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从姜元帅的指挥了。 可是此时上座的姜俞馨姑娘,心里却是清清楚楚。 即便是刚才的这一场比试过后,孟珙也绝不可能就此服服帖帖,让她可以放心的驾驭。因为刚才自己不过是以强势压人而已,毕竟这家伙还没有心服口服。 不过她好歹已经让这家伙知道,这位姜大帅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也绝不可能让他把自己摆到合作者的位置上。最起码来说,现在算是把双方的主从之势,就此确定下来了。 想到这里,姜姑娘微微叹了口气,挥手让人给孟珙看座。 …… 当孟珙在帅帐之中坐定之后,他的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觉得有些犯晕。 经过了这场较量之后,他已经知道对于姜姑娘这一帮通州系的人,绝不可以像平常的大宋军人那么看待。 像他平时遇到了大宋的军将,那肯定是先论年齿、再叙履历。要知道对方是哪一个派系的,背后有什么背景,然后再论资排辈儿……这时才能知道,双方该用什么样的姿态打交道。而且真正到了打仗的时候,还要小心被对方坑害。 但是这帮人,却是截然不同! 除了通州沈墨之外,他们几乎什么都不怕,而且看起来做事也是毫无顾忌! 这样一来,倒让孟珙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了聚义厅中的某把交椅上似的,感觉这氛围怎么都不像正常军议的样子。 而这时的燕白鱼旁边看着孟珙,心里却是直想笑。 说实话,他这样的旧式军人想要适应通州军的作战方式,真是且得费劲呢! …… 眼看着孟珙表面上已经服了,姜姑娘脸上的神色也缓和了下来,大帐中的氛围也不像刚才那么紧张。 而这时的姜姑娘也开口问了问孟珙,他的军中士卒的情况如何……当然这里面,主要是那四千把钢臂弩的保养和使用情况,因为这是他们战斗力最主要的来源。 此时的孟珙也不知道,这位姜大帅有意提起这件事来,是想继续让他难堪,还是真的想了解他们军队的实力状况,也只好不做隐瞒的据实说了。 等姜姑娘了解了之后,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四千支钢臂弩服役已经超过了两年半,说实话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以孟珙的汇报来说,保养和使用的状况还不错。 这一方面是那些派驻到新宋军队的教官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得出,这支新宋军队还没有堕落到像其他大宋军队那样,暮气沉沉的地步。这也让姜姑娘对他们的战斗力有了一个准确的估计。 …… 在这之后,姜姑娘想到下一步大军的行动方针,于是便向着孟珙问道: “孟将军,眼下敌众我寡,完颜守绪军中良将如云,他带来的这二十万人又是金国的举国精锐。下一步的作战咱们怎么进行,不知孟将军有何高见?” 此时的孟珙还在心里琢磨着,这位姜大帅的态度转换得有点太快了,言语之间看起来也不再为难他。而他自己还在刚才那种心惊肉跳的心绪里,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等到他意识到姜元帅这是在向他问计,这时的孟珙把胸脯一挺,坐在那里深深的吸了口气! 眼下,可是考验他的时候到了! 此时的孟珙心中暗道:“到了现在,正是自己发挥长处的时候!” 要说这些通州军器械精良、战士骁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们这些将领由于太过年轻,难免在谋略方面不够成熟。 更何况带兵的大元帅竟然是一位双十年华的佳人,这就难免在整体战略方面,露出了他们的劣势。 而自己呢?这方面正是他最为擅长的地方! 想到这里时,孟珙有心卖弄自己的智谋军略,于是打叠心肠仔细想了想,这才稳稳当当地说道: “既然大帅问起,末将心里却也有些计较……那就献丑了。” “孟将军切勿过谦,但说无妨。”这时的姜姑娘一边点头让孟珙赶紧开口,心里一边觉得有些腻味。 在他们通州军中,不管是上下级还是同级之间,是很少有人用这些客套的礼貌用语或是自谦之词的。所以这孟珙一开口,就让姜姑娘觉得这种旧式军人实在是啰嗦。 就见孟珙正色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 “如今的形势虽然是敌众我寡,但是我军行动速度奇快,使得敌军无法追击。这就让我们每次进攻都掌握了主动权,而且不管战事如何都可以安然撤退。” “并且由于步枪射程极远,使得我们可以在不付出伤亡的情况下消灭敌军。末将说的这两点,就是我们手中最大的优势!” “嗯!”听到这里的时候,姜姑娘也点了点头。 看来这个孟珙进了大营之后,看到了通州军的军备战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刚才说的倒是一点不错。 之后就见孟珙接着说道:“所以末将心里有个计较……咱们不妨就这样一路追击下去,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寻找机会,突击对方的军阵。” 第2237章:连番妙计索枯肠、如此军将、问道于盲 “就这样,咱们今天吃他一两千,明天消灭他们两三千。不管他们走到天涯海角,咱们只管跟着他们缠战不休!” “这样一场场的战斗打下来,他们大军无法休息,也没有脱离战斗的良策。长此以往必定会被咱们打得九六军心颓丧,士气凋零。” “到时,咱们只须等他大军溃散,自然便是大获全胜!” …… 听到了孟珙的话,姜姑娘的心里倒是暗暗叹了口气。 孟珙的意思就是,不管金军跑到哪儿,通州军都要追在屁股后头撵着他们。 然后他们就在这一路上,不断的发起袭扰和进攻,将对方打得越来越少,直至溃散为止。 孟珙的这个战术,听起来似乎很靠谱,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自己这一方军队的伤亡。这种做法倒是跟草原上的狼群极为相似,看起来这个孟珙,确实在这件事上动了脑筋了。 可是在他的计划里,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这一点不但是姜姑娘,而且也是沈墨绝对无法容忍的。 那就是,如果他们执行了孟珙这个战略。