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万年祖宗不好惹 > 第323章

第323章

挟持威逼之下,手中没有一点天子的权威可言。 在史弥远死后,赵与莒立志中兴大宋却毫无作为,晚年更是荒淫嗜酒。他成天就知道和临安名妓唐安安私混,还任用了丁大全、贾似道这样的奸臣为相。 一直到死他也没留下个儿子,最后还是赵与芮的儿子接替了他的皇位。 在这之后,直到这家伙死了,他的人生才一下子精彩了起来! …… 对,您没看错,其实他死之后,比活着的时候要多姿多彩太多了。 赵与莒死了以后,到了元朝时,有个僧人名叫“杨琏真伽”。他在盗掘南宋皇陵的时候,又把这位赵与莒的尸体给挖了出来。 因为赵与莒入殓时为了防腐,曾经用水银浸泡了棺材。所以当时他的尸体栩栩如生,并没有腐烂。 于是杨琏真伽就将他的尸体从陵墓中拖出来,倒挂在他陵前的树上,把他尸体中的水银全都控出来卖钱。 之后这位赵与莒的脑袋被人割了下来,并且做成了一个酒碗! 这个酒碗因为原料比较稀有,所以极为名贵,被送到了当时元朝皇帝的手中。 在这之后,这个名贵的酒碗一遇到宫廷饮宴的时候就会闪亮登场。只怕赵与莒活着的时候也万万没料到,自己竟然在死了之后,还能回到他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里。 就这样一直到了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大都后,才在元大都的皇宫中发现了这个酒碗。 根据明代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记载:当时的朱元璋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曾经“叹息久之”。 然后明太祖就在洪武二年(也就是1369年)以帝王礼把这个头盖骨造出的碗葬于应天府(江苏南京)。 然后过了一年,这家伙居然又搬了一次家! 朱元璋又将赵昀的头骨归葬到了绍兴永穆陵旧址。于是这个活的时候折腾了一辈子,死了之后又折腾过了整个元朝的赵与莒,终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绍兴老家。 他平生两次在临安登位未成,经历了两次成功的政变(临安对赵与芮和绍兴对宋无悔),两次失败的潜逃(先后落在沈墨师徒的手里)。他一生好酒,脑袋却被人做成了酒碗,他起于绍兴、败于绍兴(被宋无悔和烈风营所擒)、最后还葬于绍兴! 此刻沈墨前后两世的记忆纠缠在一起,甚至分不清那个才是真实的。所以他才会这么兴致勃勃的端详这个人头。 …… 在这之后,就见沈墨手按着剑柄提着人头。一边走向余杭门,一边大声向城上喊道:“臣!” “……秦国公沈墨!” 当沈墨的声音在城下回荡之际,城上的百官和皇帝全都惊诧的颤动了一下。 就见沈墨一边走来,一边大声说道: “臣奉旨勤王、全胜而回,今以反贼首级,向天子交旨!” 说到这里就见沈墨一轮胳膊,竟然将这颗人头向城头上扔了过去! 只见这个人头飞出去画了一道弧线之后,正好打中了城头上一面迎风飘扬的军旗。 然后它被军旗包裹着“出溜”一下滑下来,在军旗上染出了一条血渍之后“啪”一声掉在了地上。 之后它在地上咕噜噜滚了两圈,最后终于还是脸朝上晃动着停了下来。 就在城上的那帮朝臣发出了一片惊呼声之际,就见沈墨朝着城墙上一拱手,然后转身就要走。 “云从!你干什么?”就见这时的天子赵与芮,在城头上大声喊道:“赶紧给我进来!” “不行!” 只见这时的,沈墨脸上带着一丝微笑向赵与芮摇头说道:“反贼赵与莒勾结蒙古大军南侵,如今蒙军已经跨过了我大宋国境!” “臣要去杀敌卫国,恕臣不能从命!” 第2690章:身在江南心在襄、巍巍雄城、牵动肝肠 按照常理来讲,此时城墙上的文武群臣,应该分外关注沈墨是不是要进城这件事。 毕竟刚才天子赵与芮做出了当众摘皇冠这样的举动,使得文武群臣心中陡然产生了极大的警惕。 可是他们现在却是噤若寒蝉,因为这帮人已经被沈墨的动作吓傻了! …… 对他们来说,平生看过的最残酷的场面,无非就是在当监斩官的时候看刽子手杀人而已。那一刀下去人头落地,和沈墨这种细嚼慢咽一般的慢慢切割,怎么能一样呢? 更何况被当场弄死的还是个天子,而且沈墨还像是非常欣赏自己的作品一般,意味难明的捧着这个人头看了半天。 这血腥而残忍、变态又怪异的场面,使得墙上的官员们一个个心里突突地乱颤。到了这时他们看着沈墨缓步而来,谁还敢吭一声? 不过这些人见到沈墨说完话转身要走,倒是本能的松了口气。直到这时他们现在才想起沈墨刚才说的,蒙古大军已经入境的事。 “蒙古人打进来了?还是和那个赵与莒勾结在一起的?” 此时这些脑筋慢了半拍的家伙,才从惊讶之中微微缓过神来,想明白这句话后又吃了一惊! 而赵与芮看着沈墨骑马远去的背影,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 一想到自己将要禅让皇位,他心中当然还有几分不舍。可是这时沈墨一走,他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似乎恨不得立刻把这顶皇冠和天下扔给沈墨才好。 赵与芮也知道那蒙古大军凶悍无比,而且蒙军这还是第一次攻入大宋境内。沈墨此刻面临大战,哪有功夫跟自己推来让去的管那禅让之事? 皇位的推让,实际上是古代禅让的规矩。这种行为现代人是很难理解的,其实完全是为了体现出一个人的德行比较高。 一般禅让这样的事都是皇帝下旨,然后受禅者果断拒绝。之后一连三回以上,才可以正式接过皇位。 所以一旦受禅者拒绝接受皇权,那个禅让的天子绝不能认为他是真不打算要这个皇位了。而天下人也都知道,他们俩必须把这个程序走完才行。 所以沈墨根本没那个美洲时间去忙活这些事,因为现在他还要急着去打蒙古呢! …… 当沈墨重新回到临安军的阵地,李慕渊也带着自己的警卫营匆赶回来了。 “防线稳住了,萧高团长打得非常好,这一百万人跑不出去几个!”李慕渊见到老师回来,连忙下马过来汇报战况。 他的脸上也是喜上眉梢,显然老师取得了这场胜利,让他这位弟子也是振奋异常。 沈墨点了点头后随即说道:“我现在就要赶往襄阳,蒙古人次来弄了个避实击虚,他们选择了淮南东西两路和临洮之间的京西南路,在咱们没有驻军的空隙钻了进来!” “这批狡猾的蒙军,还得我亲自去对付。” 听到了老师的话,李慕渊顿时一惊。 虽然他心里也设想过,蒙军说不定会趁机攻入大宋,可是却没想到他们来的这么快!而且蒙军还是选择了通州军防守的空门,一刀插了进来! 