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我把爱人变成拇指王子 > 第195章

第195章

能活下来,除了看实力,还要看运气。 比如,刚刚还成为罗南笔下目标的那只畸变鼠鲨,在骤然爆发的混乱杀戮中,根本就没有发挥其速度优势的机会,还没有从“过电”的僵直中恢复,便被拥上来的乌压压鱼群淹没,再也没有浮起来。 这是周边海域血腥暴乱微不足道的一角,而且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罗南关注的,并不是暴乱场面又或造成的死伤,而是在这种强烈血腥暴躁的情绪冲击下,更深层面的更精微变化。 这些海洋生物,特别是那些受寄生的畸变种们,其在血腥环境中滋生的暴躁情绪,再反向刺激其形神框架,波及“血肉寄生装置”,非但没有造成扭曲影响,反而像一波反向充电,使得万千“邪眼”,变得更为明亮。 更多的变化,体现在肉眼观照不到的深层区域――海洋生灵的状态在变化,“云母”的切分也自然而然地深透下去,对那些“血肉寄生装置”,做更深层的切分。 所以罗南可以看到,这些“血肉寄生装置”,或许叫“血肉机芯”更符合罗南的审美。这些小东西,似乎在宿主的躁动情绪下,激活了隐藏机制,变得更加活跃,更加积极,更加直接。 它们在诱导宿主快速燃烧生命力,在给宿主们提供超常力量的同时,也给自身补全了一下低端的缺陷,并拔高了上限。 罗南感觉,它们甚至能在数量堆积的前提下,隐然构成阵列雏形。而这份阵列架构,并不是“战争领域”那般直来直往、有我无敌的军阵,而是更类似于超凡种的“领域”,更便于容纳运化高层级的力量。 也是在这样的领域之中,来自遥远距离之外的“怂货”的强横力量,开始层层趋近、压迫、化生。 这是在先前一帮畸变种的自然平衡状态下见不到的东西。 话说,那个“怂货”先前也许真的是克制了,这种狂暴状态,应该才是“血肉机芯”发挥作用的常态。 而且,罗南还发现,明明次第睁开的“邪眼”数目越来越多,可见亮度越来越强,但在这片海域,整体上却越发地幽暗。 天色确实暗了下去,赤道附近的太平洋区域,已经渐渐入夜。但罗南认为,更重要的因素,是强势进场的“怂货”力量辐射作用所致。 繁密的“邪眼”,是此时海面上下最惹眼的目标,但在对方的力量强势入场之后,已经退居次要位置,甚至更像是一种诱饵: 当你的注意力被这些光源吸引过去的时候,黑暗深入的猎食者,才真正掩杀而至,向你露出致命的獠牙。 在“云母”水涨船高的切分之下,罗南对全局还是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不至于被这种陷阱给迷惑住,他倒是有些想法: 类似这种捕猎方式,在正面对垒的时候,其实效果已经不太明显,之所以如此布局,不像是太高深的设计,倒更像是深海生物惯常的本能。 而且,相较于物质层面的反常幽暗,渊区风暴中,却是另一种格局――那里仿佛立起了一个巨大的灯塔,时刻辐射出极具穿透性的力量。 渊区的动荡,也是建构在周边那些“血肉机芯”寄生的畸变种基础上。通过“血肉机芯”的异化作用,以及持续规整的阵列布局,对面正将那些宿主迸发出来的狂暴生命能量,进行某种调配置换。 整体上,是将低层次的东西,层层置换为更高层次的力量。有点儿像“燃烧者”的架构,或者说符合超凡力量形成、升级的基本逻辑。 在罗南看来,这套架构有些地方存在冗余,但又有些细节极有新意。 最具特色的一点是:它虽是建立在血肉物质基础上,却不计损失,强行跨越精神与物质的边界,转化为精神层面的“火焰”,更确切地说,是海上的“灯塔”,试图去照亮精神海洋,乃至渊区风暴的混沌局面。 这又和罗南在中继站学习的天渊帝**方操典有点儿相似。 只不过,在中继站那边,罗南学习的军方操典,是为了应对极度危险的“孽毒”环境,不得已进行的严格约束。 至于这边……是在趟地图咩? 不管怎么说,“灯塔”的强势辐射出奇地有效,或许是因为聚合而成的“精神灯塔”,不像单个能力者那样,有着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其向四面八面投射“光芒”,辐射方式相对平均、无所偏私,如此方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渊区环境的相对稳定。使“感应”和“干涉”的悖论,得到了一部分缓解。 至于那位,还是隐藏在其一手制造的“灯塔”光芒之外,由于距离还是极远,力量投射非常高端,无论是物质层面的黑暗,还是渊区之上的光明,始终都照亮别人,隐藏自己,永在暗处。 然而,罗南在这点上,也差不到哪儿去。 如前所说,他设计的“云母”架构,本身已经相当高端,又沾染了罗南“纯粹观察”的特质,即便在渊区,也是绝难被发现、锁定的目标。 而且罗南本身也没有在渊区搭建“固化构形”,就是现在,也只是即兴发挥,结合着以前使用过的“电磁向通用布设法”、自家“夹心领域”的时空结构片断,还有一点儿“凝水环”的反向干涉作用,随时调整,以扭合渊区风暴湍流,作为攻防之手段。 真被“灯塔”照住了,也没啥意思。 倒是临时被他借来的“渊区血魂寺”,多多少少露了些形迹。