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出生时父亲难产去世,周自横就是在那个时候突然性情大变,原本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因为周世景父亲的离世,她变得越来越固执,我行我素。 周自横不愿续弦,将儿子当女儿养,五岁请名师为周世景开蒙,叫他读《四书》、《五经》,背八股文、写八股文。 先生看完周世景写的文章扼腕叹息。 “若是个女孩儿,将来多少个状元都中得了!”可惜他是个男孩子。 周自横听到这话,背手就走了过来,居高临下地说:“男孩怎么了?男孩照样可以顶天立地,景哥儿,记住为娘的话。读书是千秋万代的大事,是兴家立命的根本,男孩尤甚,你若无知,女女孙孙都跟着昏庸,知道了吗?” 诚然,周家人读书不单是为了功名,她们读的是一种信仰,是传家的品格。 半夜有人来敲书房的门。 周世景正在看书,听到敲门声,他从书页里抬起头,静静的看着窗上的人影。 这个时候还会有谁? 他淡淡地开口:“请进。” 门外人似有犹豫,慢慢推开门,寒风透过门缝狰狞地钻了进来,翻得案上的书卷哗哗作响。 来人是文叔,他合上身后的门,久久地看着周世景。 周世景也望着他。 屋里一片寂静,唯有窗外的风吹树叶沙沙作响。 良久,文叔先开了口:“我是来道歉的,安哥儿的事,是我的错。” 周世景面无表情地看着文叔,抿着嘴不说话。 “但你要信我,这事真是个意外,再怎么说......”文叔慢慢低下头,声音也柔了下去:“再怎么说,那也是我外孙,我怎会害他......” 周世景平静地回:“这我知道。” 语气淡漠疏离。 文叔的目光因此抖了抖,没有回话。他原是商贾人家的儿子,士农工商,文叔能嫁到周家,给周自横做继室是他修来的福分。 嫁过去之后,周自横对他很是漠然,直到他生下女儿周世胤,周自横依旧不大和他说话。反倒是周世景这个继子对他恭敬有加,把他当作亲生父亲对待。 当初周自横续弦也是因为周世景的请求,周世景这一辈,周家没有女丁,况且周自横还年轻...... 父子二人在逃亡的路上走散,好不容易重逢,文叔本在云溪镇的文王庙礼佛,趁周世景离开杨家时闯入杨家人的生活。 周世景知道,他是想利用杨思焕来报周家和他女儿的仇。 如今先帝已崩,盛家已垮,文叔仇心不减。所以周世景才会权衡利弊留下来。 今日之事,周世景倒没有怀疑他,他宁可相信这是意外。 小孩子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他不怪他,却是周世景自己心怀愧疚。 周世胤还活在世上的事,周世景知道,却不能说。 他自己也是做父亲的人了,自然晓得孩子对一个父亲的意义。 只是周世胤现在执意不认文叔,那孩子心思颇重了些,千锤百炼的心智,周世景也猜不透。 周世景抬眸,注意到文叔鬓角又多了不少白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了二十多岁。 他记得当年文叔嫁给他母亲的时候,还是个羞涩的少年郎,现在算起来也才四十左右,怎么就老成了这副模样? 周世景站起来,轻声说:“父亲......”因为这是在杨家,他已经好久没这样唤文叔了,但他什么也没再说,随手拿起那本《八股文选》奉给文叔。 “已经很晚了,父亲早些歇息。”说罢独自退出了书房。 *** 沐休结束之后,一切回归原样。 早上天不亮,百官就聚在皇城之外,等待内侍宣召。 今日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早朝,杨思焕可能不知道,但像刘文昌、杨永清这样的老臣,却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永宣帝初登大宝的威严。 那日早朝虽是风平浪静,背地里却是鲜血横流,转眼间龙椅又易了新主。 今天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日。 第77章 居然看懂了 杨思焕半夜三更就从被窝里爬出来, 到现在滴米未进,凉风习习吹在身上,像掉进了冰窟窿里。 她咬紧牙关, 依旧站得笔挺, 抬头仰望黢黑的天, 余光瞥见前方有人正朝这处看, 但她只是看着天, 若无其事的样子,什么也不去管。 卯初时刻,宫门从内打开, 百官有条不紊的顺着御道两侧走向太和殿。 按礼制,新皇登基次年才改年号, 犁英宗朱震年号永宣,今年便是永宣二十四年。 破晓的晨光倾入殿中,激起无数道金光打在百官的身上, 每个人都是面无表情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内侍到御书房回秉皇帝:“陛下, 首辅告病,今日没有过来。” 朱承启正在批复奏折, 听到内侍的话, 他慢慢抬起头, 静静地看着摇曳的烛火。 自他登基之后, 大事小事多如麻雀, 就顾不上怎么休息,昨儿又是一夜未眠, 连夜赶批奏折。 朱承启揉着太阳穴问:“什么时候了?” “卯正三刻, 您该上朝了。”内侍道,又垂头躬身唤了一声:“陛下......” 朱承启闭着眼睛, 轻捶眉心问:“什么事?” 内侍犹豫了一下才道:“太帝君垂帘听政之事,陛下真的不再考虑?” 朱承启蓦然睁开眼,他抬起头,漠然问:“这话谁教你说的?” 内侍听这语气不对,连忙跪下求饶:“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朱承启登基之后,原本的帝君就变成太帝君,照旧把持着后宫,但他还不满足,手越伸越长,想要垂帘听
相关推荐:
爸与(H)
满堂春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成瘾[先婚后爱]
妄想人妻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挚爱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深海gl (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