紧出去。 这几个也看出卫��是来搭救他们的,自然听命。 卫��又与桓歆闲聊几句,不露丝毫着急的模样,像是完成一桩寻常事。等从桓府离开,坐上牛车,卫��才觉得背后惊出一层冷汗。别看这一遭只是来与桓歆谈话,但其中的心机却不少。直到最后桓歆放人,卫��觉得他仍没有全信。 或许只是不愿与太原王氏有过多牵扯,又或因有其他原因,卫��也不去深究,反正此次把人带出来,没坏了司马邳所谋的大事,总该算是立功一件。 桓歆放了人走,仍在堂屋内坐了片刻,他恍惚有种错觉,仿佛一抬眼,就能看见刚才坐在面前笑吟吟的小郎君。他的心仿佛在一片沉寂之中重又跳动起来。 没一会儿,仆从来报,说外面有督护府的人前来。 桓歆让人进来,何翰之行礼道:“将军听说歆郎君捉了北方来的几个身份不明之人,特叫我来问明情况。” 桓歆道:“已经放了。” 何翰之微惊,“歆郎君可曾问清楚身份。” 桓歆道:“行商走货之流,与士族有所勾连,也不算稀罕事。” 何翰之皱眉,有心再要问什么,见桓歆一脸不耐烦,只好先走了,出来之后仍觉得有些奇怪,忙找人偷偷打听事情原由。 桓家在豫章分了三处,自桓启回老宅祭拜过后,如今桓家上下都知多了一个郎君。何翰之去打听情况的时候并没遇到阻拦,管事将卫��来要人前后都告诉了他,最后说道:“谁不知道卫小郎君与启郎君曾是手足,歆郎君答应的爽快,也全是看在与启郎君的兄弟情面上。” 何翰之含笑陪着说了几句,回去很快将情况告知桓启。 药师嘱咐需静养,桓启今日并未去军营,留在家中处理公务,闻言放下笔,问道:“不是说抓着那几个看着是行伍出身” 何翰之垂着脸道:“来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但刚才去的时候说是走货的行商。” 桓启嗤笑了一声道:“干什么吃的,连这都能弄错。” 这话讥讽,何翰之却不敢应和,默不作声。 桓启又道:“到底是弄错了,还是他有意放一马” 何翰之把刚才管事说的那些话原封不动讲给桓启听。 哪知桓启对兄弟情面那些场面话半点不入心,他追问道:“是玉度亲自去要人的” 何翰之点头,只见桓启想着什么,脸色逐渐发沉,眉宇间一片冷峻,摆了摆手让他下去。 卫��把人送回行宫,马敦等侍卫知道桓家还没有审几人,有惊无险,算是度过这次难关,几人对卫��千恩万谢,还说要在外面摆酒宴请她。 卫��受了好意,后面见慕容临的人被安排到一个独院居住,等司马邳回来。她也赶紧回书房,也无心整理古籍,坐着歇了一阵,直到天色将晚,这才离开。 牛车一路驶回桓府,卫��下车时仍觉得有些习惯,刚一进门,仆从就跑来说桓启在正房等她一起用饭。卫��如今真有几分寄人篱下的感觉,心里想着事已至此,正面和桓启硬抗不行,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熬过这段日子,说不定很快就有转机。 卫��一面想着一面跟着仆役来到正房。 何翰之守在门外,低声说了句,“将军在换药。” 卫��站定不动。 里头传来桓启的声音,“玉度来了进来。” 卫��皱眉。何翰之闻声已经推开了门,道:“小郎君请。” 卫��慢吞吞迈进去,内间屏风挡着,可以看见有医师和仆从的身影。她没有进去,远远坐着,不一会儿就看见仆从端着水盆出来和带血的布条出来。上面殷红的血印子让卫��眼皮一跳。 医师离开后,桓启从内间出来,神色如常,一点瞧不出身上带伤。 他坐到矮几对面,对外喊了声“摆饭”,拿起茗碗先喝了口茶,这才对卫��道:“怎么瞧着蔫哒哒的,不是才办成桩事” 卫��心口扑通一跳,微微瞪直了眼。 桓启笑着在她脸上摸了下,这时仆从将饭菜送来,他放开手,等仆从布完菜,夹了一筷子的菜放到卫��的面前,“吃完再说。” 