这个问题也不大,毕竟不是冲击的正面…… 罗南现在面临的,不是暴露与否的问题,而是在“灯塔”照射的同时,真的已经被压迫到极端被动的地步。 对方的精神冲击,是罗南所见的最高一档。 其在渊区横行,几如海啸,虽没有特别拔尖的爆发力,可那是因为持续在高位运行,它的基础已经是能够把绝大多数敌人碾成粉末的毁灭力量,当真无穷无尽,恍如天灾。 那边就没有喘口气的必要吗? 真是夸张到爆! 这种时候,罗南很想冲到驾驶室,揪住武皇陛下的领子去问: 啥叫怂货?陛下你对怂货的理解,是不是和大家存在什么误会啊! 还没等罗南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渊区之上,对方的冲击突然就退去了。 罗南这边总算缓一口气,却是止不住地疑惑:再过那么半分钟、一分钟的时间,他这边的防线就真要崩不住了。 这时候后撤,是终于到极限了? 又不太像…… 话说对方海啸般的精神冲击虽退,但“灯塔”尤在,而且这时候,原本无所偏私的“照射”模式,也有点儿小小的变化。 感觉其微妙的趋向性,总在“渊区血魂寺”,更准确地说,是在“渊区血魂寺”周边作用,罗南琢磨几秒,忽地恍然大悟: 大概是借来的“渊区血魂寺”,最显眼偏又居于次要位置,某种意义上也有点儿像游艇周边的“邪眼”,放出来让人看的……那边怀疑这也是个套? 这思路,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 罗南一时有些哭笑不得,但也忽然有些理解武皇陛下的“怂货”含义了。 罗南终于忍不住回了下头,看向后面上方的驾驶室――意思意思,反正他不是靠眼睛来捕捉目标,武皇陛下也不会给他明确的答复。 倒是章莹莹,已经出现在驾驶室最前端的位置上,隔着玻璃幕墙看下来,颇显担忧。 罗南对她笑了笑,比划了个“ok”的手势,这一刻,手指已经恢复了正常。 既然答应了武皇陛下,全权处置此事,不把事情办妥,终归是丢人的,总要想个应付的办法……还有自家的实验,要是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敌人而中断,实在太憋屈了! 说是这么说,却真不好办。 那哥们儿怂是真怂,实力也真够硬! 刚才的冲击也只算是一次前奏,现在周边海域,包括渊区层面,激烈的冲突持续减少,对于罗南的压力也在降低,但这决不是高枕无忧,而是如一场将至的海啸,首先会反常地退潮暴露出坑洼的海床,以积蓄更具毁灭性的力量。 现在退得越远,未来的势头只会越发狂暴。 对方下一波的冲击还没有真正到来,罗南已经能感受到渊区不息之风暴,都濒临崩溃的呻吟声。 第五百六十章 渊战国(中) 不太能抗得住的样子。 罗南对渊区层面的战斗谈不上陌生,对事态更有相对准确的判断。 其实一旦到了这种层次,很多事情就会给揭去面纱,神秘气息全无。说到底,在现阶段地球上,渊区的攻防相对来说都还是比较简单。 绝大部分的战斗,都是以调动渊区不知何来、不知何往、永不止歇的狂乱风暴为主要方式,形成冲击伤害。 谁能够在渊区搭建更稳定的构形、给予更高效的干涉、抽取更纯粹的力量,基本就决定了交战的胜负。 当然到了超凡种的阶段,架构已经领域化,可以固化在渊区之中,持续进行淬炼、孕养,掌握的技巧和手段肯定会更多,也会形成独有的领域特质。 罗南和康士坦茨、门罗等几位精神侧超凡种短暂交手的经历,都验证了这一点。 倒是宫启,由于被罗南设计,肉身被毁,渊区固化构形先一步崩坏,不知有多少压箱底的功夫没来得及使出来,就被斩杀,可说是憋屈死的。 在罗南看来,渊区架构真正超人一等的,还是欧阳会长的逻辑界,另外就是那个洛元的位面弩。 前者是架构森严,几无瑕疵; 后者是一域之力,天外飞来。 都有不可企及之感。 相较于这些已经在地球登顶的强者,罗南至今未在渊区确定固化构形。主要是他有“纯粹观察”的手段,在渊区干涉作用,天然比其他能力者为优,具备更多的自由选择;再加上构形设计能力远超同侪,更习惯于临机处置,求一个灵活。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罗南迄今未找到最适合他的那条路子……这个话题说来就长了,还有一些微妙的心理因素。 暂且不论这些,如今直面对面那“怂货”如天灾海啸的势头,罗南多多少少有点儿后悔: 在渊区没有一个如臂使指的固化构形,在要紧的时候,还真是挠头。 因为在一个较长时间段的较量中,精神侧超凡种之间的较量,貌似很容易变成一个rts游戏,并按照相关流程来进行: 建造并扩建基地(渊区构形); 采集并争夺资源(掌控湍流); 然后才是侦察、消灭敌人。 而若一击不中,就开始再推高层级,不断给对方制造困难、给自己创造条件,持续研发科技,试图推出更强大的兵种,以获得压倒性优势。 像他这种没有固化构形的,就相当于要从头开始建设基地,科技、兵种什么的总会落后一档。 当然,罗南也有优势。 优势在于,他开挂。 “纯粹观察”的模式,就相当于开了卫星挂,战争迷雾对他来说有等于无,就算对方严防死守,也能大致看出性质趋向,再选择一种比较有针对性的构形模式进行处置。 这份情报优势,往往能帮助他抹消前期的劣势,在遭遇战中,更有奇效。 