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万年祖宗不好惹 > 第334章

第334章

8章:生死存亡在一线、南襟湘汉、西胁武关 整个南阳平原周围环绕着群山,是一个直径大约一百八十里的圆形。 它的北面是秦岭余脉熊耳山,西面是武当山脉,东面就是蜿蜒险峻的伏牛山。在他的北面,也就是襄阳城的正东方向则是桐柏山。 这个由群山包围起来的平原,一共只有寥寥几个出口。 咱们从西面逆时针往下数:正西方的出口是汉江上游,也就是谷慕兰和青慕莲顺江而下时的那条汉江通道。从南阳平原出了这里就是利州东西两路,同时也可以通向川蜀之地。 而南面的通道,就是汉水南流的河道和地势平缓的通道,位于武当山和桐柏山之间。这条通道就是拖雷想要拔掉襄阳,就此向长江流域进兵的道路。 在这之后,南阳盆地的正东方还有一条通道,是淮河源头冲击而成的。从这里出去就可以直接进入淮南东西两路,也就是沈墨的大本营。 最后一条通道在南阳盆地的北面偏东,也就是拖雷率领大军由北向南而来的通道,是伏牛山的一个豁口。 通过这样一介绍,大家也就知道南阳平原这地方有多重要了——基本上谁占据了襄阳,谁就拥有了一个交通枢纽。到时无论向哪个方向进攻都是易如反掌。 尤其是拖雷过来时的伏牛山通道,是高耸险峻的伏牛山上唯一可以通过的地方。由于它位于南阳方城一带,所以被称为“方城垭口”。 自古以来不管是北伐还是南征,那里都是南北大军必夺之地! 这条方城垭口就像是伏牛山被刀锋砍断了一条缝,因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南襟湘汉、西胁武关”! …… 以拖雷的才能,在他通过方城垭口这道隔绝南北的天险之时,自然要派兵驻守,以保障自己退路的安全,所以他在险要的山口处留下了三千蒙军。 非但如此,他在方城垭口的外面,还将伺候骑兵的侦查范围撒开了数百里远。 在拖雷进军南阳平原之后,他还把南阳和襄阳之间的邓州和新野攻下来驻兵防守,以保障自己后方的安全。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率领部队和襄阳守军苦战时,他们的后方却出现了这种情况! 根据这次传来警讯,通州大股部队的位置一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是汝州一个是郾城。 现在摆在拖雷眼前的情况是,他所在的襄阳和身后派兵驻守的南阳相隔是一百四十里。而南阳距离伏牛山外的汝州和郾城同样也是一百四十里。 南阳、汝州与郾城这三者,正好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汝州和郾城是方城垭口之外,成犄角之势的两个警戒点。 如今这两个警戒点上,同时传来了通州军大部队过境的消息,这就说明对方毫无疑问瞄准的就是方城垭口! 他们打算从自己的后方远远的兜截而来,一巴掌堵死自己回军的通道。把他和这支蒙军困在长宽两百里不到的南阳平原上,变成一只瓮中之鳖! 想到这里时,拖雷已是如坐针毡。 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方城垭口那里,自己留下来的三千蒙军能不能凭借险峻的地势,死守住方城垭口,保住自己的退路? 与此同时,自己这支南征大军,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死磕襄阳? 想到这里拖雷的心思越发混乱,他知道现在面临的,已经不是能不能打胜这一仗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活着回去的问题! …… 又过了片刻,当天色大亮时,拖雷冷着脸走出了营帐。 他立即命令全军集结,准备向北撤退! 在付出了大半军力的情况下,他终于还是放弃了襄阳,准备全军回师蒙古。 从襄阳这里跑到方城垭口大概是一百七十里远,如果全速奔行的话,在太阳偏西时分他就能赶到。 当他的骑兵突破了伏牛山垭口之后,他就从南阳平原跃进到了广袤的华北平原。到那时就算是通州军再厉害,也绝对不可能再追上他这支来去如风的蒙军! …… 可是就在拖雷刚刚下完了命令之际,他又看到一队骑兵向着这边飞奔而至。 当他再次接到消息的时候,只见拖雷的脸色陡然剧变! ……方城垭口失守,他唯一的退路已经落入敌人手中! 这时拖雷的眼前,数万蒙军正在整理行装飞速集结,初升的太阳洒在这些战士和战马的身上,给他们罩上了一层淡金色。 可是拖雷却感觉不到一丝阳光的温暖,就连他握着马鞭的手都是一片冰凉! “……怎么这么快?”拖雷咬牙切齿地想到。 在他的脑海中,随即就推演出了方城垭口那里的战况。 先后两道战报仅仅相隔两刻钟的时间,这就说明在汝州和郾城接到消息之后,在蒙军斥候以最快速度穿过方城垭口,像自己这边飞马报信的时候。同时汝州和郾城发现的那股通州军,也在用和蒙军斥候相差无几的速度,直扑方城垭口那条生死通道! 所以当第一波报信的骑兵刚刚穿过方城垭口时,通州军也随即到达了那里,并且马不停蹄地向方城垭口开始了进攻。 而且敌军竟然是以快马奔行的速度,顺手就解决了方城垭口的守军! …… 所以当方城垭口失守的消息,被战败的三千守军飞报回来时。才形成了这两波信使在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内,先后到达的情形! 这是什么部队?他们大军移动的速度,竟然不亚于自己的骑兵斥候? 占据了天险地势的三千蒙军,难道就这么说没就没了? 这么说来,现在的敌军……离自己还有多远? …… 拖雷咬牙切齿的看向了汉江对面的襄阳,这之前他已经和通州军正式交过手,知道通州军确实是实力过人,可是也厉害不到这种程度吧? 这时的拖雷哪里知道,一直和他在襄樊地区作战的,其实是通州军序列里的一群新兵! 这些人从参军到现在才刚刚超过两个月的时间,和真正的通州军野战相比,他们两者之间的实力,却是有若天渊之别! 第2789章:鸣蝉先觉金风动、心有灵犀、千里关情 一大清早蒙军撤退得极为干净利落,坚决得让人诧异。 眼看着天亮过后还没有半个时辰时间,汉江对面如山如海的蒙军已经走了个干干净净,只留下满地的火堆痕迹和马粪。 从蒙古大营产生异动开始,姜元帅就一直在襄阳城头观察着蒙军的动向。 