李慕渊脸上的表情一时变得分外复杂,显然在他的脑海中正在构想着襄阳一带的战况。 这时的沈墨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眼下你有一百万士兵需要看管,临安军暂时放在这里不能动。” “我已经下令让通州紧急抢运粮食过来,先让这一百万人度过眼前的危机再说。” 听到了老师的话,李慕渊立刻凛然称是。 沈墨又接着说道:“这些人挤在一起很容易生出事端,你先把他们甄别出来。” “我让金显相和顾宇哲这些人帮你的忙,其中的八万飞龙军只是被咱们的锋矢阵杀透了一次,人员损失并不严重。” “这些人手上血债累累,把他们全都单独关押起来严密看管。等这些饥民回到江南东西两路的时候,让这些杀人放火的家伙做苦役,给百姓们盖房子!” “除此之外剩下的那些百姓,你注意作好防疫工作,让他们自发形成组织,自己管理自己。” “我已经给墨问商社的人发去了消息,他们很快就会派来大量的工作人员,可以和你一起管理饥民。” “等情况稳定下来,你就可以将百姓们带往自己的原籍,回他们家乡各自安置。” “现在通州的存粮已经不够了。”说到这里时,沈墨微微皱了皱眉道: “虽然通州的粮食产量是往年的四倍,但是淮南西路那里发生的混乱,已经消耗了咱们大量存粮。” “在这百万饥民安置下来之后,直到明年夏收的时候。这段时间里我会调用山东、临洮和川蜀的粮食,赈济江南一带遭受兵灾的百姓。” 说到这里,沈墨又微微地叹了口气。 他不由得暗自感叹,凌霄子这家伙,他探索美洲的功绩真是再怎么奖赏也不为过! 若不是有这些从美洲引进而来的高产作物,又在通州治下的地区连续推广了三年。眼下这遍布大宋的饥民百姓,他拿什么来喂饱这么多张嘴? 只怕到时的天下想安定也安定不下来,四处盗贼风起,群雄作乱的局面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 李慕渊听自己的老师把所有的事都安排得妥当,他立刻凛然遵命。 此刻的李慕渊一方面觉得按照老师的安排,江南一带的混乱可以被飞快的遏制住,对于纷乱的局势和终止人口的大幅度消减,都有很大的好处。 可是另一方面,他却不能亲自率军去襄阳参战,这也让李慕渊觉得十分遗憾。 沈墨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说道:“先把江南一带安定好了再说,你还怕没有仗打?” 说着沈墨命令手下重装铁骑的首领,暴风营的术虎和独鲁,以及烈风营的野利结衣和野利麻衣,让他们留在此地听候李慕渊的调遣。 因为这支部队行动速度的原因,所以在他们与蒙古军作战的时候,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第2691章:新仇旧恨满长江、本性难改、白银万两 而且这支重装铁骑在百万俘虏的心目中已是威势绝伦,犹如死神一般的存在。所留把他们在这里,对稳定此地的局面也有极大的好处。 然后沈墨又叫过了金显相和顾宇哲,让他们小心城里的临安高官干扰处置俘虏的事,尤其要提防他们煽动俘虏再次作乱。 最后沈墨告别了李慕渊,带着自己的随身护卫,跳上了运河渡船。 这次沈墨不用带着重装铁骑一起走,他赶往襄阳最快的途径是通过运河直达长江,然后再顺江而上,沿着汉江抵达襄阳附近。 沈墨上船之前,安俊还哭笑不得的向沈墨问道:“不是吧?那帮朝臣真能干出这么蠢的事来?” “就在临安城外的眼皮底下,他们就敢煽动百万饥民作乱?那不把他们自己也搭在里头了吗?” 这时沈墨一边策马向前,一边笑着对安俊说道:“当你知道了事情的本质,你自然就会明白他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所谓神机妙算,无非就是看清了本质而已。” 沈墨回头冲着安俊笑了笑:“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蝎子想要过河,它跟旁边的青蛙说道:你能不能把我驼到你的背上游过河去?” “青蛙摇了摇头对蝎子说:那我不就死了吗?” 安俊莫名其妙的看着老师,听他讲起了故事,也好奇地睁大了眼睛听下文。 就见沈墨接着说道:“青蛙听了以后觉得很有道理,就让蝎子爬到了他背上。” “结果到了河中间,蝎子一钩子下去,青蛙立刻就被蛰死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安俊惊讶的睁大了眼睛,而沈墨则是笑着对他继续讲道: “青蛙临死的时候还没明白,于是他问蝎子:你为什么这么做?我死了你不也会一样淹死?” “这时蝎子跟青蛙说:对不起……这是我的本性!” …… 说到这里的时候,沈墨笑了笑向安俊问道:“这回你明白了吗?” “所以您看穿了他们的本性!”这时的安俊点了点头道: “只要有什么人,不跟这帮朝臣们混在一起。如果有人的行动和思想稍稍和他们有些不一样,就会被这些腐儒视为异类。” “他们宁可把自己搭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把那个不一样的人沉到河里……这就是那些人的本性!” “没错!” 沈墨笑了一声跳下马,让自己的保镖李凌豪将战马大白牵到运河船上。 就在安俊暗暗揣摩老师这个故事的时候,船上的两个人听到了沈墨的说话声,他俩差不多同时松了口气! …… 这两个人挺有意思,一个是之前成功营救了安俊的胖子赵若愚,一个是成功炒作了一回房产的瘦子单启东。 他们两个人早就按照沈墨的命令来到了船上,沈墨准备要跟他们谈话。 可是这俩人上船的时候沈墨还没到,于是他们俩就在船舱里脸对脸的坐着,这个尴尬劲儿就别提了! 要说这俩人全是顶尖聪明之辈,说到待人接物都是个顶个的厉害。 只要把一个陌生人放到他们的面面前,他们用不了十句话准保会让这个人觉得如沐春风,甚至是问什么说什么……可现在他们俩却是谁也不方便说话。 因为他们各自负责的,都是秘密战线上的工作。而且俩人都认为自己属于外围人员而已,这样一来就根本就没法聊天儿了。 哪怕他们就是简单的问一句“兄台贵姓?”弄不好都怕接触到自己不该了解的机密。 所以这俩人搜肠刮肚的想了半天,只是说了两句“今天天气真好哈哈哈”之类的话,竟然就没词儿了。 于是这俩人异常尴尬,大眼瞪小眼儿的在船上坐了半天。一直等到沈墨回来,俩人才同时松了口气。 等沈墨进了船舱,安俊递过手巾来让他擦了手和脸,又去后舱烹茶,这才腾出空来。 话说沈墨身上虽然铠甲已经卸下来了,但是刚刚在万马军中充当锋矢阵的前锋,使得他身上的一身血腥气依然还在。 