那么金军在这一路上,不知会荼毒多少大宋城池和百姓! 可以想象得到,这二十万金军被自己追杀的一路上。他们肯定会不断的抢劫军粮、袭击村庄城镇,以满足自己在军需和防守方面的需求。 要是通州军真的这么做了,在他们追击金军这一路,势必是一条杀伐无数的血路! 这样即便是他们胜了,大宋也是元气大伤。所以孟珙所说的这个打法,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姜姑娘是绝对不会采纳的。 你别看姜姑娘刚才拍着桌子,说得狠辣异常,口口声声要把金军赶到福建广东去。但实际上,姜姑娘的心里却是清楚得很。 她真要是那么的做的话,就相当于破坏了整个大宋的经济底蕴,那是她的沈郎君绝不能接受的。 姜姑娘听闻此言,微微叹了口气,向着孟珙说道:“此计迁延日久,断不可行……将军还有其他的良策没有?” 姜姑娘之所以不跟孟珙说,金军会对黎民百姓造成杀伤的事,就是不想把自己心里的顾虑让这个孟珙知道。 她估计用不了多久,和孟珙之间还会再次来上一次博弈。所以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的却是越少越好。 听到了姜元帅的话,就见孟珙愣了一下。随后又想了想,又接着说道: “若是元帅觉得上一计迁延日久,末将倒是还有一计!” 说到这里,就见孟珙一挑眉毛,昂然言道:“以通州军的战斗力和速度,若是全力攻击,想必也能对金军造成极大的威胁。” “所以末将觉得,咱们就在此处假作休整,不再追踪那支金国大军,做出就此纵敌而去的姿态。” “到时,等金国人跑出数百里之外,势必他们大军的防守就会懈怠下来。” “然后咱们在这数百里的距离之内,以一次快速行军接近敌营。在入夜时分,千军万马直冲金国大营中军!” “到时候,若能斩杀了完颜守绪,则他们大军群龙无首。然后咱们在趁势彻夜掩杀,必会在对方军中造成极大的混乱。” “经此一战,我军可获全胜!” …… 等到孟珙的第二条计策拿出来,却被他说得慷慨激昂。 此时的孟珙,忍不住又偷眼看了一下上座的姜大帅。 他暗自心道:“如此英雄行径、勇决突击、正是一个军人平生杀敌立功,最辉煌的时刻!” “想必姜姑娘不管对他这个计策,还是对他孟珙这个人,都会是因此肃然起敬,由此也会对他的态度翻然一变吧?” “说不定,自己还能让姜姑娘从此对他另眼相看。也许有机会自己……嘿嘿!一亲芳泽也说不定!” 此时的孟珙还不知道,现在姜姑娘的心中,对他已经是失望之极! …… 之前孟珙提出的两个计策,头一个对于大宋的经济底蕴和人口有巨大的伤害,不过孟珙毕竟还是在胜负方面来考虑的。 对他而言,只要能打胜仗就行,这是典型的武将思维。在姜姑娘的心中,这样的计策也就只能算是勉强及格。 而他的第二个想法,使用骑兵突袭敌人的中军,用斩首战术消灭完颜守绪,却是彻头彻尾的在进行军事上的投机冒险。 这样的计划真要是成功了,一场夜战之后,对通州军本身的实力也会造成极大的损伤——因为人家那毕竟是二十万人的军营啊! 可是冒险进攻要是万一失败了……对于孟珙这个计划而言,实际上失败的概率是很大的。在那之后他们这支通州军,就有可能已经全军覆没了。到时候整个江南,谁还能拦得住完颜守绪的铁蹄? 这种军事上的投机万万不可取,孟珙的第二个计划,除了在我军山穷水尽或是极度危急之时,都绝不能使用。所以在姜姑娘的心理,这是一个零分的答案。 原来新宋派出来的将军,竟是这样的水准!此时的姜姑娘心中慨然长叹,不由得大失所望。 …… 这时的孟珙说完之后,见这位姜大帅一言不发。他还以为姜元帅正自己的两条妙计中间做着取舍。他也心中窃喜的坐在那里,心痒难耐的等着姜大帅发话。 殊不知他这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在整个帅帐里的军将眼中看来,真是丑态百出! 这里边像是白慕起他们这些人,无论谁都能一下子就听出来,孟珙献上的这两条计策无一可取。甚至在这些受过系统军事教育的人看来,简直可以用胡闹来形容。 不过孟珙这样的人,其实在整个大宋的将领里面,那就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首先第一条,他敢带着部队跟金军拼杀,这就足以让他一招干掉九成以上的同僚,成为大宋武将中的翘楚。 其次,他还不是蛮打硬拼,多少有些计策和谋略,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也有着足够的分析和判断。 所以这样的人,在大宋军队的将领里说是千里挑一,也是毫不夸张。 可是孟珙却不知道,帐篷中的这些年轻人,他们都是什么人! 第2238章:云中锦书惊霓裳、鱼传尺素、天授战场 在他们之前求学的日子里,不管是战争理论还是战例分析。甚至有关后勤补给、战争经济、群体心理学各方面的系统学习。还有兵棋推演、图上作业、军事演习、这都是他们日复一日学习和研究的目标! 所以他这两条计策一拿出来,自己还在那儿沾沾自喜的得瑟……在大家的心里,他已经是个大傻帽儿了,他自己还不知道呢! …… 而这时的姜姑娘看着帅案上的大幅地图,此时她的心里也在想着,接下来这场战斗该怎么打。 实际上,摆在姜姑娘面前的难点有三个:第一就是整合自己手下来自各个流派的部队,让他们完全听命于自己。 今天他见到了新宋部队主将孟珙,就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了。现在只能说是初见成效,后面类似的工作还有很多。 第二个难点,就是姜姑娘要干净利落的消灭完颜守绪的这支军队,不能把他们打散了。让他们四处流窜,以至于后患无穷。以姜姑娘手上的兵力而言,这件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第三、也是最难的一点,就是在沈墨所提的要求里最重要的一条——不能让这支金国大军冲进江南地区久拖不决,任由他们对人口和经济造成破坏! 这一条,其实是整个江南壁垒作战行动中,姜姑娘所面临的最大一个障碍。 现在的姜姑娘,多希望自己就在金国境内,或者是在其他的任何一个敌国啊! 这样她就可以赶着完颜守绪这头饿狼,一路走一路利用金军的冲击力到处攻城略地、收获资源、掠夺财富!那该有多痛快! 可是偏偏,她郎君却不让她这么做! 所以姜姑娘现在必须在这些限制的前提下,打赢这场仗,这真是谈何容易…… 当姜姑娘想到这里的时候,她秀眉微蹙。这位灵慧之极、谋略无双的姜俞馨大帅。一时间也觉得眼前的战局困难重重。 …… 就在这时,就见大帐的门口人影一晃,一位军校从外面走了进来。 姜姑娘抬头一看,发现此人是自己军中的机要参谋。 姜姑娘一看他的手里面似乎攥着什么东西,立刻便是心中一动。 这位机要参谋,就是负责军中高等级机密的情报官员。看他的样子似乎是有什么秘密军报传了过来。 姜姑娘一看这个机要参谋脸上的神色,在匆忙之中似乎带着一丝喜悦……姜姑娘的心里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无论是什么情报,这位机要参谋都是没权力打开的,所以他也并不知道情报中的内容。 所以既然他面露喜色,就只能是由于一个原因。就是情报来源的所在地,让他莫名其妙的高兴了起来……那还用说吗?这是她的沈郎来信了! 就在这一刻,姜姑娘也顾不得帐中还有孟珙这些人,随即便招手让机要参谋把情报立刻送上来。 …… 当这位机要参谋把一个极小的竹管放到姜姑娘的手里之后,等到这位姜大帅验看完了竹管上的火漆印鉴,他这才躬身退下。 这时的姜姑娘一把便抄起了帅案上的镇纸,将火漆敲碎之后,把竹管里的一个小小纸卷拿了出来。 当姜姑娘旁若无人的做着这些事的时候,整个大帐中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聚焦向这位姜元帅的身上。 他们也不知道,这次传递来的情报到底是凶是吉。不过一看姜姑娘对这份情报分外重视的样子,大家也就知道它的分量势必不轻。 此时的孟珙,也在好奇的看着姜姑娘的动作。 他虽然不知道竹管里面是什么,也能大致猜得出,恐怕是有紧急军情传递过来了。 …… 这时当姜姑娘打开了竹管里的纸条,姑娘一双美目在那张纸上扫了一眼……就见她“腾”的一声,从帅椅上坐了起来! 这一下,姜姑娘身上披着的貂裘瞬间滑落,露出了她一身素净的月白衣裙之下,包裹的窈窕曼妙身姿。 这时的孟珙一见之下,立刻就觉得自己的心朝着嗓子眼儿里,“突!”的又拱了一下! 此时的姜姑娘却把纸条捏在手里,目光随即移向了帅案上的地图! 只见姜姑娘星眸之中光华如剑,一眼就盯住了地图上一个地方。 当她的玉指点在那里之后,看得时间越久,姑娘脸上的喜色便是越发浓重! …… “……到底怎么了这是?” 此时的大帐中,不但孟珙觉得莫名其妙,白慕起他们那些人也相互惊异的交换着神色。 姜姑娘这一眼望去,目光在纸条上几乎是一触即回。 看她的样子,应该才不过看了三五个字而已,怎么她居然就会产生了这么大的反应? 而此时的姜姑娘,正是心中怒潮翻滚,波澜起伏之时! 此刻姑娘的口中,却在无声的念诵道: “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 其实这后面的几句,姜姑娘完全都不需要再看下去了。只要她看到前面的第一句,姑娘的心中就完全清楚了! …… 纸条上铅笔写下的字迹秀健挺拔、姿意狂放,正是出自沈墨的亲笔。 姜姑娘何等才华?才看了上面的第一句,就知道她的郎君想要告诉她什么。 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这是唐朝韦庄的诗,说的就是……鄱阳湖! …… 此时的姜姑娘,在地图上仔细审视着鄱阳湖的地形。 就见那里河汊水脉纵横、湖面宽阔浩渺、襟带长江、绵延千里……在地图上形成了一个硕大的钩形! 金军的埋骨之地已经有了,这个钩子,恰好用来钓上完颜守绪这条金龙! 这时的姜姑娘心中,苦思了多日的难题有如冰消瓦解一般豁然而解。只见她如释重负的抬起头来,向着天空深深吸了口气! 这时的孟珙就见姑娘的双颊绯红,娇躯微颤,显然正是心潮澎湃、难以自制的时候。 不想,姜姑娘无意之间流露出来的美态,却让这位孟将军神魂飘荡,贪恋之极! 第2239章:千古兴废问大江、狼军如潮、所向何方 此时姜姑娘的心中,则是因为沈墨向她点出来的这块地形,使得她心中多日沉郁未解的难题,一朝之间豁然而通。 就像是洪水冲垮了大堤一样,这位姜姑娘的心中只觉得痛快之极! 在她的脑海里,一个个精微的战术九六计划正在迅速成型。 围绕着鄱阳湖这片庞大宽广的水域,无数的罗网陷阱、进退通路、行兵路线、敌我攻防、在她的心中飞快的一一构建了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姜姑娘在被沈墨一语点醒之后,几乎在片刻之间,一个庞大的作战计划,就在她的心里有了定计。 此时,在这位灵秀无双的姑娘心中,金国的那个完颜守绪和他的二十万大军,已经是坟中枯骨一般! …… 当姜姑娘再次恢复了镇定,回过头来的时候。却见满军帐的人都在目光炯炯的看着她。 尤其是坐在她下首的胡床(就是马扎)上,傻愣愣的那个孟珙。 在他的嘴角上,还有一道晶亮亮的口水,粘糊糊的欲滴未滴…… “唉!”当姜姑娘看见这一幕之后,她一边暗蹙娥眉,一边在心中想道: “这人间……真是无趣讨厌之极!” “还好,这世上还有我家沈郎!” …… 此时,在这座庄严肃穆的军帐之中,姜姑娘缓缓的坐了下来。 就在大家的瞩目之下,这位姜大元帅却像是一位小女儿家一样默默发着愣,想着她的郎君。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千万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时的姜姑娘,一边心中吟诵着郎君沈墨曾经唱给她的歌。一边想着远在塞外风沙中,那个矫健而坚强的身影。 此刻,在万千铁骑的卫护之下,满账熊虎之将的注视中。这位姜姑娘却是心驰神动,难以自持! …… 广袤的长江战场正要发生新的变化,一场大战的序幕正在徐徐拉开。 在这决定了民族危亡的时刻里,在这生死大战即将开始的时刻。有人浴血鏖战,有人苟延残喘,有人心志高远,有人依旧浑浑噩噩。 万里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世上之事,本就如此,从来……如此! …… 就在完颜守绪率领着二十万大军,急于跃进江南之时,他的军势却陡然间停顿了下来。 甚至,这支军队还向北移动了一两百里,这完全是在走回头路。 数十万大军的行动自然瞒不了人,这时的通州大营中,所有将帅都对完颜守绪的这个行动觉得十分疑惑,不知那位金国天子到底在搞啥鬼。 不过此时的姜姑娘却是胸有成竹,因为他知道完颜守绪在干什么。 在这之前,通州李慕渊的军报就已经用信鸽发给了姜姑娘: “通州保卫战大获全胜,完颜合达十五万大军折损十之七八。只余败军不足三万渡过长江,向江南腹地进发!” 