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的一蹙:“救了小俊?咋回事?俊啊,你受伤了?” 文俊开口:“没有,奶,北境那样的地方遇到敌袭很正常的,多亏了兰心,我没事儿。” 罗氏这才放心下来,点点头:“那就好,小俊啊,这夏家姑娘……” 罗氏一脸担心,文俊见她这样便解释道:“奶,你放心吧,兰心人很好,你见到她会喜欢她的。” 既然大孙都说人家姑娘人好,那罗氏就不怀疑。 “那就好,那咱们什么时候能去提亲啊?比小俊还大一岁,那这姑娘快二十了吧?可不能再拖了,老大,你咋说?”罗氏追问道,她真怕自己熬不了几年,等不到家里的这帮小子们成亲了,所以能成一个是一个。 文修易摆摆手:“娘,这个您就别担心了,我是想的到时候求了陛下,请陛下给他们俩赐婚,咱家现在一门两爵,也差不到哪里去,更何况夏家也不嫌弃咱家。” 罗氏哦了一声,皇帝赐婚啊,那她就不操心了,但是这聘礼什么的,还是得提前张罗起来。 她看了看曾嬷嬷,曾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肯定懂京城的规矩,到时候请曾嬷嬷帮着多参考参考,这聘礼得好好准备准备,毕竟人家姑娘出身在那,可不能委屈了。 自宴席那天过后,时常有人上文家来拜访,文修易又要忙着去地里带学生,又要忙着应酬,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到了年前。 要不是罗氏问年三十的年夜饭是两家并作一处还是各家吃各家的,文修易都不知道要过年了。 “娘,分什么两家啊,过年当然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好。”文修易道。 但罗氏始终记着已经分家了,他们已经占了老大很多的光了,自然不会蹬鼻子上脸。 “行,那三十晚上你们都上老宅去。”罗氏说完,就去找文瑶商量年夜饭的饭菜了。 家里人多,准备的自然也多。 文瑶给厂里人都放了假,罗氏也给大酱作坊的人放了假,让大家好回去准备,过个好年。 二十九这天,一大早文家门口就热闹的不行,都是来送东西的,这家送点菜,那家送个鸡,那家送个鸭的,好不热闹。 一群半大少年也在文家门口探头探脑。 “大头,大头。” 一个熟悉的声音站在文家门口朝里头喊着。 一旁的村民听见赶紧揪了这小孩的耳朵拎了起来,一边教训道:“铁牛,跟你说了几次了,人家小公子的名字叫文昭,你怎么还大头大头的喊。” 铁牛挣开这人的手,缩了缩脖子:“那他不还是大头。” 小孩子不管什么伯爷爵爷的,他只知道这是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 文家的下人都知道文昭少爷的这个小名,听见有人喊他就去将大头给喊出来了。 大头瞧见铁牛,喊了一声:“铁牛。” 铁牛嘿嘿一笑,从人群里钻了进去,直接进了文家大门,下人不拦他。 “你咋来了?”大头问道。 现在的铁牛和小时候带着他玩的铁牛已经长大了不少,比大头年纪大,但是大头却和他差不多高了。 “先生回家过年了,但是走之前交代我们今天要在学堂帮大伙儿写春联呢,我来问你们要不要去。”铁牛一脸兴奋的说道,他娘老说大头现在不一样了,让他不要老是去打扰人家。 但是铁牛觉得,他打小就带大头一起玩,不管怎么变,大头还是大头,如今一看,还是他说的是对的,他娘说的才不对呢。 大头不带犹豫的点点头:“那你等我一下,我换身衣服。”今天怕是要写不少对联,难免会弄到墨汁在身上,还是换件好洗的衣服比较好。 听说大头要去学堂帮着大家写对联,文修易直接把家里的小子们都派去了。 终于,不用是他一个人写对联了。 村里的孩子们见铁牛真的把大头他们给叫出来了,那叫一个高兴,这才彻底的放下顾虑大家又玩到了一处。 热闹的村子四处都是人声鼎沸,大家似乎都很高兴,村里的树上都挂满了红灯笼,各家各户都挂上了红绸,以彰显热闹和喜庆。 祠堂和学堂更是热闹,村长带着人将祠堂里里外外收拾干净,大年初一早上可是要开祠堂祭祖的,学堂那边,两位先生放了假回家过年了,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的在学堂里张罗着要帮大家写对联。 