问题是现在这场遭遇战,他却有些狼狈。 对方在渊区有没有固化构形,罗南不太清楚,可是那边驾驭渊区风暴湍流的能力,真的是超乎想象。而且不弄什么机巧,就是以堂堂之阵,倾压而来。 就算罗南将以前用惯的手段连续切换,还是在强势恢宏的力量面前,落于下风。 但这是实力上的差距? 罗南还是有点儿不服气的。 毕竟,他这里的,只是在灵魂披风残破之下,不得以放过来的“风筝”,一具水汽假身,充其量就是个投送能量的节点,调动力量实在是捉襟见肘。 对面也非真身到此,可是看看周边海域汇聚在此的成千上万的海洋生物,其中大量寄生的“血肉机芯”,在物质层面的载体,何其可观! “一边是蓄电池,一边是超高压输电线路,没法比的……” 好吧,这也是罗南自个儿招来的。 自家选的难度,咬着牙也要打到底。 罗南给了对面的“怂货”充分发挥的条件,就要咽下相应而来的苦果,在一波冲击之后,还要去抵御下一波更恐怖的海啸。 真正的海啸总还有个方向,对面那位,却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渊区的复杂环境,把自家藏得严实。 对其相应位置,罗南是有了些眉目,即便对其根底,几番琢磨之下,心里勾勒的轮廓要素,也越来越清晰。 可终究心悸于对方激烈的反应,暂时没有动笔再画“通灵图”的想法――目前大伙儿还算正面相持,且都是分身、远程来回比划,总体上都还控制得当,貌似武皇陛下也与那边有点儿“交情”,真要是让矛盾激化,莫名其妙再招个强敌,也非罗南所愿。 可如此一来,他破局的选择就越来越少了。 少了也好,专注! 既然没有了选择的余地,罗南就彻底沉静下去。在这个海啸将至的窗口期,暂时不去管渊区形势如何、周边海域又有怎样的变化,只是收拢心神,去感应他这副临时躯壳。 罗南认真体会构成这副躯壳的的水汽,在狂风海浪的冲击下,也在当前的干涉环境下,如何崩解、流转、交换、重塑的复杂过程,顺便简单验证一下沙滩实验中,从蠢沙那里得来的一些结构模式。 等到感觉差不多了……其实也没几秒钟,他的核心意念骤然高扬,直至渊区,与“云母”构形相接,心神寄托在“云母”之上。 下一秒,一个大浪拍过来,罗南身躯骤然化为水珠飞沫,崩解无踪。 变故发生得太快,驾驶室那里,章莹莹“哎”了声,猛地向前冲了一步,脑门和手掌同时撞在玻璃上,才忽又记起来: 眼前的罗南,根本就是水汽凝结成的……可这又是要干嘛? 感觉顺畅多了! 罗南终究不比当初“灵魂披风”最强盛时,投射过来的水汽假身,应对平常的情况没问题,可要是去应对一个超凡种级别的精神侧强者,肯定是非常吃紧,更不要说还要分心旁顾,把相当一部分心神留在“云母”处。 这样只会把把有限的精力,无意义地切分开来。所以罗南当机立断,做出选择: 把分身的灵魂力量,直接投射到云母中去。 让这个简单的能量节点,真正成为一组“蓄电池”,不再单独架设结构,只是给予“云母”能量加持,让“云母”以其自有的方式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这也算是成全吧,成全更进一步的实验。 罗南从未忘记,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要验证“云母”的成色,争取达到“可用可参照”的程度。 除此以外,都要往后推,一时的成败更不算什么。 就算被对面的“怂货”打得大败亏输,只一具分身在这儿,又有武皇陛下撑腰,难道还会危及生命吗? 现在就是要暴露问题,暴露得越彻底,未来调整的方向才越清晰。 所以罗南的思路也就定了: 什么电磁向通用布设法、什么渊区血魂寺、什么时空构形……通通给云母让路,让这个暂时还极度弱小却又具备了神奇特质的“人工造物”,去和那边的“怂货”对线。 呃,当然不是直接硬怼。 罗南总算还没忘记,“云母”纯以生命能量强度论,还不入流,更别提与一个超凡种正面对垒。 如果任由对方积蓄力量,让下一波海啸撼动渊区,打破一切屏障……那比都不要比,立马抱着武皇陛下大腿喊救命就可以了。 他现在做的,只是,也必然是“击其中流”。 随着罗南思路明确,在“云母”这边,更巨量的“操纵线”,不要钱似地撒出去――嗯,确实不要钱没错,消耗的只有能量以及算力,而这些罗南都还可以再支持一段时间。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罗南的“灵魂披风”残了,经过这两天的恢复,再加上本就是在水汽充沛的海洋之上,其在水汽假身周边的覆盖范围,也超出了超凡种的平均水准。 罗南的感应,就是“云母”的感应。 此时“操纵线”播洒扩散的区域,从游艇周边这几公里范围,急剧爆增到直径近百公里,深度则一直探到深水区数千米以下,几乎是贴着海床,横扫而过,而且还在持续膨胀中。 已经到了“见有生灵就一束操纵线甩过去”的程度……好吧,其实也没这么奢侈,主要是对标那边的“怂货”,捕捉它“血肉机芯”寄生的目标。 首先就要“圈”住它。 比精神感应和干涉范围,罗南还没怕过谁! 这项工作只花了“云母”两秒钟的时间,罗南这边就接收了百倍、千倍于前的切分信息,涉及到“血肉机芯”及其大量宿主的方方面面。 