这时沈墨坐在船舱里,笑着向单启东点了点头,示意让他先说。 单启东心里立刻就是一突突,然后连忙站起身向着沈墨汇报道: “统帅,这次属下利用临安局势不稳的机会,从四海钱庄那里拆借了四百万两纹银当作本金,又把临安房产炒卖了一次。” 这时单启东从怀中掏出了一大叠房契展示给沈墨看,然后接着说道: “虽然现在局势缓解,但是城中消化这个消息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现在我收购的这些房契,在几天之内还难以变现。” “但是只要给我半个月的时间,预计还完了四百万两银子的本息之后,咱们就能有六百万两银子的收益。” 听到了单启东的话,就见沈墨笑呵呵的点了点头道:“这倒是正好,要说从咱们通州运粮到这里喂饱百万饥民,那是件相当不容易的事。” “等你把房契变现,就把这笔盈利交给城外的李慕渊。然后帮助他在附近采办粮食和蔬菜之类的必需品给灾民,这样对于通州运粮队也是一个很大的补充……你这次做的不错。” 沈墨说到这里,猛地就见单启东两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只见单启东一脸苦相,愁眉苦脸地说道:“可是属下这次自作主张,犯了错误!” 听到了单启东的话,沈墨惊讶的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就见单启东一脸懊悔地说道:“属下只顾着炒卖房产的利益,在一叶障目之下忘了统帅的大局。我在临安城里擅自散播消息,引诱那些高官卖房来的!” “属下光顾着赚钱了,却把临安城里弄得民心惶惶……这……属下真是一时糊涂,以后再也不敢了!” 听到了单启东的话,沈墨点了点头,示意他站起来坐回椅子上。然后叹了口气,微笑着说道: “你这是商人思维,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错,下回不这么做就是了。” 第2692章:大河滚滚航船上、盛衰谁主、欲往何方 听了沈墨的话,单启东这才胆战心惊的坐回椅子上,心里终于还是安定下来了一些。 他心中暗自想道:“还是龙玉决龙东家提点的好!” “他娘的这次要不是我主动认错,这事要是通过别的渠道进入统帅的耳朵,那我这顿排头可是吃定了!” …… 就见沈墨又接着对单启东说道:“这事儿其实原本也怨不得你,因为在大局这方面原本你就参与的就比较少。对于我的手下来说,‘公器私用’是绝对不行的。” “军队是国之重器,是为百姓的生存和安全所设。所以老单你不要一味盯着银钱不放,你不管是想要给通州经济做更大的贡献,还是盯着我的喜好为我效忠,其实都是错的。” “你只要从百姓的安危着想,做事的时候就不会再出这样的偏差……以后要千万小心。” “我记下了!统帅!”单启东闻言连忙又站起来,咬牙记住了沈墨的这句话。 而此时,同样坐在船舱里的赵若愚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脸上虽然不动声色,心里却在不断的翻腾搅动! 眼下的情况,赵若愚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船舱中两个人的对话,让赵若愚觉得真是眼界大开! 这时就见沈墨接着对单启东说道:“临安这里,应该很就快用不着你来回偷渡了。估计再过一段时间,通州货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临安市面上销售,到时候我会给你重新安排个新的工作。” “在此之前你要集中资金,准备好最后的一次房产抄底。”说到这里就见沈墨笑了笑,兴致盎然的看向了单启东。 “既然你对炒卖房产的这件事儿做得手滑,而且看起来还十分喜欢这个调调儿,那就让你最后过一回瘾!” 沈墨笑着对单启东说道:“这次你准备三千万两银子以上的本金,但是却不用你在临安城中营造氛围,也不要妄自抄底。” “只有我派人告诉你时候到了,那时才是房宅价格真正的底线。” 说到这里时,沈墨接过安俊递过来的茶,向船舱外运河边上高耸的临安城墙看了一眼。 只见他嘴角带着一丝意味难明的笑意说道:“这次临安豪宅的价钱,将会低到比萝卜都不如!” 听到了沈墨的话,单启东的脸“腾!”的一下子就红了! 统帅的这番话,把他兴奋得就像是有好几只小手儿,在抓挠着他的心一样的痒痒! 沈墨倒是说得一点没错,因为单启东这家伙对于炒卖房产,确实有着极其偏执的爱好。他倒是不图在里边赚什么钱,因为他赚了钱也是要全部上交通州的。 不过逢低抄底,炒高了再拿出去抛售。这样的事会让单启东的心里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 现在他听到统帅要给他最后一次疯狂的机会,单启东一听统帅让他准备的资金数量,还有临安的豪宅即将被打落到极低的价格时。他的心里,就像是一个饥饿的人即将面临一桌海鲜大餐一样,变得兴奋之极! 之后沈墨笑着向单启东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下船回临安去了。 单启东立即起身向沈墨告辞,然后走出船舱,跳上了返回临安的小船。 …… 沈墨的行程不能耽误,所以他们这段谈话,一直是在运河回程的路上进行的。 单启东走出去之前,他还笑着跟赵若愚点了点头。赵若愚也是微笑回礼,说实话两个人的心里都是一样的震撼。 赵若愚现在知道沈墨手上竟然有这样的人才,而且还被他收得服服帖帖,他的心里当然也是异常钦佩。 而单启东也是羡慕的看了一眼赵若愚。 显然这个胖子比他的身份还要高,而且人家汇报的事也一定比他说的要重要得多! 因为统帅故意把自己安排在前面汇报,就说明他这炒卖房产这一类的事,面前的这个胖子听了没关系。可是有关这个胖子的事儿,他却一个字都听不得! …… 就在单启东跳上小船,向着临安方向回转之时,沈墨也抬手示意坐在船舱对面的赵若愚喝茶。 等到赵若愚放下茶盏之后,沈墨向他微笑着说道:“这次赵兄真是辛苦了!” “你此番行事滴水不漏,真是人才难得!” 赵若愚听到了沈墨的话之后,他立刻心中一凛,连忙低头谦逊道:“小人岂敢?” “之前若愚行事糊涂,给统帅添了诸多麻烦。若非统帅英明睿智,只怕在临安军那里还要酿成大祸。” “小人自知身上罪孽深重,只愿日后平安度日,粗茶淡饭、淡然一生罢了。” 听到了赵若愚这话,沈墨随即便是轻轻的一笑。 刚才他的话中已经露出了对赵若愚的招揽之意,就是那句“人才难得”。 一般来说像赵若愚这样的“人才”,听到了这句话之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纳头便拜,热泪盈眶的要求效忠才对。 