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果有淘米水更好,不过我家一般没有,所以就用的面粉。 用两勺面粉(吃火锅那种勺子)加入冷水中,搅匀煮熟就行。 加热的过程中要一直搅拌,以免煮成面球。 洗的时候加一点点醋(这里用的是低度醋),搓洗一会儿冲干净就可以了。 这个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温和,头发不怎么会出油。 如果想要生发或黑发的话,用中药的效果会更好,不过前期要泡上一两个小时,煮的时间也要久一些,至少40分钟以上。 这两个办法都挺健康的。 ???<?? 下面给大家再说一下归因。 这位友友说,自己收获了一些感悟,然后就被卖西瓜的人恶语相向了,这是不是阴阳平衡。 其实这个跟前面聊过的“穷在闹市无人问”是差不多的逻辑。 之所以反复跟大家说“归因”逻辑,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最根本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如果被人恶语相向的原因归结为阴阳平衡,因为自己有所收获,所以就要付出代价,那么在这件事情上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但如果被人恶语相向了,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在言行上还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不同的思维模式,会把我们的人生带向不同的方向。 当然,也不必事事都苛责自己。 有可能某人就是因为刚刚跟媳妇干了一仗,他自己情绪不好而已。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 别人的心情好不好那是别人的事,不值得我们浪费注意力去琢磨他。 我们尽可能地把注意力放在有助于自己提升的方面,那么我们的成长就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比如下面这种。 多么漂亮的标签啊! ???(??? )??? 感谢大家的认可和支持,爱你们哟! 第880章 这章先解释一下风水和修行的关系。 不论是风水、还是占卜、还是命理,都只能帮忙避开“错误”的人生选项,并不能带领我们脱离六道轮回。 玄学之所以称之为术,是因为它的作用就跟算术一样,或者说跟技术一样。 会了一门技术(或者说学会了算术),利于我们更好的在目前这个层面生活。 比如说,我们知道手湿的时候不能碰通电的物品,否则容易触电,那么我们在生活中避开这个行为,就会避免被伤害。 风水同理。 我们知道怎么做不好,那么避开就是了。 这就是术,或者说知识。 不用湿漉漉的手去摸电,除了不让我们受到伤害之外,并不会让我们福报增加、升官发财、甚至脱离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那我们还需要花时间去学习这些术吗? 稍微懂点儿还是有帮助的。 但如果人生都拿来学这些东西了,那就有点儿犯傻了。 术是底线,是指导我们不要去做那些常见的有伤害性的行为。 但人生除了“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之外,更需要知道“要怎样”才会提升。 这个要怎样,指的就是自修,从内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修,与钱没有必然的关系。 大家赚钱是为了开心,但如果没有钱却能突然顿悟,停止内耗,内心充满了阳光和喜乐,那其实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我们可以跳过“钱”,直接实现开心。 如果我们不愿意苦修,那自然也可以好好赚钱。 没有什么是必须的。 不必须要赚大钱,也不必须非得不能赚。 生活无忧的人可以修行,陷于困苦中的人也可以。 自修是没有门槛的。 自修,不必去搞那些玄的乎的东西,练功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是为了神通去的。 神通是自然的结果。 这个自然,指的是正常吃饭、正常睡觉、正常工作、正常学习。 而不是天天研究怎么呼吸大周天小周天,怎么炼气化神等,那些都是术。 如果把生命全部都拿来钻研术,那就太可惜了。 道在术之前。 术,可以看作是人生地图。 有了地图,我们还得“走”,才能到达目的地。 如果没有地图,我们只是好好地“走”(尊道),也能到达目的地。 但如果人生全部的时间都拿去修炼术了,那等于是费尽心力地只是拿了个地图,人还是站在起点而已。 这就是“有术无道,止于术。” (?????)? ?? 如果不知如何顺其自然,那么就容易皮痒。 比如下面这位友友,闲着没事儿找“大师”给看看。 经“大师”热情指点,顿感人生“暗无天日”。 前面讲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只要去“算”,肯定会有事儿,这都是我踩坑的经验之谈啊。(新书里会写到) 莫名其妙找人恶心了自己一顿,算完要不要给钱? 