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 赵诩泛舟江上,大快朵颐之时,轩辕晦面无表情地坐在殿中,眼神森冷,“太后还是不肯用膳?” “是。” 轩辕晦阖了阖眼,“太后没有胃口,你们也不必强劝,让御医好生留意着便是了。” 守宁战战兢兢道:“博陵侯求见。” 轩辕晦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博陵侯?” “原孝恵大长公主驸马崔静笏崔大人。” 轩辕晦这才恍然大悟,霎时有些不悦——这博陵侯为何与那颍川郡公听起来如此神似? “宣。” 崔静笏走进来时,轩辕晦不是不惊艳,此时他方明白赵诩所谓崔静笏姿容胜于他并非谦辞,而是事实。 孝恵实在暴殄天物。轩辕晦不无恶毒地在心中想道。 “臣崔静笏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崔静笏恭顺地行礼,礼数分毫不差。 “请起,”轩辕晦淡淡道,“论起来你曾是朕的妹夫,又是梓童的同窗,便不必如此多礼了。” 崔静笏听见那句“梓童”,眉毛禁不住挑了挑,“罪臣曾屈从逆党,惭愧无地,还请陛下降罪。” “崔卿也是为求自保,不得不自污声名,过往之事俱如烟云,朕并不怪你,崔卿也不必耿耿于怀。”轩辕晦沉吟道,“崔卿也知晓,如今朝廷众臣对邓党颇有芥蒂,若朕贸然许你以高位,怕是会引来众人不服。” “回陛下的话,”崔静笏跪伏在地,“臣愿将功折罪,以平众怒。” 轩辕晦不动声色,“不知崔卿预备如何将功折罪?” 崔静笏毅然道:“臣愿出使西域,夺回失地。” 自从启朝大乱,原先实际控制的河套一带,以及吐蕃周遭数郡,都被夷狄所占。 不得不说,崔静笏能在邓党手中全身而退,不无道理。至少在揣摩上意这方面,满朝文武,罕有人能胜过他。 “此去山高路远,遍布荆棘,崔卿可要想好了,先前你进献历朝律例,算是立了大功,如今还有田律、户律不曾修完,若是你愿意,朕可命你为总编修官……” 崔静笏恭谨道:“还请陛下夺去崔氏博陵侯的爵位,以平众怒。待罪臣从西域归返后,再行封赏。” 轩辕晦神色莫辨地上下打量他,笑道:“不愧是梓童的同窗,一般的雄心万丈,不甘寂寞。” 轩辕晦对自己并无好感,崔静笏心中有数,可他先前准备的应对皆是关于邓党或是孝恵公主,谁曾想轩辕晦反而抓住他与赵诩同窗这件事不放,难道真的如传闻所说,帝后实则不和? 不可能。 崔静笏立时在心中反驳,赵诩的性情他最是了解,以及这段时间赵诩人虽不在长安,可仍遥领各士族,若是他当真与轩辕晦不和,恐怕根本不会多管闲事。 那轩辕晦如此针对自己,又是为何? 见崔静笏默不作声,若有所思,轩辕晦冷笑一声,“也罢,求仁得仁,既然崔卿愿意为朝廷分忧,朕自会鼎力支持,文牒朕会让鸿胪寺拟好,再给你派一千士卒,勿失朕望。” “谢陛下、体恤,天恩浩荡,罪臣铭感于心……” “行了,客套话便不必说了。一路辛苦,本来朕应与皇后设宴为你接风,只是皇后养胎不易,身子沉重,无法见客,也便罢了……” 崔静笏猛然抬头,面上表情如遭雷劈,“?!” 作者有话要说: 僧尼之事 当年老轩辕也这么整过人 王爷很没创意的这樵夫一开始枳棘介绍过 樵夫莫开至于有身孕什么的 人家就是想在情敌面前胡说八道…… 第117章 此时此刻,远在万里之外的赵诩正与他十年未见的父亲对坐饮酒,“父亲为何辞去颍川国公之爵?纵然我无法袭爵,不是还有弟弟么?” 赵若凭这些年赋闲在颍川,纵情山水,除去鬓角星星点点的白发,倒是不见多少老态,“树大招风,还是想给你省些麻烦。” “麻烦?”赵诩笑笑,“父亲是听闻什么风言风语了么?” 赵若凭看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嫡长子,“父亲还记得你幼时模样,那时候人人都说你是宰辅之才,我颍川又要出个赵相了。却不料命运弄人,最终你却沦落内闱,为一众宵小诬蔑指摘。” 赵诩放下茶盏,虽仍在笑着,目中
相关推荐:
[快穿]那些女配们
鉴昭行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云翻雨覆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醉情计(第二、三卷)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差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