类似这样的招揽,已经是沈墨这般身份地位的人,所能做到的最高程度了。可是这个赵若愚既然不肯接招,还口口声声说什么平安度日、淡然一生的。这也是人各有志,沈墨自然不会去强求。 就见沈墨笑着对赵若愚说道:“既然如此,咱们之前的恩怨一笔勾销。你去通州接了灵灵之后,只管凭你的心意去哪里都可以。” “不过若是你愿意留在通州,以后有什么为难的事儿不妨直接找我,我会替你想办法解决。” 说完之后,沈墨向着赵若愚笑了笑,示意他可以走了。 …… 这时就见赵若愚一脸迟疑的站了起来,他一边往船外走,心里边一边翻翻滚滚的核计思虑。 等到他还有五六步走到舱门口的时候,赵若愚额头上的冷汗都已经淌下来了! 只见他都已经走到了门口,却忽然间转身回来,“扑通”一声跪在了沈墨的面前。 这一下,却把沈墨吓了一跳! “你咋了?”沈墨向着赵若愚惊奇的问道。 只见赵若愚哭丧着脸说道:“统帅!我心里没底!” 第2693章:笑问沧海何所向、肉食者鄙、英雄草莽 赵若愚苦着脸说道:“像若愚这种人身无所长,就会摆弄阴谋诡计而已。我要是不能为统帅所用,一般来讲不是应该杀之以绝后患的吗?” “……您今天怎么说放就啊?” 听到赵若愚说的有趣,沈墨忍不住笑了出来。 …… 沈墨让赵若愚起来,可是他却依然牢牢的跪在原地,沈墨只好无奈地说道: “你现在手里有朝廷那里骗来的五千两银票在手,跟灵灵两个人今后的生活也用不着发愁。如果你要是留在通州或者是我能管地方,我自然有办法护得你周全。” “至于说不能为我所用的人,就要杀掉这种事。第一我也不是这样的人,第二你这次救了我亲传弟子的性命,咱们好歹有一份香火情在,我要杀你怎么下得去手?” 当沈墨说到这里时,赵若愚脸上忧虑和惊惧的神情终于开始逐渐缓和下来。 他看这位统帅说得真挚诚恳,赵若愚害怕沈墨杀人灭口的忧虑,终于彻底烟消云散了。 只见沈墨接着说道:“你如今不肯效忠通州,也是说明你性子淡薄不爱功利。若愚你虽然聪明绝顶,可也不愿再搞什么阴谋诡计之类的东西了。” “之前我不知道你还有灵灵那样一个女儿,也不晓得你为郑清之他们做事,仅仅是为了活下来而已,因此我还对你有些误会。” “不过现在咱们冰释前嫌,你赵若愚已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再没有人能逼你干坏事了,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不放了你这胖子,难道等着你一天三顿饭,把我吃穷了不成?放心走你的!” 沈墨说到这里,他又端起了茶盏,显然这次是真要送客了。 …… 只见这时的赵若愚左思右想,他从地上站起来之后,脸上一时间从迷茫到激动,神情却是变幻不休。 此刻他心里暗自想道:这位通州统帅真是个虚怀若海的奇人! 从统帅之前跟单先生的那场谈话,就能听得出来那个单启东给他赚了那么多钱,却因为在百姓中间散布消息,造成恐慌而心中忐忑,生怕受到他的处罚。 而统帅也随手就把赚来的那五六百万两银子,安排给临安城外的饥民买粮食用了! 还有他之前对单启东所说的“公器私用”四个字,也让这位赵若愚心中极为震惊。 之前赵若愚接触的朝中重臣,手握权柄的大佬还少了? 不过那些人从来都是张口仁义道德,闭口天下安危。可是他们让自己做的那些事儿,哪一件不是手段龌龊,为自己谋取私利的? 眼前这位通州统帅,却和他们截然不同! 在他和属下的一番对答之间,赵若愚已经敏锐的觉察到了一种从没有过的新气象。此时他才知道,原来这位统帅不但打仗时的悍勇无畏古今少有,玩弄起阴谋诡计来更是足以称得上自己的老师,而且他的志向也是绝非寻常! 因为只有胸怀大志之人,才能把这一切看得如此清晰透彻。而不是一沾上“私利”两个字,就被欲望蒙住了双眼! 此时的赵若愚好像隐隐知道了这位统帅年纪轻轻,就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他到底要干什么?我管他干什么呢! 想到这里赵若愚索性把心一横,才刚刚站起来的他又“扑通”一声跪回了船板上! …… “今儿是怎么了?”只见沈墨见状笑道:“幸亏这船板结实,要不然还能架得住你们俩这接二连三的往上磕?” “老赵你还有什么顾虑只管跟我说,我一定帮你,咱们别来这一惊一乍的行不行?” 听到了统帅的话,就见赵若愚咬着牙,一脸郑重地向沈墨说道:“统帅心系百姓,仁义无双!” “我赵若愚前半生浑浑噩噩,作了不知多少助纣为虐之事。若蒙统帅不弃,我想在统帅麾下做事……不过属下有个条件。” 此刻沈墨好奇的看向他,脸上嘴角上已经露出了喜色。 他就见面前的赵若愚一脸忐忑地说道:“只要您让我干的事儿……别让我搭上整条命就行!” 就见沈墨立刻笑了起来,他一边示意赵若愚站起来入座,一边笑道: “我知道老赵你还要留着这条命,亲眼看着灵灵长大成人,然后嫁个如意郎君……我也是当爹的,这我还能不明白?” 赵若愚听统帅说得入情入理,豁达而宽和。此时的赵若愚心里顿时就是一阵感动,觉得自己这一步真是走对了! …… 就在这时,沈墨不知为什么忽然笑了一声。 然后他向着赵若愚说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来。我跟你说说,看你愿不愿意去。” 赵若愚一听到他刚刚投靠过来,马上就有任务。而且统帅还是用商量的口吻跟他说的,他立刻连连点头。 沈墨笑着向赵若愚说道:“在福建路外海四百里之外有个大岛,名叫琉球,面积大致与我淮南东路相当。” “那里人迹罕至,至今无人占据,岛上只有一些本地土著。” “这座岛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土著人的性子也是勇烈单纯,我原本一直想派人去占下来的。” “可是去的那个人既要足够可信,又必须能稳住移民的心,还要处理好和当地土人的关系。所以这个人选要不是有大智慧之人,必定不能胜任。” “如今我手上有三万祖籍广南东路的俘虏军,就是你在法场上救的那个宋玉鳞……”这时的沈墨向赵若愚笑了笑道:“他手下向我投降过来的军队。” “这支军队曾经烧杀抢掠,罪孽深重不可轻易饶了。可他们又是主动投降而来,个个都是精悍的强兵,杀全了也未免可惜。” “所以我想让你带着这三万人去开拓那座大岛,在岛上休养生息,开枝散叶。” “我会让他们组成家庭,你们和山地人之间也可以相互通婚。不过负责这件事的人既要强韧聪慧、岛上的事务又不是朝夕可成。只怕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回来……你愿意去吗?” 