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后来又被改封为赵王了,对刘如意的评价是说“常抱居前”,就是刘邦经常把戚夫人这个儿子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胸前,这说明刘邦对这个儿子非常喜欢。第三句话就更重要了,刘邦说“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不肖”就是不像,我们现在还说“不肖子孙”,所谓“不肖”就是不像自己的儿子,爱子就是指自己最喜欢的儿子。那么“不肖子”指谁呢?指的是皇太子刘盈。这个爱子指谁呢?就是指的刘如意。四皓的这个评价非常能够说明刘邦对戚夫人的感情是极度地宠爱,这个宠爱已经连累到她的儿子,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爱屋及乌,这是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是御史大夫周昌,有一次在刘邦吃饭的时候找刘邦去汇报工作,结果周昌一进去看见刘邦是一边吃饭一边拥抱着戚夫人,这个饭我不知道是怎么吃的,抱着个人还能吃饭吗?至少说刘邦跟戚夫人之间的关系第一很亲密,第二两个人很浪漫,吃饭还是拥抱着吃的。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戚夫人只是刘邦后宫无数嫔妃中间的一个,那么在后宫那么多嫔妃之中,为什么戚夫人特别能得到刘邦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这一般人都会想到,那肯定戚夫人是年轻美貌,这个条件我觉得是最一般的条件,皇帝在后宫中间所选的嫔妃我估计都符合这两个标准,就是年轻、貌美,他不可能选一个年过半百的,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同样是后宫的年轻貌美的嫔妃中间,为什么偏偏能够选中戚夫人呢?这里边必然有他的道理,因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方面《史记》没有提供材料,就有一部书叫《西京杂记》,这部书它倒是提供了一些资料,《西京杂记》这个书的可靠性远不如《史记》,所以《西京杂记》的说法我们只是作为一个参考。《西京杂记》怎么记载这件事情呢?说戚夫人特别喜欢唱歌,当戚夫人一唱歌的时候,后宫的宫女好几百人随着她伴唱,那个歌声叫“齐声高唱,声入云霄”,至少《西京杂记》的这个记载说明戚夫人有一个特点善歌。另外呢,在《西京杂记》中间还记载“夫人善,翘袖折腰之舞”,翘袖是甩长袖子,水袖;折腰就是指腰部的婀娜多姿,说戚夫人特别擅长跳这种长袖舞,这叫善舞。《西京杂记》还有第三条记载,记载得很有意思,这个记载说戚夫人擅长玩乐器,一个是瑟,一个是筑,说戚夫人擅于“鼓瑟击筑”,当她“鼓瑟击筑”的时候,刘邦常常是拥抱着戚夫人也在那儿“鼓瑟击筑”,当一曲音乐演完以后,刘邦和戚夫人两个人经常感动得泪流满面。我们如果从这条记载来看,戚夫人善于乐器,所以我们根据《西京杂记》的记载可以知道,戚夫人有三个不同之处:能歌,善舞,善乐器,所以这个女人她不是一般的嫔妃,她会唱歌、会跳舞、会玩乐器,换句话说她是一个很有才艺的一个嫔妃。后宫的美女虽然很多,但是很多嫔妃仅仅有年轻貌美而没有其他的才艺,而戚夫人不同,戚夫人有很多自己的才艺,所以这样的嫔妃我们叫她“功夫嫔妃”、“才艺嫔妃”,她很有本领。而刘邦从小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父亲不喜欢他,说他不会挣钱养家,不像他二哥能挣点小钱。刘邦从小就喜欢玩乐器、唱歌、跳舞,他的那一套东西就是游手好闲,就是所有玩的东西刘邦都擅长,都会。而戚夫人恰恰在这方面跟刘邦两个人非常合得来,我们如果用一个比较文雅的词来说,这叫“珠璧联合,笙磬同音”,就是两个人在玩上很能玩到一块儿,所以尽管后宫的嫔妃美女如云,但是戚夫人仍然是专宠后宫。 画外音: 戚夫人虽然得到了刘邦的宠爱,但在后宫中皇帝的正妻是皇后,嫔妃的地位根本无法与皇后相比。但皇后又是皇帝置封的,皇帝可以立皇后也可以废皇后,戚夫人得到了刘邦的宠爱,她就有条件向刘邦吹枕边风。那么戚夫人会安于现状,还是想挑战皇后之位呢? 王立群: 史书中间有一段话记载得非常好,大家听一听就明白戚夫人走了什么路,这段话这样说的,说“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涕泣,欲立其子代太子”。这个话就说得很清楚了,说戚夫人受到刘邦的宠幸,刘邦东征项羽的时候经常是带着戚夫人,戚夫人是“日夜涕泣”,白天晚上都是哭哭啼啼的,干嘛呢?求刘邦把太子废了,立她的儿子做太子。这个话可不是一般的话,这个话是一箭双雕的,一旦她的儿子刘如意被封为太子的话,自然他的母亲就由嫔妃提高为皇后了,所以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了。那么,在这个事情上刘邦是个什么态度呢?史书记载刘邦对这件事情的反应是这样的,首先刘邦对太
相关推荐: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小白杨
绝对占有(H)
醉情计(第二、三卷)
云翻雨覆
取向狙击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