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的核心集团的成员来把握的。我们再看太尉,太尉是最高军职,轻易不设太尉的,但是你看一看,刘邦在他的这个政府中间设的太尉,先后担任太尉的有谁呢?第一任卢绾,就是和他居同里、生同日、学同师的那个卢绾,当然后来叛变了,封燕王以后叛乱了。卢绾、周勃、灌婴,这三个人是掌军权的,全部是丰沛故人集团。你再看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号称为副相国、副丞相的,第一任周苛,在荥阳保卫战中间死了,他死以后他的堂弟周昌担任,周昌以后是周昌手下的一个官员叫赵尧担任,再往后是任敖,再往后是曹zhu,曹zhu是曹参的儿子,再往后是张苍。这一拨人中间绝大多数属于丰沛故人集团。这中间有一个人大家可能有点忘掉了,叫任敖,任敖这个人不但是刘邦这个丰沛故人集团的成员,任敖这个人还在刘邦犯了案子,刘邦逃了,然后吕雉替他顶罪坐了牢,吕雉坐牢的时候受到监狱里狱吏的羞辱,这个任敖就挺身而出把那个狱吏给揍了一顿,保护这个吕后。就是他这一个御史大夫担任的这些人员,绝大多数也是丰沛故人集团的成员,可以说刘邦这个丰沛故人集团,是刘邦人才集团中间最核心的一个成员。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他有一个稳定的核心,他又接纳了五湖四海,这五湖四海的人跟核心集团的人还能够融洽地融为一体,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刘邦把它做到了。 画外音: 刘邦手下拥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人才团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能人难管,在打天下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显现出来,刘邦绞尽脑汁通过平衡利益等各种办法加以解决。然而在登基称帝之后,刘邦在用人策略上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那些功勋卓著的异姓诸侯王成了他最大的心病,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心病?在对异姓诸侯王的处理上刘邦又会采取哪些策略呢? 王立群: 异姓诸侯王也是个个有才的人啊,绝大多数都是有本领的人,刘邦对异姓诸侯王是怎么处理的呢?怎么看待的呢?其实刘邦对异姓诸侯王是区别对待的,他把异姓诸侯王分作两类,他最视为对手的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这是他一定要除掉的,这几个人能力太大,兵力太强,战功太大,威胁也太大,这是一定要除掉的。其他几个他是区别对待的,比如说赵王张耳,赵王张耳第一才能平庸,赵王张耳跟刘邦又是亲家,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就是刘邦的女婿,所以刘邦对张耳、张敖父子基本上是信任的。另外还有几个王,像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这两个王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长沙王在南边,长沙国很小没有实力,而且长沙王的父子几代人都极力地迎合刘邦,刘邦对长沙王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让他们一代一代传国,一直到自生自灭为止。燕王臧荼力量很小,韩信要打他他就投降了,整个楚汉战争燕王臧荼是置身事外没有参与,基本上是没有参与的,所以刘邦对燕王臧荼也是处于一个不太看在眼里,把他边缘化的一个诸侯王。他真正要防的是韩信、彭越、黥布这三个王,所以他首先是杀韩信,接着杀彭越,最后是灭黥布,这三个是他重点的。赵王张耳一早就死了,他的儿子张敖因为卷入一个谋杀案,最后证明不是他的主谋,那也不能做王了,把他降为侯。臧荼后来是叛乱了,最后把臧荼给灭掉了。长沙王最远力量又小,一直在逢迎刘邦,刘邦就让他保存下来了。所以刘邦对诸侯王,应当说他采取的对异姓诸侯王,他采取的策略是区别对待,重点打击,区别对待,用这八个字来处理异姓诸侯王。而他消灭异姓诸侯王所倚重的就是封侯集团,因功封侯集团是他倚重的力量。 最后一点,第五点,一个好心态,刘邦用人我们讲他那么多长处,取决于他的心态放得很平,刘邦有什么好心态呢?我讲三点,第一点,勇于向臣子认错,认错很难,特别是当了皇帝要认错更难,要皇帝向大臣们认错那是难
相关推荐:
[快穿]那些女配们
误打误撞(校园1v1H)
镇痛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大胆色小子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烈驹[重生]
天下男修皆炉鼎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