第2694章:万里沧浪是家乡、琉球之外、美人奇香 赵若愚听到这里,就觉得自己脑袋一阵嗡嗡的直响。他做梦也没想到,统帅一开口,交给他的竟是这样一件任务! 原来他还以为,自己要去干一些潜伏的密谍勾当呢……毕竟这才是他的强项。 可是听统帅所说,竟然要把跟淮南东路大小差不多的一片土地,交给自己来开拓! 赵若愚之前毕竟也到过通州,他当然知道那位墨问商社的大东家凌霄子道长,就是开拓美洲之后才一跃成为天下巨富的! 而今天这样的任务,竟然一下落到了自己的头上。虽然那个琉球比起美洲来要小很多,可是那地方也离得近呐! 赵若愚在心里飞快的打算了一下,随即就神色郑重的向沈墨表示,愿意接下这项任务。 沈墨见赵若愚答应了,他接着又笑道:“在这之前,我会把开拓琉球岛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由你带队前往。” “等到岛上的卫生和安全问题都弄好了以后,你也可以把灵灵带过去。你安心在那里好好治理它,让琉球融入大宋,成为我华夏民族永远的国土!” “此举功在千秋,意义重大。你既然答应了,从你登岛之日开始,琉球岛上所有的经济收入在二十年之内,都有你一成的分红。” 当沈墨说到这里时,赵若愚立刻觉得一股热血,“轰”的一下冲上了头顶! “要说这位统帅,他办事怎么这么怪?”此时赵若愚心中暗自想道:“像报酬这类的事,不是应该在我答应之前先讲出来,好让我答应的吗?” 如此丰厚的赏赐,他竟然在我答应之后才告诉我! 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是在这位统帅麾下,却是要先成为勇于担当的勇者,然后才能得到重赏! …… 这时的沈墨又跟赵若愚交代了一些开拓琉球的细节,然后就让他下船去搭乘别的渡船赶往通州。因为沈墨这次到了长江口,立刻就要转向长江上游,和返回通州的赵若愚并非一条路。 等到赵若愚走了以后,沈墨的思路又飞到了宋玉鳞率军投降时,带来的那支军队上。 之前宋玉鳞手下的龙骧虎贲两支军队一共四万人,如今已经并入了通州军序列。可是他们虽然有足够的身体素质和军纪修养,但是因为没有受到过火药武器的训练,所以一时还不能上战场。 至于剩下的六万人,刚才三万原籍广南东路的士兵已经分配给了赵若愚,让他去开拓琉球。 而另外三万人基本上家乡都是福建路的,他们这些人需要走的更远……这支军队被发配的地方,是夏威夷群岛!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的正中间,它的地理位置在后世的战略上极其重要。以至于当时的某国甚至不惜用了极其卑劣的手段,才将它并入自己的国土。 而现在沈墨占据夏威夷群岛,是因为他必须为后世做打算。同时这座群岛在太平洋的商业航线上,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在今后为了防止受到季风的约束,在来往于大宋和美洲之间的航线上,沈墨打算用蒸汽船作为交通工具。 这样的蒸汽船不但比风帆战舰有更快的速度,而且对于风向条件之类的不怎么在乎。由于舰体的结构原因,它们还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 不过这种蒸汽船用作远洋海贸却有一个必须满足的要求,就是他们经过的路上,沿途必须设置补给站。 这些补给站的主要作用就是给蒸汽船加煤加水,因为海水是不能供蒸汽锅炉使用的。而太平洋沿途上的岛屿就是最好的天然补给点。 如今沈墨已经让那三万福建路的士兵开始集结整训,准备远征夏威夷。说实话沈墨这么做其实心中还带着一丝恶趣味,也是他挑选福建路那些士兵的原因。 因为这些福建路原籍的战士,他们基本上的组成部分都是本地的客家人。至于沈墨为什么要派客家人到夏威夷岛上去呢?那是因为在那座岛上,曾经诞生过一个人种学上的奇迹。 在沈墨的后世专门有一种学科,叫做“体制人种学”,就是专门研究各个人种之间细微差别的学科。 在这个学科的分类之下,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极其出色的人种叫做“南海人”。这个人种的特点就是无论男女,相貌都是极其完美。 而这些南海人就是移居群岛的客家人,和夏威夷本地的卡纳卡人通婚之后,孕育出来的新人种。 甚至在后世都很少有人知道,夏威夷群岛真正成为一处旅游胜地的原因。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产生了大量战争寡妇。 她们被岛上壮硕健美的冲浪少年所吸引,纷纷趋之若鹜到岛上纵情欢乐,由此才造就了这个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所以在后世,沈墨看到的影片里那些跳草裙舞的美丽夏威夷女郎,还有身形健美的本地青年男子,其实和客家人血统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是沈墨特意选了这支部队去占据夏威夷的原因。 不过沈墨这次的开发,却并没有掠夺和侵占的性质,在历史上那些对卡纳卡人的残酷和灭绝也绝不会出现。 那些卡纳卡人天真友善,豪爽大方,对外人毫无戒心。这使得他们被大面积屠杀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 如今夏威夷落到了沈墨的手上,可以肯定的是,卡纳卡人的待遇一定会比历史上要好太多了。 还有在中原大陆上极为珍惜的檀香木,在夏威夷群岛上就像是野草一般疯长得到处都是。甚至群岛上的火奴鲁鲁干脆被华人成为“檀香山”。 可后来的结果是,群岛上的檀香没多久就被彻底采伐掠夺干净,导致了绝种,这一类的事在这个时空,也绝对不会再发生了。 顺便说一句,那些卡纳卡人实际上是标准的澳大利亚棕色人种,他们是从大溪地划着独木舟移居到夏威夷去的。 也不知他们在出发的时候,在南半球的海上甚至连北极星都看不见,他们是怎么到的夏威夷群岛! 第2695章:得饶人处且饶人、仁者轻纵、敌寇损身 等到送走了赵若愚之后,安俊佩服的看了沈墨一眼。 “咋了?”看到了安俊的眼神,沈墨奇怪的问道。 “您这应该不是欲擒故纵之计。”就见安俊的脸上似乎带着一丝不解,向着沈墨问道:“老师您怎么知道,那个赵若愚会回来为您效力?” 显然安俊对刚才赵若愚原本要走,见沈墨放了他之后却又回来纳头便拜这件事,非常的不理解。 这时的沈墨失笑道:“那个赵若愚是个聪明人,其实他就算是不回来,也不会再跟咱们做对,这对咱们来说不还是赚了吗?” “从他的经历上来看,他一生都想要韬光养晦,平安度过这一辈子。