卫��拿起筷子,因桓启受了伤,桌上的菜色全是清淡的,等她吃完。桓启把剩下的面饼和汤全部吃了。两人漱了口,撤下残席,仆从又端了热茶进来。桓启饮了一口,道:“听说你今天去把几个北边来的人要了来。” 卫��没想到他消息这样灵通,发生不过半日的事就已经知道了。转念一想,又觉得桓家如今在江州地位超然,互通有无也比别人来的快。 她点了点头。 桓启道:“听说是卫家有意要做北边的生意” 卫��脸皮顿时一红,这理由拿去哄桓歆还算勉强,放在桓启面前就荒谬了。她硬着头皮道:“那是说给桓三郎听的,卫家什么情况二哥还不知道嘛,我这是代人行事。” 一声“二哥”让桓启心头熨帖,唇角含笑道:“代谁行事” 卫��道:“自然是王府。” 桓启漫不经心问道:“是琅琊王还是王妃” 卫��被他盯着,浑身不自在,面上仍是镇定道:“王妃。” 桓启低笑,“说的还挺像那么回事,桓歆就是这样被你哄住的” 卫��大吃一惊,身体不禁僵了一下,刚要开口。 桓启放下茗碗,将矮几推开,道:“别说什么行商,如今大军都已到了寿春,要从北边过来不容易,要说太原王氏,确实有那份实力,可是玉度,你什么时候和太原王氏有那么深的牵扯,这样的事都让你出面了,嗯” 他笑吟吟看着她,目光深邃如夜。 卫��脑后勺都绷紧了,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一时间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对着桓歆她能侃侃而谈,谎话张口就来。对着桓启她自知胡编乱造的借口根本不能用。 “怎么不说了,听说你把桓歆哄得一愣一愣的。说了些什么再讲给二哥听听。” 卫��抿了抿嘴,唇有些发干。桓启将矮几上的热茶拿起来,放到她的嘴边。 卫��接茗碗,轻声道:“二哥什么意思,怪我多事” 桓启手在她唇前一点,道:“可别倒打一耙,分明是你有意欺骗。那些北方来人根本不是行商的对不对,在这个当口还要冒险跑来,应该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 卫��眼珠转了一下,心都提了起来。 桓启看她小脸紧绷,不咸不淡地道:“苻健还忙着应付殷浩的大军,不会闲着派人来,应该就是其他几个了,会是谁呢听说前一阵子,戍边有人见过慕容氏的人。” 卫��心里一阵发冷。把人要回来的时候那点志得意满,此刻三言两语就被他说的全浇灭了。 桓启道:“琅琊王是觉得殷浩打不过苻健,这才想着法子给那边的行军添点乱。你也心里清楚吧” 说到这个份上,卫��反倒也不慌了,沉默不语,半晌才道:“二哥是要想把人要走” 桓启挑着眉笑道:“要人做什么,你当我要坏司马邳的好事” 卫��道:“难道不是” 桓启挪了一点位置,来到卫��身边,揽着她的肩道:“他既然苦心孤诣,非要助力殷浩一把,就让他去做,若苻健真中计不敌,能结束征战收复失地,于国家百姓都是益事。” 卫��没想到从他嘴里听到这一番话来。 作者有话说: 补上补上,晚上还有一章 第133章 一三三章 补偿 朝廷这些年一直用殷浩掣肘桓温, 依卫��所想,如今北伐受挫,桓家应是乐见其成, 若是知晓司马邳与慕容临的算计, 定是要出手阻拦。没想到桓启先考虑到了国家和百姓。 她表情有些怔怔的,以至于一时没发现桓启已离地那么近, 等感觉到肩上一沉,她虎着脸要挣扎。 “别动,”桓启道,“等会儿扯着伤又要重上药。” 卫��想到刚才见到染血的布条, 不由停了动作,狠狠瞪他。 桓启半眯着眼笑着看她,“瞪什么瞪,还有理了没良心的小东西,帮着外人谋事。” 