在这之后她回过头,向着自己的麾下战将说道:“看来应该是统帅到了……蒙军这不是在撤离,是在逃跑!” “万一这要是敌军调虎离山的诡计呢?拖雷那家伙的心眼儿可不少!”这时的大脑袋刘烈,在旁边不失时机的提醒了姜元帅一句。 其实他的担心也没错,因为假装战败、狼狈撤离后吸引敌军追击,一向是蒙古人最爱使用的战法。 他们在遇到强敌急速撤退之际,根本就不会考虑面子之类的事。蒙古人一向喜欢用这种做法,把敌人从坚固的城池和防线中引出来,然后再拉到他们最熟悉的野战环境中慢慢磨死。 听到了刘烈的提醒,就见姜元帅摇了摇头道:“拖雷早有退意,只是承受不了失败的后果,过不了面子这道坎儿罢了。” “我见过很多能把别人逼得走投无路的人,但是现在有人把拖雷吓得连脸都不要了……这就只有咱们家统帅!” “这么长时间足够统帅关门打狗,昨夜拖雷肯定是接到了后方告急的战报……反正咱们也不打算追击过去,就算他真的耍什么花样也没用。” 说到这里时,就见姜俞馨元帅转过头去,重新开始对众将布置襄阳城附近的防务。 …… 那么大家可能要问了,这么多天过后,沈墨明显已经带着自己的主力野战军堵住了拖雷的退路,并且将他困在这个纵横长宽都不足三百里的南阳平原上。那沈墨为什么不用一贯的飞鸽传书手段,向姜元帅通报目前的战况呢? 这么想的人,一定是对所谓的飞鸽传书有什么误解。因为信鸽这种通信手段,实际上是一种点对点的情报传递方式。其中最大的一条限制,就是信鸽只会飞往它从小长到大的地方。 也就是说,如果沈墨要想向襄阳传信,他就要把一群信鸽在襄阳养大。让它们在襄阳的天空飞行,熟悉那里的地形地貌。 在这之后,沈墨才能把这些信鸽带走,再用它来向襄阳传信。 一般来说,训练精良的信鸽即便是远隔数千里,都可以直接飞回自己家乡,一直到进入自己从小长大的鸽笼里为止。 也因为这个原因,之前的沈墨因为身边带着信鸽,才使得他可以将重要情报和命令发往大宋的各之部队里去。 可是襄阳这里却并没有沈墨的驻军,所以也没有饲养信鸽的站点,这样一来他就无法用信鸽向襄阳一带下达命令。 所以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大家就可以明白。在影视剧中出现侠客在荒郊野外时,突然接到飞鸽传书这件事,有多荒诞无忌了……因为那根本就是违背鸽子行动规律的。 不过虽然沈墨和襄阳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绝顶聪明、又对他的行为方式极为熟悉的姜俞馨,却可以精准的猜到沈墨正在做着什么打算,并且已经进行到了哪个步骤。 所以当今天早上的姜元帅看到,城下的拖雷大军突然急速撤离,她就知道这是自己的郎君,已经在后面向着蒙军下手了! 在这之后,姜姑娘立刻让谷慕兰和青慕莲两支骑兵军中的侦察兵,连人带马渡过汉江,在蒙军身后观察敌军的动向。 与此同时,她把淮西新军依然留在襄阳城中驻守,却把刘烈的福州山地步兵和伍朝阳的绍兴军派过了汉江。 他们两支部队这次渡过汉江的地点,就在虎头峰下,也就是昨天郭宝玉死活都没能突破的汉江防线那一段。 经过了一夜的江水漂流,今早汉江上的敌军尸体已经尽数被冲到了下游,只有江岸附近还有昨夜血水的痕迹和零星搁浅的尸体。 在刘烈和伍朝阳渡江之际,他们的部队领到的作战任务是在汉江和桐柏山之间,那条十余里宽的通道上建立一条防线。 因为姜俞馨元帅心里清楚,蒙军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们远遁千里的强大机动性。所以凭借通州军的战术和武器水准,或许可以击败这支蒙军,但是想要将他们全部歼灭却是十分困难。 所以这支蒙军,无论如何统帅沈墨也不会将他们放到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上去。将他们困在这个憋死牛的南阳平原上,再将他们消灭掉,才是最理想的做法。 在这种情况下,她郎君沈墨在进入南阳平原和拖雷决战前,一定已经堵住了所有的出口! 所以姜元帅绝不能让襄阳附近这最后一个缺口,有一丁点儿的闪失。因为到时候走投无路的拖雷,很有可能会被统帅一路猎杀追踪,重新撵回这里。 所以江岸对面的汉江通道,必须派人死死地堵住才行。 在这之前,拖雷之所以必须要拔下襄阳城,然后再从这里出发向南进攻大宋,就是因为襄阳实际上相当于江南大门上的钥匙孔。 拖雷要想进军江南,无论是兵力调配、战马粮草的补充、甚至将大量的奴隶和战利品运回蒙古,全都需要保障一个安枕无忧的后方。 在这种情况下,襄阳这个战略要点若是不攻下来,拖雷是绝不可能通过汉江通道,向南的进军的。 可现在的情况却大为不同了,当拖雷再跑回这里时,那时他的使命就不是征战讨伐了,而是要拼死逃命!这种情况下什么后路不后路的事,已经不在拖雷的考虑之内了。 所以汉江东岸的通道必须封死,反而是虎头蜂那里的防卫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拖雷即便喝了多少过期马奶,也不会昏头到去打襄阳的地步。 …… 于是伍朝阳和刘烈即刻出发到汉江对岸,准备封死那条通向江南的通道。他们这次有共计一万军队渡江,而且还带上了全军所有的火炮跟手榴弹。 第2790章:谁料皇子狡如狼、直下淮西、虚晃一枪 与此同时,他们还拿着一份姜元帅交给他们的汉江防线布防图,在那上面有姜元帅亲自设计的防御工事。 在他们过江之后,汉江上的渡船依然在忙碌地来来去去。船只将大批的民夫、工具和粮食源源不绝的运过了汉江。 这些人是在这之前,从樊城那边征集来的民夫。还有姜元帅在襄阳城里新招收的青壮年百姓。他们全都兴高采烈的跟着渡过了汉江,帮助伍朝阳这些通州军修筑工事。 因为他们干着这样的活儿,不但好吃好喝还有工钱拿。更何况就算是不给他们发放银钱,这些人也愿意帮助这些通州军战士修筑防线。 毕竟人家是来保护他们的,经过了这场大战之后。通州军战士打得死伤累累,却没见一个樊城百姓因为这场战斗送命——这就是通州军体恤百姓最好的证明! 所以跟随部队一起渡江的,还有三万民夫加上一千二百色目人苦力。外带着沈摇光这位防线构筑总指挥,浩浩荡荡的过了汉江。 这时的姜元帅布置好了一切之后,也不由自主的将目光移向了远处的东北,拖雷大军消失的方向。 她知道自己那位郎君,从来不会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反而对于任何一个大宋百姓被人残杀掳掠深恶痛绝。他也根本不会在乎占据州县之类的功劳,而是把大量杀伤蒙军有生力量,始终放在第一位。 