村子里的人拿着红纸排着队,村长还安排了两个人在那边维持秩序。 虽说这些孩子有些写的字歪歪扭扭,有些写的字还有错笔画,但拿到对联的每个人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有自家孩子写的,也有别家孩子写的。 一排桌子摆在那,个个都喜气洋洋,不少孩子的脸上都被画满了墨汁,闹作一团。 最后还是村长自己来了,让他们都老实了下来,加上文家几个孩子都来了,村长赶紧张罗让人们重新排好队,一个一个来,都重写。 这么多人,就属大头前面排的人最多了。 第526章 年三十 村长见状,没办法只能逼着大伙分散一些,不然得把大头给累成什么样? 年三十一早,文老汉就一身崭新的衣裳,站在大门口指挥他们贴对联。 路过的村民谁都要招呼一声老太爷。 文老汉那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罗氏腰上系着围裙,正在准备今天年夜饭的食材,一边跟文瑶小声嘀咕:“你爷一辈子都改不了这爱显摆的臭毛病。”一边说还一边翻白眼。 众人听了忍俊不禁,纷纷在心里吐槽,不还是您老惯的,不过谁也不敢说出来。 曾嬷嬷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过年氛围,主家和下人一起准备过年的东西,家里每一个人,都有一样的东西,新衣服新鞋,就是吃的都是一样的。 老太太说了,在乡下,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这东西就是给人吃的,难不成因为身份不一样,就该吃不一样的东西?这在他们家不存在。 曾嬷嬷也换下了穿了一辈子的绫罗绸缎,换上了舒适的棉布做的衣服,还穿上了这边羽绒服厂产的羽绒服。 她打年轻的时候就跟着皇后娘娘身边伺候,日子过得比一般大户人家的小姐都不差,可就算是这样,她也不觉得这身衣服有失身份,更没有看不起,反倒是觉得这样的感觉很好。 难怪当初皇后娘娘要让她在文家养老,她那些个老姐妹话里话外都觉得她要去跟着个乡下来的,只怕往后日子不好过,可谁又知道,这样的家族氛围,只怕是哪些高门大户求都求不来的。 曾嬷嬷一辈子没干过粗活,做起事来难免有些别扭,罗氏便慢慢的教她,也从不将她当做下人看待。 她那些老姐妹只当她要受苦,确实,生活上的条件是不如那些高门大户,可心理上的慰藉,可是那些比不了的。 因为是过年,文瑶便亲自下厨,从早上起来就跟着在厨房忙活,一直到傍晚时,才将所有的饭菜全都准备好。 老宅宽敞,当初文老汉就是担心以后家里人多了,坐不下,所以前厅前的院子留了很大一片,如今院子里摆上了七八张桌子,前厅里摆了三张桌子。 文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全在忙碌,就是秦伯和燕燕都在。 “酒厂那边送去了吗?”文瑶问身边的明月和燕燕。 燕燕点头:“小姐,送过去了,那边他们自己摆了两桌,这会只怕是都已经吃上了,小姐就别管他们了。” “那就行。”文瑶捏了块切好的卤牛肉放进嘴里,一边道:“那咱们也准备开席吧。” 罗氏一进来就看见她在偷吃,瞪了她一眼,对两个丫鬟道:“你们也不拦着她点,真是一点姑娘的样子都没有,都当了郡主的人了,也不注意点自己的身份,还偷吃。” 说是训斥,语气里却不见半点责怪。 文瑶哈哈大笑:“奶,她俩吃的比我还多。” 两个丫鬟见老太太看过来,赶紧端了盘子就笑着往外跑。 罗氏满是无奈:“跑慢点,别摔咯。” 文瑶解了围裙凑过来挽着老太太的胳膊:“奶,咋样,我以前说过以后要带您过好日子,如今的日子您喜欢不?” 罗氏看着这丫头,莫名的眼底就有些发红,她伸出手拍了拍文瑶的脑袋:“喜欢,谁能不喜欢好日子,你们往后,也要好好的。” 文瑶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老太太这一眼看她的眼神有些奇怪,不过她也没多想,在罗氏的催促下跑回去换掉了一身油烟的衣裳,高高兴兴的回来跟大伙过年。 整个院子里,热闹非凡。 文家众人坐在厅里,其他人则在院子里,院子里摆了个炭炉,里头是烧的红彤彤的煤炭,这是卓义之前用剩下的,文家物尽其用,直接拿来烤火了。 