要将它们整合梳理清楚,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但并不是最关键的,摆在罗南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是适应一种新形式――当所有的信息通过“云母”这个单一渠道摄入并呈现的时候,这波信息的存在形式,与罗南既往的经验,存在着明显差异。 在直观的信息现象中,罗南看不到任何成形的血肉器官结构,甚至看不到太多物质性的存在,大多只是水中润开的墨汁般的阴影,以及在阴影中闪灭的微微荧光轨迹。 第五百六十章 渊战国(下) 阴影徐舒漫卷,如烟气碎絮,飘荡来回; 荧光若断若连,似林间蛛丝,隐然成网。 罗南并不想给这些现象,做所谓的“形象比喻”,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如果换上他原本的视角,不管怎么切分下去,肯定血肉还是血肉、器官还是器官,只是多几个切入视角、多一些肉眼难见的联系、可以用构形理论去解释而已。 绝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几乎彻底脱去了一切熟悉的概念形迹,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维度的世界。 但这并不意外,毕竟“云母”的存在结构,与人类先验的感知结构本就是天差地别。人类对外部信息惯常的解码方式,与“云母”更是完全不搭。 所以,罗南意识聚焦到“云母”这边,决不是简单倾斜注意力而已,而是两种认识体系的互转互译,更是两种系统的深度耦合。 幸好二者之间仍具备一定的共性:比如构形,目前也只有构形。 构形可以充当二者之间的翻译器,通过这个中间环节,罗南大概能猜到一些: 他所见的“阴影”,应该是大量海洋生物乃至游艇、海洋以及大气等……以及各自辐射出来的气息能量、乃至灵魂力量。 普通人乃至能力者可以看到的所有一切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东西,也不过就是这些恍如背景的阴影烟云。里面当然还有一些细节区分,但已不是重点。 至于隐然成网的“荧光”,罗南猜测,这些应该算是某种“系统”所呈现的核心联系架构。用“构形”或“超构形”理论可以解释这个,只不过从“云母”的视角中,可以看到联系存在、作用的更直观结果。 罗南还能隐约感觉到,他目前观察到的,应该还只是这些“荧光线条”的冰山一角。 在更可见“荧光”的更深层,应该还存在有更多的细节。只是目前的观察和切分层次还不太够,对于“云母”视角的理解以及应用的熟练度上也有欠缺,他需要更多时间去适应。 说到适应,没有什么比实战更有效的了。 此时的“云母”,已经基本将对面“怂货”派到周边海域的所有“血肉机芯”的宿主,完全圈在了亿万根“操纵线”所架设的无形天罗地网之中。 不计算那些普通的海洋生物,只论畸变种,其总数大概在六七千左右,其中具备c级和b级生命强度的,分别占了将近5%和05%。按照罗南所学的畸变种基本知识,这样数量的畸变种,差不多已经是半径两三千公里的海洋生态圈,所能够承载的极限了。 罗南就想,如果不是事先“怂货”针对牛鬼追逐了一波,周边海域还真未必能集合出这么多的宿主。 今天的麻烦,牛鬼肯定要背锅的。 不过这也就是说,就算是那位“怂货”有天大的能耐,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调动更多的高质量宿主,进入这个“深海邪眼”领域阵列。 罗南算是看到了“怂货”一段时期内的峰值。 这勉强算是个利好。 既然盘点完毕,数字清晰,罗南再没有耽搁的理由。 此时,他的意识层面中,再次闪过了早前在沸石海滩实验期间,“蠢沙”与“云母”之间,那种微妙而紧密的互动。 这里面的绝大部分成果,都已经变成了“操纵线”的投射技巧,但还有一部分,也就是“操纵线”对“蠢沙”的实体沙粒进行干涉作用的那部分,出于一些考虑,一直没有重新验证。 其实这不应该。 毕竟“云母”的参照对象,那个“磁光云母”,绝不只是用灵魂磁化来控制“傀儡”而已,它的恐怖能力,还包括扭曲时空位面,跨界召唤强强大的“域外种”;更包括粘合拼接千万种生命基质,形成不可思议的扭曲造物。 对于物质和生命层面的强大的扭曲重构力量,或许更接近于它的能力内核。 在这个方面,出于包括隐蔽性和伦理性的考虑,罗南的实验是相对保守的。但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至少有一处: 即罗南未崩解之前的水气假身。 罗南一直在参照“蠢沙”与“云母”的互动形式,让水气假身与“云母”也形成紧密联系。这方面的用心,让那具水汽假身,比较顺利地与“云母”相融合,至少“蓄电池”的工作做得还不错。 而现在,罗南不仅需要让这种干涉方式用于“融合”,还要向“毁灭”的方向走一走。 对面的“怂货”,之所以能够隔着遥远的距离,形成海啸天灾般的冲击,绝对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周边这些“血肉机芯”的宿主搭起的架子。 