所以这次,他绝不会饶过拖雷了这支侵略军! …… 眼下的拖雷正在向东北方向疾行。在他的催促下,本来就有恐怖机动能力的蒙军,更显出了他们强悍的运动速度。 当他们一路向东北方疾驰出了百里之后,眼看着前方还有一百多里,就是南阳盆地的战略重地南阳。等他们过了南阳之后,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到达那个昨天入夜后,就已经失守的方城垭口。 可是跑到这里的时候,拖雷估计自己已经远远甩开了后面的通州军侦察兵。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做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让他的部队直接转向正东! 一看到拖雷急速转向,这时一直跟随他中军前进的少年郭侃脸上,立刻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而这时拖雷身边的大将口温不花,却很快想通了拖雷这么做的原因,他随即震惊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主帅。 原来拖雷一直率兵向东北方向的方城垭口飞驰,现在却陡然一个转弯。就是想迷惑后方的襄阳敌军,还有前面封住他们退路的通州军。 也就是说,拖雷要选择的这条退路并不是方城垭口。他竟然想大胆的顺着淮河源那条群山之间的通道冲出包围圈,直接插进沈墨控制的淮南西路一带! 等到他顺着桐柏山和伏牛山之间的通道冲出去之后,到时他的部队就可以在华北平原上任意驰骋……原来拖雷打得竟然是这个主意! 这位拖雷大帅虚晃一枪,陡然间变向的举动确实出人意料。口温不花在想明白了这件事之后,对拖雷也是心悦诚服。 可是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有人可能会问了。为什么淮南西路那只新军在出发赶往襄樊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走这条比较近的捷径,而是非要顺着长江逆流而上呢? 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第一就是淮南西路这支新军并没有全员装备战马。他们如果从陆路行进的话,或许到达时间跟走汉江水路差不多,但是和坐船不一样,陆路上的长途行军会严重消耗战士的体能。 这样等他们赶到襄樊时,这些新兵战士就很难以疲惫的状态坚持作战。兵法上“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况且淮西新军要是走这条通道,那么他们从桐柏山和伏牛山之间的通道里走出来,在接近襄阳的这段路程上,实际和蒙军走的是同一条路线! 那样一来,他们有可能还没到达襄阳,就要逼不得已和蒙军打上一场遭遇战了。所以海慕棠将军带兵赶来时,才会选择汉江这条路线。 实际上诸如此类的小事还有很多,但是沈墨的弟子们都可以凭借他们之前所学的军事知识和大量的实战推演,还有实际作战经验,信手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 当拖雷走向这条路的时候,他的心里也未免有些忐忑不安。 如今拖雷的行动确实是足够出其不意了,但是他同时也担心,既然敌军存心要将他堵在南阳平原上,那么前方这条淮河源通道也未必是安全的。 或许早有一支敌军拦在那里,准备阻击他们这支蒙军了! 等时间过了中午之后,一路狂奔走了两百多里的蒙军部队,终于来到了桐柏山和伏牛山之间,这条淮河通道的前方。 此时的拖雷知道,他想要逃出生天就必须赶快行动。于是他一面派出了千余名侦骑穿过这条通道,向前方边行进边侦查。同时他自己也在这条河谷前,焦急的等着前方传回来的消息。 眼看着这支骑兵斥候队跑进了山谷里,大概过了挤半桶牛乳时分,拖雷依然没有听到山谷里传来枪声。 这时的他微微松了口气,随后命令五支千人队,向着这条河谷深处开进去。 眼下他面前这条河谷最中间是一条小河,这条涓涓细流般的水道就是浩荡的淮河源头。除了小河边布满了拳头大鹅卵石的河滩之外,再往两侧去就是山间的河谷。 在河谷两岸上,被阳光染黄的落叶、秋风吹红的枫林层层叠叠,颜色艳丽而鲜明。 眼前的深山空旷而幽静,林间所有的叶片都在它们即将飘落之际,绽放出了最美的一瞬间。 这时的拖雷还在提心吊胆的看着前方,那远去的五支千人队,他们现在正逐渐接近前方的山口。 可就在这时,在山谷的深处,陡然传来了一阵激烈的枪声! 山间的枪声经过山谷回荡,显得沉闷而悠远。就在这一刹那,拖雷觉得自己浑身的汗毛全都炸了起来! 通州军! 听声音,这阵枪声应该离他们足有五里远。这一定是他之前派出去的那支千人斥候队,在山谷深处遭遇了伏兵! 第2791章:出其不意入罗网、早有故人、迎客路旁 这一刻,拖雷就觉得后脊背发凉,一阵惊恐瞬间在他的心头弥漫开来。 拖雷庆幸的想道:幸亏自己一直加着小心,这条山间溪谷里果然有埋伏! 这时的拖雷忙不迭的让人吹响牛角号,打算立刻把前方的五支千人队叫回来。 可是他正在开口下令之际,两侧的山间,忽然一阵暴雨般的枪弹射了下来! 拖雷眼看着前面,刚刚走到山口处的那五千蒙军,随即就随着步枪射击声“噼里啪啦”的从马上往下掉。 此时此刻的拖雷,已经在震惊和担忧中瞪圆了眼睛! 就在这一刻,原本寂静的山林间,清脆的枪声犹如暴雨一般陡然响起。蒙军撤退的号角也同时响彻了整片山谷。 前方的五千蒙军赶紧拨马向后暴退,可是拖雷却清楚的看到那支队伍中的战士,损伤的速度简直快得让人心惊肉跳! 眼看着这五千骑兵,就像是被开水着烫了一般向后退。蒙军战士们拼命抽打着战马,爆发出了最快的奔行速度……可是蒙军士兵中弹坠马的人数,却是丝毫不减。 拖雷甚至看到,他们都已经跑出了距离山间伏兵百余丈远的地方,他的五千骑兵竟然还在连人带马的不停往地下掉! “这怎么回事?对面的火铳……怎么打得这么准?”这时的拖雷,已经被眼前的情况彻底惊呆了! 拖雷经过了和通州军接连数日的激战后,他已经能清楚的判断出,对面这支伏兵的人数最多不超过一千。 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五千蒙军在弹指间的工夫,折损的数量就超过了两千人! 