给吧? 那就说明后面还有一大堆需要出钱的地方,“大师”说的哪一项不得化解? 不给吧? 师父哐哐一顿唾沫横飞,他认为他“付出劳动”了,你不给钱就是不尊重他的辛苦,万一小心眼他再说点儿难听的,是不是更恶心? 图啥? 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好好地做做大礼拜、练练金刚功啥的,以对治这种“皮痒”的外求之症。 第881章 这章先给大家重申一遍啥是贪念。 这位友友一开始的诉求就是:孩子心脏不好,想找一位既会看实病又会处理虚病的道医。 我回复“没有人是全能的”,心脏的问题跟情绪和风水也都有关。 她认为除此之外,还是要虚实都看看。 一般重大问题都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 有这样的业力,所以才会遇到生气的事儿。 有阴性物质的干扰,所以才会迷迷糊糊地住到风水上有对应伤害的房子里。 不同的层面都会有问题,调整一层是一层。 她再次强调想找“虚实都可以一起看”的医生。 其实在前面讲山医命相卜的时候说过,任何一门学精了都很难,更何况这位友友想找虚实两方面都精通的道医。 我只能建议她先好好看书吧。 这位友友再次问,有没有虚实都精通的道医可以介绍? 我:…… 推荐我学道医的那位师父,他只是拿手通经络这一条,每天预约的客人都排得忙不开。 他每次给人调理的时候,都是一边做一边讲,让病人自己学会自己回家做,他没有时间反复地接待。 他既不给人扎针,也不给人开药,也不给人画符,更不给人做法事。 就他这种水准,尚且都会预约不到。 可想而知,如果真的有虚病实病都很拿手的神仙,咱能排得上队吗? 按照概率来说,除非是遇到了骗子。 一旦我们的期待大到超出了可行性,那就等于是上赶着找人骗自己。 本来是想解决问题,如果遇到骗子再一折腾,岂不是雪上加霜? 贪为五毒之首。 多多地省察自己的期待,它的可行性有多大? 贪了吗? (?????)? ?? 下面这位友友,是一位高三的考生。 之前学习不错,但因为“觉得学习没有意义”,甚至活着也没有意义,所以被医生判定为抑郁和焦虑。 其实大部分的抑郁,都是因为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干啥都提不起劲儿。 这个状态我新书里写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下面只是针对性的说一下学习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话,“努力可以偿还业力”。 如果自己的主观意识被负面能量干扰,那就要考验自己够不够努力了。 努力地锻炼身体,到阳光下跑跑步。 努力地修好自己的脾气,让业力想发生“都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修行修自己。 当我们开始期待外力的时候(希望家人多爱自己一点),我们就等于放弃了人生的主动权,我们把力量(即注意力)送给了他人。 没有了主动权,我们是很难感受到爱的。 再说一遍,不是别人不爱我们,而是没有主动权的人感受不到。 如果家人不爱你,谁带你去看医生,谁给你花钱拿药? 要不要吃药是自己的决定,但父母愿意花钱,那是父母的心意。 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一直向外求的话,感知力会严重下降。(新书以后会写到这部分) 不是活着没意思,而是自己失去了主动权,感知不到这个世界多么的有意思。 把所有对外的期待都转移到自己身上,问问自己:我可以做什么,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更好。 虽然前面一直说利他,但照顾好了自己才更有能力利他。 借用他人的一句话:先管好自己再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所以,在自己还无法好好活着的时候,优先照顾好自己。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身上:『我』可以做什么? 不是父母、不是老师、不是任何人,而是『我』。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自己身上。 给自己注入生命力,这是第一步。 有了生命力之后,下面再说意义。 这位友友说,学历很重要,虽然道理懂,但自己并不认可。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赚钱……我不这样认为。” 如果不想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赚钱,那不是更应该想办法提高自己的选择
相关推荐:
鉴昭行
[快穿]那些女配们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盛爱小萝莉
数风流人物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醉情计(第二、三卷)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