罗南何必要直接对抗呢?把这个搭起来的架子直接扫平不就完了? 可以吗?当然可以! 此时,几乎每一束“操纵线”,都在其对应的海洋生物形神框架中,进行无休止的深度切分。每组框架的强弱、优劣,当然也包括寄生在这组框架中的“血肉机芯”的状态,都从“云母”的感知系统中流过 即便在“云母”的观察视角下,并不具备心脏、大脑、血管等常规意义上的生理要害定位,可它也不需要――直接让系统框架崩掉,不就可以了吗? 罗南是这么设计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像是一个谨慎的研究员,本着先易后难、分组对照、分类施策的原则,首先在一条寻常的海鱼身上实验。 嗯,毫无难度可言。 至少从“云母”的视角去看,是这样没错。 代表海鱼的那簇阴影,其内部微弱得可怜的荧光暗线结构,直接被“扯”断了,然后…… 然后是怎样,罗南还真不知道。 他的实验做得太彻底,说是专注于“云母”,就真的再不分心于其他,以至受限于“云母”的特殊视角,又没有具体的参照,还真的搞不清楚,原本的结构被破坏掉之后,那条海鱼的命运如何。 应该是死了吧…… “操纵线”仍然可以发挥作用,但在进行后续切分的时候,却有一种奇妙的滞涩感,让原本顺畅的切分,变得“手感”全无。直观的阴影部分则变得更为“蓬松”,本就微弱至无的“荧光线条”,几乎彻底抹消。 这种状态,也许可以将其定义为操纵目标的“死亡”? 此时的罗南,不能说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却也像是抱着词典就一头闯进语言不通新世界的外国人……其实更像是保留前世记忆投胎到其他物种身上的可怜虫,必须要一点一滴地将自身的新体验,与“前世的概念”逐一对应起来。 有的可以做到,有的就怎么也找不着、也不可能找到准确的对接点。 罗南当然不适应,但经过知识学习后的理智告诉他: 这就对了! 当年幻想学派复原“磁光云母”的尝试,进展到这个阶段是如何向下推进的,单凭勾业尉官传授给他的“幻想拟态”技术版本,罗南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但在这个已经隐隐约呈现出“生命基质”萌芽,又不太清晰的阶段,幻想学派在其他幻想物种的培育上,仍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其基本原则,罗南也拿出来,给蒙冲洗过脑,给全球能力者上过课。 他逼着蒙冲去体验,体验“火狱暴君”那种极端的状态,那种由生命基质决定,完全发自生命存续本能的**驱动。 现在,罗南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 在这种迥异于寻常感知模式的“先天格式”下,“云母”究竟是如何存在、如何感知,又会如何从生命基质层面跃升,产生怎样的**驱动? 目前来说,还不算太清晰。 “云母”向海洋生命投放的以亿万计的“操纵线”,固然有些独特构形赋予的天然模式存在,但施放本身,仍然有罗南的意志作用在其中,不算是自发的、求存续的驱动力量,倒更像是一种设计了程序之后,机械式的推进机制。 所以,还差得远呢……越是这样,就越要下死劲儿折腾。 罗南并不焦虑,相反,他乐在其中。现在的实验,不正是帮助他快速理解云母视角下,“生”与“死”之间的尺度划定吗? 普通海鱼试验完了,还有遭寄生的普通海鱼;后面是普通畸变种、遭寄生的普通寄变种;还有c级、b级……逐层对比对照。 呃,差点儿忘了,还个“怂货”在一侧虎视眈眈呢。 罗南的“实验”做得很快,也是难度不高的缘故,几个对照组下来,手底下已经解决了几十上百个c级以下的目标。 完全没有任何波折,甚至不用考虑什么构形、系统,就是通过操纵线,“扯断”那些“荧光线条”就可以了…… 简单到让罗南本人也心中生寒。 某种意义上,这甚至体现了“云母”与罗南既往熟悉的生命的差异――层次上的差异。 这样的发现,坦白讲,感觉不太舒适。 然后罗南就觉得,与其做这些简单工作,不如瞄准“血肉机芯”,直接与那边碰触,还更有挑战性,当然也更有实验意义。 第五百六十一章 饥饿感(上) 在“云母”的视角中,“血肉机芯”的存在,其实要比绝大多数海洋生物更显眼。它独立于宿主相对舒展的荧光结构,存在感更强,像是一种存在于神经网络上的“神经结”……或肿瘤。 发着光的那种。 “血肉机芯”的特殊存在模式,直接影响了甚至扭曲了“云母”视角下的光影布局。而且最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血肉机芯”似乎还具有独立性、可以独立存活。 罗南已经注意到了,就算是直接击杀宿主,破坏其外显的“荧光”结构,击破其存在系统后,相当一部分“结节”也能及时抽身,在更广阔的“生命阴影”中游荡,寻求另一簇“荧光”结构,重新粘合寄生。 嗯,放到这个视角,罗南倒是找到了点儿相对熟悉的时空方位感,而且自然而然地脱离了生命个体的限定,将眼光放到一个完全由“阴影”与“光线”共同架构的维度里去。 