而且最让人心惊胆颤的是,这些蒙军甚至在距离敌人一百五十丈外朝着自己狂奔之际,竟然还有士兵不断的被枪弹打倒! 在这一刻,拖雷就像后脑勺上挨了一记闷棍,他立刻被眼前的情况惊得七荤八素。 等到这五蒙军终于跑回本阵的时候,拖雷清楚的看到他们只剩下了两千五百人左右,就这么屁崩的一会儿功夫,这五千前锋军的一半就没了! 而且在此刻,不但山口那边的枪声已经停下来。而且山谷远处传来的枪声也早没了动静……这说明拖雷之前派去的一千斥候,也全都被人消灭在山谷里。 此刻的拖雷一边命令大队人马急速后退,自己还一边疑惑的看着山口两侧那片层林尽染的密林。 拖雷发现这一次的敌军火铳打过来时,跟襄阳那边的威力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这之间的差别,简直就像是一匹刚刚会撒欢儿奔跑的生马驹子,和一批千里马之间的差距! 这时的拖雷在带队急速奔行之际,心里还在翻来覆去的想着刚才那个让他胆战心惊的场面。 他原本以为,自己在襄阳碰到的就是通州军主力。还一度觉得之前跟通州军作战的蒙古将帅,肯定夸大了敌人火铳的射程和威力。 可他做梦也没想到,他今天碰到的,才是真正的通州野战军! …… 就在拖雷的部队飞快撤离后,那片山谷密林里。 这时的山东军大将令飞扬皱了皱眉头,遗憾的看了前方逃跑的拖雷大军一眼。 咱们的令飞扬率领山东军山地步兵,已经在这个淮河源头通道上埋伏了一天一夜了。总共一万名山东军战士,在山谷深处的两侧设下了一个长长的埋伏圈。 原本令飞扬想的是,他最起码可以将拖雷的部队,在山谷里打死半数以上。 可是没想到,最终他们被蒙军斥候队中的猎犬,嗅到了山间的伏兵,结果造成打草惊蛇,最终只打死了对方三千多人。 这时的令飞扬带着一脸恼恨的神情,痛骂了一番狡猾的蒙军。这才命令自己的士兵下去打扫战场,同时加固防线,死守这条通道! …… 而这时的拖雷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奋力向着伏牛山间的方城垭口那边冲了过去。 但是此刻,他的心已经渐渐的始越来越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敌军显然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对于拖雷而言,方城垭口就是他最后的出逃之路。 方城垭口不同于淮河源的那条山谷,它的长度有六十里,宽度却比襄阳边上的汉江通道要宽多了……这条方城垭口的最窄处也足有二十里宽。 所以拖雷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敌军突然袭击夺下了垭口之后,那些通州人并没有派重兵防守。 拖雷觉得,只要通州军的人数稍显不足,他就可以突破对方的防线。在付出一些代价之后,他或许就可以从那里冲出去! …… 就在日头偏斜之际,拖雷已经带队再次急速驱驰了百余里,来到了方城垭口附近。 可是一到这边,他就看到了通州军在这条伏牛山通道入口处,布置好的防御阵地。 拖雷毫不犹豫,立刻派出一支千人队向前试探攻击……结果他却发现对面的守军只有五六百人,正在用步枪向着这边射击。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他下令全军冲锋的话,蒙军很有可能一举突破这条防线! …… 见到了这样的情景,拖雷身边的那位断腿少年郭侃脸上,已经露出了一丝惊喜之色。 可是他一抬头,却看到了拖雷和口温不花两个人脸上的神情,已经挤得五官都扭在一块儿了! “不对劲!” 这时就听口温不花将军一脸忧色道:“敌军明知道方城垭口这里至关重要,为什么只放下这么一点兵?” “而且他们居然在通道这一边,用这些兵来阻击咱们……我怎么觉得这里面有鬼呢?” “你说的没错,”就见这时的拖雷也面色狰狞的点头道:“咱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心里最期望见到的场面……这很有可能是敌军的圈套!” “这么说来,他们想骗咱们一路冲杀进去?”这时就连少年郭侃也听明白了。只见他面带惊愕的向拖雷问道: “到时候他们只要在出口处把咱们堵住,到时候咱全军就会被困在这个方城垭口的通道里……是不是这样?” “没错,很有可能。”只见这时的拖雷咬牙切齿的点了点头。 “可这是咱们唯一的通路啊?”到这时,口温不花将军也犹豫起来。 第2792章:一程更比一程伤、走投无路、留客南阳 就见他想了想之后,疑惑地向拖雷问道:“要是敌军没有伏兵呢?或许他们也没想到,咱们回来的这么快?” “我倒是有办法知道是真是假。”就见这时的拖雷立刻命令吹响了撤兵的号角,将前方损兵折将的两支千人队召唤回来。 然后拖雷毫不犹豫,带着自己的大军就向后撤! 此时的郭侃莫名其妙的看着拖雷元帅,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正好拖雷向着口温不花解释道:“如果敌军真的放下这么点士兵负责阻拦咱们,那当他们看到咱们军队撤退回去的时候,他们一定乐得不行,反过来说……” 正当拖雷说到这里时,他们的部队已经从方城垭口那边,向西南方撤退了有四五里左右了。 陡然间,就见方城垭口里,冲出了一支千人左右的骑兵队。 就见这支队伍人数十分单薄,却气势汹汹的朝这边冲来。而且他们还离得远远的,就开始乒乒乓乓的释放火铳。 这支队伍看起来虚张声势,色厉内荏的劲头一时之间尽显露无遗。似乎蒙军回头一个冲锋,就能把他们全部歼灭,而且还能缴获一千多支通州火铳,并且打开方城垭口的通道! 可是这时的拖雷,却是脸色陡然剧变! “明白了!敌军想把咱们粘在这里……快走!” 这时的拖雷见到敌军的追兵故意示弱,更加验证了这里是一个陷阱的猜测。他拼命的鞭打战马,大声向诸军传令,让他们全速奔行,远离这个地方! …… 果然,就在拖雷的大队陡然间开始加速之际。就见方城垭口那里,刚刚还用稀稀落落的枪弹向他们射击的防线后方,突然犹如怒涛洪流一般冲出了一支骑兵军! 这支部队全都骑着高大雄健的河曲战马,如同一群出笼的猛兽。在他们喷涌出方城垭口之后,随即就带着迅猛无比之势,向蒙军这边冲来! 好在蒙军在这之前就已经全力提高了速度,就在敌军开始冲杀之际,他们也亡命的向着西南方向逃去。 一时之间,在方城垭口前方这片宽阔的平原上。七万多蒙军战士就像是草原上全速奔行的马群一样全速狂奔! 