所以姜姑娘一听到完颜守绪按兵不动,甚至是向北挪动了一步的消息。她自然不难猜到,这是完颜守绪想要把姜姑娘的追兵甩向身后的南方,好主动去接应完颜合达那支败军。 在这之后两军合兵一处,完颜守绪的军队人数,再度突破了二十万! 现在敌军汇聚起来,更方便他们聚而歼之,这也正中姜姑娘的下怀。 所以她也率军停留在原地,任由着金国残破不堪的中路军,和仅剩残兵败卒的东路军,如愿以偿的汇合到了一起。 姜姑娘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调兵遣将,将她心中想好的歼敌计划,就此铺陈开去。 …… 这时的完颜守绪和完颜合达见面之后,他们这两君臣真是败将见败将,两眼泪汪汪。 他们这俩人,一个在临安城下磕了个头破血流,兵力平白的折损了六七万。一个偷袭通州未遂,十五万军队直接就被人打了个两折儿跑了回来。真是谁也别说谁,一对儿倒霉鬼。 虽然金国这支东路军几近全军覆没,不过当完颜守绪看到完颜合达安然无恙时,这位皇帝心里觉得,这毕竟还是坏消息里唯一的一个好消息。 对于完颜合达这位老将军,完颜守绪是再了解不过的了。 此人忠诚睿智,作战时机变百出,性格又是百折不挠,堪称是位世上难得的良将。 如今有他在身边,中路军的军务方面都可以让颜合达帮他参赞一二,也省得自己再在通州军那里吃什么大亏。 所以虽然完颜合达损兵折将,这位大金国天子对他还是温言勉励,并没有治他战败之罪。 在这之后,完颜守绪和郭虾蟆、完颜合达三个人凑在一起,仔细研究了大军下一步的行进方向。 他们的目光,很快就瞄准了兰溪江上的一座重镇。 在这里是一座三岔河口,渡过这条河就相当于穿过了两条水脉。 此处为兰溪江北重镇,水运发达,有大量的船只可供金国将士来回摆渡之用。而且金军的探马非常清楚的告诉完颜守绪,经过了他们的侦查,婺州城上城下的那两股宋军还留在原地休整,并没有挪动一步! 如今摆在金国大军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完颜守绪的心里非常清楚,只要通州军和那支装备了钢臂弩的宋军还留在原地,在自己盯上的那个重镇里驻守的,无非就是些普通的宋军而已。 只要自己大军快速行军,赶在通州军向兰溪驰援之前拿下那里,自己就可以抢先过江,直下江南! 所以在完颜守绪的命令之下,他这支被残兵败卒补满了二十万人的大军再次向南急进,扑向了选定好的那个目标! …… 这支金国军队移动的消息,随即也被通州军觉察到了。 之前完颜守绪按兵不动,甚至转道向北的行动,就让孟珙觉得摸不着头脑。 这次他在军帐里听到了斥候的汇报之后,孟珙就惊讶的一抬头,看向了帅帐前方那张军事地图。 如今这张地图已经被挂在了姜姑娘的身后,在斥候报告完之后,自然有作战参谋上去,重新用红铅笔标注了敌军的进军方向和新的位置。 只见金军形成的锋利箭头,正对准了位于兰溪江上的一座重镇——那座城的名字,恰好也叫兰溪。 第2240章:煌煌锦绣旧城墙,旌旗漫卷、谁家大王 “坏了!” 这时的孟珙,陡然间脸色一变! 他随即向着姜姑娘急切地说道:“敌军想要渡江南逃!” “嗯,”此时的姜姑娘也点了点头,随口向着孟珙问道:“孟将军有什么高见?” …… 只见孟珙神色惶急地说道:“敌军之意,还在我新宋两路!” “此时咱们应该从婺州过江,抢在金军前方赶到兰溪江南岸,争取在对方渡河时半渡而击……这不行!” 就见这时的孟珙才说到一半,却忽然懊恼的一跺脚! “晚了!以金军进兵的速度而言,兰溪一天之内城池就会被攻破。咱们即便赶到兰溪江南岸,遇见的也是渡河完毕,背水一战的全部金军!” “咱们现在发兵,已经晚了!” …… “还有其他办法吗?”听到了孟珙的话,就见姜姑娘神色淡然的又向他问道。 这时的孟珙目光游移,一边想一边飞快地说道: “末将还有第二个办法,如果现在不渡江,马上全军拔营起寨,顺着兰溪江北岸一路向西。就可以节省出咱们这一万人马渡江的时间。” “或许这样,咱们还可以赶到得快一些,到时说不定能抓住金军的尾巴,消灭它们其中一部……唉!” 说到这里时,就见孟珙看着前方的地图,咬着牙万分惋惜地说道:“要是兰溪城能多坚持一天,那该多好!” “这样一来,咱们赶过去的时候,正好就和婺州这里的形式一模一样。到时候金军前有坚城,后有追兵。咱们就可以逼着他们继续往西跑!” “可惜!现在什么都晚了!” …… 当孟珙说到这里时,就见姜姑娘忽地嫣然一笑! “孟将军说得倒是有道理,”就见这时,这位美女元帅笑着说道:“现在咱们是动身也晚了,动心思……也晚了!” “与其如此,咱们不妨立刻进兵,就沿着兰溪江北岸一路向西。” 当姜姑娘说到这里时,就见她似笑非笑的言道:“说不定那座兰溪城……真的能多守两天呢?” “啊?” 听到了姜姑娘的话,就见这时的孟珙陡然间就是一愣! …… 完颜守绪的大军犹如野火奔袭、烈风呼啸。在两日两夜之内急速赶到了兰溪城。 等到眼前的城池逐渐出现在视野中时,完颜守绪也接到了探马发来的敌情军报。 此刻,婺州城下那支通州军也拔营起寨,正向着这边急速靠近。可是他们却在两百余里之外! 换句话说,他有一天一夜多的时间可以用来攻城……对于完颜守绪而言,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于是他一到兰溪城下,就赶紧扎营立寨、打造云梯巨盾。飞快的命令自己的前锋军,对兰溪城做了一下试探性的攻击。 这一次的试探,让完颜守绪的悬着的心一下就落了地! 非常明显,兰溪城内驻扎的是一只普通宋军。他们手中并没有那种讨厌之极的钢臂弩。 当完颜守绪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忍不住长长的松了口气! 之后他立刻命令取消了打造大盾,既然没有钢臂弩,这玩意儿也就用不着了。 随后,大量的云梯飞快的被制作出来。完颜守绪就在到达此处的当天中午,全力向面前的这座兰溪城发动了猛攻! …… 可是,就在万千金军抬着云梯,开始向兰溪城如潮水一般冲击而去时。 这时的完颜守绪一抬头……他突然就被眼前的情景,震惊得全身一哆嗦! 就见他面前的这座兰溪城头,面向北面的城楼上,赫然间变得一片金碧辉煌! 城墙上“太常、大旂、大赤、大白、大麾”,五辂大旗迎风招展,双龙绡金御扇分列左右,五色绣金龙盖居中高悬! 这竟然是……全套天子仪仗! “朕去他娘的!赵与莒!他啥时候跑这儿来了?” 这时的完颜守绪被惊得外焦里嫩,他震惊的看着伞盖之下的那个身影,觉得自己就像是身在梦里一般,一阵精神恍惚! …… 要说在这大宋的境内,能打出这套仪仗的,现在其实有两个人。 