如此个体性消退,整体性凸显,再从构形的角度去观照,罗南也就更清晰地察觉到,对方建立在“血肉机芯”基础上有关阵列的整体架构。 话说,单个点杀效率是不是太低了? 如果从结构整体入手的话…… 随着罗南意念触动,他观照下的整个光影布局,骤然震荡。 阴影烟墨分合无常,荧光线条则呈明显幅度的抖动,带动着这个若断若续大网中的万千结节,如同风吹彩灯,煞是好看。 只是造成这一“眩目”情境的,绝不只是罗南干涉的结果,还包括另一端“怂货”再度压近而来的恐怖力量。 哎呦,这位总算又入场了! 说个笑话,罗南差不多快把这位给忘了。 对面也是真能憋着,在渊区的绝对优势已经建立,偏还迟迟不至……其实也就是几十秒的时间,但在超凡种层面上,几十秒已经可以很多人死上一百遍了不是吗? 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因素,罗南隐约可以理解。 当他放弃了水汽假身,与“云母”合而为一的时候,干脆利落地放弃了渊区一切的攻防架构,连“渊区血魂寺”都重新隐没,再加上“云母”自身的高度隐蔽性,那哥们儿大约是找不到目标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由武皇陛下标明的“怂货”,那边会怎么想?怎么做? 要是那家伙,转过头来直接对游艇下手,不管上面有没有武皇陛下,罗南都决不会坐视。 可问题是没有啊! 那位硬是以让人瞠目的掌控力,控制着渊区风暴湍流,使之悬而不坠,倾而不下,自家却在那里犹豫起来。 罗南以前老觉得自己有时候想得多,可这位,就算是受慑于武皇陛下吧,表现得也太犹豫了些。 以至于罗南很怀疑,若不是他在一众“血肉机芯”宿主上的实验,多少是标明了方向,那位“怂货”还能这么一直坚持下去…… 不管怎么说,由于“血肉机芯”宿主的快速消失,隐然已经超过了海中血腥乱局的自然削减幅度;更由于罗南特意针对“血肉机芯”的点杀,终于引起了那位的警觉。 “云母”藏得再深,一旦与物质层面形成干涉,总还是有迹可循。“怂货”在精神侧上的造诣不必说,很快就循迹而来, 一开始,还想直接揪着“操纵线”的干涉轨迹,反溯到渊区,一举抓住罗南的小辫子。 可是,“云母”的干涉模式,连罗南自己都要仔细琢磨,遑论匆忙追来的“怂货”? 在虚空中几次交错,那边就知道不成,很快转变了思路,只在渊区保持着压迫,开始将更多的力量,投落到各个“血肉机芯”处,摆出了守株待兔的架势――知道你要来,来了就给咱们就碰一个试试! 对方抓着重点了。 这种时候,罗南确实不可能回避,更抱持着一份跃跃欲试的心情,与那“云母”的光影视角下,众多的“发光结节”,进行更进一步的触碰。 这次是真的碰撞,毫无任何缓冲余地。 也代表着渊区的rts游戏,下沉到了物质层面。更确切地说,是一场资源争夺战,在交战双方所能够涉及到的一切领域,齐齐爆发。 在这个层级的冲突中,罗南倒是占据先机的,因为是他选择了冲击的方式,也就自然导致了冲击的结果――双方的碰撞,一上来就全面爆发,震荡作用于全局。 更因为在系统层面上的影响范围和渗透力,让这份冲击更剧烈,而承载冲击的对象则变得更加脆弱。 “云母”视角下,至少有数百近千根代表生命系统联系的“荧光线条”同时崩断! 其崩断的感觉之脆、彼此勾连的范围之广、相互传递的速度之快,就是已经进行了几轮试验的罗南,也有些措手不及。 以至于他在后半截至少有一半的精力,是又反过来强行折腾出一个“安全区”或曰“隔离带”,横置在游艇周边,以免冲击余波,真的把章莹莹等人波及到。 嗯,这是应激反应……可能不太必要。 因为即便是以“云母”相对混沌的观测方式,也能够轻易地辨认出,在“阴影”某个区域,应属于武皇陛下的独特存在形态。 那是在重重阴影深层,十数颗明亮璀璨的“星星”,看上去就像是快速演进的星图,具备特有的运行轨迹,更以灿烂的光芒向四面辐射,定住了一块极其稳定的阴影区域……基本上是把游艇给圈在里面了。 这有点儿像罗南生命星空观测的结果,但要更为复杂灵动,自成格局。 罗南依稀看到了那十多颗“星星”之间,也存在有“荧光线条”,但是“星星”本身的光芒就太过耀眼,运转轨迹也太过复杂,以至于那些线条模糊又变幻万端,难以进一步观测…… 尝试什么的暂时就不要提了。 只是不知道,如此现象是所有的超凡种都具备呢,还是武皇陛下的专属。 罗南在这里分了下心神,很快又聚拢起来,回归到冲突和实验本身。 游艇之外其他的区域,震荡影响还在持续。 失去了“荧光线条”这层约束,或可代表人类一切可感知对象的“阴影”部分,抖落得更为松散,以至于先前还勉强可见、可猜度的一些个体轮廓,直接就模糊淡化,几乎抹去了一切存在形式。 如此局面,对应的现实场景是怎样,罗南暂时没精力去想。他只是确认,在“阴影”被搅得更为稀碎的时候,有几十、上百枚“发光结节”,不可避免地瞬间“脱钩”,四方流散。 然而这些代表了“血肉机芯”的发光体,存在性非常强劲,就算这种情形下,绝大多数也依然保持完整,在弥散的“阴影”中游走,试图进行新一轮的寄生。 当然,“云母”视角下的“寄生”,绝不是抓到一块“阴影”区域,就能硬塞进去,而是要勾住那些在震荡中还勉强存在的“荧光线条”,进入且归并到新的生命系统之中。 这绝不容易,也导致“怂货”的远程干涉阵列,有一角骤然陷入了混乱。 