有了炉子,院子里倒是不冷。 文老汉坐在主位上,摸了摸身上的新衣服,还有桌上那杆子镶了玉的烟杆子,这是文瑶送他的,在文俊的督促下,文老汉把旱烟给戒了,可就算是这样,他也习惯没事就把他那个烟杆子拿在手上到处晃悠。 文瑶赚了钱,直接就给文老汉换了个玉的,可把文老汉给喜欢坏了,走哪都带着。 看到一家人齐了,虽说少了个文发,却也多了个关晟睿和谢安翊,就是金修宜那小子不在,不然今年怕是更热闹。 金修宜被留在了京城,回了家,想再出来可就不容易了,而且金大夫也没回来,他只能含泪和小伙伴们分开。 文老汉看着这一大家子,喃喃了一句:“就缺文发了。” 文修竹想到儿子,沉默了一会,倒是李氏看得开,一边道:“爹,他自个儿选的路,免不了不着急,再说了,他现在跟着夏将军,夏将军肯定不会亏待他的。” 文老汉看了一眼自己这心大的儿媳妇,也跟着释怀了,是啊,夏家如今快跟自己家成亲家了,定然能照顾好文发的。 而此时被他们惦记的文发却躺在医疗帐的营帐里,任由王大夫给他把肚子上的伤口给缝起来。 一边缝一边训他:“你说你,那么多人你非要冲那么前面干什么?这要是再歪一点点或者再深一点点,除非你哥在这,不然谁也救不了你,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文发疼的龇牙咧嘴,但还是扯着嘴角露出笑容说道:“王爷爷,男儿保家卫国,就算是死,也得死在战场上,嘶,王爷爷,你轻点。” 王大夫抬手就给了他一个暴栗子敲到脑袋上:“今儿个是大年三十,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谁也不知道这些蛮人,竟连年也不让他们过好,专挑这样的日子来进攻。 哎。 文发嘿嘿直笑,一会又疼的嗷嗷嗷的。 夏将军此时也回来了,身上的盔甲都来不及换下,上面还沾着血迹。 “文发怎么样了?”一进来夏将军就问。 这里的人都知道文发是文大夫的弟弟,是他带来军营的,此时被夏将军额外的关照,谁也没说什么,就是王大夫他们放下其他伤患先救治文发,大家也没人有意见。 文发见夏将军进来了,试图坐起来。 夏将军赶紧上前让他躺着,看着文发肚子上的伤,虽然已经处理缝合好了,可还是有些触目惊心,他忽然就有些后悔了,是不是不该答应文修易照顾这小子,毕竟他们战场上的功绩,都是拿命拼出来的啊。 这文发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的,文修易不得跟他拼命? 第527章 不能拖了 思虑再三,夏将军觉得不能在让文发上战场了,就算文修易想让这个侄子挣前途,他也不能不管这小子的死活,毕竟太危险了,而且他还这么小。 虽说这军营里跟他差不多大的大有人在,但是夏将军还是觉得小心点好。 只是这小子,天生就是个将才啊,他又有点舍不得把他送回去。 夏将军内心天人交战,但该奖励的还是要奖励,毕竟文发这次确实是立了功,还不小。 这次要不是他带的小队机智的从侧方突袭,他们还真不一定能赢的这么快。 “你好好养伤,等你伤好了,我给你一个小队,升你做小队长。”夏将军说道。 文发不敢相信,高兴的差点坐起来,结果疼的又躺了下去,急的问道:“真的?” 夏将军点头:“真的,这次若非你机智带带人从侧方打乱了敌军,我们胜的不会这么快,大家也没办法回来好好过个年,就这么说定了,你好好养伤。” “多谢将军。”文发躺着朝夏将军抱拳行礼。 夏将军见他虽然脸色不好,但还有心情说笑,就知道这小子没事了,战事过后还要清理战场,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交代了王大夫照顾好文发,又让人给伤兵营这边送来年夜饭就走了。 今天过年,夏将军特意让伙食营给大家加了肉,还熬了肉汤,就连吃的都是大白馒头。 一年到头,也就只有今天能吃顿好的了。 夏将军一走,伤兵营里就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恭喜文发,像他这么年轻就能当上小队长的,可是头一个了。 文发摸了摸肚子上的伤口,虽然还疼着,但是他这心里还是很高兴。 他离他的目标,又进了一步了。 