不过完颜守绪也知道,现在新宋的天子赵与芮绝不可能跑到这个地方,占领这个兰溪江边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跟他来上一场天子对决。 所以眼前的这位,一定是被自己进军临安时吓得落荒而逃,一路出逃的赵与莒。 不过他居然跑到这儿来,竟然还拦在了自己进军的路线上。这件事却是让完颜守绪怎么想,怎么觉得难以置信! 那么说是赵与莒疯了吗? 说实话,他现在离疯也不远了。他现在差不多要被那位宋玉麟,活活的给逼疯了! …… “给我站直了!” 这时的宋玉鳞懒洋洋的半躺在一把交椅的椅子背儿上,向着黄罗伞盖下的天子赵与莒吆喝了一声。 随后赵与莒立刻听话的挺直了腰板儿,雄赳赳的立于城头……如今的这位昔日的天子,现在就像是耍猴人皮鞭子底下的猴儿。宋玉鳞叫他立正他就得立正,让他敬礼他就得敬礼! 就见赵与莒站在那里,看着城下的千军万马扛着云梯向他这边猛冲而来,他的腿肚子一个劲儿在弹着琵琶! …… “看见没,这就是你的命!” 这时的宋玉鳞一脸嚣张的抬起手,指着城头下金国大营里,完颜守绪的绣金王旗向赵与莒说道: “在临安时你手握十万禁军,背靠百万临安父老。当时你要是敢跟金国皇帝完颜守绪,面对面来上一次正面交锋,你现在不还是个锦衣玉食的天子?” “非得跑是不?几个金军,把你吓得跟个三孙子似的!你告儿我,是不是你自己不争气?胸脯给老子挺起来!” 说到这里时,就见宋玉鳞眉毛一立,又向着这位天子吼了一声! “强敌当前,只顾着自己撒腿就跑,你是拿军卒当人了,还是拿百姓当人了?”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圣贤书,你特么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他娘的连当个人都不够材料儿,你也配当天子?” 第2241章:血途杀伐锻强军、困于逆鳞、九五之尊 “看见没?”当宋玉鳞说到这里时,他冷冷的看了一眼站在黄罗伞盖下的赵与莒。 “你虽然东躲西藏一路跑到这里,早晚你还不是要直面完颜守绪,在他的大军面前守上一回城?” 宋玉麟的话虽然粗鲁,却是句句如九六刀,字字诛心。每一句都戳在了赵与莒心头的伤口上。 “可不是吗?早知道这样他就死守临安了,说不定还有机会活下来,死了也能名垂青史!” “可是现在呢?他身为天子却被自己手下的武将禁锢羞辱,简直是生不如死!” 此时的赵与莒看着城下冲过来的千军万马,只觉得心里凄凉悲怆,真恨不得大哭一场! …… 不过赵与莒平生最善隐忍,每每身在绝境之时却依然不肯服输。所以他即便被宋玉麟这般羞辱,却也依旧还在咬着牙坚持。 在他心中,还觉得自己有希望能再次翻盘。所以这股力量也支持着他身陷囹圄之中,依然还在死命的苟延残喘。 …… 此时在兰溪城头上,赵与莒的身边只有一两位老臣陪同,其中就有那位大宋权相史弥远。 除此之外,这位天子的身边就只有坐在椅子上,正指挥战斗的宋玉鳞了。 在他们几个人的身边数丈之外,站着百余名党项烈风营侍卫。他们手上端着巨斧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封锁线。 这条线既防止了赵与莒逃跑或者是外人冲进来,同时也让他们之前的那场谈话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并不为外人所知。 所以此刻不管是城下的完颜守绪,还是城上的那些大宋军队。还都以为天子赵与莒正站在城头指挥战斗,而且还给劳苦功高的有功将领宋玉鳞赐了个座儿……殊不知他们的皇帝,正被这位年轻将军骂了个狗血喷头! …… 经过了之前在绍兴,宋玉麟囚禁天子群臣、收服了十二万绍兴军之后。当时的宋玉麟在立刻就对军队大刀阔斧的做了整编和集训。 在这十二万军队里面,大量体能不符合要求的体质较弱者、油滑浮浪的兵痞恶棍、年龄过大的老兵油子,全都被他清除出了军队。 同时还有些劣迹斑斑欺男霸女、成帮结伙出去作案的兵卒。在被军队里的战士举报出来后,随即就成百上千的被宋玉鳞推到绍兴街头去斩首示众。 当时在那段时间里,绍兴城中几乎天天都有脑袋砍。每日里百八十个罪犯杀得街头血水横流、人头滚滚。让绍兴本地被这些兵痞欺压的百姓们看得无不拍手称快。 在这之后,宋玉鳞手下剩余的士兵又开始了高强度的集训。使得军队里面身有暗疾的和意志不够坚强的士兵,又被淘汰出去了一大批。 与此同时高强度的训练和丰厚的伙食,再加上大量的宣传洗脑,使得这支军队慢慢的开始了转变。 等到宋玉鳞觉得自己可以出发的时候,他手上的十二万军队已经只剩下了四万人。可是这四万人的战斗力跟之前相比,却是天壤之别! …… 于是宋玉鳞就带着这支军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绍兴,一路向南进发。 在这段时间里,赵与莒和他手下的文武群臣一直处于被囚禁的状态。他们每日里的三顿粗茶淡饭全都用大盆抬进院子,平时更是严禁他们走出驻地一步。 负责看押这些文武群臣的士兵,全都是骄横蛮横的党项烈风营战士。在那些被囚禁的大臣谁要是想试图跟他们交涉或者理论,他们直接就能拿大斧子砍人! 于是这种情况下,史弥远和赵与莒他们也只得忍气吞声,跟着大军垂头丧气的出发了。 在这一路上,宋玉鳞有着天子的名义在手,所有沿途的地方官员和武官将领自然是高接远迎,对他恭恭敬敬。 而宋玉鳞也是毫不客气,在这一路上不断下发天子诏谕,索取精良的盔甲兵器、良弓羽箭、军饷物资,慢慢的把这支四万人的部队,武装成了一支装备异常豪华的天子亲军。 …… 在这之后没过多久,也就是姜姑娘在接到了沈墨的飞鸽传书之后。这位姜大帅立刻就开始调整战略,而宋玉鳞就是头一个接到姜姑娘命令的人。 眼下姜元帅手上的兵力不足,所以能够被她利用上的武装力量,全都要听姑娘的调动。 所以当宋玉鳞接到了这封信之后,当他明白了姜元帅的作战意图,他对这个命令也是暗自欣喜。 因为现在他手上的这支军队虽然堪称精良,却还差着最后一步的锤炼。那就是在战场上真正的历经血火之后,他们才能成为一支铁血强军。 由于宋玉鳞所处的外部环境危机四伏,所以虽然他建军的思路和老师沈墨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宋玉麟的想法和行动却更加高效,同时也冷酷异常! 他根本没打算像老师那样,用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培养教导军人。