那边显然没有及时捕捉到罗南“发力”的方式,以至于应对起来效率颇低,即使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但要重新梳理阵列秩序,一时间还是有点儿手忙脚乱。 而在罗南这里,第一波的冲击占据优势,只算是出奇不意,实质战果并不大。 不过,那些“发光结节”的游动翻搅,却是激发了更多的细节,也帮助罗南越发异化的感应,触碰到更多更复杂的细节。 在周边剧烈震荡、随时可能崩溃、又随时都在重组的奇特光影环境下,罗南隐约捕捉到了一种似乎有些熟悉的“摩挲”作用。 这种“摩挲”发生在精神与物质混染的“阴影”之间,发生在两个本不相关的“荧光”系统框架之间……渐渐跨过了人类惯常的“彼此”、“虚实”、“形神”等等的屏障界限,让原本的简单“联系”骤然间百倍、千倍、万倍地复杂化,形成了同时跨越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交互作用。 从人类的观察和思维角度出发,要想搞清楚这种复杂性每秒都呈指数爆涨的作用性质,差不多可以就地螺旋升天了。 但在云母独特的简化视角中,这不过乌云阴影的分合交迸、荧光框架的碰撞摩擦,虽复杂却也是可观测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当这一系列变化的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摩挲”作用更为充分,便有奇妙的“火花”从中迸发出来。 初时只是瞬间闪烁,兴灭无常;后来一丝一缕,若隐若现;再后来,这些“火花”之间,都已开始往来追逐,互相干涉碰撞。 它们在“阴影”和“荧光”之间游走,绝大多数时候,还只能存在极短暂的时间,可就算是眨眼的瞬间,也能对周边的光影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 “血肉机芯”的“发光结节”,也能对周边形成影响,可二者相比……比都不要比! 但凡这些“火花”出现的区域,刚刚才弥散开来的阴影、崩裂的荧光,便仿佛陷入到一个强大力场中,被强行、胡乱扭曲拼凑在一起,但很快又因为“操作不当”,再一次崩解分散,让混乱的局面更加混乱。 罗南不管混乱如何加剧,他只是顺理成章去推论: “磁光?” 第五百六十一章 饥饿感(中) 没错,这就是罗南曾经尝试捕捉、描摹,却又屡屡失败的的“磁光”! 它发生在“云母”主形骸之外,但又是“操纵线”控制的领域之中――二者其实没什么差别,因为这些短暂存在的小东西,很快就捕捉到了周边所有架构中,那一束束最为稳定的干涉渠道,并迅速发生联系。 就这样,规模持续增长的“磁光”,以一种近于脉冲的形式,通过“操纵线”,反向导入“云母”本体。 罗南还在这边重复不久前的思维:“也许就是‘磁光云母’的磁光……” 念头还在起伏,新的作用力在“云母”的水汽形骸内部发生,受作用的也变成了罗南自己。 这回,已经说不出,究竟罗南捕捉到了“磁光”,或是“磁光”粘上了他,又或是已经深度融合的“云母”,传达给他的感知反馈。 唔,好像有点儿不对? 正是由于“磁光”的奇妙作用力,罗南忽然发现,他原以为的已经交融在一起的“云母”和“假身”两个系统,即便同属水汽结构,在物理性质上,已经不分彼此,但在更深层的联系上,其实还有些隔膜…… 至于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在“磁光”作用力显现的瞬间,那层若有若无的屏障,直接湮灭,两个系统彻底“对接”在一起。 罗南的思绪骤然一个恍惚,然后就发现,此前给“云母”起着“蓄电池”作用的结构,也是水汽假身存留的仅有功能,已经给解离干净,或者说是被“云母”架构吸收干净。 现在,只余下一些最核心的东西,即罗南意识的烙印,在云母架构中浮游,将融未融。 这种变化,对罗南无损,只是莫名其妙。 正奇怪的时候,这点儿意识烙印,却是骤然一个动荡,和什么东西“撞”在一起,瞬间融解进去。 意识还在,却好像裹了一层外壳,就这样在虚空中,确切地讲是在“云母”架构中,进行无规则移动。 怎么了这是? 好像……“我”被磁光给融进去了? 更确切的表述:最大的可能,是罗南留在此间的意识烙印,并非与“云母”,而是与“云母”所作用化生的“磁光”交融在一起。 没等罗南搞清楚这里面的逻辑,新的感知变化呈现:罗南“灵魂披风”、“生命星空大生产线”、“祭坛蛛网”等传统的能量、信息供给渠道,明显变得疏远起来。 要知道,这些可是“云母”最重要的供养渠道。如今供给是还在供给,有效也依然有效,却有点儿隔靴搔痒的意思 明明“云母”的仿生命架构还在持续稳定增长,气息越发旺盛,但不知为什么,罗南…… 很饿。 而且,越来越饿! “这是在搞什么?炒菜熬汤?” 游艇的驾驶室内,章莹莹额头抵着玻璃,几乎要把那个接触面给暖化了,但与此同时,她的手指尖却有些发冷。 她嘴上说得轻松,可心脏却有些不正常的抽搐――这是对一些超刺激情境生成的自然生理反应。