文家这边还不知道文发受伤,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团圆饭,接着便是一大群人待在院子里,等着守岁。 等待的这个时间,打麻将的打麻将,聊天的聊天,罗氏带着儿媳妇和几个嬷嬷点了灯一边聊天一边烤火一边做家里人开春的衣裳。 热热闹闹,喜气洋洋,一直到了新岁,放了炮仗,众人才各自回屋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文瑶早早的就爬了起来,让明月给自己梳妆,带着她就跑去前院。 今天可是大年初一,拜年有压岁钱的。 她到的时候文修易已经在那了,文瑶拎着裙子跑进厅里,径直就跪下磕了三个头:“爹,新年好。”一边说还一边伸出手。 文修易嘴角抽了抽,从桌子上的托盘里拿了最大的一个,放她手里:“这可是最大的一个,给你了。” “嘿嘿,谢谢爹。”文瑶爬起来,掂了掂,里头少说五十两。 很快文俊和大头他们也陆陆续续的来了,挨个给文修易拜年,每个人都得了红包。 再然后就是家里的下人,石嬷嬷和曾嬷嬷排在第一,带着众人给文修易和文瑶大头拜年。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顺顺利利,健健康康的。”文修易扬声道,说完就让石嬷嬷和曾嬷嬷给大家分发红包,每个人的红包里包了十两银子。 众人面上满是喜色,齐齐行礼:“谢伯爷。” 弄完了这边,文修易才叫上几个孩子:“走,给你们爷奶拜年去。” 虽然有小门,但一群人还是浩浩荡荡的从大门走了出去,去了老宅。 “爹,娘,儿子给你们磕头了。”文修易走在最前面,跪在文老汉和罗氏面前的蒲团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好好好,快起来快起来。”罗氏连忙招呼他起来,一边从托盘里给他拿红包。 文修易磕完头,两个弟弟带着媳妇也轮流给两老磕头拜年。 等他们都拜完了,才轮到文俊带着一众少男少女。 拜完年每个人手里的红包都是鼓鼓的。 如今文家的条件不同以前了,以前过年的红包里有个五文钱就已经很多了,如今罗氏和文老汉一出手就是每人十两。 石嬷嬷和曾嬷嬷又带着其他人来给二老拜年,也每人得了五两银子的红包。 自己家的年拜完了,罗氏便让杜嬷嬷将准备好的糖果瓜子搬了出来,放到了门口,一会村里的孩子就该出来挨家挨户的讨糖吃了。 没过多久,村里人就开始陆陆续续出来拜年了,大家似乎都是商量好的一般,最先去的都是文家。 结果就是老宅这边人来人往,水泄不通。 一转眼,年假就结束了,初四一大早,大酱作坊和羽绒服厂的人就开始上工了,大家仿佛又陷入了忙碌之中,文修易每天都要出去,一直到很晚才回来,每天回来身上都是泥。 文进和樊子毅春天要下场考童生试了,为了不影响他们读书,干脆就让两人住到了书院里。 随着过完年天气渐渐回暖,地里的活就要干起来了,文瑶就是在这个时候收到的李逸的信。 他先是给文老汉和罗氏等人问了好,才问文瑶他们准备什么时候回来,不光是他,皇帝也在问,问文修易什么时候回京城。 文瑶把信给文修易,文修易看了一遍,见信里没什么别的东西,除了问家里人好,就是和文瑶的一些东拉西扯,最后才是问他和文瑶他们什么时候回去,也说了是皇帝让他问的。 “这小子甩锅的时候倒是不带犹豫的。”文修易嘟囔了一句,为啥加上一句是皇帝让他问的,不就是怕自己觉得他催他们回去嘛。 不过,文修易还真的暂时回不去,他还得继续研究稻子呢。 “我写个折子,你让人送去。”他得跟皇帝把情况说明了,京城的气候并不适合研种水稻,还是让他待在云雾镇好一些。 结果折子和信还没送出去呢,罗氏不干了。 “你不回去?你不回去那小俊什么时候才能娶上媳妇?这地里好好的,你之前不在他们不也伺候的好好的,要你操什么心。”罗氏觉得,什么都没她大孙的婚事重要。 现在又不比前几年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吃饱喝好了,也不差这么一时半会儿的,但是她的好大孙的婚事,再拖可就拖成老小子和老姑娘了。 第528章 提前回来了 罗氏说什么也要让文修易先回去把文俊的婚事解决了,就算要操心地里,也得先去京城一趟再回来。 “娘,这一来一回的怎么也得一个月呢。”文修易试图谈条件。 罗氏却坚决不改变主意。 “你现在就出发,去京城把这事儿办完了再回来,来得及,这段时间地里该怎么安排,你安排好了让你爹帮你盯着。”罗氏道。 文修易看看自家老爹,要知道,自己改善粮食产量,最支持自己的就是自家老爹了。 结果文老汉这次却和罗氏站在了同一阵线。 文老汉无视他求救的目光,直接道:“你娘说的对,啥也没有小俊的婚事重要,他是咱家的长孙,就连文农都要成亲了,你放心,你把这段时间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写下来,我给你好好盯着,绝对不会出岔子。” 孙媳妇啊,他也想早点娶进门啊,之前文俊就说过,女子十八以后生产对身体的伤害最小,那夏家姑娘不是已经快二十了嘛,早点娶回来,他们也能早点抱上曾孙啊。 不然就他和老婆子这,保不齐突然哪天就撒手人寰了,到时候连曾孙都没抱到,多亏的慌。 罗氏干脆道:“我都问过曾嬷嬷了,这大户人家提亲议亲的礼数,所以我这次跟你一起去,你要实在不放心你这些地,你先求了陛下,把赐婚的圣旨下了,剩下的事儿就交给老婆子我来。” 文修易满脸惊讶:“娘,您不是不喜欢和京城那些高门大户打交道吗?” 罗氏伸出手戳了他的脑门一下,无奈道:“那我能咋办?谁让你……”想到那糟心的柳氏也在京城,罗氏这心里就更堵得慌了。 这本该亲娘操心的事,结果…… 再看看文修易,正值大好年华,却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罗氏说不心疼是假的,甚至还动过念头让文修易再娶一个,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提。 她看着文修易,现在屋里就她和文老汉还有文修易三个人,罗氏张了张嘴,最后问道:“老大,娘问你个事儿。” “啊?”文修易一愣,这话题转的有点快。 就听罗氏继续道:“你有没有想过重新娶一个?这家里没个女人,到底是不方便,而且你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那柳氏……算了,不提她,娘就问你,想不想再娶,想的话……” 罗氏想说我帮你看看还没说出口呢,就被文修易给打断了。 “娘,别别别,我现在只想把粮食的事情解决了,别的我都没想过,而且家里不是有瑶瑶做主嘛,再不然还有您呢,这事儿就不提了,不提了。 那什么,您不是担心文俊的婚事嘛,我去,我去京城,我这就去去找老樊,让他安排船,咱们明天就出发。”文修易语速那叫一个快,决定下的那叫一个果决。 只要他娘别惦记他的婚事,他再来回折腾都行。 这天下父母都是一样,之前爸妈也是的,瑶瑶妈妈去世了没两年就劝他再找一个,他都拖着拖着,直到拖到两老都离开了,也没再娶。 上辈子都躲过了,这辈子还能躲不过?不可能。 就这样,年前怎么浩浩荡荡的回来的,年后就怎么灰溜溜的匆匆忙忙的回去。 只是这次比来时少了两个人,文进和樊子毅因为要考试了,所以留在了清风书院,但是多了个罗氏。 就这样,一行人赶在了十五之前到了京城,没通知任何人,直接就回了文昌伯府。 还是福王府那边听见文昌伯府这边有动静,才发现是他们回来了。 别说他们了,就是留在府里的下人都吓了一跳,之前也没收到消息说伯爷这个时候回来啊。 虽然疑惑,可众人还是迅速的忙碌了起来,搬东西的搬东西,收拾的收拾。 福王一家三口来的时候,他们带来的东西都基本上收拾完了。 “怎么突然回来了,不是说过完十五再慢慢回来嘛?”福王将文修易拉到一边小声的问道:“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文修易看他这一脸紧张的模样,连忙解释:“没没没,没出事儿,是我娘让早点回来的。” 说完就将他本来准备写个折子继续留在云雾镇种水稻的,结果罗氏惦记文俊的婚事,非催着他回来的事说了。 福王一脸惊讶,李逸并没有跟他们说文俊和夏兰心的事,这会也是刚刚才知道的。 “兰心啊?那丫头确实是个不错的,配文俊也刚刚好,你也别担心,这事儿只要是永昌侯点了头的,皇兄那就好办,明天我就陪你进宫跟皇兄说。”福王拍了拍胸口,一副哥俩好,交给兄弟的样子。 