卫��梗着脖子道:“你刚才说了不会阻拦,既然如此就该放了人,难不成是捡好听的说。” 桓启哼声道:“居之倦, 之以忠的道理没学过江州出现身份可疑来自北方, 难道不该审一审,倒是你们行事鬼鬼祟祟,还上门来骗, 毫无君子之风。” 卫��一噎,只觉得经他嘴这么一说,倒显得占了大义, 她气不打一处来, 含糊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桓启朗朗笑出声道:“面皮这么薄, 是怎么把人糊弄出来的” 卫��撇了撇嘴, 想说桓歆若和他比较起来,都算是纯良之辈了,哪有他这么多弯弯绕绕的诡诈心思。 桓启不知想到什么,眸光转沉,很快转换了话题道:“你在司马邳身边做事,还是多长个心眼,别被人利用了还不知。” 卫��皱着眉头道:“我知道。” 桓启知她机灵,一点就透,就不再提,侧过脸来看见她精致小巧的下巴和嫣红的小嘴,心里猛然窜起一股子痒意,有心要凑近,刚一动作,卫��就反应过来,手肘朝他肩膀撞来。 桓启脸色微变,抓着她的手腕,板着脸道:“这么狠心。” 卫��心里有些害怕,仍是道:“你再乱来我连刀都敢动。” 桓启刚才只是唬她一下,没想到她的反应如此激烈,叫他心头堵了一下,沉着脸真是有些不悦了。 这时门外何翰之忽然扬高了声音道:“将军,刺史大人到了。” 卫��吓了一跳,用力挣扎甩开了桓启的大手,身子坐直起身,也不去看桓启的脸色,推开门就快步离去。 桓启脸上喜怒难辨,听见何翰之又提醒一遍,不耐烦道:“知道了。” 桓冲等在书房中,见他来了,开门见山道:“叔道今天抓了几个北方来的,又给放了。” 桓启不在意道:“几个卒子而已,放了就放了,起不了乱子。” 桓冲是桓温幼弟,论辈分是桓歆桓启的叔父,他特意过来说一声,就是知道桓启性格霸道,桓歆抓着人既然怀疑其中有问题,通知了人,却又不审先放了。兄弟两个本就是最近才认的,他不得不费心跑一趟,没想到桓启半点没放心上。 他点了点头,道:“那几个人应该是从北而来与琅琊王殿下联系的,想是为了北伐之事。” 桓启略一点头。 桓冲看他沉的住气,暗自点头,又有意试探道:“若真是给他们成了事,北伐大胜,殷浩立下不世之功,只怕把你父亲都要比下去了,你也不在意” 桓启知道这位叔父在桓家分量不一般,既有才干又有威望,岁数也不算大,如今才三十出头,桓温对这位兄弟也极为看重,委以重任。 桓家人对他而言,虽是血亲,却总觉得隔阂了一层。他沉吟片刻道:“殷浩此人志大才疏,不足为惧,就算司马邳殚精竭虑为他谋划,若是战场上打不过苻健,都是白费力气而已。” 桓冲不住点头,“苻健起家校尉,一路带兵打出来,杜洪、张琚等名将都败在他的手里,如今又定都长安,减赋缓刑,修养民生,说一句雄主也不为过,仅凭一个殷浩,确实不是对手。当初朝廷不肯让你父亲统领兵权,倒弄成如今这个不上不下的局面。” 桓启道:“既然是司马家的决定,就先让司马邳去操心。” 两人又谈论几句朝政国事,桓冲面上不显,心下对桓启却极为满意,心想行事如此老辣,有乃父之风。说了一阵后,他话音一转道:“别庄纵火的案子线索断了查不下去,你父亲说这件事是他亏待你,必会重重补偿。” 桓启闻言眉心紧拧,很快又松开,当初夜宿别庄遇到袭杀和纵火,他心中对幕后之人早就有数。如今首尾都被
相关推荐:
淫父痴女
声声慢(古言NPH)
姐弟合欢
我肏了对门的人妻
他的天下(兄妹H)
安非他命( 1V1 黑道)
我要包养你(1v1h)
看她作死(古言1V1 H)
乱伦合集(十二)
吸血鬼的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