可是却终究在史弥远一党被朝廷铲除事件中脱颖而出,才会被人胁迫做了很多错事。” “所以他见到我这样不打算胁迫他的人,他的感觉自然是有些不一样。” “哦!” 听到这里,安俊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这时才想到老师答应赵若愚在琉球稳定下来之后,把灵灵也可以接到琉球去这句话,对那个胖子有多重要! 这实际上代表着沈墨的一种态度,就是我根本不需要扣住你的女儿来胁迫你为我工作,因为我相信你! 想到这里的时候,安俊逐字逐句的将赵若愚和自己老师的对话又从头捋了一遍,这时他才知道那些话里暗藏了多少机锋! 自己的老师宽厚仁慈,豁达大度。他既没有把赵若愚杀了以绝后患,又没有用他的女儿来胁迫赵若愚为自己做事。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反而收获了赵若愚对他的忠诚! 然后他又反手把琉球那么大一块地方交给了赵若愚去管理,甚至在赵若愚答应下来之后,又许给了他那么丰厚的报酬,还把女儿也送回到了他身边! 安俊这才知道刚才的这番谈话,完全是一个极度聪慧、擅于阴谋的智者。被一个虚怀若谷,宽厚仁慈的贤者征服的过程! “您这个方法,只有赵若愚这样的人碰上了老师这般人物才能起效,我就是学会了也没什么用啊!”此时的安俊想明白了一切之后,这才面带遗憾地说道。 “那当然。”就见沈墨笑着摇了摇头道:“你一定知道有句话得叫饶人处且饶人,但你知道它的上一句是什么吗?” 安俊听了脸上带着迷茫之色摇了摇头,就见老师笑着对自己说道“它上面还有一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所以这句话里真正的要点是,当你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不怕受到你饶过的人恩将仇报反过来伤害你时,你才能饶过他。” “同时被饶的那个人,也得有足够的智慧和良心明白这件事。”沈墨说到这里时,他一边看着远处浩渺的大运河,一面淡淡地说道: “所以,像这次攻入大宋的铁木真那种人,我是不会饶了他们的。” …… 此时行驶在运河上的渡船,正在向着长江一线接近。船上的安俊想到即将来临的襄阳战役,心中的兴奋也一时间有些按耐不住。 那么蒙军入侵这件事,沈墨是从何而知的呢? 不用问,当然是因为他手上有一个极为高效的谍报系统。 在蒙古人进军的这条线路上,一共有三位沈墨亲自培养出来的谍报人员,他们都是沈墨的潜龙营弟子。 其中一位叫做程无忧,如今正在高丽。他所在的地方也是蒙军进军大宋的第一个出发点。 可是除非蒙古人打算使用船只和港口从海路到绕行到江南,不然的话他们不会经过高丽这条线。 根据沈墨的记忆,蒙古人是在贵由汗死了以后,才开始逐渐任用南方的汉人作他们附庸军的。他们从那时开始,才对于船只和海战之类的东西逐渐重视起来。 所以在这个时代,一心喜欢纵马奔驰的蒙古大军应该没有从海路绕行江南的威胁,也就是说程无忧这条线暂时没有发挥作用。 而另外两条谍报线,则是至关重要!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密谍,就是已经打入蒙古内部高层的陆无惧,这位大辽无畏王如今就像铁木真的儿子一般。 他和蒙古之间馈赠礼物、相互通信的使者常年不断。而且陆无惧本人也要每年往返于蒙古大漠和他的大辽国之间一两次,所以他对于蒙古高层的动向了解得十分清楚。 像这次蒙军入侵的消息,就是由陆无惧的情报线送回来的。这也使得北边的蒙古大军才刚刚发兵,身在江南的沈墨就已经知道了。 不过根据陆无惧讲,蒙古人对密谍战线和情报战也开始渐渐重视起来。以至于无惧现在想要探听到精准的情报,已经有些困难了。 其实这也难怪,沈墨如今已是蒙古的心腹大敌,先后有数万大漠勇士葬身在他的手里。所以铁木真对沈墨这个人一定也是异常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沈墨过去的经历一定会被蒙古人所探知,因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其实并不算是什么秘密。 其中包括沈墨接连破获金国和西夏密谍、甚至将两国谍王斩于马下的战绩,也一定会被蒙古人所知。 成吉思汗一定能猜到,善于捕捉破获密谍的人,一定更善于使用和布置密谍。所以蒙古人在情报方面的保密工作也开始加强。 这次就是如此,在陆无惧的报告里说,即便是无惧已经在和他要好的蒙军将领和高层贵族那里,提前得知了蒙军即将出兵。可是进军的路线和目标却只有大汗才知道。 按照蒙军将领的说法,他们从大漠出发以后会直逼金国境内。一直到兵临南京的时候他们才可以拆开锦囊,拿出大汗为他们制定的作战目标,并且照此执行。 也就是说,这次成吉思汗派遣来江南的领兵大将,在出发之后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即将攻击大宋的哪里,这也造成了沈墨这次在战略上的异常被动。 这样一来也就落了后手,只有当对方军队逼近大宋边界的时候,沈墨才能知道他们到底要打哪里! 第2696章:此生无惧复无恨、潜龙伏线、途径大金 因为沈墨的兵力并不足以全面铺开,封锁住大宋的全部国境线。所以沈墨在不知道对方进军路线的情况下,也难以针对敌军的目标做出相应的布置。 在这种情况下,驻守在通州的淮扬军团、还有处于齐鲁地区的山东军团,再加上驻扎在临洮的巴山、蜀山和成都三军,全都只能留在原地。等敌人出现在大宋境内的时候,沈墨才能做出相应的布置。 这已经是陆无惧作为情报员所能做到的极限了,而沈墨也一直在等着铁木真暴露出他第一个想要攻取的目标。 所以在今天当沈墨把赵与莒抓住,放在马上进行那番对话的时候。他看似胸有成竹,也把赵与莒吓得够呛。但实际上沈墨这时已经知道自己失去了先手。 至于沈墨为什么知道这点,就要说到他的第三条情报线路了。也就是潜伏在金国的成无恨化名的斡雷及达,和他的谍报小组。 因为铁木真无论怎么进兵,他的军队要想攻击大宋都要从金国境内通过。所以成无恨就能通过蒙古人在金国的进军路线,判断出他们想要攻取的目标,并及时向他的老师做出预警。 在这种情况下,成无恨果然在得知蒙古大军过境的消息之后,成功的得到了情报,并且将它送到了沈墨手里。 这就是沈墨在和赵与莒谈话的时候,他知道铁木真进军的路线,实际上是瞄准了大宋襄阳的缘故。 …… 沈墨是在昨天晚上得到的消息,然后他就立刻就决定尽快结束临安战役。好抽身出去打襄阳之战。 所以别说在这之前,李慕渊正和赵与莒巨军队之间处于尴尬的境地。就算是李慕渊能用五天时间稳扎稳打,消灭赵与莒的百万大军,沈墨也等不了! 于是沈墨在战场上突然出现,凭借斩首战术快速解决了赵与莒的反叛部队。之后他甚至连进临安城的时间都没有,就立刻转身赶向了襄阳。 …… 斡雷及达这条情报线路,这些年以来经营得一直不错,而金国和大宋的关系也处于非常微妙的情况中。 之所以用“微妙”这个词来形容,就是因为现在的金国天子完颜承麟和大将军完颜陈和尚,一方面非常庆幸自己的金国留下了一块国土,依然能够生存下来。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对自己的处境十分不满。 金国人又不是傻子,他们当然知道自己的大金国已经成了大宋的看门狗,而且还是被死死拴在门外木桩子上那种。 现在的大宋只需提供给金国一定数量的火药武器,他们就得拼死拼活的打仗,给人家守门。这期间死伤了大量的蒙军和金军战士,使得他们双方都在不停的消耗实力。 可是这时,用火龙炮和火药支付了门票钱的大宋却一边看热闹,一边拍着手哈哈大笑! 站在金国人的角度上来说,这俩完颜绝不愿意干这样的事。可是他们想要活着,却非这么做不可! 所以在这三年来,完颜陈和尚一直在用通州支援给他们的武器同蒙古人浴血奋战。 他屡屡冲杀在以前,奋力收复国土,终于还是把阵线推到了南京以北两三百里远的地方,从此将黄河置于金国的防守范围之内。 可是由于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过于狭小,而且人口粮食等战争底蕴都很不足。这也使得金国人越来越有了难以为继的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完颜承麟和完颜成和尚对自己的处境当然是十分不满,可却又无计可施。于是他们对沈墨这边的态度,也渐渐的有些暧昧难明起来。 不过在这期间,成无恨倒是稳如泰山。 他一方面稳固住了自己的地位,使得他在郭蛤蟆在回到金国之后,自己依然是雷打不动的金国三巨头之一。 而另一方面,无恨也在不断巩固自身优势和金国高层对他的信任。最起码来说在这三年之内,他就破获了十多起大宋密谍的渗透行为,由此获得了完颜承麟和完颜陈和尚的赞赏。 不过被金国人发现了大宋密谍,也并不敢把人家抓起来。因为现在两国之间的关系,还处于大宋不断给他们输血的情况。 所以金国人根本惹不起大宋,更不敢抓人家派来的密谍。 …… 斡雷及达这个负责反间谍的头目只得亮出身份,请那些密谍们喝茶。示意他们的身份已经暴露,然后将这些密谍礼送出境罢了。 不过这样的战绩也已经非常厉害了,这使得承麟和陈和尚相信斡雷及达在密谍这件事上,有和沈墨不相上下的才能,这使得无恨在金国的威望也是越来越高。 至于大宋为什么要往金国屡屡派驻间谍……按照斡雷及达的解释是:因为金国一直没有放弃研究通州火器的秘密。 完颜承麟心思深沉,完颜陈和尚也是意志坚定之辈。他们既然一心想要复兴大金国,在火器研发这上头当然是没少下功夫。 可是就在他们感谢斡雷及达替他们驱逐了那些大宋密谍,才使得金国研发武器的内幕和进展,没有被大宋侦查到的时候。 他们两个却不知道,不管什么时候金国研制火药武器稍稍有了一点儿进展。用不了四天时间,这份报告就会被送到通州沈墨的手里! …… 这时在运河的船舱中,沈墨把身体靠在了椅子上,聚精会神的看着对面舱壁上的地图。 在上面是襄阳周围的山势地形,全都测绘得清清楚楚。 沈墨在昨天得到消息之后,就在当天晚上向自己的部队发布了作战命令。 当时的安俊是负责抄写和传达的人,所以他在看过了老师的这些命令之后,安俊却怎么都想不通老师所做出这些决定的原因。 安俊这小伙子由于天赋使然,在机械方面最有才能。他的第二项特长就是他跟随沈墨日久,学习了沈墨日常的思考方式,以至于他的心智和反应能力都异于常人。 他的第三个优势就是,这小子成天跟天下顶级高手李凌豪和李凌杰切磋,还曾经得到过不败刀王蒋三爷的亲手指点,所以武功方面的造诣也是极高。 第2697章:天下如棋势未分、勇救襄阳、新成之军 可是安俊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什么都会、什么都擅长,所以他在军事方面学习的内容并不多。 不过这也分和谁比,或许安俊比不上那些利刃营的师兄们。但是要和古代将领中最出类拔萃的一批,就像大宋孟珙这样的人相比,安俊在战略方面的眼光可要比孟珙强多了。 另外抛开战略在战术方面而言,估计安俊要是带兵打起仗来,也就相当于东瀛孟无惊、高丽程无忧这种拿军事课当附属科目,上过几堂课的水平。 估计在东瀛高丽这样的弹丸之地,安俊打起仗来能稳稳地横扫一片。可要是把对手换成铁木真这样的人,他就一定会吃大亏了……现在的安俊基本上就属于这个水准。 …… 如今安俊心里有些想不通的是,老师在昨天夜里得到成无恨的报告,说蒙古军已经通过了金国南京路西侧,正从南阳唐州一代进入大宋境内,目标明显是大宋的襄阳。 沈墨做出的反应却并非紧急调动通州或是临洮的军队,赶去救援襄阳。而是下了一个让安俊看来十分匪夷所思的命令——他竟然调动了接连五路刚刚军改制完成的新军,去襄阳支援作战! 要知道那些兵,也就是其中淮南西路的新军部队训练时间刚刚超过了俩月,剩下的四路才成军一个月出头。 老师放着能打的军队不派,而是派了这样一群新兵过去……这让安俊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趁着没事,安俊顺便把这个问题向自己的老师问了出来。 …… 听了安俊的话后,沈墨用下巴挑了一下,示意安俊去看舱壁上那张地图。 当安俊转过头去的时候,沈墨却又说了一句:“那么看视野太窄……你往后站站。” 安俊连忙后退了几步,使得他的后背几乎都贴到了另一侧舱板上,此时整张地图已经尽收安俊的眼底。 就见沈墨向安俊说道:“蒙古军队进军襄阳,我要是调动通州军去救援襄阳。这时却发现襄阳那边攻打咱们的并不是蒙古全军,而是其中的一支偏师怎么办?” “外的那一部分蒙古军,要是突然出现在咱们通州城下,而通州的守军却刚刚被我调去了襄阳……是不是这一场仗通州保卫战,即便咱们打胜了,通州城也得像几年前的金国之战那样,被打烂了重新再翻盖一回?” “哦!” 安俊也很聪明,他在老师这两句话之间就明白了沈墨的用意。 原来这是老师担心蒙古人会跟他玩一招声东击西之计,安俊虽然并不擅长军事,但是起码蒙古人作战神出鬼没、善于使用长途奔袭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通州的兵不能动……那临洮呢?”