他们毫不犹豫地丢弃了马背上的帐篷和物资,就像滔滔洪水一般散开,以宽大的正面疾驰而去。 这些久经战阵的蒙军战士在急速撤退时,显得异常协调流畅。战马相互间没有任何干扰,也绝不会被前方的骑兵阻碍,他们正在飞速逃离这片战场! 而这一刻,当杨妙真将军带领着山东军两万骑兵冲向敌群之际。他们的战马也在顷刻间爆发出了极致的速度! 一个冲刺之间,杨妙真就带着骑兵接近了蒙军后队。随后就在全军奔行之际,山东军战士向蒙军射去了一片步枪弹雨! 只见蒙军部队的后阵,随即就被子弹打得一片人仰马翻。两三千落在后面的蒙军被射杀,蒙军的后阵立刻就被削掉了一层。 在这之后,大队的蒙军终于还是在滚滚烟尘之中,渐渐模糊了起来。 …… 这时的杨妙真依旧面容艳丽,美艳动人。只是她手里早就没了那支标志性的梨花枪。 如今她是战场指挥员,非但不需要她像过去那样上阵厮杀。而且在这种热武器战斗中,凭借主将的一勇之力同敌军拼杀的作战方式,也早就被杨妙真抛弃了。 此刻的杨妙真看着敌军远去的背影,随后命令自己山东军战将王云峰和杨清岳,各自带领一支万人队撒开了一片宽大的正面。犹如一张大网一般,向着蒙军消失的方向包抄追击而去。 至此,拖雷的残余部队已经被彻底封死在这片南阳平原上。 沈墨的作战部署,也终于露出了它狠狠厉狰狞的面貌! …… 山东军野战军总数四万人,如今已经被沈墨全部派往战场。 其中一万步兵团由令飞扬带领,负责封堵住淮河源通道。马英也带领着一万步兵,守住了方城垭口。 原本杨妙真还想把敌军尽可能的吸引在方城垭口,用手段将他们粘在这里,以便让统帅沈墨从后方包抄而来,将拖雷挤压在方城垭口附近歼灭。 可是杨妙真的诱敌之计并没有成功,到底还是被拖雷发现之后,让他飞快的逃跑了。 其实之所以出现杨妙真的计谋被拖雷识破的结果,甚至之前令飞扬设下伏击也没能成功。都并不是他们两个人的问题,和智谋水平更是完全没关系。 如果要是按照行军打仗的水准来说,现在杨妙真绝不下于跟随铁木真征战了半生的拖雷。只不过现在的沈墨,已经暴露出了他的作战意图。 所以在拖雷今早接到方城垭口失守的消息之后,他在心理上就已经做好了全军被封堵在这片平原上的准备。 在这样的前提下,拖雷早就对走出南阳平原的各个通道充满了戒心,自然不会再轻易上当了。 甚至杨妙真自己也知道,她设下的诱敌之计成功率并不高。所以当这个计策被拖雷识破时,杨妙真也觉得无所谓。 并不过这并不影响沈墨的全盘作战计划,因为他之所以提前把姜俞馨布置在襄阳,并且让五路新军驰援襄阳,就是因为那时的沈墨就做好了全盘的打算。 就在拖雷的注意力被吸引在襄阳和樊城一线的时候,实际上沈墨却带着自己的野战军,兜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圈子包抄而来。 因为蒙古军狡猾灵敏,行动速度又是快捷如风。这支军队经过了铁木真数十年征战沙场的洗练,在军队组织和作战水准、包括将帅的指挥能力各方面,都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所以沈墨要想将他们彻底歼灭在南阳平原,就要做好充分准备。而且在形成包围圈之前,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敌军有丝毫的察觉。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拖雷从襄阳城下跑到方城垭口,中间甚至还从淮河源头通道那边拐个大弯,加在一起也没用上一天的时间! 第2793章:轻骑如风巧脱网、奈何金蝉、终在我掌 所以沈墨设下的这个陷阱如果编织得不严密,或者兜的圈子稍小一些。都很容易让敌军警觉,从此远遁千里。 在这种情况下,沈墨使用了自己全部的武装力量。他是一路从金国绕过来的! 直到昨天在接近方城垭口的时候,沈墨设下的这个巨大的包围圈全线准备就绪,他这才陡然开始了最后的行动。 等到方城垭口外面的邓州和郾城附近的蒙军斥候,终于发现通州骑兵的踪迹时。那时的汉江上游通道、淮河源头通道、都已经彻底被沈墨的军队堵死了。 而方城垭口通道也在杨妙真部队的攻击下,一接战就溃不成军的被打散了。 要知道,拖雷驻守在此地的三千蒙军,对上的可是王云峰手上的正牌子山地步兵师! 在方城垭口这样的地形里,蒙古人怎么可能干得过这些专吃地形饭的战士? 于是早在拖雷接到第一封战报之前,其实他就已经是身陷绝境之中。在这之后沈墨的作战意图也无需隐藏,因为敌人早就成了一只瓮中之鳖! …… 在拖雷带蒙军逃离了方城垭口之后,太阳也终于开始在西面徐徐沉入远山。 在追击了二三十里之后,杨妙真带领的两万骑兵也不再紧迫追袭。而这时的蒙军也终于因为黑夜,获得了一次喘息的机会。 当他们趁着夕阳的余晖,再次向前奔行了一段之后,拖雷正想让全军下马休息。可就在这时,他放出的斥候却传回了一个消息。 这个消息,是关于前方南阳城的。 南阳城虽然不大,却是一座千古名城,也是先贤诸葛孔明先生的故居所在。当初拖雷在从此处过境时曾经轻取南阳,同时也派驻了两千蒙军在此驻守。 这次传来的消息,让拖雷忍不住大吃一惊。因为消息正是从南阳城里传出来的,这座城居然还在自己那两千士兵的手里! 在拖雷的心中想来,南阳这座城非常有利于防守。同时在后面南阳盆地里展开作战时,如果通州军掌握了这一座城,就可以让通州军随时将南阳作为依托和补给点。 所以南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目标,可是通州军在昨夜攻下方城垭口之后,显然没有派出部队夺取这里! 于是拖雷随即毫不犹豫的率军冲向了南阳,他在全军进城之后,立刻下令休整。依靠着南阳城里大量的粮草和城防,这一夜拖雷大概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 就在第二天早上,在咱们视线里消失已久的通州军统帅沈墨,终于在这片战场上出现了! 沈墨的身边跟着战将姜宝山,同时还有一万精锐的淮扬军团战士。 这全骑兵部队一出现,就以烈火燎原般的速度迅速包围了南阳城,堵住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 此刻的沈墨穿着一身线条锐利的纯黑色战甲,坐在战马大白上。当他看到城头上飘扬的蒙军旗帜时,忍不住叹了口气,轻轻的摇了摇头。 此刻沈墨的脸上带着一丝遗憾之色,他看着面前这座孤悬于平原上的南阳城,神情像是颇为感慨一般。 “拖雷这家伙,还真是够狡猾的……这跟射雕上写的不一样啊?” 这时的沈墨一边小声嘀咕着这句话,一边笑着看了看离他不远的姜宝山。 “怎么了统帅?”这时的姜宝山纳闷儿的向沈墨问道。 “没怎么,”就见沈墨脸上带着一丝憾然说道:“拖雷不在城里,咱们这个诱敌之计,到底还是被他识破了!” “啊?”听到了沈墨的话,姜宝山随即就是一怔! “刚才咱们的兄弟阿旺派狼人部队传来了消息,拖雷已经连夜奔向西南,再次向襄樊方向穿插而去……你说这个家伙狡猾不狡猾?” “拖雷跑了?那现在城里的是谁?”听到这个消息,姜宝山又是眉头微微一皱,向沈墨问道。 …… 其实就在昨夜的南阳附近,虽然两军并未交锋,但实际上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战却在黑夜里悄然拉开了序幕。 沈墨当然知道南阳的重要,可是他却故意留下了南阳城,让它始终控制在蒙古守军的手里,目的就是想引诱拖雷率领全军进城。 因为沈墨手里有威力迅猛的火药武器,根本就不怕什么坚城防御。跟攻城这点破事儿相比,在这片平原上拉网一般到处寻找拖雷这条落网之鱼,才更让沈墨头疼。 所以沈墨才有意把南阳当成了一个老鼠笼,来引诱拖雷上钩,可拖雷这次并没有上当。 那位拖雷元帅在昨天晚上命令口温不花带着残余的一万五千色目人战士,连夜进驻了南阳城。 可是他自己却趁着夜色,率领剩余的五万余蒙军战士,连夜向东南方向急速穿插而去! 在别人看来,高速奔行了一整天的蒙军到了晚上,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扎营休息。可对于这个时代的蒙军来说,人马连续奔行个五六昼夜,还真不算是什么事儿。 那些蒙军骑兵甚至能在夜晚行军的时候,坐在马背上打盹儿,而且到了白天作战时依然还是生龙活虎! 所以拖雷预料到南阳绝非久留之地,甚至还有可能是敌军的圈套。他就狡猾的用南阳城里的色目人军团作为诱饵,来了一招金蝉脱壳之计。 而他自己却带着那支纯蒙军部队连夜狂奔,给自己争取了一夜的时间和距离优势! 可是他能把南阳扔下,沈墨却不能对南阳置之不理。所以一大清早,咱们这位统帅只好领着淮扬军团收复南阳来了。 此刻城头上飘扬的依然是拖雷的帅旗,但沈墨知道这是城内的蒙军在故弄玄虚。于是在他的命令之下,淮阳军到达之际就立刻开始攻城! 步枪压制城头、攻城火箭破门、随即身着重甲的步兵军战士端着霰弹枪用手榴弹开路。以飞快的速度席卷而去,片刻就夺下了城门! 在这之后,整个南阳城收复的过程几乎毫无悬念。话说那些色目人战士已经被通州军打得小心肝儿乱颤,根本就没有顶着弹雨和淮扬军团拼命的决心。 所以还没等半个时辰过去,南阳全城已经收复。 蒙古将军口温不花,于南阳城头战死! 第2794章:一路追杀紧奔忙、陷于罗网、天下至强 这位口温不花将军是拖雷的兄长,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的次子。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在今年发生的蒙金三峰山之战中大放异彩,并且成功将金国名将完颜陈和尚擒获处死。 在这之后他率领蒙军,攻克大宋的枣阳及光化(湖北老河口)。又围困光州(河南潢川,逼降大宋将领黄舜卿。之后他一直打到了大宋黄州(湖北黄冈)一带! 可是这一切全都没有发生,就在这个清晨,口温不花在南阳西门的城楼上,脑袋被一片手榴弹片横穿而过。等士兵发现的时候,他已经斜靠在城楼的柱子上死了。 在这之后,沈墨命人将万余名色目人俘虏押往马英所在的方城垭口。自己则带着淮扬军团,与清早赶来的山东军会合。 时间还没等到中午时分,沈墨就率领两万山东军及一万淮扬军团,追着拖雷部队的脚步向东南方追杀而去! …… 在拖雷一路奔跑的过程中,他的心中越来越紧张。这并不是因为战败所致,而是眼前面临的情况,对他而言实在太诡异了! 首先就是蒙古军纵横天下,无人能敌的斥候部队,这次终于一头撞上了南墙。 往常这些蒙军哨探在荒野大漠上呼啸来去,活动范围极其宽广。他们是大队蒙军的触角和眼睛,不但负责战场敌情的侦查,同时也有遮蔽战场的职责。 在这些蒙军哨探的威逼之下,往往敌军全都成了聋子和瞎子。他们别说了解蒙军的动向了,有时甚至连自己的营地都出不去。 如果敌军想要追杀这些蒙军哨探,那么战马跑的慢了你追不上,去的人多了蒙军斥候就会一哄而散。 要是派轻骑兵去追杀,稍一不注意这些蒙军斥就会像草原狼群一样,二三十股的汇聚到一起,迅速变成一支千余人的军队。在这之后,那些骑兵就会被蒙军斥候围歼。 所以就因为有这样一支部队存在,战场从来就是他们蒙古人的天下。甚至两军阵前的形势向蒙军单方面透明,都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 可是如今这支名震天下的蒙军斥候,却接连吃了好几个血淋淋的大亏! 他们发现通州军的斥候队人马如龙,飘忽来去,运动速度一点不比他们来得差。 与此同时,这些通州军侦察兵有射程超过他们弓箭三倍的马枪,有近战无敌的霰弹枪,还有贴身作战时射杀蒙军战士一枪一个的单腿蹦。 还有随时可以用来布置陷阱诡雷、而且投出去一炸就是一大片的手榴弹! 所以他们从弓箭到弯刀,跟人家相比没一样能打得过人家的! 而且这些通州军侦察部队,他们用来传递敌情的信号枪,在平原上甚至能让十里八里以外的友军看到,这比蒙军用响箭快马来传信不知要快上多少倍。 所以当一支支通州军侦察兵组成的百人队,在南阳平原上任意驰骋来去时。他们不但行动如风、快如闪电,而且这样的百人队就是遭遇到两三千以上的蒙军围攻也是丝毫不惧怕。 要是你派过去围杀他们的人多了,人家侦察兵一颗信号弹打上天,那些蒙古兵就得赶紧跑……要不然他们片刻后就会陷入通州军的合围。 所以现在的蒙军斥候非但不能起到遮蔽战场的作用,甚至连真基本的侦查能力都没了。他们现在见到通州军侦察兵就只能绕着走,哪里还能谈得上侦察敌情? …… 然后拖雷遇到的第二条困难就是,他面前虽然是一片可以让战马任意驰骋的平原,可是他们蒙军最善于的迂回战术,在这里却根本没法施展。 按照蒙古军队的战法,以往遇到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他们通常都会在敌军追击他们的时候,牵着对方的鼻子四处乱走。 直到将对方的补给线拖垮,人马跑得劳累不堪的时候,蒙军就会像狼群一样上去将他们分割扯散,然后逐一吃掉。 