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渣少重生 > 第139章

第139章

然后立了嘉庆。但是嘉庆立了以后,权力还在他手里边,他叫训政,一直到嘉庆四年他才死,实际上他那个太上皇是掌握实权的太上皇。 刘邦搞了个太上皇制度以后,在中国历史上太上皇的情况非常复杂,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太上皇这么复杂呢?我把它分了六种,其中第六种没有详细讲,就是淡薄政务,诚心内禅,不愿意管事了。真心愿意把皇位交出去的很少,绝大多数是迫不得已,要么是有病,要么是别人擅立了没有办法。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皇权太诱惑人了,所以你看乾隆当了太上皇还攥着实权,一直攥到死。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没有愿意享清福的,所有的皇帝都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诱惑。这一集我们讲了太上皇,实际上就是讲刘邦和他父亲的关系,上一集我们讲刘姓封王,讲的是刘邦和他的兄弟、儿子、侄子的关系,所以这两集涉及到刘姓皇族内部的许多关系。总而言之,刘邦当了皇帝以后采取了很多稳定政局的办法,保持稳定也是大局啊,你看他封29个列侯,他封了四个同姓王,他又封太上皇,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调整关系,稳定政局。那大家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刘邦做了这么多事,政局稳定了吗?天下安定了吗?不好讲,怎么不好讲呢?请看下集《白登之围》,谢谢大家。 第32章 大风歌(三十二)白登之围 画外音: 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初期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这其中就包括韩王信,韩王信是战国后期韩襄王的后裔,仪表堂堂,作战勇敢,为西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高祖六年刘邦却针对韩王信做了一件事,结果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刘邦也因此遇到了他称帝之后的最大一次危机。那么这场危机的起因是什么呢?整个事件究竟有怎样的来龙去脉? 王立群: 高帝六年这一年我们讲了很多,这一年刘邦做了很多事情,封列侯,封同姓王,包括封太上皇,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巩固政权。而且这一年刘邦还做了一件事,这个事叫“拆迁”,刘邦也搞“拆迁”,他这次“拆迁”是把一个诸侯王从一个战略要地给他迁到边疆去了。他这一次强行“拆迁”引发了一场大乱,差一点要了刘邦的老命。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刘邦是怎么处置这件事的?这个我们还要从头说起。刘邦搞“拆迁”是个老手,他早就这样玩儿了,所以高帝六年这一次我们叫故伎重演,就是他玩儿过。他搞的第一次是高帝五年,他灭了项羽,12月他灭了项羽以后,他一下子就把齐王韩信的兵权夺了,不久就把韩信从齐迁到了楚,这个我们讲过了。当然你不用拆迁这个词也行,这叫调整,本来你在山东给你调到江苏,调到安徽。调整他玩儿过一次很成功,因为他不愿意让韩信做齐王,所以把齐王迁为楚王。 这一次他故伎重演,玩儿的这个人也叫韩信,但这个韩信此韩信非彼韩信,不是那个韩信,这个韩信他是韩襄王的孙子,韩襄王是战国后期被秦始皇灭掉的韩国最后一个国君。韩襄王的孙子他也叫韩信,这个人后来被封为韩王,所以史书中间往往把这个人叫韩王信。韩王信这个人是个身份很特殊的人,他的身份是韩襄王的孙子,是正宗的韩国国君的后裔。而且这个人有三个特点,第一身高,身子特别高,史书记载叫八尺五寸,史书记载到八尺四寸就算是大高个了,八尺五寸是很高的个儿,第一是个子高。第二,武功超群。第三,活命第一,这个韩王信有一个生活准则,保命第一,关键时刻先保命再说,他是这么一个人。韩王信的命并不好,他生活的时代已经是韩国即将灭亡的时代了,所以他亲自经历过了韩国的灭亡。韩国灭亡以后,韩襄王的子孙绝大多数被杀,只有这个韩王信福大命大活下来了。所以秦末农民大起义以后,这个起义军就发现了一个现象,什么现象呢?就是如果能找到六国国君的正宗的后裔,把他们尊奉为王,在当地就特别有号召力。为什么呢?因为六国国君的后裔都是政治名人,是名人就有影响力。所以当时楚国项梁立的是楚怀王的孙子,齐国那是齐王田儋,魏是魏王咎,加上赵国、燕国,可以说被秦灭掉的六国五国都立了国君,唯独这个韩国找不到韩襄王的子孙。最后没有办法找到了一个横阳君叫韩成,把他立为韩王,但他并不是韩襄王的正宗子孙,是在这个情况下。那么韩王信是怎么被发现的呢?韩王信的发现是因为张良西征,张良被任命为韩国的司徒奉命到韩国去攻城掠地,他到韩国以后攻下了十几座城,而且意外地发现了韩王信,发现

相关推荐: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绝对占有(H)   镇痛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屌丝的四次艳遇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总统(H)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