这时的安俊又向着沈墨问道: “以咱们打黄河壁垒之战时候的经验,巴山、蜀山、成都三军在走出临洮路之后,西北上那个位置依然还有西夏顶着。” “……西夏人靠得住吗?”沈墨笑呵呵的向着安俊问了一句。 而这时的安俊则是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靠得住靠不住的问题,而是西夏人只要不缺心眼儿,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背叛通州。” “因为临洮路若是有失,他们西夏就要直接面临蒙古人的攻打,铁木真和西夏人的仇恨,可比对咱们大宋要深得多!” “你说的没错。”沈墨闻言笑着点了点头,赞赏的看了安俊一眼:“可是临洮军还是不能动,非但如此山东军也不能动。” 说到这里时,沈墨故作神秘地向安俊挑了挑眉毛。 安俊一见老师的样子,就知道老师显然对临洮山东这两路大军该如何安排,另有了打算。 安俊心道:所以现在的淮扬军在淮南东路不能动,临洮的常春远率领川蜀三军、山东杨妙真将军率领的山东军,三方加起来总共七万野战军都不能动……这可是通州军绝大部分的实力了! 也不知老师把他们按在手里不让他们救援襄阳,到底是安的什么心? 安俊想到这里时,他才弄明白老师为什么要用新军去赌襄阳这个窟窿。就是因为老师现在手里能够调动的兵力已经基本没有了,就一个临安军,还被这一百万俘虏缠住了无法脱身。 所以老师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下,只好把那些受训时间不长的新兵顶上了前线……不过他们真的能守住襄阳吗? 安俊才稍稍一皱眉头,就见沈墨随即笑着说道: “你倒是跟我说说,你对襄阳有什么了解。为什么铁木真要选择这个地点,非要把它攻下来?” 这时的安俊听到老师有考校他的意思,于是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在军事课和地理课上学的知识。 之后安俊像是课堂上的学生一样,一边想一边回答道: “那是因为襄阳城,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于是在安俊的诉说下,襄阳这个历史上所有势力拼命争夺的目标,它的面目也逐渐展示了出来。 之前沈墨给弟子们安排的地理和军事课,都有着非常高的战略角度。所以这些孩子们少年时所学的,基本都是历史上所谓“国士”才能掌握的尖端内容! 首先就从地理分区来看,中国长江以北可以分为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这几个地块。 在南方则是有汉中盆地、成都平原、南阳盆地、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岭南等地。 这些地方之所以会这么划分,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平原。在古代平原就意味着耕作容易,交通便利,生活富足。 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统治者,只要他们占据了平原就有了人口、粮食、商业、赋税,这些正是农业社会的物质根基所在。 一般划分天下地理的时候,两地之间的交界总是以山川江河这样不能耕作的地方作为标志物,来分割各个地区的。 在中国古代,只要是南北双方开始打仗,他们争夺的地方永远是汉中、江淮和襄阳! 第2698章:虎踞荆襄天下分、江南锁匙、重若千钧 那么为什么大家非要在这个地方拼得你死我活呢? 因为襄阳这个地方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可以说是征战天下的十字路口。不管是谁占据了这里,想要攻占他附近的几个重要的平原地区都是易如反掌。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南方控制了襄阳,就可以形成南北割据的局面。而要是由北方控制了襄阳,那就意味着北方可以统一天下……这个襄阳就这么重要! 因为襄阳往北就是南阳地区,也就是铁木真派兵走过来的这条路,在出了南阳之后可就以直接进攻洛阳、许昌、开封。 如果从襄阳往西就是汉中、商洛和关中平原,也就是沈墨所占据的临洮一带。 从襄阳往东,则可以到江淮地区,也就是沈墨现在的大本营淮南东西两路,是通州势力的根基。 最后,如果顺着襄阳向南,就可以直接南下进入江汉平原腹地荆州,荆州往西走可以到达成都平原,也就是现在沈墨让宋慈镇守的巴蜀一带。 与此同时,从襄阳往南走还可以去往洞庭湖一带的长江平原,而且从襄阳顺江东下可以直下九江安庆、直取建康府!(就是南京)。 …… 在历史上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对的时候,对于横扫天下的两路大军设想中就有襄阳这一路,他的原话是: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在这里讲的就是,让刘备亲自领兵从汉中出兵长安。同时命令一名上将军在荆襄出兵南阳、洛阳。 在这样的两路夹击直下,进击北方势必成功。只可惜刘备留在此地的上将军关羽,最终还是战败失去了荆襄之地。最终使得诸葛亮的北伐大计彻底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而且就在八十多年前,岳飞北伐的其中一路也是从襄阳出兵的。岳飞原想着两路互为掩护,直抵中原腹地再直捣黄龙。 可惜岳飞因为受到朝廷的阻挠被迫退兵,他最终也没能成功! …… 在历史上蒙古曾经四次南进,花了三十九年时间才攻下襄阳,其中还搭上了一位蒙古大汗蒙哥的性命。 而在历史上的1273年,当襄阳终于失守之后。才短短六年时间南宋就彻底覆灭于蒙古人之手……所以襄阳在,大宋就在! …… “你说的没错,”沈墨听到这里时,他点

相关推荐: 他的月光(H,1v1)   【人外】捻珠   梦见必死未来后抱紧女主大腿(gl)   欲望电梯   天文特征(校园1v1)   校园恋爱:逐渐落入校花女友手中   快车69号   官道沉浮   夜色温柔[先婚后爱]   易向天(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