可是这次拖雷在平原上试图带着通州军兜圈子,想要让他的军队从通州军侧翼绕过去时,却发现自己根本就做不到! 通州军虽然人数并不太多,目前而言就三万人在追着拖雷打。可是在南阳平原上他们却以一千人为单位(拖雷还不知道这是一个团的编制),在平原上像漫天星斗一样分散开来,弄得到处都是这样的千人队。 所以通州军控制的面积一下就变得极其庞大,使蒙军想要行踪诡秘的绕到敌后,变得极其困难。 而且这样的千人队,拖雷也曾经派重兵尝试攻击了一下,很快他就知道这些部队绝不是好惹的。 首先沈墨的每个团里,除了三个营九百人的骑兵之外,还有一个一百人的重火力连。这一个连的战士除了步枪之外,全都装备了攻城火箭。这就使得蒙军的集群冲锋战术,根本就无法在这些千人队面前施展。 与此同时,这些部队的火力极其猛烈。他们一遇到蒙军的攻击就迅速结成圆阵。然后一边射击一边发信号召集周围的部队,并且没过多久就挖好了战地工事。 这个圆型阵地里爆发出来的火力,使得它就像是一个扎手的大刺猬! 然后这个一千人驻守的阵地,只要能顶住敌军半个时辰、最多一个时辰的猛攻,接二连三的援军就会向这边赶来。 到时候被围困的就不是这一个团的通州军战士了,而是外面攻打他们的蒙军! …… 此刻的拖雷搞清楚了面临的状况之后,心里不由得恼恨交加,惊怒异常! 在他一生征战的生涯里,还从没遇见过这样的部队。就连他数千蒙军勇士想吃掉敌军一千人都做不到! 眼下敌军的阵型看似满天星斗一般松散,实际上却是如渔网一样密集,每个点之间都处于联动状态。 这使得通州军从东北向西南方逐渐压迫过来的时候,几乎组成了一个长达一两百里的大网。而蒙军只能无奈的像条鱼一样,被敌军赶向西南方。 这时的拖雷已经陷入了绝望之中,要知道这南阳平原一共才多大啊? 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被撵到襄阳城下。到时候前后敌军一起合围,他拖雷哪里还有半分生路? 第2795章:云横秦岭难回乡、如山铁壁、似血汉江 在这之后,拖雷一边奋力向西南行军,一边绞尽脑汁的想着办法。如今口温不花定然已经遭遇不测,拖雷身边也没人可以商量。所以行军的一路上,他的脸色几乎都是吓人的铁青。 在这之后,拖雷一改之前不断袭扰沈墨这片渔网大阵的做法。他的军队忽然加速,猛地就在沈墨的三支万人队面前消失了! …… 当通州军发现他们接连追击了很远,也没见到一名蒙军骑兵时。那些战将也纷纷汇聚到了统帅沈墨的身边。 此刻的沈墨一边命令他们继续保持目前的队形,拉开大网不急不缓的向西南方兜过去,一边还笑着对他们说道: “估计拖雷是要狗急跳墙了,不过这面墙早已经被我修得天衣无缝,我看他这次怎么跳得出去!” …… 果不其然,在拖雷率领部队狂奔了百余里之后,他再次迎面遭受了重创! 就在整个南阳盆地的最后一个出口处,也就是丹江口南面的汉江通道上,拖雷遭遇了另一支通州军。 如今的拖雷就像一支逆时针行走的钟表,他从襄阳出发,摆脱了姜俞馨元帅侦察兵的视线之后。在淮河源通道上遭遇了令飞扬将军的伏兵。在他付出了三千人被射杀的代价之后,才明白此路不通。 之后他又一头扎进了另一条通道“方城垭口”。却在那里和严阵以待的山东军团碰了个面。 在被山东军一个冲锋打死数千人之后,他又疯狂地逃窜到南阳。在那里口温不花将军主动请战,愿意以一万五千色目军团,帮拖雷吸引住敌军的主力。 在口温不花将军想来,他只要守住南阳城十余天。并且打起拖雷的帅旗,让敌军误以为拖雷元帅和蒙古大军都在南阳城里。那么敌人势必接踵而至,全力围攻这座南阳城。 到时的拖雷就可以趁着对方疏于防备的机会,找一条通路偷跑出去了。 可是那时的拖雷和口温不花全都没想到,沈墨不但通过阿旺的狼人部队,清楚地掌握了拖雷军的动向。而且还只用了一个清晨的时间,就飞快地夺下了南阳! 在这之后,五千的色目军团被子弹射杀,口温不花被手榴弹炸死。剩下的一万色目人自知难以活命,索性投降了沈墨! 这之后,拖雷又不死心地来到了最后一个通道口,也就是汉江在武当山中冲出来的那条河道。其实这就是青慕莲和谷慕兰来襄阳时,走的那条路。 不过谷慕兰她们的骑兵是坐着船顺江而下。而拖雷想要从此地逃跑,却打算走江水两岸,冲击出来的陆路。 就在这里,这位拖雷元帅终于完成了他的一项成就——就是他终于见识到了除临安军以外,沈墨手下所有部队的番号! 这回他一次碰到了沈墨手下的三大主力军:成都军团、巴山军和蜀山军! …… 这三支军队分别由常春远、赵锦屏和钟与同带领。他们在接到了统帅的命令之后,随即就率领全军从临洮出发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顺汉江而下,那样兜的圈子就太大了。这三个军团直接插入了金国的西北边陲。他们贴着秦岭以北接近了南阳平原,然后翻过秦岭余脉,来到了武当山中的汉江口。 当拖雷率兵赶到这里的时候,随即就在河谷山口处,看到了严阵以待的通州军部队,这时的拖雷不由得长叹了一声! 他当然不会用关门打狗、瓮中捉鳖、胡同里逮驴这类的词儿来形容自己,不过他现在确确实实是被人堵在里头了! 其实拖雷现在所站的位置非常有意思,它正是自古以来,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有一句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就是秦岭对南北气候影响的最有利证据。 从北方来的冷空气或者是南方吹来的暖风,都会被高耸的秦岭阻挡。所以气候的截然不同,造成了秦岭南北的植物和动物、水土和生活习惯的截然不同。 由此秦岭就成了南北方的分界,而这时的拖雷就站在这条分界线上面。 从他这里往西就是秦岭,而往东则是代替秦岭,成为华夏南北方分界线的淮河。 而这一山一河,就汇聚在南阳盆地的两侧。南阳盆地则像是一个圆圆的铁环,东西扣住了这山河之险。 在这个铁环正南方有个缺口,那里就是襄阳! …… 当拖雷在汉江口一露头,知道情况不对就赶紧扭头便跑,而这时他却当头挨了一棒! 过来迎头一击的,正是通州军中唯一的一支轻骑兵……钟与同的巴山军。 其实巴山、蜀山和成都三军,都可以凭借战马快速机动。但成都军是一支兵种齐全的综合性部队。而蜀山军则是一支骑在马上的快速重步兵。所以说到骑兵冲杀,唯有巴山军才是老本行。 当钟与同发现拖雷已经来到汉江口附近时,常春远已经带领成都军团堵住了汉江入口。