而是要在残酷血腥的战斗中,来一次淘金般的汰弱留强,用战斗来挑选出一支强军! 在他的心里,宋玉麟甚至认为在经过和金国的一战之后,哪怕自己这支队伍只剩下五千人,那也是可以承受的。 而他却要经此一战,锻造出一支绝对忠诚于自己的手下,并且还必须是一只精钢百炼一般的强军! 所以姜姑娘的命令对他而言,正是想打瞌睡的时候却有人送来了枕头。宋玉鳞接令之后,随即便带着满朝文武外加皇帝,在行进的路途上一个拐弯,来到了兰溪城。 因此,此刻这座被孟珙跺着脚说“来不及”的,说“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兰溪城,现在正在咱们的宋无悔手中! 在他坚守这座城池时,哪怕是他在战斗中将手中的军队折损一大半,这位宋将军都不会皱一皱眉头! …… 这座兰溪城,位于兰溪江上的一处三岔河口。 三条河汇聚的形状很像是个人字,组成这三条线的是东来的东阳江和北去的兰溪江,在加上西面的信安溪。 兰溪城正是位于这个三岔河口的东北河岸上,按照古时候的说法是位于“河阳”之地。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地名里都有“阴阳”二字,比如淮阴、洛阳之类的。但是里面的含义却是截然不同。 第2242章:四万神武兰溪滨、天子之战、效死之军 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河北为阳,河南为阴。” 这件事如果是用山来打比方,就很容易理解了。 由于大山的南面可以晒到阳光,所以山的南面就被称为“山阳”,比如说河南南阳,就是因为它位于“南山”的南面,所以才得名。 而体现在河水边两侧的阴阳,却是正好反过来的。 在河北面的河槽上能够常年晒到阳光。而南面的河槽反而会在阳光下出现阴影,所以在阴阳这两个字上却是倒了过来。在河道北面的称为阳,而南面的地方则称为阴。 所以一提到某些地名,咱们自然就可以想到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比如说淮阴,那一定就是在淮河的南面。还有洛阳肯定在洛水以北,华阴就肯定在华山北面。 如今这座兰溪城就处于兰溪以北,正好在三岔河口之间的要地上,这也是金军一定要将它拿下的原因。 可是就在金军挟裹着千钧之势,汹汹而来的同时。 这座兰溪城也因为它几乎是三面环水的缘故,所以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这座城里的四万大宋军卒更是严阵以待,正准备迎头痛击敌军! 如今的史弥远和赵与莒,正处在士兵警戒线的包围之中。他们心惊胆战的看着下方的金军,一上来就向这座孤城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此时的宋玉麟则是双目犹如鹰隼一般,冷冷的看着城下敌军如潮如海的涌来。此刻他的脸上,却看不到有丝毫的担忧惧怕之色。 …… 等金军一进入弓箭射程,城上的宋军弓箭手就在军官的组织下,开始向着城下放箭。 由于宋玉鳞精选出来的士卒体力都很不错,再加上密集训练让他们在射术上也获得了提升。更何况宋玉鳞军中所用的弓箭都是沿途搜刮来精品。这就使得这座城上的箭雨一开始向下飞射,就露出了跟平常的大宋军队截然不同的攻击力! 城下的金军只好顶着伤亡拼命向上冲,兰溪城上爆发出的反击,随即就立刻引起了完颜守绪的注意。 毫无疑问,如今在城上防守的,又是一支大宋精兵! “哪儿来的这么多精兵?”此时的完颜守绪纳闷的想着,向自己旁边的完颜合达看了一眼。 最近这些日子以来,他似乎是流年不利。怎么他碰上的军队左一支右一支,都是如此难缠? 随即,攻城的金军和防守的宋军部队之间,就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攻防战! …… 城上的守军意志坚定,作战勇猛。大量的弓箭手在军官指挥下,整齐的向着城下的金军抛射箭雨。无数的金国将士就在奔跑向城墙的路上,被扑面而来的羽箭射倒在地。 与此同时,更多的金国士兵扛着云梯,顽强的接近了兰溪城墙! 由于时值冬季,护城河里的河水干涸,金军很快就越过了那道壕沟般的护城河。在这之后,他们开始纷纷的把云梯搭在城墙上。 然后他们就顶着城墙上抛下来的大小石块和滚木,疯了一般的往上冲! 而此时的城头上,则是人声鼎沸,挤满了防守的宋军。 他们传递着手中的石块,疯了一般向着城墙下的金军砸去。大片的叉杆叉住了城墙上的云梯,开始拼命的往外推。 双方的将帅都在紧张的盯着城头上的形势。兰溪的这场攻城战,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 如今城头上的守军异常坚定勇猛,实际上这一方面是宋玉鳞这段时间以来苦练士卒的结果,同时也跟他重组军队的制度有关。 在宋玉鳞的部队之中,实行了残酷的连坐制度。只要十人一棚的士兵中有一个怯战而逃,就要先斩棚长首级以儆效尤。同时上面的分管的队长也要受到鞭刑的惩罚。 因此现在所有军中的军官,都拼命的盯紧了自己的军士。那些平时稍显软弱或是在战时面带惧色的军士,都是他们重点盯防的目标。 开玩笑,只要有一个兵逃走,那就相当于他们自己的脑袋长翅膀飞了啊! 与此同时,他们这支四万人的军之中,赫然还有着一支规模庞大,数量达到了五千人的督战队! 这些督战队的成员,都是当时宋玉麟收服那十二万军队时手上染过血,交过第一批投名状的低级军官,还有和表现最为忠勇的壮硕士兵组成。 他们手里除了刀枪弓箭之外,身后都背着一把宽背厚刃鬼头刀。在战时他们这把鬼头刀的作用,就是用来斩杀后退的逃兵。 现在他们整支军队四万人,在赵与莒的“圣旨”御封之下,被授予了大宋禁军的番号“神武军”。 而这支五千人的督战队,也被命名为“效死军”。 在这支效死军里,所有的军士一律领取三倍军饷。他们的头盔上也特意被宋玉鳞刷上了一圈醒目的白色作为标记。 此刻正在激战的城头上,一排排的效死军战士正手握着鬼头刀,站在城墙那些战士的身后,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凡是目光游移、交头接耳、还有那些作战时出工不出力的家伙,立刻就会被这些效死军督战队拽出来,不容分辩的一刀砍了脑袋。 所以眼下,满城上下的神武军真是连头儿都不敢回!他们只顾嗷嗷狂叫着,往城下投掷石块磨盘还有整根的檩木房梁。 虽然现在神武军的整体素质,或许还比不上金军。