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游艇周边的海域,进入到一个极度惨烈,又极度诡谲的局面。 章莹莹很难用准确的词语去描述,就像她和海面乱象隔着一层玻璃,她的思维与眼前事件的内在逻辑,更有着难以逾越的隔膜…… 谁能见到,两条失控撞击在一起的鱼,就那么直接粘在一起? 那一刻,它们的躯壳血肉,完全失去了既有的性质,仿佛是被烧化的蜡油,遇冷凝结成了最随意的形状。 这样的场面,并不是个例外,而是游艇周边的海域中、在章莹莹眼底时时刻刻发生。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碰撞,那些看上去矫健飞腾,可以在海浪上下任意横行的海洋生灵,莫名其妙就全身崩溃――不是撕裂、不是碾压、不是爆炸、燃烧等等,就是血肉结构瞬间解离糜烂的全方位崩溃! 而且,找不见外在强大力量作用的痕迹――你总不能说,是海上的风浪给拍成这样的吧? 有的只是隐约可见的传导轨迹,就好像是一种恐怖的病毒,从某个区域爆发,然后就以可怕的速度和烈度,迅速扩散。 在驾驶室内,舱壁挡住了视线,还看不到周边海域的全景,也不知道,这份恐怖的场景,究竟扩散到多远才算是个头。 但能够看到,此时狂风巨浪吹卷的,除了浪花泡沫,还要加上这些血肉的渣滓和浆液。这血浆的浪头扑打在游艇上,章莹莹觉得,要比此前“斩舰刀”的伤害高多了! 事实上,驾驶室的挡风玻璃上,已经粘了不少无以名之的碎渣,然后又被风浪扫开,再粘上,再扫开……周而复始。 章莹莹调整一下,自我感觉呼吸都变细了,饶是如此,鼻端还是有些腥臭气息缭绕不散。 明知是错觉,也依然如此。 “那到底是谁啊,魔鬼吗?”章莹莹没有明确的对话目标,只是情绪上的发泄。 哪想到正掌舵的武皇陛下,第一时间回了句:“是啊,回头可以问一问。” “嘎?”章莹莹眨了下眼睛,总觉得自家老板话中有话。 可现在她也想不了太多,周边海域的战况,实在是超出了她的理解范畴,她更加担心: 罗南的水汽假身消失掉了,现在又是以什么方式与那个所谓的“怂货”对抗?又怎么会打出这么个地狱局面来? “我出去看看!” 章莹莹实在忍不住,三两步蹿动驾驶室门前,到这里她却难得犹豫了一下,实在是外面的失控场面,有着强烈的劝退效果…… 但她最终还是咬咬牙,开门出去。 蒙冲向武皇陛下点点头,无声跟在后面。 眼下,章莹莹实在没有勇气再跑到前甲板去,干脆就到顶层甲板上,站到最高……也是距离血腥海浪最远的位置,举目眺望。 海天之间,仍然看不到罗南的身影。 然而阴云密合,风急浪高,搅动着海上起伏的血浆肉沫,往来奔涌,仍旧具备着随时将游艇掀翻的破坏性力量。 章莹莹不知道,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是大自然的威能,又有多少是属于两位超凡种对冲的力量。 她只觉得,站在相对的高处,举目所见,充满着让人不适的矛盾――激烈又阴森,狂暴又冰冷,在明面上的冲击破坏之后,仿佛还有无形的妖鬼,在海面上嘻笑徜徉。 或许正因为如此,周边海域,不久前还在互相嘶咬争食的海洋生物们,开始疯狂地下潜,不管是不是生活在那个海水层带,都要往下钻,只为了躲避大气中、海面血肉残骸里散布的“病毒”…… 然而,那真的有效吗? 章莹莹想得越多,越没有答案,反而越发地烧脑,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呼吸都有些困难。 说实在的,视野开阔了之后,周边海域的情境更真切,随之而来的危机感也越强烈。以至于她有点儿后悔,有点儿腿软,不自觉地便放射出灼灼灵光,让体内的“白虹”开启了防御模式。 万一扑面而来的海风巨浪里,真裹着病毒啥的……这死法也太难以接受了! 便在此时,熟悉的脚步节奏入耳,章莹莹讶然回头,却见甲板入口处,人影转出,竟是一直呆在驾驶室里的武皇陛下。 “老板?” 武皇陛下微微眯起眼睛,迎接扑面而来的狂风和潮湿血腥的空气,又似乎是进行一种嗅探,表情生动却分不清喜恶。 两秒钟后,武皇陛下才转过脸来:“要是真害怕,就回舱去吧。” “我怕?呃,一点点儿而已。再说不是有老板你在嘛!”见到武皇陛下,章莹莹的心神立马镇定许多,嘴皮子也开始利落起来。 比嘴皮子更利落的,是她的行动。 章莹莹直接就跑到武皇陛下一侧,紧紧抱着她的臂弯:“老板,那个什么家伙太过分了啊,明知道你在这儿,还搞出这么个场面出来……” 武皇陛下只是微笑:“确实挺过分,可也做不长。超凡对战……他们这里边杀得快活了,蒂城那边可受不了,刚刚战机起飞,到这儿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相关推荐: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靴奴天堂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花花游龙+番外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和徐医生闪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