赵锦平也带着蜀山军拉开罗网大阵,前出和追踪而来的统帅大军汇合到一起,形成了一条更加宽大的战线。 而这时的巴山军就在钟与同的率领下,像一名出手快如闪电的剑客一般,迎头就向着蒙军来了一击! 虽然蒙古兵动作迅速,在逃命这方面可称天下无敌。但是您也别忘了,这支蒙军部队再怎么说,也绕着南阳平原跑了一整圈了! 所以当略显疲惫的蒙军部队,遇上了养精蓄锐已久的巴山军。再加上巴山军装备的是冲刺速度远超蒙古马的河曲战马时,敌人想要逃走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钟与同亲自领军,有如狂风暴雨般地追击而去之际。蒙古人的后军就算再怎么快马加鞭的奔逃,也没能逃脱钟与同的追杀! 这时的钟与同率兵冲刺而出,一万骑兵拉开了一字长蛇阵,远远兜住了蒙军的后方。 他们飞快的追上了蒙军后队,在两军之间控制好了二百米左右的距离,然后就是一阵痛快淋漓的步枪射杀! 第2796章:统帅赶狗入穷巷、八大主力,齐聚襄阳 这支巴山军要是按照成立的时间来算,资格仅次于沈墨麾下的墨字营和死灰营。他们是由五百利州子弟的狂飙营作为班底组建出来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成军六年时间了。 当年十八九岁的西北小伙子,现在都成了雄壮的西北汉子。当这支部队展现出他们的骑射本领,一路狂奔着追杀蒙军之时。此刻拖雷才算终于见识到了通州正规军的厉害! 当他发现身后的枪声不对,扭头向后看去时。拖雷一眼就被后面的景象吓得亡魂皆冒! 只见追击而来的这支部队,战马比他跑得快、武器比他射程远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相隔着七十多丈远,后面追来的那只骑兵在射杀蒙军时,枪法竟然也是精准之极! 此刻的拖雷觉得自己就像是拎着一篮子水在往前跑。每一个瞬间都有大片的蒙军被射杀掉队,哗哗的成片倒下留在了原地……这些儿郎消失的速度,简直快得让人绝望! “散开散开!换上新马!给我快跑……”这时的拖雷一边疯狂大喊着下令,一边竭尽全力向南狂奔而去! 这时的拖雷才想到一点……按照常理,他应该扔下一支部队为大军殿后的。现在只要有人稍稍干扰一下追兵,蒙军就可以趁机跟通州军脱离接触。 可他手上,却连一个色目人都没有了!原本这些送死的事,都应该是他们去的! 当拖雷想到这里时,他心中又是一阵难言的沮丧。 在这之后,钟与同带领骑兵队又追杀了一阵。直到发现自己前方的蒙军轰然溃散,朝哪个方向跑的都有。这时的钟与同立刻就对追杀这些松散的敌群失去了兴趣。 他命令部队停止追击,然后返身率军加入了赵锦屏的蜀山军阵线,成了统帅这片大网的另一部分。 …… 这时,沈墨追杀拖雷军的部队人数再次暴增。 其中有王云峰的一万山东“山兴军”,杨清岳的一万山东“红兴军”,姜宝山的一万淮扬军、钟与同的一万巴山军,赵锦屏的一万蜀山军……总计五万野战军! 与此同时,还有淮河源通道令飞扬的一万山东“东兴军”。方城垭口马英的一万山东“傲兴军”。汉江上游通道常春远的一万成都军。 至此,沈墨的八大主力尽数汇聚于此! 除此以外,在襄阳还有利州东路青慕莲、利州西路谷慕兰、淮南西路海慕棠、两浙东路绍兴军伍朝阳,福建路福州军刘烈。 一共五支部队每支五千人,共计二万五千……沈墨的这次军事行动,竟然动用了如此庞大的军队! …… 看到这里时,可能有人会问。除了襄阳之外,这几条通道上只要每条通道有两千正规军部队,就足以阻挡拖雷的败兵了。那沈墨为什么要让令飞扬马英他们带领一万部队守住通道,这不太浪费了吗? 实际上这是在战役还没开始时,沈墨就设定好了的计划。而他麾下的将领也如实的按照统帅的意图,忠实地执行了下去。 之所以沈墨在各个山口都放下了一万人,那是因为当时沈墨的假想敌是十八万蒙古大军! 当沈墨在做出这个决策时,姜俞馨元帅甚至还在赶往襄阳的路上。而且这位统帅也没想到,他老婆居然出手如此之重。 同时他也没料到,这些刚加入通州军的新兵战士,作战居然这般勇猛坚决! 他们竟然在自己赶到之前,就弄死了拖雷一多半儿人! …… 说实话在此之前,沈墨的心中也有些忐忑。因为他把南阳平原所有的出口堵住之后,就像是一网撒下去的渔夫。虽然明知道这网里有鱼,却不知拖雷到底还剩下多少兵,还有他们都在南阳平原的哪个位置。 所以沈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一路追了下去。直到眼看着赵锦屏和钟与同加入了他的队列,参与拉网的部队越来越多,而他面前可供蒙军活动的范围却是越来越小。 到了这时候,沈墨才终于醒悟到,原来拖雷并不是分兵跑到了自己找不到的地方,而是他们真的就只有这一点儿部队——那还用说吗?剩下的肯定是让姜元帅吃了呗! 这时的沈墨,被自己之前谨慎小心的行动搞得又好气又好笑。于是他带着部队拉开大网,追着拖雷一路向南……眼看着前方就到了襄阳! 襄阳,这个英雄之地,华夏民族的大门。 这回它就像是一片被淘干的水坑一般,终于露出了里面走投无路的那条大鱼! 拖雷这回是插翅难飞了,而沈墨也将率领自己的五大主力,和他的五支新军在襄阳城下碰面! …… 这一下,襄阳城外可热闹了。 城上城下的新军严阵以待,终于还是等到了拖雷被统帅的大军追赶回来。 眼看着无数蒙军犹如滔滔怒潮,不断向着这边汇聚。在他们后边的天际处,还有远远的有大片烟尘滚滚……不用猜就知道,那肯定是通州野战军! 眼下的襄阳附近,姜元帅早就在汉江对岸布置好了防线,严阵以待的伍朝阳和刘烈正在让士兵打起精神,做好战斗准备。 而这时的襄阳城头上,其余几支部队的战士也全都翘首以待。准备来个坐山观虎斗,看自己这边的人怎么全歼拖雷的蒙军。 等到蒙军一赶到襄阳防线,他们立刻就马不停蹄的向着汉江东岸阵地,发起了拼死冲击! …… 现在连拖雷在内,这帮蒙军还指不定怎么怀念襄阳城下的通州军呢……因为他们绕着南阳平原跑了一圈才知道,随便碰到个谁,都比襄阳这边的军队要厉害好几倍! 所以在相比之下,襄阳城附

相关推荐: 潜规则 1V2(高H强制爱)   绝处逢生   妹妹小沁的受孕奴等级   烈火(出轨)   色情女主播掉马了(校园1V2)   小姐的恶犬(GB/BG 女攻NP )   杨野的禁脔(H)   海棠   小太妹(校园h,futa百合)   快穿:绿茶女配靠作死攻略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