但是这些家伙打起仗来不要命,又有着居高临下的守城优势,所以竟然也和攻上来的金军打了个旗鼓相当。 …… 完颜守绪看着兰溪城头上的宋军,虽然屡屡被城下抛射上去的羽箭射倒。可是却全仆后继,全都像疯子一样在顽强的作战。 此时的这位金国天子见状,心中也是惊愕不已。 城上的这支宋军,作战技能明显超过了普通的宋军一筹,这也就罢了。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他们守城时搏命拼杀的样子,这哪里还像一支宋人的军队? 完颜守绪一边咬紧牙关,继续不断的调集士兵上去猛攻。同时也在阴沉着脸,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城墙上的攻势。 第2243章:口含天宪乱如风、天子忍辱、相国偷生 这时的宋玉鳞,也在观察着自己防守士兵的状态。 一旦哪支部队出现了超过他预计比例的伤亡,或者战士产生了脱力的迹象。他立刻就会将这支部队换下去,换上一支生力军。 现在防守这座并不太大的兰溪城,他的九六四万军队绝对是人手充裕,完全不用担心出现兵力不足的状况。 所以宋玉鳞平时治军虽然残酷无情,但是为了避免军心士气受损太过严重。他还是没必要把一支部队彻底拼光了,再拉上另外一支。 …… 就这样在轮换之下,城头上的宋军始终保持着旺盛的体力和斗志。而乘下的金军,此刻也终于疯狂了起来! 此时的宋玉鳞,正在全神贯注的指挥战斗之时。忽然他却听到城下传来了一片犹如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 当他抬头向城下一看,就见城下的平原上一片亮闪闪的铠甲,犹如钢铁浪潮一般。正从远方金军的阵营里,向着兰溪城的方向滚滚而来。 “金军铁浮屠!” 看到这里,宋玉麟的双眼中,陡然间便是寒光一闪! …… 看来这回金国人是要拼命了! 就见宋玉鳞猛然站起身来,向着城头上正在大呼酣战的士兵放声喊道:“天子有令!” “传天子圣谕!击败城下金军铁浮屠,城上所有守军赏银三十两,全体军饷提升一级!” 好家伙!这下可真是重赏了! 这三十两银子足以在乡下购买田宅,让一名士兵陡然间变成一个小康之家的家主。更何况军饷提升一级,这可是永久性的!每个月都能多拿银子! 在重赏的刺激之下,城上的守军随即就再次爆发出了强韧的斗志! …… 当宋玉鳞在交椅上再次坐下来的时候,他一回头就见赵与莒正在偷眼看着他。 “不用你操心,银子我有的是!”就见这时的宋玉鳞,笑着向这位蔫头耷脑的皇上说道: “有你这位天子圣驾在此,沿途上的州府仓库,还不是任由我随便拿?” 就见宋玉鳞舔着嘴唇,笑着看了赵与莒一眼道:“更何况我刚才说的,可是奉天子之命。” “所以即便我拿不出这些钱,那也是你这个许下了赏格的天子说话不算话,跟我有个屁关系?反正到时候丢脸的又不是我!” “你!”这时的赵与莒一听见这番话,立刻眼前便是一黑! 弄了半天,这个宋玉鳞一口便许下了这么高的赏格,心里打得却是这个主意! …… 现在这宋玉鳞的嘴里,“奉天子诏命”这几个字儿,都特么快变成了他的口头语了。现在他不管干啥都是张嘴就来,一点儿都不带含糊的。 可是赵与莒却从来没想到,弄了半天宋玉鳞却是在用这个方法,一面不断的用他的皇帝的名义为所欲为,使自己的羽翼渐渐丰满。 而另一方面,一旦他的命令引起了下面士兵的不满……背黑锅的却是他这个悲催的皇帝! 此人奸诈狡猾,竟至于斯!真是让人忍无可忍! 这时的赵与莒咬着牙,却在脸上拼命的挤出了一副温和顺从的神情。 …… 眼下的这位天子赵与莒,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他现在什么也顾不上了,只顾着苟延残喘,活下自己的一条性命再说。 在这之后,他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再度施展阴谋,果断的扳倒宋玉鳞,重新成为手掌权柄的大宋天子! 所以现在他什么都能忍,对于宋玉麟的命令也是恭顺服帖的凛然遵从。 在他的心里,就剩下了唯一的一个念头: “忍辱负重、活下去、然后……翻盘!” …… 这时的史弥远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心头却觉得一阵阵的悲凉。 说实话跟赵与莒比起来,他现在的处境就更是艰难了十倍不止。 他还不像是赵与莒,身上有着天子大义,是个很有利用价值的目标。 史弥远现在的处境,就属于宋玉麟性之所至,就随时可以用来宰杀取乐的那种人! 现在的史弥远说他是一点儿价值都没有,那倒也不尽然。 他现在还能活着的唯一原因,就是宋无悔想要让他每天零碎的受罪、日日承受煎熬,用折磨他的方式来给自己的老师报仇! 这么多年以来,这老家伙一次一次的暗地里下绊子、打闷棍、玩弄权术、挑唆矛盾,不知道给自己的老师弄出了多少麻烦。 所以当他落到了宋玉鳞这个睚眦必报的小子手里,那还有什么好果子吃? 因此这时的史弥远,比起赵与莒来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生怕哪天宋玉鳞因为厕所没上痛快之类的事心里不爽,一刀就砍了自己的项上人头! …… 仗打到了这个时候,城上城下的双方军队,都已经付出了大量的死伤。 位于城上的第一线,那些把滚木雷石向着下面猛砸的军士,不断的被金军的羽箭射杀,尸体接二连三的被运送下去。 而城下的金军由于地势关系,被箭支杀伤的数量则是更多! 更何况,城墙上大量的滚木礌石就像不要钱一样从倾泻下来,已经将金军的尸体左一层右一层的铺满在城墙脚下。 即便是金军铁浮屠不顾死伤,疯了一般向上猛攻。他们还是不断被巨石兜头盖脸的砸下来,然后就在自己战友的脚下惨叫着死去。 眼看着一万金军铁浮屠附城猛攻,在惨烈的争夺战中,双方都是舍生忘死。 等到这场战斗一直打到了黄昏时分,战斗一直保持着极高的烈度,并且给双方都造成了极为惨烈的伤亡! 看着太阳渐渐下山,完颜守绪咬着牙命令自己的士兵在城下点起几个硕大的火堆,在火光之下继续夜战攻城。 而这时,宋无悔的部队虽然在接连轮换,仍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却也开始慢慢的出现了疲惫之态。 …… 自古以来,夜战攻城的例子非常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因为在黑夜里士卒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的军官建制,甚至在昏暗的光线下很容易自相残杀,导致不必要的伤亡。 