文修易连连道谢,有福王帮忙,这事儿就简单多了。 另外一边,福王妃也听罗氏说了这件事,主要是罗氏没见过夏兰心,所以心里难免有些没底,毕竟那样的人家,夏家姑娘嫁给他们家算是低嫁了,怕委屈了人家。 福王妃听完之后也很是高兴,拍着罗氏的手安抚她。 “之前永昌侯府的老夫人和将军夫人您也是见过的,都是很和善的人,兰心这姑娘,巾帼不让须眉,虽然有不少人背后总说她一个姑娘家整日的舞刀弄枪的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可我却觉得这样才好。 那些大家闺秀是名声好听,但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拎的,见到个虫子都能吓个半死,有什么好的。” 福王妃有什么说什么,罗氏想起之前见过的永昌侯府的老夫人和将军夫人,都是很好说话的人,这才放心了不少。 “王妃,那到时候您可得帮着看着点,这礼数上我们家可不能亏了夏家姑娘。”罗氏感激的说道。 福王妃一笑:“小事一桩,都是一家人,有我陪着您张罗,保证错不了。” 罗氏嘴角抽了抽,这福王妃现在是一点也不掩饰了,她偷偷看了一眼文瑶,又有些担心了起来。 李逸确实是个好孩子,也算是在她跟前长大的了,对文瑶也是百般迁就和顺从。 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将来的事谁也说不清楚,现在操心,确实有点杞人忧天了。 第529章 赐婚 二天福王果然一大早就来等着文修易,今天不是上朝的日子,但福王是随时能进宫的。 接了文修易,两人又跑去永昌侯府找永昌侯。 “诶?你们回来了啊?”永昌侯看见文修易也是一脸的惊讶,还以为这人要好久才回来呢,他还在想等文修易回来就商量一下两个孩子的婚事。 结果这人自己先来了。 “哎呀,还不是我娘,听说了这两个孩子的事,一天都等不得。”文修易坐在马车里,又从带来的食盒里掏出了文瑶给他们准备好的点心。 两人也不客气,拿起来就吃。 永昌侯一边点头一边道:“你娘来了啊?那就好,这家里有个女眷操持终归是好一些,有些事我们老爷们也不方便出面。” 文俊这孩子,永昌侯是一百个满意,永昌侯夫人和将军夫人就更不用说了,本来都做好砸手里的准备了,这女儿和孙女终于有了个喜欢的人,还是个连陛下都夸赞的有为青年,两人高兴还来不及,自然不会反对。 三人到了宫门口,福王递了牌子,没过多久宫里就来人接他们了。 见了皇帝,行了礼,皇帝还以为文修易是回来弄新粮的事,结果一听,居然是要他赐婚。 “你是说,兰心那丫头和文家小子?”皇帝怎么也没想到这两个人能凑到一起,也对,夏兰心一直在北境,文家小子也去了北境。 这……没想到就这么给看对眼了。 也好,青年才俊和女中豪杰,倒也是一段佳话。 “行,这件事朕准了。”既然文家求娶,永昌侯府也没意见,那这成人之美的事,皇帝还是很愿意干的。 文修易和永昌侯一起谢恩,文修易又说了自己弄完了文俊的婚事得赶紧赶回云雾镇的事。 “陛下,京城的气候实在不适合水稻的生长,臣也想早点将稻种的产量稳定下来,还请陛下允许臣回云雾镇继续培育水稻。”文修易跪在御书房里,恭恭敬敬的说道。 皇帝有些犹豫,毕竟文修易真的是个难得的人才,还有他那闺女,那脑子里的主意是一个接一个的。 但是文修易说的也有道理,他虽然不懂农事,但也知道京城的气候确实比起云雾镇来说,更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福王太了解自家皇兄了,见他犹豫,又看了看地上跪着的好兄弟,福王干脆上前行礼道:“皇兄,你就让文昌伯回去吧,毕竟粮食如今才是安南最大的事啊。” 永昌侯也帮腔道:“是啊,陛下,粮乃国之根本,文昌伯舍小家为大家,臣等理应支持才是啊。” 皇帝其实心里已有了打算,但还是看了一眼永昌侯,说道:“永昌侯,你不介意吗?文昌伯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朕虽然赐婚,但该走的礼节还是要走,这文昌伯不在京城,如何去你们家提亲下聘?” 