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啊,他说我确实是伤了,但是这个伤不是泗水亭长刘季打的,那这事不就过了吗,那反过来秦朝政府逮着告状的人,打的人也不承认,被打的人也不承认,那就是告状的人是诬告啊,要惩罚那个告状的人,那个人他不干了,他说我讲的是事实啊,再上告,再上告这个案子发回来重审,这一审夏侯婴顶不住了,到底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所以发回来一重审,夏侯婴为了这个事挨了好几百棍,而且坐了一年多的牢,但是夏侯婴很能够担当,做大牢、受大刑,一口咬定就不是泗水亭长刘邦打的,最后硬是让刘邦给躲过去了,这是他俩交往的第一件事,他能自己受刑、坐牢,也绝不举报刘邦,宁可作伪证、坐牢,不告刘邦,这就是刘邦跟夏侯婴,他两个生死之交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我们前面讲过,我简单提一下就知道了,彭城大战,刘邦打败仗了,刘邦打败仗在逃的时候,我们不是说过吗,替他赶车的就是这个夏侯婴,结果在逃的路上遇见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儿子是汉惠帝刘盈,女儿是鲁元公主,谁救了他的儿子和女儿?夏侯婴,为了救儿子,刘邦差点十几次要杀夏侯婴,夏侯婴最终是把他儿女全带出来了,所以刘邦死了以后,包括吕后,包括汉惠帝刘盈非常感激夏侯婴,因为毕竟夏侯婴救的是汉惠帝的性命啊,所以到惠帝当上皇帝的时候,当年那个小男孩后来当了皇帝了,这个小男孩非常感激这个赶车的夏侯婴,就专门盖了很多房子给那些高级官员住,专门挑了一处最豪华的、离皇宫最近的房子给了谁呢,给了夏侯婴,而且说了,发了话,这个房子只能夏侯婴住,因为什么呢?“近我”,这是《史记》的原话:“近我”,就是离我的住所比较近,这是第二件事。可见夏侯婴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第三件事在荥阳对峙的28个月之中,刘邦多次出逃,我们过去讲韩信北伐的时候曾经讲过,刘邦有一次从荥阳逃出来只带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夏侯婴,刘邦在大难之中带一个人出逃,带的就是夏侯婴,为什么带夏侯婴,第一他信任他,第二夏侯婴会赶车啊,那是个F1车手,高明的车手,所以他带着他一块儿,他两个人渡过黄河,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闯到韩信的大营,趁着韩信没有起床,夺了韩信的军印,跟刘邦在一块儿的就是这个夏侯婴,所以他两个是生死之交。所以应该说夏侯婴在刘邦的心目中间,虽然夏侯婴不会出谋划策,不会治国理财,不会领兵打仗,但是夏侯婴有一点,刘邦最欣赏了,大家听我刚才讲了那么多事情,能听出来吧,刘邦最欣赏夏侯婴的其实是两个字,忠诚,这是刘邦最看重的,夏侯婴对刘邦的忠诚,是刘邦父子两代、三任帝王最看重的,所以刘邦在世,夏侯婴太仆,惠帝在世,夏侯婴太仆,汉文帝在世,夏侯婴还是太仆,这就是这个人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忠诚。 画外音: 从王立群先生的讲解中可以看出,夏侯婴西汉初年三代皇帝的“太仆”,他本人并没有多大才华,但是对君主的忠诚使他倍受三代皇帝的信任,但是仅仅有这一点就能够封疆列侯吗?在夏侯婴身上还有哪些优点?刘邦封他为侯到底对不对呢? 王立群: 一个人除了会赶车,再除了忠诚,你没有其他本事也不行,夏侯婴其实还有一大本领,这一大本领叫慧眼识人,这是夏侯婴很大的一个本事,他自己倒没有能耐,不像张良、萧何、韩信,但是他能看出来谁有本事,然后推荐给刘邦,你看我们过去讲过,我们过去讲过韩信,谁在刀下留了韩信的命啊?夏侯婴啊,当13个同案犯都被杀,最后一个要杀韩信的时候,来人了,来的这个人就是夏侯婴,结果韩信喊了两句话,夏侯婴一听,出言不俗,就让把人给放了,那么那么多人为什么听夏侯婴的命令呢?夏侯婴跟刘邦的关系不一般,夏侯婴职务本身很高,是太仆,所以他一说就放了,然后跟韩信谈了一番话,第一个向刘邦推荐韩信的就是夏侯婴,当然夏侯婴推荐分量不重,没有萧何推荐的分量重,萧何最后把他推荐成大将军了,夏侯婴达不到这个程度,但是夏侯婴至少在韩信身上有两功,第一救了韩信一命。假如杀韩信的时候,夏侯婴不是刚好来到,那韩信不是早成了刀下之鬼了吗,韩信要成了刀下之鬼,什么萧何月下追啊,那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救韩信的是夏侯婴,第一个举荐韩信的还是夏侯婴,这两功不可没。而且夏侯婴的举荐让韩信悟出来一个门路,让韩信懂得了一个道道,就要想进入刘邦的法眼,那必须要有人举荐,夏侯婴不行,我再找一个比夏侯婴说话更算数的人,这才找
相关推荐:
醉情计(第二、三卷)
凄子开发日志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取向狙击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烈驹[重生]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突然暧昧到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