但是对完颜守绪而言,他现在却是已经不能再等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天,估计等到明天中午前后,他身后那支讨厌的通州军就将接踵而至! 第2244章:国运只在方寸中、晨曦血战、效死如龙 如果在那时候,他还不能夺下面前的兰溪城。那么这支金军就还得接着顺江而下,继续被通州军顶着往前跑! 所以即便是在不利于攻城作战的夜晚,完颜守绪依然下令派兵夜战,保持着剧烈的攻势。 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并不是非要在晚上夺取这座兰溪城,而是要使城上的守军,始终保持在紧张作战的状态之中。 毕竟完颜守绪兵力众多,他只要保持着对城上保持攻击的态势,就可以使得那支宋军时刻处于紧张的疲惫状态。 这样等到这一夜过去之后,在明天早上天光大亮之时。城上的宋军经过了半天一夜的拼命防守,一定是疲惫倦怠之极。 到那时候,就是金军全力攻下城池最好的机会! …… 所以完颜守绪夜挑灯夜战,不眠不休的在阵前督战,眼睛都已经熬红了。 与此同时,他营地中的大批精锐金军却在他的命令之下回营休息,准备在明天一早爆发出最强劲猛烈的攻势。 就这样,双方在摇曳的火光之中奋勇搏杀,拼死争夺,又在兰溪城墙上再次血战了一夜! 等到第二天一早时,这时的宋玉鳞也跟城下的完颜守绪一样,几乎全都熬红了双眼。 …… 当晨曦微露之时,在这个不起眼的南方小城下。金军的尸体和遍布的滚木礌石堆叠得几乎有一丈高。 战场上一股浓重的血腥气经久不散,空气中弥漫的晨雾里面,似乎都带着零零星星的血点! 经过了之前半天一夜的鏖战后,此时作战双方的伤亡,都达到了让人发指的程度。 城下足足躺下了两万五六千金军战士的尸体,其中精锐铁浮屠的数量居然超过了一万。 而这时宋玉鳞麾下的军队,也在这次的决战中整整折损了一半,剩下的仅仅只有两万人不到! 如果不是有效死军督战队在后面死死的盯着,并且整支神武军被堵在城里无路可逃。宋玉鳞的这支军队只怕早就溃散八回了! 按照正常大宋军人的心理素质,只要全军伤亡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五(平均值),那么军士就会自行四散溃败,就连自己的主将也无法阻止。 可宋玉鳞却硬是把自己的部队挤在了这个三面环水,一面向敌,没有一丝退路的兰溪城里。 并且他还用超比例的大量督战队,死死压制着守城的军卒,让他们除了死战之外,别无生路! 如今宋玉鳞的军中,大量士卒身上还带着伤势。他们由于接连的鏖战和拼杀也耗尽了体力,几乎个个都是疲乏欲死。 可是就在这时,顶着初升的夕阳,一支两万人的金军铁浮屠生力军,再次出阵杀来! 随着隆隆的军鼓声,耀目刺眼的铁甲如潮,向兰溪城头发起了疯狂的攻击! …… 在这种情况下,城头上宋军的战斗力,终究还是随着体力消耗渐渐的衰落下来。眼看着城墙上的形势已经越来越危急。 在宋玉鳞寒冰般的目光注视之下,没过多久,城头上就出现了第一个跳跃上来的金国士兵! 就在这个金军的浑身上下被刺满了长枪,被十余支长枪挑着扔下城头的同时,又是一个突破点再度出现! 在这之后,不住的有金军士兵顺着云梯爬上来,又在城头上神武军的拼死攻击之下,一个个的被刺死掀翻……可是与此同时,冲上城来的金军却是越来越多! 眼看着城墙上已经有接连十余处又发生了险情,宋玉鳞甚至看到上城的金军十来个人排成了人墙,用铁浮屠战甲和虎牙刀拼命的护住了自己。 同时在他们的身后,滚滚的铁浮屠正顺着云梯不断的向上蜂拥而上! …… 当宋玉麟转过头,看向了旁边的赵与莒和那些文臣武将的时候。 就见他们个个脸上煞白,面如土色,一个个抖得就像是风雨中的鹌鹑一般。 “知道什么是军队了吧?现在知道什么叫打仗了没有?”这时的宋玉鳞森然冷笑了一声,吓得赵与莒便是浑身一哆嗦! “岳武穆这样的人身经百战,浴血奋战、百死不回,可是却被你们这样的家伙摧折羞辱,最后还死在了你们这种人手上!” “现在是不是国难思良将,想让那些忠臣义士来救你们了?不好意思!”就见宋玉鳞冷笑着说道: “被你们害的,那些人都已经死绝了,剩下的只有我这号人!” 就见他猛然挥手发令,一阵雄壮的军鼓,随即就在城头上轰然响起! …… 五千效死军手挺着长枪,在城墙内侧向着垛口发起了冲击! 这五千效死军,是宋玉麟手下最为强悍凶猛的军队。也是这一天一夜以来,他一直保存着的一支生力军! 这支军队拿着超高的饷银,在军纪和操练方面,更是比普通的陈武军将士还要残酷得多。所以当这支督战队终于被顶上了前线之后,随即就爆发出了猛烈的反击! 大量冲上城头的金军铁浮屠,身上的战甲立刻就被迅猛的长枪突刺贯穿。成片的被刺死在城头上。 眼看着一片白盔形成的浪潮迅速向前冲击,将那些冲上城头的金铁浮屠,霎时间便被淹没在人潮之中。 城上的险情稍解,随即这五千效死军就接管了城头上的防守。这支体力完好的军队,一瞬间便再度扭转了战局! …… 看着城头上转危为安,史弥远他们这些人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不管怎么说,城破之时他们必死无疑——倒不一定是死在金军的手上,而是宋玉鳞绝对会先杀了他们垫背。 所以他们现在还能活着,这就已经是让这些人庆幸不已了。 此时城头上爆发出来的强韧抵抗力,也让完颜守绪万分惊异。 他没想到,经过了这半天一夜的战斗之后,城头上的战士竟然还能如此顽强! 这时的完颜守绪难以置信的盯着兰溪城头,心里暗自想道:“他们怎么还不崩溃呢?” “城里的这支宋军到底是哪儿冒出来的?怎地如此强悍?” 可是即便如此,他也明白眼下只剩下半天时间了。所以完颜守绪的部队即便是死伤累累,他依然还是让前方的铁浮屠继续强攻! 第2245章:城头巍巍史弥远、傀儡相国、君无戏言 两个时辰之后,这场战斗打上达到了日上三竿时分。 接
相关推荐:
取向狙击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数风流人物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致重峦(高干)
突然暧昧到太后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镇痛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