永昌侯笑了笑,回道:“陛下,臣一向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您是知道的,而且文昌伯是为了咱们安南,臣自然是理解节的,就是兰心,也肯定理解她未来公公所做之事,还请陛下恩准文昌伯先行回去,剩下的事,臣这边来安排就行了。” 文修易朝他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既然连人家亲家都这么说了,皇帝便也顺势就下了台阶。 “既然如此,那朕便准了,朕今日便下旨为文俊和兰心赐婚,至于文昌伯,朕许你即日返回云雾镇,继续培育水稻,今年的收成,朕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产量。” 文修易立刻磕头谢恩:“谢主隆恩。” 从皇宫里出来,文修易对永昌侯那叫一个愧疚,解释道:“其实我也没那么急的。” 永昌侯却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我知道,但是,你不急,老夫急啊,我北境几十万将士可就等着你给口饭吃呢,能不急吗?哈哈哈哈。” 文修易赶紧谦虚道:“不敢不敢,侯爷太看得起我了。” 永昌侯抬抬手,继续道:“老夫说的是实话,你将粮食的产量提上去了,北境的将士们才能吃的饱饭,我们都是息息相关的,你就放心的去做你要做的事,两个孩子的婚事,老夫还在这呢,我倒要看谁敢在背后说什么。” 第二天,赐婚的圣旨就浩浩荡荡的到了永昌侯府和文昌伯府,京城多少人都为之震惊,毕竟在这之前,他们就连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永昌侯府对外只说夏兰心受伤要回京城静养,没想到,在这等着呢。 虽然有些惊讶,但很多人还是赶紧备上了厚礼上门恭贺两家,一时之间,文昌伯府和永昌侯府的客人来往不断。 而柳氏直到赐婚圣旨下来了才知道文俊居然要成亲了,还是娶永昌侯府的大小姐。 她不知道,事情怎么变成了现在这样,原本被她看不起的人现在一跃成了伯爵不说,就是儿女一个个的也越来越好,这让她原本觉得自己过上了更优渥的生活的那种窃喜瞬间荡然无存。 她甚至在想,若是她没有和文修易和离,如今文昌伯府的一切风光,是不是都应该是属于她的,那些围着罗氏的高门大户贵妇们是不是应该围着的是她? 若是不和离,儿女不会像现在这样与她离了心。 一旦人产生了一个想法,就会像春天里从土里涌出的小草一般,生根发芽,甚至越长越大。 再看看她现在,孟德虽然对她依然是千依百顺和百般疼爱,但到现在自己也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孟德嘴上虽然不说,可她心里清楚,没有男丁给孟家传宗接代,她这孟夫人的位置,只怕是没那么稳当了。 可不管她怎么急,就是怀不上孩子,如今文修易也和以前不一样了,整个人的气度都不一样了,本来文修易就长得比孟德好看,从前是身份地位的区别,可如今文修易的身份甚至在孟德之上。 她曾远远地看过一眼,那个男人和以前简直就是脱胎换骨的对比。 第530章 路遇柳氏 也不知是不是最近想的多了,还是说老天爷也在帮她,就在柳氏出门的时候竟然远远的看见文修易就在不远处的布庄门口。 柳氏本在马车里,却突然叫停了马车。 “夫人?”柳氏身边的丫鬟一脸奇怪。 柳氏却掀开车帘看着那边的文修易,咬了咬牙,让车夫将马车赶到旁边的小巷子旁。 柳氏看着文修易在布庄门口,似乎在等人,便附耳在丫鬟耳边交代了几句。 丫鬟看看那边的文修易,应了一声下了马车。 文修易本来在布庄门口百无聊赖的等着,突然一个丫鬟过来跟他说他们家夫人想见文修易。 文修易顺着她的手,看到了巷口停着的马车,微微蹙眉,他在京城没什么熟人,更别说认识什么夫人了,当即便拒绝了。 丫鬟见
相关推荐: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宣言(肉)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她太投入(骨科gl)
角色扮演家(高H)
高达之染血百合
虫族之先婚后爱
小公子(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