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渣少重生 > 第135章

第135章

同姓诸侯王拥有强大的兵力镇压天下的反秦武装。所以刘邦总结这个教训以后,一旦当了皇帝一定要封同姓为诸侯王,拥有军权,然后天下再有叛乱,他们可以帮助我镇压叛乱,这就是刘邦总结的秦朝灭亡的教训。我们今天看秦朝的灭亡,第一暴政,第二苛法,刘邦也看到了这两点,但刘邦还看到了一点,就是没有同姓诸侯王。这个不是刘邦一个人的看法,这是当时很多人都这样看,包括汉文帝时期一个著名的政治家贾谊,他是坚决主张中央集权的,贾谊就这样认为。我下面给大家读一段贾谊的话,“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猬毛而起,择良日立诸子,雒阳上东门之外,毕以为王而天下安”,什么意思呢?贾谊说,刘邦封异姓诸侯王,天下反叛的就像刺猬毛一样多得不得了,但是一封同姓王天下安了。连贾谊都认为封同姓王是对的,你可见当时最进步的思想家和最有实权的政治家,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要想天下安,要封同姓王。这一集我们讲了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封了兄弟,封了侄子,封了儿子,封了刘姓的亲戚,都封了,还有没有姓刘的没有封?有,刘邦他爹,他爹还没封呢!儿子、兄弟、侄子都封了,爹怎么办?请看下集,太上皇,谢谢大家。 第31章 大风歌(三十一)太上皇帝 画外音: 汉高帝六年刘邦大封诸侯王,其中包括四位刘姓诸侯王,而早在六年前,他在定陶登基称帝时就封吕雉为皇后,封了嫡子刘盈为太子,甚至连已故的母亲都给上了尊号。可以说刘邦对他身边的重要功臣和亲属一概没有忘记,唯独有一个人他迟迟没有考虑,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太公。刘邦和父亲之间曾经发生的几件蹊跷的事情,引得后人对两个人的关系议论纷纷。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刘邦一直不给他上尊号呢?刘邦跟父亲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呢? 王立群: 汉高帝六年,刘邦在大封29位列侯的同时,封了四个刘姓诸侯王,这刘姓诸侯王中间包括他的二哥,包括他的小弟,还有他大哥家的侄子,甚至于刘姓的亲戚都封了诸侯王。但是刘邦这一次的分封,在他们刘氏家族的亲人中间少了一个人,这个人刘邦没有封,这个人是谁呢?刘邦的父亲,那他该怎么处理他父亲的分封问题呢?其实在刘邦封四位同姓诸侯王的时候,包括他的亲戚刘贾都封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的父亲该怎么处理。我们怎么说他没有意识到呢?就是刘邦分封完以后他就回到栎阳,栎阳就是今天的西安,回到栎阳以后,刘邦是每隔五天去朝拜一次他的父亲,每一次隔五天他准时准点地去看他父亲,这个时候刘邦的父亲史书中间的称呼叫太公,每隔五天去看一次太公。太公手下有一个管家,这个管家当时叫家令,这个家令就跟太公说了一番话,他说你的儿子是人主,你是人臣,古书历来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人间只有一个人主,你现在叫人主每隔五天来拜一次人臣,这就坏了规矩了,这么一来就把皇帝的权威给破坏了。然后太公的家令就详细地给太公说了一番,将来停几天皇上再来你怎么怎么做,教了一番。其实太公这个家令就是个导演,太公就成了演员了。到了第五天刘邦来看他父亲,刘邦一来,他父亲拿着一个扫帚倒着走,这是当时的一种重礼。刘邦一看他父亲对他行这么大的重礼,他惊呆了,他赶快就去搀扶他,搀扶他的父亲。然后他的父亲就说了,“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他说你是人主啊,你不能因为我把天下的法令搞混了吧,人主怎么能拜人臣呢?这个话其实是太公家令教给他的。这个话一说,刘邦很聪明,马上明白了两点,第一他爹说不出来这话,这么有水平的话他深知他爹说不出来,一定有一个大导演导了这场戏,他爹不过是群众演员。再一个他明白,他该给他爹加个尊号了。刘邦要尽孝道就每隔五天来看他一次,但是你来看又是人主看人臣,这个不行,他立即就明白两个道理。所以刘邦拜见他父亲完了以后,立即派人打听了一下,一打听果然不错,这个导演就是太公的家令。这个事足以说明,刘邦在封儿子、封兄弟、封侄子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他爹,没想到,他如果想到他早做了。 所以隔了几天,刘邦就专门下了一道诏书,这个诏书写得很有名,这个诏书这样说的,说“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伦之极也”,这个话的意思是说什么呢?他说这个父子关系是天下最亲的一种关系,所以父亲有了天下一定要传给儿子,儿子有了天下一定要把功劳归功于父亲,这就是人与人关系的一个最高的

相关推荐: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烈驹[重生]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数风流人物   吃檸 (1v1)   云翻雨覆   大胆色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